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财务知识}施工控制网复测方案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8325888 上传时间:2020-07-1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28.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施工控制网复测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施工控制网复测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施工控制网复测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施工控制网复测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施工控制网复测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施工控制网复测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财务知识}施工控制网复测方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道324线(凤南-角美段)改线工程(K2+660K5+720和K9+470K16+520)施工控制网复测方案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国道324线(凤山-角美)改线工程集美段项目经理部二一一年十二月 厦门17国道324线(凤南-角美段)改线工程(K2+660K5+720和K9+470K16+520)施工控制网复测方案编 制: 复 核: 审 核: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国道324线(凤山-角美)改线工程集美段项目经理部二一一年十二月 厦门目 录1、任务概述21.1起讫桩号21.2 测区概况21.3既有资料22、工程概况33、测量技术依据43.1 执行主要技术标准43.2 测量作业

2、技术等级44 、仪器设备和软件45、坐标系统56、施工加密控制网实施方案56.1网形布设56.2控制网选点66.3 与相邻标段联测76.4 GPS控制网观测76.5 GPS观测数据处理及精度评定97 附录117.1附录1 设计院移交成果117.2 附录2 控制网布设图137.3附录3 作业调度表147.4附录4 观测记录手薄157.5附录5 联系方式16施工控制网复测方案1、任务概述1.1起讫桩号国道324线(凤南-角美)改线工程集美段位于厦门市集美区境内,起点里程为K2+660(灌口镇寿边村),终点里程为DK16+520(灌口镇坑内村),其中K5+720K9+470段为市政化段落,前期市政府

3、已委托给三航六公司施工。1.2 测区概况国道324线(凤南-角美)改线工程集美段的地理位置为:北纬 2437 2440、东经11756 11803。测区大致呈西南走向,从灌口镇寿边村出发,至灌口镇坑内村,途经后溪镇。测段内主要河流有拐仔溪、坂头水库高干渠、深青溪,主要交通通道有国道324线、孙坂路、安仁大道、灌新路。沿线主要跨越残坡积台地、冲洪积阶地地貌单元,沿线主要为树林和农业用地,农业用地目前种植有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测量地形和地貌比较复杂。目前沿线蓝线内的地表物尚未清除,给沿线加密点现场选取、观测造成了一定的困难。1.3既有资料本标段内由厦门中平公路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提供的E级GPS控

4、制点及高程控制点完整,测区内未发现掉桩,毁桩。其中平面控制点GD13至GD28、GD31、GD33、GD34、GD36、GD37、GD38、GD39、GD40、GD41、GD42、GD43、GD44、GD51共计29个。GD31、GD33、GD34、GD36、GD37、GD38、GD39、GD40、GD41、GD42、GD43、GD44位于K2+660K5+720段内;GD13至GD28, GD51位于K9+470K16+520段内。其中GD13和GD14是与同安标边界处公用点,GD27和GD28是与市政化段大里程边界处公用点,GD31、GD33、GD34是与市政化段小里程边界处公用点,GD4

5、2、GD43、GD44是与同安段边界处公共点。在坂头互通桥附近有一个GPS控制点标志,标志保护良好且位置离线路不远,将其加入控制网内。设计院移交控制点成果及点略位置见附件。2、工程概况国道324线(凤南-角美)改线工程集美段位于位于厦门市集美区境内,起点里程为K2+660(灌口镇寿边村),终点里程为DK16+520(灌口镇坑内村),全长13.86km,其中K2+720K9+470段前期市政府已委托给三航六公司施工,标段实际施工线路长度10.11km。本标段主要结构物:双线隧道1座(累计1446米),桥梁6座(累计784米),其中大桥2座,中桥4座,涵洞32座(累计920.92米)。主要工程量有

6、:路基挖方65.4万方,填方67.4万方,路面水稳69.7万平方,沥青混凝土60.7万平方;桥梁桩基168根,预制25mT梁179片、预制空心板234片及现浇箱梁1联(2*30+40+3*30m)。3、测量技术依据3.1 执行主要技术标准(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2)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4)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国家测绘局,(GH/T 1001-2005)。3.2 测量作业技术等级本次复测采用厦门中平公路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提供的首级控制网成果同等级精度要求进行测量。平面控制网按E级G

7、PS测量技术要求施测。 4 、仪器设备和软件GPS控制测量采用Trimble-R8 GNSS 系统和中海达V8系统,其相关指标如下表: 接收机型号标称精度数量备注平面高程天宝R85mm+0.5ppmD5mm+1ppmD4双频中海达V85mm+1ppmD10mm+1ppmD1双频Trimble-R8型GPS测量系统配备有TGO v1.63 后处理解算软件(包含数据传输、基线向量处理、GPS网三维无约束平差和二维约束平差、多种GPS数据格式转换等功能);中海达V8型测量系统有HDS2003数据处理软件可以将V8的数据转换为标准RENIX观测数据格式,最后成果统一使用TGOffice处理。 5、坐标

