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多点、四段融合“――校企合作育人的实践与探索.docx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8276319 上传时间:2020-07-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2.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地多点、四段融合“――校企合作育人的实践与探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地多点、四段融合“――校企合作育人的实践与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地多点、四段融合“――校企合作育人的实践与探索.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地多点、四段融合“校企合作育人的实践与探索摘要:2008年开始我们对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实行了“厂中校、校中厂”校企合作育人的创新,在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进行“校中厂”人才培养实践的同时,与无锡二橡胶股份有限公司等六家企业进行“一地多点、四段融合”的人才培养实践,形成了以企业产品为载体的项目化课程改革,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率显著提高。关键词:一地多点;四段融合;工学交替;合作育人 一、选择合适的“一地多点”工学交替合作育人培养模式,创新企业1.企业产品具有代表性。无锡二橡胶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具有代表性,生胶品种多达8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且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青岛赛轮有

2、限公司,拥有国家轮胎信息化技术、配方工艺、轮胎结构、轮胎检测等专业研究所。是我国轮胎示范生产基地,其中有12条自动炼胶生产线、年产子午线轮胎1000万条,压延、挤出、成型设备都是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代表性设备,能充分展示我国橡胶企业的形象。2.企业可以提供较为适宜的岗位和必要的生活条件。无锡二橡胶每学期可以为我们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提供3540个工作岗位,并且学生可以与工人同工同酬、同考核、同培训、同管理、同吃同住,同时企业为学生购买工伤保险等,为学生接触社会打下基础,企业为学生可以配备班主任和企业专业教师,同时企业为学生提供食宿。青岛赛轮有限公司可以为我们提供4050个工作岗位,学生同样

3、可以与工人享受相同的管理、相同的报酬、相同的考核、培训,吃住可以免费,企业为学生购买保险,该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比例高,而且每年向国内输出外技术,对于学生的锻炼与培养有很大帮助,且师资资源丰富。3.校企合作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服务能力显著提高。除工学交替以外,企业可以为教师企业锻炼提供技术岗位、安排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指导我系专业教师的企业锻炼、教师可以参与企业科研项目,企业教师参与编写项目化教材、参与课程体系的开发与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可以将企业案例直接写入教材,同时部分研究课题带到学校成为学生的毕业课题、企业老师也指导学生的毕业课题,企业同时为教师的横向课题提供资金和原材料保障,校企双方合作申报省

4、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4.企业领导的大力支持,同时同专业企业相对集中。我们厂中校合作之初就受到企业高层领导的肯定,企业主要负责人多次来校商谈合作具体细节、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大力协助,专门安排部分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合作管理和专业课程的授课,使工学结合做到实处,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同一地区生产不同产品、管理机制不同、企业文化有别,可以让学生能很快适应企业需要,提高职业素养。二、建立良好的合作育人机制1.校企合作建立运行与保障机制。校企双方协商成立了双方人员共同组成的教学改革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副院长、企业总经理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成员涵盖企业领导、人力资源部长、系主任、教务处长等,使得工作可以顺

5、利开展。2.校企共同制订了“一地多点、四段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四段融合”工学交替合作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从二年级起半年时间安排到无锡二橡胶股份有限公司与企业工人同吃同住(上半年一个班级、下半年一个班级交替进行),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工程环境中学习、训练和操作,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管理方法,熟悉行业主要仪器、设备和基本技术管理、生产调度,学生同时可以轮流直接参与企业的现场管理,掌握企业生产工艺、基本技能和专业技术,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教学安排在企业进行,师资中心企业和其他五家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教学以能力为目标,以企业产品作

6、为引导,实施任务训练,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过程由教师、工程技术人员和一线能工巧匠、技师共同完成。真正实现校企合一、产教一体、工学结合。在企业学生与企业员工“共同考核、共同从事产品生产、同岗同酬、共同培训”,同时为学生营造一个与不同类型职工接触的机会,为适应企业奠定基础。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培养有很大提高。其核心就是学生不但可以在企业进行职业技能训练和专业能力培养,同时能够学习企业从班组长、工段长、生产调度到车间主任的全程管理,学生的管理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同时学生于不同层次的工人、管理人员打交道,有利于学生适应能力的提高。3.人才培养的创新点。遵守人才培养规律,以学生为主体,以

7、能力为目标,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有机结合。实行工学交替、工学结合,让学生在职业岗位教育的环境中、在真实的工程环境里接受培养和训练,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工作实践的能力、各种职业技能、实践操作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学习职业技能、专业知识能力和创新的实用技能和创新能力等。其次工学交替是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的最好途径,职业意识是对职业的了解、认同与承诺,以及主动学习职业所要求的能力、素质和伦理对自己职业生涯做出规划,在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通过自己在真实工作环境的体验,对自身和职业都有更深的感悟,有利于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的养成。其次,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还有利于对各种核心能力的培养。核心

8、能力又称为关键能力,是专门的职业技能以外的一种隐性的、可迁移能力。主要包括自我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系统逻辑思维能力、沟通能力、计划监控能力、创新能力等,工学结合工学交替有利于这种能力的很快提高。最后,工学交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场智慧。职场智慧是指学生和工作相关的情绪智力,主要包括:在职场中对他人情绪和观点的感知和理解,对自我情绪的调节、自我激励、自我控制等,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对个人职业成就起重大影响作用的因素。“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是将学生与企业各个层面的生产、技术、管理、工艺、质量控制密切结合的模式,学生第一个月先跟班学习各种操作技能、培养基本管理意识,第二个月作为班长助理,协助班长分配

