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管理抽样检验}抽样定理和脉冲调幅AM实验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8248256 上传时间:2020-07-14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018.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质管理抽样检验}抽样定理和脉冲调幅AM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品质管理抽样检验}抽样定理和脉冲调幅AM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品质管理抽样检验}抽样定理和脉冲调幅AM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品质管理抽样检验}抽样定理和脉冲调幅AM实验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品质管理抽样检验}抽样定理和脉冲调幅AM实验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品质管理抽样检验}抽样定理和脉冲调幅AM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质管理抽样检验}抽样定理和脉冲调幅AM实验(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信号与系统分析实验指导书实验一 常用信号的分类与观察一、实验目的1、观察常用信号的波形特点及其产生方法;2、学会使用示波器对常用波形参数测量;3、掌握JH5004信号产生模块的操作。二、实验原理对于一个系统的特性进行研究,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研究它的输入输出关系,即在特定输入信号下,系统输出的响应信号。因而对信号进行研究是研究系统的出发点,是对系统特性观察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在本实验中,将对常用信号及其特性进行分析、研究。信号可以表示为一个或多个变量的函数,在这里仅对一维信号进行研究,自变量为时间。常用的信号有:指数信号、正弦信号、指数衰减正弦信号、复指数信号、Sa(t)信号、钟形信号、脉冲信号等

2、。1、指数信号:指数信号可表示为。对于不同的取值,其波形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如下图所示:在JH5004“信号与系统”实验平台的信号产生模块可产生0的Sa(t)函数的波形。通过示波器测量输出信号波形,测量Sa(t)函数的、K参数。2、正弦信号:其表达式为,其信号的参数有:振幅K、角频率 、与初始相位。其波形如下图所示:通过示波器测量输出信号波形,测量正弦信号的振幅K、角频率参数。3、衰减正弦信号:其表达式为,其波形如下图:4、复指数信号:其表达式为一个复指数信号可分解为实、虚两部分。其中实部包含余弦衰减信号,虚部则为正弦衰减信号。指数因子实部表征了正弦与余弦函数振幅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一般,正弦及余

3、弦信号是衰减振荡。指数因子的虚部则表示正弦与余弦信号的角频率。对于一个复信号的表示一般通过两个信号联合表示:信号的实部通常称之为同相支路;信号的虚部通常称之为正交之路。利用复指数信号可使许多运算和分析得以简化。在信号分析理论中,复指数信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基本信号。5、Sa(t)信号:其表达式为。Sa(t)是一个偶函数,t=,2,n时,函数值等于零。该函数在很多应用场合具有独特的应用。其信号如下图所示:6、钟形信号(高斯函数):其表过式为。其信号如下图所示:7、脉冲信号:其表达式为,其中为单位阶跃函数。其信号如图所示。三、实验仪器1、JH5004“信号与系统”实验箱一台;2、20MHz示波器一台

4、;四、实验步骤在下面实验中,按附录二设置信号产生器的工作模式为11。1、指数信号观察:通过信号选择键1,按附录二设置A组输出为指数信号(此时信号输出指示灯为000000)。用示波器测量“信号A组”的输出信号。观察指数信号的波形,并测量分析其对应的、K参数。2、正弦信号观察: 通过信号选择键1,按附录二设置A组输出为正弦信号(此时A组信号输出指示灯为000101)。用示波器测量“信号A组”的输出信号。在示波器上观察正弦信号的波形,并测量分析其对应的振幅K、角频率。3、指数衰减正弦信号观察(正频率信号):通过信号选择键1、按附录二设置A组输出为指数衰减余弦信号(此时信号输出指示灯为000001),

5、用示波器测量“信号A组”的输出信号。通过信号选择键2、按附录二设置B组输出为指数衰减正弦信号(此时信号输出指示灯为000010),用示波器测量“信号B组”的输出信号。*分别用示波器的X、Y通道测量上述信号,并以X-Y方式进行观察,记录此时信号的波形,并注意此时李沙育图形的旋转方向。(该实验可选做)分析对信号参数的测量结果。4、*指数衰减正弦信号观察(负频率信号):(该实验可选做)通过信号选择键1、按附录二设置A组输出为指数衰减余弦信号(此时信号输出指示灯为000011),用示波器测量“信号A组”的输出信号。通过信号选择键2、按附录二设置B组输出为指数衰减正弦信号(此时信号输出指示灯为00010