8、系统国道324线(凤南-角美)改线工程集美段加密控制网的坐标系延用原设计院提供的92厦门坐标系统。即北京54椭球(长半轴a=6378137.0 ,扁率1/f= 298.257223563)进行1.5度带高斯投影变换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中央子午线为11830(东经)。6、施工加密控制网实施方案控制网复测是采用与原测量同精度的测量方法对原有控制网进行测量,并重新平差计算提供新的测量成果,为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先要准备。6.1网形布设根据设计院移交我标段线路范围内控制点及与相邻标段公用控制点。考虑控制网程带状线形特征,在确保满足精度要求的前提下,结合布网的效率优先原则和现有仪器设备等因素对本标段控制网

9、的进行优化设计。(1)在GPS网中不应该存在自由基线,由于自由基线不构成闭合图形,不具备发现粗差的能力,因此,应该避免自由基线的出现,最少应采用3台接收机进行同步观测。结合仪器设备采用5台接收机进行同步观测,个别同步观测环采用4台接收机同步观测。(2)某一闭合条件中,基线类型不宜过多,这样可能导致各边的误差在闭合时相互抵消。结合控制点为线形状态,控制网基线采用每两个闭合环采用1条公共基线边进行联接。与相邻标段交界处也各设一条公共基线边进行同步联测。(3)为方便施测,减少多路径效应的影响,应优先选择交通便利,视野开阔的地方。经检查,本标段范围内控制点保存完好,大部分位于水泥路边侧,控制点附近视野

10、开阔、交通便利。(4)当同步观测GPS接收机数目3时,同步观测闭合环最少数目为(N-1)*(N-2)/2.本控制网采用5台接收机同步进行观测,即最少要布设6个5边同步观测环。结合以上等要素控制及规范要求,经优化设计后采用8个5边同步观测环加1个4同步观测环构成的以边连式传递,构成三边形或大地四边形的带状控制网图。观测网图见附录6.2控制网选点在线路平面图上或谷歌卫星地图上先进行控制网的方案设计、图上选布点位、临时编号。然后按设计好的点位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按布网原则进行现场选点、埋石工作,变动后的点位在图上修改标示。 加密点布设考虑到即将施工的影响,布设在不易被破坏的范围内。对高路基、桥梁等段落,

11、考虑到因施工后造成点间不通视情况将加密点布设于线路一侧或者沿线路两侧布设对点,以方便施工使用。GPS加密点选点满足以下要求:(1)点间距一般在200400m,所选点位至少对点相互通视,便于施工测量;(2)周围视野开阔,远离高于安置天线高度的树木、建筑物等阻挡卫星信号的障碍物,对天通视情况良好,高度角15以上无障碍物阻挡卫星信号;(3)为了避免电磁场对GPS卫星信号的干扰,点位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高压输电线;(4)在点位附近尽量避免了有大面积水域,以避免多路径效应的影响;(5)点位布设于交通方便,基础稳定,易于保存,有利于导线联测的地方;(6)选点位置注意避免季节变换后,植被生长可能引起的不

12、通视问题。结合线路地形地貌及原有点控制点位置,线路很多位于园林、果林、小山上的树木及草丛过密,对控制点加密的选点带来很大的困难,本次复测只加入一个线路附近原有已埋设好的GPS控制点进行复测,其它施工加密点将在后面根据施工需求对个别段落进行加密。 6.3 与相邻标段联测为确保本标段线路与其他标段交界处平面和高程的连贯性、顺滑性,将在4个交界处各设置一对公用控制点作为一条公共基线边进行搭接测量,与其他标段随时保持联系,尽可能在GPS观测数据处理上采用相同软件,相同的平差方法进行平差以满足需求。联测公共点见下表序号交界处里程联测公用点号备注1K2+660GD42、GD43与同安标段交界处2K5+72

13、0GD33、GD34与市政化小里程交界处3K9+470GD27、GD28与市政化大里程交界处4K16+520GD13、GD14与海沧段交界处6.4 GPS控制网观测(1)测量方法和等级 采用GPS测量,测量等级为E级。(2)使用仪器 采用的GPS接收机为标称精度不大于5mm+1ppm 国产中海达V8静态双频接收机和精度不大于5mm+0.5ppm进口天宝R8静态接收机。 (3)GPS控制网测量作业的基本要求: GPS测量作业的基本要求应符合下表中的规定。 E级GPS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项 目E级静态测量卫星高度角()15同时观测有效卫星数4有效观测卫星总数4时段中任一卫星有效观测时间(min

14、)15时段长度(min)45观测时段数1.6数据采样间隔(S)1030天线应严格整平对中,对中误差 1mm。每时段开机前和关机后各量一次天线高,量高之差不应大于3mm,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的天线高,若误差超限,应查明原因。观测时详细记录测站点号、日期、时段、天线高、观测者、记录者等;开机后应检查有关指示灯;观测中应查看测站信息、接收卫星数、数据记录信号灯等情况,保证接收机工作正常,数据记录正确;观测中在接收机10m内禁止使用对讲机和手机;观测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调度命令,按规定的时间内作业;一时段观测过程中不允许接收机关闭又重启,改变卫星的仰角限,数据采样间隔及天线位置;在观测时天线定向标志应指向正北方向;每日观测结束后,当天及时将数据转存至计算机上。作业调度表见附录2,GPS外业手薄见附录36.5 GPS观测数据处理及精度评定GPS网的数据处理,包括GPS的基线解算和内业平差两方面。(1)主要技术指标CPII加密GPS测量的精度指标应符合下表中的规定。 GPS测量的精度指标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