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筑套表}申报表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8252893 上传时间:2020-07-14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89.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建筑套表}申报表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工程建筑套表}申报表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工程建筑套表}申报表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工程建筑套表}申报表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工程建筑套表}申报表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建筑套表}申报表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建筑套表}申报表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本科)推 荐 单 位 山 东 省所 属 学 校 山东大学 (是否部属)部属 课 程 名 称 高频电子线路 课程类型 理论课(不含实践)理论(含实践)实践(验)课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工科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电气信息类 课 程 负 责 人 袁东风 申 报 日 期 2007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二七年四月填 写 要 求一、 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二、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三、 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四、 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

2、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五、 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1 课程负责人情况1-1基本信息姓 名袁东风性别男出生年月1958年4月最终学历博士研究生职 称教授/博导电 话13605405991学 位工学博士职 务院长传 真053188364613所在院系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E-通信地址(邮编)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邮编:250100研究方向信息理论与技术、移动衰落信道的纠错编码抗干扰技术、编码调制结合抗干扰技术、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时空编码调制技术、Turbo-Code、LDPC code及迭代译码技术、正交多频调制技术(OFDM)、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跨层设计

3、等。1-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一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本科生课程: 1)高频电子线路 技术基础课 周学时3课时 1届 学生总数80人 2)数字电路 技术基础课 周学时4课时 3届学生总数300人 3)纠错码与差错控制系统设计 专业课 周学时2课时 5届 学生总

4、数400人 4)移动通信 专业课 周学时2课时 5届 学生总数150人 5)Mobile Fading Channels and its Error Control Design (用英语讲授) 专业课 周学时2课时 5届 学生总数200人; 硕士研究生课程: 1)信息论基础 2)数字移动通信 3)纠错编码原理及其应用 4)现代通信新技术前沿动态讲座 5)专业英语; 博士研究生课程 : 1)高等信息论 2)高效调制新技术 3)专业英语 二近五年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及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与获奖情况 1.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体系与实验室建设, 获2000年山东省教委

5、省级优秀实验室成果奖 三等奖 (第二位); 2.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创建电子设计创新实验室, 获2001年山东省教委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二等奖 (第二位); 3.电工电子学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获2002年山东省教育厅省级优秀实验技术成果奖 二等奖 (第四位); 4.创建电子设计创新实验室, 获2002年山东省教育厅省级优秀实验技术成果奖 三等奖 (第四位); 三、出版著作: 1. 袁东风、张海霞等,宽带移动通信中的先进信道编码技术,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 2. 袁东风、张海霞,编码调制技术原理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 3袁东风、江铭炎,通信原理-系统、调制与噪声(译著)

6、,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1-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一、近五年来承担的部分学术研究课题12004.012006.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的高速纠错抗干扰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负责人)。(No. 60372030)22004.012006.12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项目:第四代移动通信自组织网络关键理论与技术研究(项目负责人)。(

7、No. 20030422031)2002.092003.10 教育部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Turbo码及其迭代译码算法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项目负责人)。2000.122003.12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多级编码调制方案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研究(项目负责人)。52004.012006.02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空时频分集的高速通信抗干扰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 (项目负责人)。(No. Z2003G02)二、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1袁东风,张 彭,王 倩,赵峰,一种简化的多阶段译码结构,通信学报,2003年第5期袁东风,白智全, 宁继

8、鸣,朱雪梅,Turbo网格编码调制结合两典型映射在慢衰落信道下的性能分析,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38卷, 2003年第3期Dongfeng Yuan, Peng Zhang, Wayne E. Stark, “A Novel MLC Scheme with M-QAM Constellations over AWGN and Rayleigh Fading Channels”,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 No. 4, 2003Dongfeng Yuan, Haixia Zhang, Chengxiang Wang, Qi Yao, Xiaofei S

9、ong, J.B. Huber, “Optimal Criterion and Multilevel Coding for Radio Systems over AWGN and Rayleigh Fading Channel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Mobile Computing, John Wiley & Sons, Ltd, Aug. 2003Dong-Feng Yuan, Zhi-Quan Bai, Ji-Ming Ning, “Comparison of Turbo Trellis Coded Modulation with Differen

10、t Mapping Strategies over AWGN Channels”, IEEE 3G wireless2003, May 2730, 2003, San Francisco, USA三、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项目“基于空时分集技术的高速通信抗干扰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 获2006年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首位);项目“税控燃油机智能控制系统”获2005年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首位);项目“高效多级编码调制在衰落信道中的最佳设计及应用“ 获2005年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首位);项目“多级编码调制技术在宽带无线移动通信中的研究” 获2003

11、年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首位);项目“最佳编码调制方案在移动数据、图像传输系统中的性能研究” 获2000年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首位);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负责人:主持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2. 主讲教师情况2-1基本信息姓 名杨霓清性别女出生年月1960年10月最终学历大学本科职 称副教授电 话13553165028学 位学士职 务传 真所在院系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E-通信地址(邮编)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邮编:250100研究方向电路与系统2-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

12、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一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低频电子线路 技术基础课 周学时4课时 5届 学生总数532人 高频电子线路 技术基础课 周学时4课时 5届 学生总数980人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选修课 周学时2课时 3届 学生总数400人二、承担的实践性教学高频电子线路实验 技术基础课 周学时2课时 5届 学生总数980人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实践环节 周学时2课时 4届

13、学生总数160人低频电路实验 技术基础课 周学时2课时 3届 学生总数120人毕业设计 5届 学生总数46人 三、学术研究课题1、电子线路实验网络化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省教委 主持 2004.32005.122、电路与电子系列基础课程立体化改革与建设 省教委 主持 05、1108、113、模拟电路虚拟实验 山东大学 主持 05、0506、054、低频电子线路精品课程 省级 05年 第二位5、高频电子线路,教材立项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03)四、发表的教研论文1、网上多媒体“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件的研制与应用 东南大学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

14、 年第一期 第一位2、用单片机实现精密测频的方法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3年第5期 第一位3、集成运放RC相移型振荡器振荡频率的分析与计算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年第3期 第一位4、低频电子线路课程中“放大器的频率响应”教学方法的研讨 东南大学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 年 第一位5、电路与电子线路课程的立体化改革与建设的探索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6年第28卷 独立6、高频电子线路教学方法探讨 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05.7(第15卷) 第一位7、电子线路实验教学改革的设想 中国成人教育2002年第11期 第一作者8、模拟电子线路教学方法探讨 中国成人教育2003年第11期 第一作者9、电子线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