9、工作任务,同时自己参与基本工作,思考管理的合理性,第二个月基本熟悉班组长的管理规范、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安排和基层工人配置情况,第三个月开始学习工段长的生产调度、工作任务安排、产品质量考核、计件考核、工人工作情况分析,本工段材料消耗、运行情况等,第四个月全面熟悉工段长的各项工作,能够自觉做工段长的助手、起到辅助作用,同学可以轮流对工段长的工作提出看法,并与工段长进行必要的交流,取得现场管理经验;第五个月开始注意收集车间主任工作的内容,并逐渐熟悉车间主任管理内容和生产调度情况,学生轮流学习生产调度的各项工作,第六个月作为车间主任助理负责车间的生产与运行情况,部分学生轮流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10、,首要条件是企业的大力支持、企业产品应具有代表性,同时与教学内容的融合要好,为此企业还要做好牺牲部分利益的准备;再则,企业要牺牲部分利益,提供教学场所、实训岗位,企业技术管理人员作为任课教师、班主任,学校同时选派任课教师、校内班主任,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与产品生产融为一体,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校中厂”是利用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实训基地,是国家级示范实训基地和江苏省实训基地的优势,建立校中厂徐州聚力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为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便利,目前学生可以直接以工业用橡胶制品、塑料注射挤出制品、塑料中空制品、塑料包装膜以及密封件和橡胶小杂件等作为项目,进行核心专业课程的学习

11、,老师、企业管理人员参与课程教学,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同时部分同学还承担班组长、工段长、生产调度、质量检验员、车间主任助理等工作,不但学习了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和创新精神,还使学生懂得企业管理规范,深入了解企业文化建设,职业素养得到大幅度提高。这种模式是学生获取职业技能的根本途径,以实践教学为载体,整合学生的感知技能、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发挥三种技能的综合作用。实践告诉我们,知识不仅是教会的,更多的是学生学会用会的,能力不是讲出的,更多的是学生练出来的。这种模式有助于学生掌握与职业相关的知识,支撑学生职业能力的知识主要是“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学生在

12、真实的工程环境中,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车间管理人员与学生的互动,工人与学生的互动,通过理论与实践交互作用,将明确知识的学习和默会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把语言教学的方式与意会教学的方式结合起来,从而恢复知识赖以存在的现实背景和联系,使学生学到的知识不再是抽象的教条,而是与具体场景相联系的,可以灵活运用的、生动的知识,使所学习的知识与自己的体验相结合,真正成为个人能力与素质的组成部分。这种模式有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训导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从二年级起就置身于真实的企业环境中,通过“真刀真枪”的职业训练,得到了真实的体验,从而具备了一定的职业经验和职业素质,能很快胜任工作岗位。

13、同时学生在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实践、亲自动手,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能力运用水平,可以自觉地去发现问题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并付诸实施。从而实现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自己可以亲手制造合格产品,本身对于学生来说有成就感。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运行依托无锡二橡胶股份有限公司(厂中校)和徐州聚力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校中厂),改革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和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素质的训导和创新能力的锻炼。从二年级开始学生就搬进企业与工人同吃住,置身于真实的工程环境中学习、训练和操作。融“教、学、做”于一体,以企业橡胶、塑料产品作为典型案例,将课

14、程融入产品生产及管理的全过程,实现校企合一、产教一体、工学结合。1.实行教室与工厂一体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构建基于工作工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学生从原材料的选用、产品生产工艺、所用设备的选型、模具结构、工艺条件制订、生产调度、原材料、半成品消耗定额、生产过程消耗、产品质量控制全程学习,并可以亲自去做,学生把学习与学徒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把传授知识与传授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过程由教师、工程技术人员和一线能工巧匠、技师、车间班组长、工段长、车间主任等一起共同来完成,把理论知识与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可以全面掌握企业管理流程。2.学生的实习、实训与真实产品生产

15、相结合。学生在真实的工程环境中进行各种实习与实训,让学生参与产品开发、生产管理、产品制造以及营销的全过程,真正实现生产一线与教学的零距离。3.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以企业产品作典型案例展开,老师发放任务单,学生进行材料选择与论证、方案选择、工艺方案的制订、设备选型等学生收集材料,并集中汇报,企业教师和学校教师共同听取汇报后,加以总结评价,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补充讲解。4.实行“1+0.5+1+0.5”工学交替四段融合的合作育人培养模式。即第一年在学校学习基础理论课程;二年级半年在企业学习职业技能和项目化课程,回来一年进行综合专业课程和职前综合训练,最后半年再去就业单位顶岗实习。学生从第二学年开

16、始就置身于生产实际当中,在工程实践中逐渐让他们知道今后要干什么,现在要学会什么。要学会哪些职业技能,要学哪些知识,要练就哪些本领。学生既有学习的目标,又有学习的积极性。每学一步都有成就感,因为他们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在生产实际中可以得到应用,能直接感受成功带来的喜悦。第三年到企业顶岗实习,有企业工学交替经历的学生能够很快融入企业,不仅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得到企业好评,为双向选择提供了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的稳定性,因此本专业协议就业率名列省内前茅,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5.工学交替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学生管理能力。要求学生学习企业基层管理的各种经验,部分学生轮流做班长助理、工段长助理、生产调度助理和车间主任助理,增强学生就业后到企业的适应能力。校企双方还同时让学生从进企业的第一天开始,就严格按照公司的管理制度进行管理,让学生提前接受企业的管理文化。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企业各种先进管理理念,掌握企业的管理方法。如“6S”管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等。学生的工作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