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某718数控铣床y向进给系统设计精品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8135269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4.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控加工)某718数控铣床y向进给系统设计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数控加工)某718数控铣床y向进给系统设计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数控加工)某718数控铣床y向进给系统设计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数控加工)某718数控铣床y向进给系统设计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数控加工)某718数控铣床y向进给系统设计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控加工)某718数控铣床y向进给系统设计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控加工)某718数控铣床y向进给系统设计精品(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K718数控铣床Y向交流伺服进给系统设计 摘要: 本文主要设计X718数控铣床Y向交流伺服进给系统设计部分,机械结构采用交流伺服电机与滚珠丝杠直接相连的方式,其控制方式采用交流伺服驱动系统半闭环控制。在对进给系统机械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主要对滚珠丝杠螺母副和直线滚动导轨副进行了计算、校核,确保了机械传动部件的精度和刚度;通过计算,选择了电气驱动部分,包括交流伺服电机和与之匹配的伺服单元. 滚动直线导轨;滚珠丝杠螺母副选取汉江机床厂提供的外循环双螺母凸出式双螺母对旋预紧滚珠丝杠。关键词:半闭环控制,直线滚动导轨;滚珠丝杠螺母副;交流伺服电机;目 录X718数控铣床Y向交流伺服进给系统设计1目

2、 录2引 言31.数控铣床概述41.1 数控机床的产生和发展41.1.1数控机床的产生41.1.2数控系统的发展51.3 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91.4 数控铣床的主要功能及特点91.5数控铣床的分类和应用:101.5.1 数控铣床的分类:101.5.2 数控铣床的应用102.数控铣床总体设计112.1确定立式数控铣床的总体目标112.2 确定机床的总体布局112.2.1机床的运动分配112.2.2机床结构布局112.2.3机械系统的传动、支承、导向方式123.X718进给系统设计123.1铣削工件时铣削力的计算133.1.1铣削抗力分析133.1.2进给工作台工作载荷计算143.1.3首先初步估

3、算工作台的重量153.1.4铣削用量选择153.1.5铣削力的计算163.2导轨的设计与选型173.2.1导轨概述173.2.2滚动直线导轨副的计算193.3滚珠丝杠螺母副的选型与计算213.3.1滚珠丝杠螺母副概述213.4电机的设计选用273.5进给传动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293.6驱动电动机与滚珠丝杠的连接314.X718CNC 数控系统的设计34 4.1控制系统总体方案的拟定与控制系统的选定.345.位置检测元件的选择.36 5.1位置检测元件的概述36 5.2位置检测元件的选择36 5.3位置检测元件参数介绍37参考文献39 引 言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发展水平标

4、志着该国或地区经济的实力,科技水平,生活水准和国防实力。国际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各国制造生产能力及机械制造装备的竞争。随着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产品的性能和质量的提高。产品的更新换代也不断的加快。因此对机床不仅要求迅速适应产品零件的换代有教高的精度和生产率,而且应有教高的精度和生产率,生产的需要促使数控机床的产生。随着电子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控机床迅速发展起来。数控机床的进一步设计的必要性可以解决形状复杂小批零件的加工问题,稳定加工质量和提高生产率。但是由于受其它条件的限制,例如价格、精度等问题。所以设计改造数控机床的进给系统是刻不容缓的。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的设计,其中包

5、括进给系统的轴向负载计算,导轨的设计与选型,滚珠丝杠螺母副的选型计算,进给传动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误差计算,驱动电动机的选型计算,驱动电动机与滚珠丝杠的连接等等。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可以达到以下目的:1,培养综合运用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2,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和意识,提高本人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3,使本人受到从事本专业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训练,提高工程绘图、计算、数据处理、使用计算机、使用文献资和手册、文字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4,培养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工程经济观点,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积极向上的团队合作精神。 1.数控铣床概述数控铣床是一种加

6、工功能很强的数控机床,目前迅速发展起来的加工中心、柔性加工单元等都是在数控铣床、数控镗床的基础上产生的,两者都离不开铣削方式。由于数控铣床工艺最复杂,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因此,目前人们在研究和开发数控系统及自动编程语言软件时,也一直把铣削加工作为重点。1.1 数控机床的产生和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机械产品日趋精密复杂,且要求频繁改型,特别是在宇航、造船、军事等领域所需的机械零件,精度要求高,形状复杂,批量小。加工这类产品需要经常改装或调整设备,普通机床或专用化程度高的自动化机床一般 不能适应这些要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种新型的机床数控机床应运而生。这种新型机床具有适应性强、加

7、工精度高、加工质量稳定和生产效率高等优点。他综合应用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伺服驱动、精密测量和新型机械结构等多方面的技术成果。1.1.1数控机床的产生世界上第一台成功研制的数控机床是一台三坐标的数控铣床,于1952年由美国帕森斯公司和麻省理工学院合作完成。早在1948年,美国在研制加工直升机叶片轮廓检查用样板的技工机床任务时,就提出了研制数控机床的初始设想。1949年,在美国空军部门的支持下,帕森斯公司正式接受委托,与麻省理工学院伺服机构实验室合作,开始从事数控机床的研制工作。经过三年时间的研究,于1952 年试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试验性样机。这是一台采用脉冲乘法器原理的直线插补三坐标连