6、0),用示波器测量“信号B组”的输出信号。分别用示波器的X、Y通道测量上述信号,并以X-Y方式进行观察,记录此时信号的波形,并注意此时李沙育图形的旋转方向。将测量结果与实验3所测结果进行比较。5、Sa(t)信号观察:通过信号选择键1,按附录二设置A组输出为Sa(t)信号(此时信号输出指示灯为000111),用示波器测量“信号A组”的输出信号,并通过示波器分析信号的参数。6、钟形信号(高斯函数)观察:通过信号选择键1,按附录二设置A组输出为钟形信号(此时信号输出指示灯为001000),用示波器测量“信号A组”的输出信号,并通过示波器分析信号的参数。7、脉冲信号观察:通过信号选择键1,按附录二设置

7、A组输出为正负脉冲信号(此时信号输出指示灯为001101),并分析其特点。五、实验报告1、分析指数信号、正弦信号、指数衰减正弦信号、复指数信号、Sa(t)信号、钟形信号、脉冲信号的特点。2、按附录二设置输出为复指数正频率信号(A组输出与B组输出同时观察)与复指数负频率信号(A组输出与B组输出同时观察),并说明这两类信号的特点。3、测量指数信号、正弦信号、指数衰减正弦信号、复指数信号、Sa(t)信号、钟形信号、脉冲信号的波形参数。实验二 信号的合成一、实验目的1、掌握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2、理解傅里叶变换的本质;3、学会对一般周期信号在时域上进行合成;二、实验原理在“信号与系统”中,周期性的函

8、数(波形)可以分解成其基频分量及其谐波分量(如下图所示,基频与谐波的幅度与信号的特性紧密相关)。从上图中可以看出,一般周期性信号,其谐波幅度随着谐波次数的增加会减少。因而,对于一个周期信号,可以通过一组中心频率等于该信号各谐波频率的带通滤波器,获取该周期信号在各频点信号幅度的大小。同样,如果由某一特定信号的基波及其谐波合成该信号,理论上需要谐波点数为无限,但由于谐波幅度随着谐波次数的增加而减少,因此只需取一定数目的谐波数即可。三、实验仪器1、JH5004“信号与系统”实验箱一台;2、20MHz示波器一台;四、实验模块说明在JH5004“信号与系统”实验箱的下方有一“信号合成”模块,该模块由一组

9、中心频率等于的信号源、幅度调整电路及相加器组成,如下图所示: 五、实验步骤1、信号的产生:将信号源模式设置为00模式,在该模式下,可产生五个相关的频率信号,该组信号为余弦信号源,其中心频率等于,其中:2、方波信号的合成:(1) 按下面公式调整五路信号的幅度:,20,3-1/3,40,5/5,(2)逐步加入合成信号,观察输出信号波形的变化;3、周期三角信号的合成(不含直流信号):(1) 按下面公式调整五路信号的幅度:,20,3,40,5,=cos0t +cos30t +cos50t+(2)逐步加入合成信号,观察输出信号波形的变化;4、周期锯齿信号的合成(1) 按下面公式调整五路信号的幅度:(2)

10、 看能否采用已有的信号合成出所需要的信号,为什么?说明在信号分解中正余弦信号项的作用。六、实验报告1、周期性信号的频谱特性是什么?2、合成之后的信号与期望信号是否相同,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些不同?实验三 线性时不变系统一、实验目的1、掌握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特性;2、学会验证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性质;二、实验原理线性时不变系统具有如下基本特性:叠加性与均匀性:对于给定的系统,和分别代表两对激励与响应,当激励是时,则对应的响应为:。对于线性时不变系统,如果起始状态为零,则系统满足叠加性与均匀性(齐次性)。时不变特性:对于时不变系统,由于系统参数本身不随时间改变,因此,在同样起始状态之下,系统响应与激励施加于

