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0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科目考试生物模拟试题A[含答案]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38125074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2020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科目考试生物模拟试题A[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浙江省2020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科目考试生物模拟试题A[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浙江省2020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科目考试生物模拟试题A[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浙江省2020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科目考试生物模拟试题A[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浙江省2020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科目考试生物模拟试题A[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2020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科目考试生物模拟试题A[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2020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科目考试生物模拟试题A[含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2020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模拟试题A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卡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2、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单糖可以被进一步水解为更简单的化合物B检测淀粉时,应往样本上清液中加入碘化钾溶液C马铃薯匀浆加淀粉酶后,用本尼迪特试剂检测呈红黄色,说明匀浆中含淀粉D糖类是大多数植物体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1D 【解析】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为:单糖、二糖、多糖。单糖中包括五碳糖和六碳糖,其中五碳糖中的核糖是RNA的组成部分,脱氧核糖是DNA的组成部分,而六碳糖中的葡萄糖被形容为“生命的燃料”,而核糖、脱氧核糖和葡萄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和乳糖,其中麦芽糖和蔗糖是植物细胞中特有的,乳糖是动物体内特有的;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其中淀粉和纤维素

3、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单糖是不能再被水解的糖,A错误;碘化钾在溶液中电离出碘离子和钾离子,碘离子和淀粉不发生颜色反应,颜色无变化,B错误;马铃薯匀浆加淀粉酶后,用本尼迪特试剂检测呈红黄色,说明匀浆中含还原糖,不能说明其中含淀粉,C错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等有机物,并且植物细胞壁的结构成分也有糖类,因此大多数植物体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糖类,D正确。2关于质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脂双层中的两层是完全相同的B细胞膜的选择透性既与脂双层有关,又与膜蛋白有关C膜蛋白的流动性大于磷脂分子,胆固醇降低了流动性D质膜中的磷脂是两性分子,而膜蛋白不是2B 【解析】

4、质膜中的两层磷脂分子不完全相同,如外侧的部分磷脂分子具有糖脂等,A错误;细胞膜的选择透性既与脂双层有关,又与膜蛋白有关,B正确;膜蛋白的流动性小于磷脂分子,胆固醇的存在可能会降低膜的流动性,C错误;质膜中的磷脂是两性分子,膜蛋白也是,D错误。3给实验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曲线a代表不同实验条件下血糖消耗速率的变化B随着曲线a下降,葡萄糖向非糖物质转化的速率减慢C曲线b上升的原因是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脂肪等细胞的结果D当胰岛素浓度为40 U/mL时,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会维持相对稳定3C 【解析】胰岛素是惟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

5、,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题图中横坐标为胰岛素浓度,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胰岛素含量越高,则血糖消耗速率越快,所以曲线b表示血糖消耗速率,曲线a表示血糖补充速率,A错误;图中a曲线表示血糖的补充速率,随着曲线a的下降,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减慢,B错误;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脂肪等细胞,促进合成糖原和转化成非糖物质,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使得血糖含量下降,C正确;胰岛素浓度为40 U/mL时,据图中曲线可知,血糖的补充速率是0.9 mg/kgmin,血糖的消耗速率是3.8 mg/kgmin,所以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不会维

6、持相对稳定,D错误。4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与优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男性群体中糖元沉积病I型的发病率高于女性B可借助染色体组型诊断胎儿是否患猫叫综合征C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病因只跟基因有关D女性生育年龄越低,胎儿先天畸形率越低4B 【解析】糖元沉积病I型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女性群体的发病率等于男性,A错误;猫叫综合征属于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所以可借助染色体组型诊断胎儿是否将患猫叫综合征,B正确;先天性心脏病是多基因遗传病,个体是否患病受多个基因与多种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C错误;女性适龄生育时胎儿先天畸形率低,超龄后年龄越大,胎儿先天畸形率越大,但也不是年龄越低,胎儿先天畸形率越低,D错误。5下图

7、表示人体细胞中的两类呼吸作用。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过程既产生H,也消耗HB过程中需要过程提供HC过程需要大量O2参与D过程进行的场所相同5D 【解析】包括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生H,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消耗H,A正确;过程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反应物是第一阶段产生的H和丙酮酸,B正确;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第三阶段需要氧气的参与,C正确;过程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过程的场所是线粒体,D错误。6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HIV侵入人体后直接导致死亡的原因是多种病原体感染或恶性肿瘤BHIV能独立完成逆转录、DNA复制、转录、翻译CHIV破坏人体的T淋巴细胞,

