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内部审计}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分析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8264080 上传时间:2020-07-1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6.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内部审计}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分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分析2公司内部审计机制的比较与选择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分析3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关系研究4试论企业内部审计的九大转变5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优化:提升商业银行自我监督效率的根本途径6中美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比较分析7当代国际内部审计的变化与中国内部审计的发展机会8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受托责任视角的内部治理机制观9基于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原理及其应用10中、西方内部审计的比较研究11内部审计理论与实践发展历程评述内部审计思想概述12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分析兼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特点本文首先描述了现代企业在经营中面临的各种风险,认为企业内部审计的独

2、特地位及专业优势, 决定了其在风险评估和控制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从而得出结论:内部审计不应被排除在改善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过程之外,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应成为现代企业完善风险管理、改进内部控制的重要监控手段。在这一结论的基础上,作者分别对风险导向审计的内容、风险导向审计在完善现代企业风险管理、改进内部控制、实现有效公司治理以及促进风险管理、公司治理的有效整合方面的作用和风险导向审计的特点做了介绍。认为内部审计对企业风险管理的评估至少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评估风险管理系统预知和识别风险的能力;二是评价风险管理系统对已确认风险所提出的防范和控制措施的适当性;三是评价风险控制程序的有效性。指

3、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现代企业完善风险管理、改进内部控制的重要监控手段,是风险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实现有效公司治理的监控、保证机制,可以促进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的有效整合。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特点是:新的工作范式,遵循“ 目标风险控制”的逻辑顺序;广义风险观以及灵活的服务内容。(吕玉伟整理自财会通讯2006,(12),作者:李玲、陈任武)公司内部审计机制的比较与选择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分析本文开篇即给出了公司治理的含义,指出公司治理包括三大机制:决策机制、激励机制、监督约束机制。从而引出公司内部审计机制是监督约束机制的重要的核心组成部分。紧接着,作者谈了公司内部审计机制变革的动力与要素,认为股东为首

4、的利益相关者实施的“监督”与代理人的“反监督”是一对永恒的矛盾,是公司内部审计机制变革的动力所在,而且,审计目标明确、审计路径畅通、审计信息及时对于公司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部分,作者通过表格将公司内部审计机制变革的动力与要素进行了清晰、明了的描述。然后,作者介绍并比较了四种不同的公司内部审计机制架构:股东为中心的内部审计机制架构、经营者为中心的内部审计机制架构、董事会为中心的内部审计机制架构、监事会为中心的内部审计机制架构。作者认为,以股东为中心的内部审计机制架构的特点是改善股东和股东会审计功能、建立和完善代理人绩效审计体系以及改善审计信息网络;以经营者为中心的内部审计机制架构的特点是明确

5、经营者的财务责任和经营责任、关注审计目标及其实现机制的变革、改善经营者绩效评价标准、完善监督约束机制与改善激励机制并重;以董事会为中心的内部审计机制架构的特点是调整董事会结构、增强董事会的审计权、改善董事会审计信息质量、评价董事和董事会管理绩效与治理绩效;以监事会为中心的内部审计机制架构的特点是改善监事会审计功能、监事会职能的重新定位、改善监事会的审计信息传递路径、对监事和监事会治理绩效进行评价。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作者得出结论:评价公司内部审计机制绩效的标准是能否实现科学决策与效率经营,而现行公司内部审计机制并没有直接解决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科学决策、高效经营和有效控制。(吕玉伟整理自审计研究

6、2006.6,作者:叶陈刚、程新生)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关系研究本文首先对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之间的区别: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的含义不同、职责不同、隶属关系也不同。在此基础上,作者对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的关系进行了科学的定位,认为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之间可以建立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审计委员会对内部审计的监督以及内部审计对审计委员会的促进。最后,作者给出了两点建议:确保独立行和有效性,认为,独立性是保证审计人员客观、公正、或免除偏见地从事审计活动的先决条件,是审计工作的基础,董事会下属的审计委员会在职能上应该对内部审计进行监督,以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

7、独立性,进而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在保证审计委员会对内部审计管理和指导职能的有效性上,作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首先保证审计委员会成员的知识素质与专业素质,其次,进一步提高审计委员会成员的激励水平,同时,将审计委员会成员的津贴与其治理效率相挂钩,建立与治理绩效相联系的业绩评价机制。(吕玉伟整理自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11,作者:钱华)试论企业内部审计的九大转变本文作者根据国外内审工作的发展经验和国内近年来内审的发展变化,指出未来我国的内部审计必须做好九个方面的转变:在审计理念上,由监督制约向管理服务转变;在审计职能上,由查错防弊向评价、改善和增值转变;在审计范围上,由财务收支领域向经营管理领域转

8、变;在审计时间上,由事后审计为主向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并存转变;在审计方法上,由单一的现场查账方法向多种审计方法并用转变;在审计手段上,由手工操作为主向计算机审计为主转变;在审计机构上,由平行于各职能部门向高层次监管部门转变;在审计人员上,由单一型审计人才向复合型审计人才转变;在审计风险上,由重视不够向评估、防范和化解转变。(吕玉伟整理自经济问题2006.12,作者:辛旭)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优化:提升商业银行自我监督效率的根本途径本文首先指出了我国商业银行自我监管现状:商业银行内部公司治理结构失衡;内部审计行事大于实质,监督的针对性差;内部控制的“中看不中用”问题严重。又阐述了虚置

