建设农村图书馆的讨论.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38516281 上传时间:2020-07-1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0.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农村图书馆的讨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设农村图书馆的讨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农村图书馆的讨论.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设农村图书馆的讨论摘 要:农村图书馆是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 直接影响着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大部分,但是农村图书馆事业却十分落后,造成了城乡知识文化的差距加大,与我国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不适应。虽然现阶段农村图书馆发展还面临很多困难,然而,近些年来,由于中央和地方的重视,我们认为农村图书馆的发展前景是美好的。 关键词:农村图书馆;建设原因;不利因素;多途径发展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大部分,2001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总人口为13亿,农村人口8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4%。1因此要提高国民的总体素质,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就显得尤为迫切,在关于进一步加

2、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也提出,到2010年,全国农村要实现县县有图书馆、积极建立文化室或图书室,满足人们就近、经常和有选择地参加文化活动的需要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主管部门制定的标准。要重点解决无图书馆、文化馆的县和无文化站的乡镇的馆站建设问题点。1 农村图书馆建设原因分析1.1 农村的落后现状要求建设农村图书馆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2000年,我国农村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85年,与城市平均9.80年的水平相差近3年;全国文盲、半文盲的90%以上集中在农村,农村15岁及以上人口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52.3%。从生均总支出来看,1999年,小学阶段城乡比为1.84:1,初中

3、阶段城乡比为1.69:1。 另据国家统计局2000年的统计,我国农村的小学与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在总人口中占72.39%,高中文化程度的占4.68%,大专以上比例仅为0.32%,农村的文盲率达到13.8%;城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8.6%,城镇文盲率为7%,城乡人口受教育程度方面仍存在着很大差异农村图书馆的缺位在 “知识贫困”拉大的现象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城乡存在着很大差异。2图书馆在农村的发展情景堪忧,“图书馆馆舍狭小、藏书少、藏书陈旧、复本多、利用率低、缺乏专职图书管理人员”3。我国经过建国50多年的努力,在国内和国际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没有国民文化素质的总体提高,如何保持我

4、国的发展协调、健康?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图书馆的建设十分必要。1.2 加强农村图书馆(室)建设,是农村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要求农村的发展,关键是科学文化知识必须全面普及与提高,以科技进步振兴农、林、牧、渔业,从而真正改变落后面貌。从目前状况看;农村文化仍然落后、农业科技含量低、实用性人才少,严重束缚着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以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哺育农业技术人才、进行社会教育为己任的农村图书馆(室),正是向农民进行科学文化知识普及的公共场所,是为他们提供科学文化教育的理想园地。1.3 农村居民对知识信息的需求要求建设农村图书馆图书馆不仅具有收藏知识、保存知识、传播知识的基本功能,而且图书馆本身保存知识

5、信息的系统性、完整性、广泛性的特点又为农村读者的研读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农业要发展,实行 “科教兴农”的政策是大势所趋;农村要发展,农民要富裕,农业要兴隆都要靠科学技术,广大农村居民对知识信息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包括农作物病虫害、家禽家畜疫病预防、治疗信息以及娱乐休闲方面的信息。这样的情况下,农村图书馆有责任也有义务满足农民的信息需求,建设农村图书馆是广大农民的呼声,是满足农民信息需求的明智之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4。2 农村图书馆建设的不利因素我国农村的发展滞后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在农村建设图书馆也面临着种种困难。2.1 农村经济落后阻碍着农村图书馆的

6、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农村图书馆要发展存在种种障碍,如用于购买新书的经费在很多的农村图书馆都没有解决,现有的农村图书馆有的甚至很多年都没有投入,处于瘫痪状态,农村图书馆管理员的工资没有着落等。另外,经济因素对居民的信息需求产生的影响巨大,试问在温饱都没有解决的情况下,还有人思考自己的精神食粮吗?农村文化科技落后、生活水平不高,农民不可能在解决物质需求之前先行考虑精神需要4。2.2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资金仍然缺乏虽然各级政府对此有所重视,但资金投入大部分还得靠就地解决。因此投入也就参差不齐,而投入不足较为普遍 我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 经济欠发达地区需要国家财政给予支持,