11、系统的时刻无关。即:当为一对激励与响应时,则当也为一对激励与响应。微分特性:对于线性时不变系统,当为一对激励与响应时,也为一对激励与响应。因果性:因果系统是指系统在时刻的响应只与和时刻的输入有关。也就是说,激励是产生响应的原因,响应是激励引起的后果,这种特性称为因果性。通常由电阻器、电感线圈、电容器构成的实际物理系统都是因果系统。三、实验仪器1、JH5004“信号与系统”实验箱一台;2、20MHz示波器一台;四、实验模块说明在JH5004“信号与系统”实验箱的下方有一“线性时不变系统”单元,它由两个功能完全一样的电路组成(如下图所示),分别称为“第一电路单元”和“第二电路单元”。在每个电路单元

12、中,元件的值为:五、实验步骤1、 叠加性与均匀性观察:(1) 按附录二设置信号产生模块为模式3;(2) 按附录二用按键1使对应的 “信号A组”的输出1-x2信号(信号A组的信号输出指示灯为001011);(3) 按附录二用按键2使对应的“信号B组”产生正负锯齿脉冲串信号(信号B组的信号输出指示灯为010100);(4) 用短路线将模拟信号A、B组的输出信号分别送入JH5004的“线性时不变系统”的两个单元,分别记录观察所得到的系统响应;(5) 将上述响应通过示波器进行相加,观察响应相加之后的合成响应(6) 将模拟信号A、B组的输出信号同时送入JH5004的“基本运算单元”的加法器,将相加之后的

13、信号送入JH5004的“线性时不变系统”的一个单元,记录观察所得的系统响应;(7) 比较5、6两步得到的结果,并对之进行分析。2、 时不变特性观察:(1) 按附录二设置信号产生模块为模式2;(2) 通过信号选择键1,使对应的 “信号A组”输出间隔正负脉冲信号(信号A组的信号输出指示灯为001101)。(3) 将模拟A组的输出信号加到JH5004的“线性时不变系统”单元,记录观察所得到的系统响应。观察不同延时的输入冲击串与输出信号延时的时间关系。3、 微分特性观察:(1) 通过信号选择键1使 “信号A组”输出正负指数脉冲信号(A组信号输出指示灯为001110),通过信号选择键2使“信号B组”输出

14、“正负指数脉冲积分信号”(B组信号输出指示灯为001111),这个信号是前一个信号的积分;(2) 将模拟A组的输出信号与模拟B组的输出信号分别加到JH5004的“线性时不变系统”单元的两个相同系统上,用示波器分别记录所得到的系统响应,并比较这两个响应。4、 因果性观察:(1) 通过信号选择键1,使对应的 “信号A组”输出正负锯齿信号(信号A组的信号输出指示灯为010100);(2) 将模拟A组的输出信号加到JH5004的“线性时不变系统”单元,记录示波器观察到的系统响应。观察输入信号时刻与对应输出信号时刻的相对时间关系。六、实验报告1、对实验测量结果进行分析。2、利用JH5004的一个输出信号

15、,并结合以前所学的基本运算模块的特性,设计验证一个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微分特性的实验方案。实验四 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分析一、实验目的1、掌握电路的零输入响应;2、掌握电路的零状态响应;3、学会电路的零状态响应与零输入响应的观察方法。二、实验原理电路的响应一般可分解为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首先考察一个实例:在下图中由RC组成一阶电路,电容两端有起始电压,激励源为。则系统响应电容两端电压关系为:上式中第一项称之为零输入响应,与输入激励无关,零输入响应是以初始电压值开始,按指数规律进行衰减。第二项与起始储能无关,只与输入激励有关,称之为零状态响应。在不同的输入信号下,电路会产生不同的响应。三、实验仪器1、JH5004“信号与系统”实验箱一台;2、20MHz示波器一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