9、内部审计与银行自我监管不足的关联的具体表现:审计与银行自我监管的关联度不大;审计在银行自我监管组织中的地位模糊;银行监管方法单一。紧接着,作者针对移行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安、内部审计虚置、内部控制的疏漏、内部监管范围的狭隘、金融风险意识淡漠等问题,提出应改变以往只重视强化外部监管,却忽视银行自我监管的观念,指出强化银行自我监管是保障金融安全与稳步发展的重要防线,内部治理、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优化是提升自我监管效率的根本路径,亦即应从:着力优化银行的内部治理、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银行自我监管中的重要作用、实施银行内部治理与内部审计的深度整合、扎牢守好银行内部控制这道“篱笆墙”等四个方面,优化内部

10、治理、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吕玉伟整理自上海金融2006.10,作者:李莉、杨文友)中美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比较分析本文首先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内部审计独立性差,监督能力有限;内部审计工作缺乏规范性的审计标准;内部审计工作内容不够全面,工作范围仅限于事后审计;审计价值不高;审计手段落后;复合型的审计人才缺乏。紧接着指出了美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特点:内部审计独立性强,有很强的监督能力;内部审计工作有统一的规范性审计标准;审计理念领先,审计工作全面,审计价值高;审计手段先进;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强。然后,通过与美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比较,提出了改进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具体举措

11、:建立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体系,完善银行法人治理结构;提高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大力加强非现场审计和以风险为导向的动态审计;加强内部审计人员队伍建设,强化后续教育和培训。(吕玉伟整理自上海金融2006.11,作者:谌瑜)内审研究动态(第四期)当代国际内部审计的变化与中国内部审计的发展机会本文首先从企业的经营环境特征出发,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组织所面临的经营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全球化及其竞争日趋激烈;信息技术及其应用迅速发展;跨国间的收购、兼并与战略联盟成为当代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并由此导致组织管理不断变革。由此引出当代国际内部审计在法规与制度建设方面、重点

12、工作领域和内部审计从业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方面的主要变化。然后阐述了中国内部审计的发展现状:相关法律法规与准则的建设状况、中国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领域、中国内部审计人员胜任能力状况。根据中国内部审计发展的现状,对比当代国际内部审计的变化情况,作者认为中国内部审计的未来发展迎有如下三个方面机会:内部审计将为促进有效的公司治理发挥重要作用、内部审计将在企业风险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全面提高自身的职业胜任能力。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作者就当前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工作重点给出了相关建议,并认为中国内部审计未来将在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全面提高自身的职业胜任能力。(

13、吕玉伟整理自审计研究2006.4,作者:贺颖奇、陈佳俊)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受托责任视角的内部治理机制观作者首先引用各方观点说明了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关注,并指出其原因有三点:一是持续不断的受托责任失败,人们需要更高质量的公司治理;二是经验研究表明内部审计可以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三是法律、法规等管制的加强。由此引出对公司治理和内部审计两者之间关系的两点主要理论探讨:一是内部审计的治理活动;二是内部审计与董事会、高管层和外部审计之间的关系。紧接着,作者以受托责任理论为第一层次、以IIA“四基本主体”间关系为第二层次,分析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所扮演的角色,认为:公司治理是确保受托责

14、任系统有效运行的制度安排,而内部审计是受托责任系统中的控制机制。作者进一步指出了受托责任观下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内部审计本身可视为一种内部治理机制;内部审计可缩小经理人和股东之间的利益差距,影响企业的业绩和价值;内部审计在组织中的位阶影响其在治理中的作用发挥;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都离不开内部审计,现代内部审计并非只是“内部治理审计”。此外作者还认为:治理程序、风险管理评价是内部控制评价的延伸。然后,文章又从实务角度分析了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以及内部审计与其他治理主体间的关系,认为:内部审计的基本治理活动是风险监控和控制确认;服务于其他治理主体;内部审计的协调作用服务于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

15、。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作者得出结论:内部审计是确保受托责任履行的一种内部治理机制,是董事会及其所属审计委员会、高管层和外部审计一种极具价值的资源。(吕玉伟整理自审计研究2006.2,作者:王光远、瞿曲)基于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原理及其应用风险导向审计已成为审计基本方法发展的国际趋势,本文从风险导向审计的产生的环境、基本原理及其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文章首先对基于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的社会经济环境进行了分析,认为:现代企业治理要求新的内部审计模式的出现;不利的职业地位迫使内部审计人员努力为其职能提供增值成份;战略管理思想为内部审计方法的创新提供了基础;企业环境变化产生的风险加快了新的审计方法的发展。然后,作者从风险导向审计计划的制定、审计测试及审计发现、审计结果与业务通报、后续审计等方面阐述了基于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程序。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作者指出了基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应用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