7、 加大投资力度, 调整城乡资源配置, 使农村图书馆得到均衡发展2.3 农村图书室普遍缺乏科学的管理大多数图书室都没有建立分类存放书柜和目录卡片,借阅的手续和管理制度也不完备,造成部分图书丢失。3 农村图书馆建设的策略农村图书馆发展虽然有上述不利因素的存在,但是农民的文化权利是宪法赋予的,神圣不可侵犯。3.1 加大政府对农村图书馆建设的投资力度图书馆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文化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文化设施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要防止文化设施被挤占、挪用,要坚决收回被挤占、挪用的文化设施。对于群

8、艺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公益文化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保证各级公共图书馆有一定数量的购书经费。我国农村图书馆目前的滞后状况, 主要原因是办馆经费短缺和重视不够所致。新农村建设增强了对农村图书馆建设的重视程度, 中央要求各级政府把包括图书馆在内的文化建设摆上议事日程, 纳入财政支出预算, 主要由政府对图书馆建设承担责任。如果将所需新馆建设投资、管理人员工资及购书等业务活动费按照一定比例列入财政预算, 那么这样的农村图书馆就会拥有一个稳固的财源, 保证图书馆开展工作的日常需要,那么农村图书馆一定会越办越好。 3.2 有图书馆意识的农村居民,是发展农村图书馆广大的群众基础图书馆事业的发

9、展是社会公民全体需要层次升华的结果。因而,农村图书馆的建设,不应当仅靠外在其他因素,而应通过农民图书馆意识的觉醒而产生对图书馆的自觉追求来实现。,使发展农村图书馆成为广大农村居民的一种自发行为。4 农村图书馆建设的模式由于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 发展农村图书馆在场馆规模、配套设施及管理形式方面不能千篇一律, 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多途径,多形式发展农村图书馆。加大政府投入是发展农村图书馆经济保障的主要来源,争取多渠道筹集资金也是发展农村图书馆的有效措施。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 由政府出资办馆一般集中于乡镇及以上级的图书馆, 形成市、县区、乡镇三级结构的公共图书馆网络中心。而村一级图书馆( 室) 的发

10、展大多需要自力更生, 采取多途径的方式。一是发挥集体经济的优势, 依靠集体收入投资办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这种办馆的实力将会越来越强。二是农民集资办馆,让农民以较低的经济支出来获得较高的知识,今天的农民将不再是只会机械地种地的农民,而是需要越来越多的知识来武装自己,准确的信息来指导自己。三是鼓励个人办馆。一些先富起来的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 自愿为家乡办好事的人, 采取一些激励措施鼓励他们办图书馆向农民开放。四高校援建的方法建馆。高校图书馆在各种闲置资源的前提下,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到农村图书馆的建设中来,为农村图书馆的建设提供各种可能性的援建,为农村居民创造读书条件,带动他们读书,保障他们的文化

11、权利。六是接受社会捐助。“文化扶贫”是国家的一项扶贫工程, 国家有关部门和一些社会机构、团体及有识之士积极参与这项扶贫工程, 为农村捐钱、捐物、送书下乡, 帮助农民建设图书馆。中央四部委联合开展的“万家社区图书馆援建和万家社区读书活动”, 计划从2006 年至“十一五”期末, 每年援建3- 5 万个农村图书室, 5 年内力争在全国1/3 以上的村委建立农村图书室,使亿万农民受益。因此, 社会的援建力量是发展农村图书馆的重要基础5 当然, 发展农村图书馆的途径还有很多, 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只要对发展农村图书馆有利有益的形式都可以采用。5 结语今天的农村, 比以往更需要文化与知识,农村图书馆是他们获取知识的乐园,而农村图书馆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只要政府和各级干部高度重视,广大农民积极参与,社会各界热情支援,我国农村图书馆建设一定能够取得喜人的成就。参考文献1刘恋.论“武汉宣言”的时代精神和历史意义.图书馆,2006(1),18-19+232刘义强. 建构农民需求导向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2),32-333韩浩.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 精神文明导刊, 2006(6),214高兆云.论图书馆农村建设,中国乡村发现网,2007.9.285曹在芬. 发展农村图书馆的基本对策,图书馆学刊,2007(2),40-41+4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经济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