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总复习电子教案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8128659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二总复习电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历史必修二总复习电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历史必修二总复习电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历史必修二总复习电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历史必修二总复习电子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二总复习电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二总复习电子教案(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必修二总复习,2011、4,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核心内容】,1、中国古代农业、 手工业、商业所共同组成的古代经济结构及特点; 2、以及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所产生的后果。,【重点问题分析】,1、如何掌握本单元大量的知识点?,采用表格记忆法,2、如何评价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积极:小农经济下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小农经济在春秋战国以后的中国古代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是中国古代经济(封建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消极:但其经营规模很小。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下,农民常破产流亡,小农经济十分脆弱; 也很难扩大

2、再生产,阻碍了商品交换和社会分工,到明清之际更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3、如何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2)手工业技术先进。 (3)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4)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共存。主要有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三种形式。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私营手工业到明中叶以后才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并占据主导地位。 (5)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分布相应变化。随着经济重心的转移,不少工业生产部门、工业制品的主要产地,从北方逐渐移到南方。在中国古代丝织业地区分布的变化中表现的最为明显。 (6)明中叶后私营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

3、关系,但受到重农抑商政策制约。,4、如何理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商业产生之后不断发展,到宋元时期空前繁荣; 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 古代金融发达,类似于银行的柜坊、类似于汇票的飞钱和纸币很早就出现; 商业活动不断打破地点限制和时间限制,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 重农抑商政策长期实行,商人的社会政治地位低下。,1)含义:明清政府实行的严格限制对外交通、贸易的外交政策,包括对来华外人的商务活动、居留期限、华夷交往等做出限制。需要注意的是,“严格限制”对外交往不等同于“绝对禁止”一切对外交往。 2)原因: 自给自足、落后闭塞的封建自然经济是“闭关锁国”政策推行的根本原因。 明

4、中期倭寇侵扰我国东南沿海和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是明清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客观原因。 清朝统治者民族狭隘性的表现。 3)评价 积极作用:曾起到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 消极作用:它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使封建自然经济长期延续,从而助长了封建统治者固步自封、夜郎自大。,6、如何理解“闭关锁国”政策?,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核心内容】,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与确立新航路的开辟是建立世界市场的前提条件;殖民掠夺则为资本主义国家控制世界市场提供原始积累和原料、市场

5、;两次工业革命则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最为强劲有力的支持。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建立既是资本主义国家对殖民地掠夺和摧残的过程,也是客观上促成世界联成一体,带动世界各地走向融合的过程。,【重点问题分析】,1、如何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以及资本主义殖民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指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随着资本主义国家向全世界的经济扩张,原来互相分割孤立的各国、各大洲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以致于整个世界变成一个统一的市场体系。,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指从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葡、西等国早期殖民掠夺以至于20世纪初世界殖民地瓜分完毕所形成的世界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所构成的体

6、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所谓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是指资本主义对全世界的统治体系。它包含三个组成部分: 1)一切资本主义国家所组成的政治体系; 2)以资本主义市场为主要特征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3)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2、如何理解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及影响?,1)形成: 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也引起了殖民侵略,西欧国家贸易范围扩大,世界市场已显雏形; 初步形成:工业革命促使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国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场地,把亚、非、拉许多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使之成为资本主义经济附庸,大大促进了国际间的经济交往,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影响: 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经济

7、的发展。 亚非拉国家经济上饱受列强的剥削和掠夺,是这类国家经济畸形、长期贫困落后、灾难深重的总根源。 资本主义的入侵在客观上冲击了这些国家或地区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近代化的进程。,3、如何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对我们的启示?,最终形成: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列强加紧争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掀起一股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相同点 两次工业革命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都带来了生产关系的

8、深刻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确立了现代工厂制,第二次工业革命确立了公司制、垄断制。,2)不同点,与科学技术结合的程度不同: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自然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科学和技术相结合。 产业结构侧重不同: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点轻工业,主要任务是在以纺织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部门中,用机器代替手工生产,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确立;第一次工业革命开辟的是“纺织时代”和“蒸汽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点重工业,其主要任务是改造、扩大和创新重工业的各个部门如钢铁工业、机械加工业、电气、化工、汽车、石油等。第二次工业

