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整理)工程测量技术总结.doc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8213622 上传时间:2020-07-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整理)工程测量技术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年整理)工程测量技术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0年整理)工程测量技术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0年整理)工程测量技术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0年整理)工程测量技术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整理)工程测量技术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整理)工程测量技术总结.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技术总结报告Xxxxxxx(测绘工程项目名称)(测绘工程项目名称)技术总结报告河海学院2011级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6班3组2013年6月1 概述1.1 任务来源为了将书本上的测量知识用于实践,我们对重庆交通大学双福校区A01教学楼的后半段(3号通道至5号通道)进行了实地勘测。教学楼施工测量,工期为两周。目的:通过工程施工测量综合训练,掌握布设施工控制网的方法以及运用经纬仪、水准仪进行施工测量的测量工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训练技能;会用各种方法进行施工坐标、测量坐标的转换并且可以独立的完成施工测量的各个测量工作。1.2 测区概况 此次测量的起点为德园服务中心门口(面向湖滨广场)的C点为起始点。(C

2、点数据)以C点为起始点,绘制正北方向150m*150m的平面控制网。整个测区较为平坦,教学楼临湖滨广场一侧视野较为开阔。另一侧树木种植较多,含有停车场、公路。为此,我们选择的控制点之间通视良好,视野开阔,目的是方便量边,测角,有较大的控制范围。1.3 平面坐标系及高程系统1.3.1 坐标系采用重庆市双福新区坐标系1.3.2 高程系统1.4 主要精度指标1.5 利用的测绘资料及检核情况提供()2 技术依据1.重庆市江津区平面坐标系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3.CH1002-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4.CH1003-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5.CHI001-91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

3、定6.重庆交通大学双福新区起始控制点C点3 组织实施情况3.1 技术人力资源在测设控制点工作时,我组分为了高差测设队和角度测设队两支队伍分别进行测量,进行碎部测量时所有组员参与其中。为了让每个组员都能够了解实地勘测的步骤、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在前期测量工程中我们没有将任务进行点对点的分工,每个组员都可以进行观测,立杆。在后期测量工程中,由于数据处理的特殊性,我们指定组员吴川、吴双江、孙晓莉,进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保证数据的精确性,减少可以避免的人为误差。后期平面图的绘制主要由组员林冠杰、胡冰莲、孙晓莉、吴双江进行,其余组员对其进行校核与检验。3.2 实施组织3.3 仪器配置3.3.1 仪器设备及

4、使用情况 经纬仪: 水平仪 花杆 水平尺 钢尺30m3.3.2 仪器检验情况3.4 进度实现情况3.4.1控制点的测设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六班3组于2013年6月17日开始进行控制点测设,在测量目标周围设立了6个控制点,点与点之间用钢尺进行了测量并用绿色油漆进行控制点编号(格式为GH-6-3-N,N为点的序数)在6月xx日全部完成了控制点的测设。3.4.2碎部点的测设于同年6月xx日开始进行碎部测量。由控制点作为起始点开始碎部点采集,外业草图是保证数字测图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内业绘图的基本依据。负责草图绘制的人员根据测区实地地物特征进行绘制,特别是在A01教学楼面向于宿舍楼一侧,碎部点繁多,所

5、以草图的绘制工作非常繁琐而且容易出错。于同年6月xx日完成碎部测量。3.4.3内业处理每次测量完成后,数据进行核对与处理,计算闭合差、 、 、 、 与标准进行核对,对不合格的,误差较大的点进行返工重测,改正后的点记录在册,最后进行地形图的绘制。于同年6月xx日完成内业处理工作。4 实施过程4.1测图控制网测量: 勘探、选点a控制点选择在视野开阔、土质坚硬、便于安放仪器和便于观察地形的地方。b相邻导线点互相通视,便于测量角度,边长大致相等,导线点与导线点之间间距不超过100M,均匀分布在测区内。c点选定后,相关同学绘出选点略图,写上点号,图上画出正北方向,同时测出一条导线边的磁方位角。对于在测量

6、中遇到的一些无法看到的碎部点采用支导线法来确定,且测出了该导线与已知导线的夹角。 导线夹角测量a在开始测量前,我组组员认真熟悉了经纬仪导线测量的方法、记录格式和观测精度等要求,并严格按照经纬仪检验与校正方法校正了经纬仪。b水平角观测。对于已经确定的闭合导线,我们首先观测了各个内角及与学校已知控制点连线的连接角,采用测回法观测。满足精度要求取其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4.1.1 施测方案4.1.2 平差计算及精度统计结论地形测量是一项精度要求较高,作业环节较多,组织管理较为复杂的工作。为保证其技术上的合理、可行,在经济上节省人力、物力,在作业中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工作,并应该注意一些容易引起精度变化的事

7、项,早发现早改正,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实际生产中的地形测量作业步骤与课本所学的基本一致,只是在控制测量中,由于精度要求不同,仪器过于陈旧引起误差,所以作业内容有所变化。当然,不同的项目也有不同的过程,但是大致是不会变的。测量过程中需要测量人员与记录人员细心。即使某个点的精度要求不高,也不应该放松警惕,对于测站设置,仪器对中整平要仔细对待,尽力减少外界因素给测量带来的负面效应。小误差的累积会导致重大的测量事故。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主要分为仪器误差(客观误差),观测者视觉误差(主观误差),跑尺者的竖尺不稳造成的误差(主观误差)、外界影响误差(温度、大气折射等外界因素)除了了解如何避免误差的产生,还应该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要养成每天开工前检查仪器设备,当天任务当天完成的习惯,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为其两个星期的施工测量学习已经结束了,通过这次测量学习,我们不仅仅将书本上的知识用于了实践,更重要的是我们知道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