8、续控制铣床。其控制装置由2000多个电子管组成,占用一个普通实验室那么大。这台数控铣床的诞生,标志着机械制造的数字控制时代的开始。1.1.2数控系统的发展数控机床的发展是随着数控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数控系统的发展经历了电子管分立式晶体管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小型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微机式的数控系统等几个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控系统朝着以通用微机为基础、体系结构开放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以上的三代数控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组成,利用存储器里的软件控制系统工作,因此称为CNC系统或软件控制系统。这种系统容易扩大功能,柔性好,可靠性高。1.2 我国数控技术的发展概况1.2.1数控技

9、术再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数控技术是用数字信息对机械运动和过程进行控制的技术,是20世纪后半叶最重要,发展最快的工业技术之一,它以制造过程为对象,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数字坐标方式对运动部件进行位置控制为主要特征,为单件小批量生产的自动化开辟了可行的技术途径,也为现代柔性制造技术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数控机床是以数控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传统制造业和新兴制造业的渗透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其技术覆盖很多领域。其中,精密机械制造技术,信息处理、加工、传输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伺服驱动技术,传感器及检测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是数控技术涵盖的主要领域。数控机床还是运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进和提升的重要载体。以信

10、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将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数控机床的技术进步。它代表着装备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现代化程度。而装备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现代化程度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水平和现代化程度,数控技术及装备是发展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和尖端工业(如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生物技术及其产业、航空航天等国防工业产业)的使能技术和重要装备。数控技术又是当今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最核心的技术。现在世界各国制造业广泛采用数控技术,以提高制造能力和水平,提高对动态多变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此外,世界上各工业发达国家还将数控技术及数控装备列为国家的战略物资,不仅采取重大措施来发展自己的数控技术及其产业,而且在“高、精

11、、尖”数控关键技术和装备方面对我国实行封锁和限制政策。总之,大力发展以数控技术为核心的先进制造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发达国家加速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和国家地位的重要途径。1.2.2 我国数控机床的发展历程与成就我国从1958年开始研究数控机床,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还处于研制、开发时期。当时,一些高校和科研单位研制出的试验性样机,是从电子管数控系统起步的。1965年开始研制晶体管数控系统。从20世纪70年代起,数控技术在车、铣、锉、磨、齿轮加工、电加工等领域全面展开,加工中心在上海、北京研制成功。但是,由于元器件的质量差和产品的制造工艺水平低等原因,数控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未得到解决,未能广泛

12、推广。在这一时期,数控线切割机由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在模具加工中得到推广。 直线控制、点位控制的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开始在生产中应用。20世纪80年代,我国从日本FANUC公司引进了3,5,6,7等系列的数控系统和直流伺服电动机、直流主轴伺服电动机等的制造技术,还引进了美国GE公司的MCI系统和交流伺服系统、德国SIEMENS公司的VS系列晶闸管调速装置,并进行了商品化生产。这些系统功能齐全、可靠性高,得到了推广应用,推动了我国数控机床的稳定发展,使我国的数控机床在性能和质量上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在这期间,我国在引进、消化国外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开发工作。我国数控机床的

13、品种有了较大发展,品种不断增多,规格齐全。许多技术复杂的大型数控机床、重型数控机床都相继研制出来。为了跟踪国外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北京机床研究所还研制出了JCS-FMS-1型和JCS-FMS-2型柔性制造单元和柔性制造系统。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的数控机床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十五”期间,数控机床发展进人了快车道。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数字表明,“十五”是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发展最快的五年。2004年,我国机床工具行业产品销售收人1 032亿元,大约是2000年507亿元的2倍,平均年增长约19;2004年,全国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39万台,大约是2000年17万台的23倍,平均年增长约2

14、3写。机床工具行业的主导产品数控机床的发展速度远高于机床工具全行业的平均发展速度。国产数控金属切削机床年产量从“九五”计划末期的几千台,增加到2001年的17 521台,2002年的24 803台,2003年的36 813台,2004年的51 861台,其中2004年的产量大约是2000年产量的3. 7倍,平均年增长约39。金属加工机床产值数控化率从2001年的26. 2提高到2004年的327,形成了一批数控机床生产的主导企业,2004年数控机床年产量超千台的企业有14家,其产量合计占全行业数控机床总产量的50以上,其中数控机床产量最高的一家企业年产量达6 000多台。连续几年来数控机床产量快速上升,也带动了出口,2004年全行业数控金属加工机床出口14 404台。数控机床的年产量已经突破原国家经贸委发布的到2005年全国数控机床产量达到25 000-30 000台的奋斗目标。数控机床的品种也从“九五”期间的128种发展到目前的1 500多种。国产数控机床产品大部分达到了国际20世纪90年代初期或中期水平,为国家重点建设提供了一批高水平的数控机床。不仅如此,“十五”期间,我国在高端数控机床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目前,我国在普及型数控机床技术上已经成熟,还基本掌握了多(五)坐标联动的关键技术。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