9、革命迎来的则是“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 广度及深度不同: 第一次工业革命局限于少数国家,持续时间长,进展缓慢; 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在欧美诸国展开,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3)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最终动力,社会的进步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中国要想在新一轮的国际格局变动中占得先机,就必须要紧紧抓住科学技术这个首要生产力,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基础科学及应用科学的进步,并力争把技术成果尽快转变成生产力,方能在强手如林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概述】,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

10、近代中国经济结构最重大也是最深刻的变化,它的产生和发展导致近代中国阶级结构的变化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壮大和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也为19世纪后半期和二十世纪初的一系列重大的政治斗争奠定了物质基础和提供了阶级条件;而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和特点也决定了这些政治斗争的结局。,1、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经济成分及特征,【重点问题分析】,1)自然经济 总体特征:封建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经济; 具有分散性、保守性、封闭性,与商品经济相对立;,2)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总体特征:实质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自由开放; 富有侵略性。,3)洋务经济 总体特征: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具有封建性; 机器大生产,是

11、中国近代工业的开端; 民用企业采用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的形式,具有资本主义的性质。,4)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总体特征:先天不足:未经过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而是在引进外国先进生产技术的基础上直接产生,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后天畸形:轻重工业比例失调,这是由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的; 在外国资本不断排挤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夹缝中生存; 是近代进步性、革命性的经济成分,它瓦解着封建自然经济,对外国资本的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也为中国的社会变革(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5)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总体特征:垄断性:依靠国家政权力量,垄断金融、工矿企业 买

12、办性:是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豢养并为之服务的代理人; 封建性:与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反动性:是南京国民政府反动统治的经济基础,也成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为封建地主阶级服务的,是为其巩固统治地位的,注定其不可能采取真正的否定封建专制制度的政治改革; 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反作用于经济,政治上的腐朽落后注定了经济上也不可能取得实质性的变革,洋务运动注定是以失败告终的; 洋务运动虽然破产了,但其在中国创办近代工业、创办近代教育、创办近代海军,以及培养人才,引进技术,开化风气,抵制外国经济侵略,特别是推动近代民族资本的诞生还是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是中国走向近代化

13、的开端!,2、如何正确评价洋务运动?,3、民族资本曲折发展的认识与启示,1)认识:,三座大山(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封建主义)的压迫束缚,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民族资产阶级的“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注定了其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中国也不可能走资本主义道路; 要实现近(现)代化,必须实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而其中科学技术又是最至关重要的; 民族资本的发展过程虽然非常曲折,但也给近代中国带来了技术、人才、观念的一系列近代化的冲击,而其自身所坚守的“信义为先”、“爱国爱民”、“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等一系列精神很值得当今的企业家们学习和继承; 民族资本在近代的不幸,不代表其无法适应新时

14、期的需要,只要能正确引导,积极扶持,而其自身又能正确对待,努力发展的话,必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当年所无法达到的“实业兴国”的理想目标!,2)启示:,国家独立是民族经济振兴的基本前提。正如毛泽东所说:“没有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不可能建设真正大规模的工业。” 善于抓住和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是振兴民族经济的重要策略。当今世界全球一体化、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科技革命都为我们振兴民族经济提供了有利的国际机遇。 优化投资环境,减少垄断经营。当前建立公平、公正的经营投资环境,是推动我国民族经济全面振兴的重要条件。 保证充足资金,以科技为先导。民族经济若要发展,一要有稳定的资金来源

15、,形成健全的金融体制,同时要注重技术的研发,增强国际竞争力。,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分前后两大阶段。第一阶段包括过渡时期的七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和“文革”的十年,既取得过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也发生过严重的失误和挫折。第二阶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实行改革开放30年来,国民经济高速、健康、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单元概述】,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重点问题分析】,“一五计划”(1953-1957)的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16、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中共八大确定的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总路线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在这种左倾思潮影响下,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91961新中国面临有史以来最困难的经济困难。 面对三年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2、经济体制改革,(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经营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创办乡镇企业。 购销体制:允许改革统购统销制,允许农产品进入市场、自由买卖。,管理体制: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最早从安徽、四川两省开始。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人民公社制度被废除。1983年,撤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