8、因此艾滋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DHIV侵入人体后,感染者会立刻发病6A 【解析】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是感染辅助性T淋巴细胞,导致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受损,病人的免疫力几乎全部丧失,所以HIV侵入人体后直接导致死亡的原因是多种病原体感染或恶性肿瘤,A正确;HIV是一种逆转录酶病毒,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B错误;HIV破坏人体的T淋巴细胞,导致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受损,因此艾滋病是一种后天获得的免疫缺乏病,C错误;感染HIV以后,一般要经过很长的潜伏期(810年)才发病,D错误。7D、d分别控制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性状,现有一自然条件下的豌豆种群,DD基因型个体占30%,dd基因型个体占20%,则下列说法错误

9、的是A亲代中D基因频率为55%BF1中dd的基因型频率为325%C该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了改变,可以判断该种群发生了进化DF1中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的比例为27:137C 【解析】亲代的基因型频率是:DD=30%、dd=20%,则Dd=1-20%-30%=50%,因此亲代D的基因频率是:D=30%+50%1/2=55%,A正确;该植物进行的是自花传粉,即自交,dd自交后代全部是dd,Dd自交后代dd占1/4,因此该种群F1中dd的基因型频率=20%+1/450%=325%,B正确;该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了改变,但基因频率没有改变,故该种群没有发生进化,C错误;由B选项分析可知,矮茎dd=325%,高

10、茎=1-325%=675%,故高茎:矮茎=27:13,D正确。8如图表示利用某种农作物品种和培育出的几种方法,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通过过程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B通过过程育种最不容易达到目的C过程可用秋水仙素处理其萌发的种子或幼苗D培育品种的最简捷的途径是8B 【解析】通过过程是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A错误;过程是诱变育种,由于变异是不定向的,所以通过诱变育种IV过程最不容易达到目的,B正确;由于单倍体高度不育,所以过程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而不可能处理萌发的种子,C错误;途径为杂交育种,方法最简捷。而是单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要经过花药离体培养和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操作

11、比较复杂,技术要求较高,不是最简捷的,D错误。9下列关于湖泊群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静水层的湖水温度变化最大B浮游生物主要分布在表水层C动植物残体的分解主要发生在底泥层D芦苇等植物的斑块状分布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9A 【解析】斜温层的湖水温度变化较大,A错误;表水层是浮游生物活动的主要场所,B正确;动、植物残体的腐败和分解过程主要发生在底泥层,C正确;芦苇等植物的斑块状分布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D正确。10在东方红太空育种蔬菜示范基地展厅里有几艘火箭模型,展厅里还有一些植物种子和照片,种子有香炉瓜种子,特大南瓜种子等等,照片有太空蛋茄,航椒一号等几种。关于“太空育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太

12、空环境作用下,生物只可能发生基因突变B太空环境作用下,生物可成为一种新的物种C太空环境定向诱导后,人们可获得需要的性状D在生物培育和选择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10D 【解析】太空环境作用下,生物发生可遗传变异,如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A错误;太空环境作用下,生物可成为一种新的品种,B错误;太空环境的突变是不定向的,可以根据需要筛选出适合要求的品种,突变是不定向的,C错误;在生物培育和选择过程中,由于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则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D正确。1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保证绿水青山就必须彻底杜绝一切砍伐和捕捞B人口应控制在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

13、的基础上保持平衡C大气平流层中臭氧含量的减少导致温室效应的产生D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经济作物的健康生长11B 【解析】保证绿水青山,必须避免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做到合理的利用,A错误;控制人口的方法是降低出生率,有计划地控制人口,最终使全球人口在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基础上保持平衡,B正确;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多导致温室效应的产生,C错误;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会导致污染,D错误。12将云母片插入苗尖端及其下部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给予单侧光照射,下列不发生弯曲生长的是ABCD12D 【解析】生长素不能透过云母片,A组的处理导致光照使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

14、但向下的极性运输途径被云母片阻断,因此左侧尖端下部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右侧,A组苗向右弯曲生长,同理可知,B组苗向左弯曲生长,A、B不符合题意;给予左侧单侧光照射时,乙云母片插入的位置不影响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与极性运输,苗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先发生横向运输再发生极性运输,使背光侧生长素多于向光侧,促进尖端以下部位生长,因此C组苗向左弯曲生长,C不符合题意;由于苗尖端中央插入了云母片,虽然有单侧光照,但生长素无法在尖端发生横向运输,从而使苗尖端下部的生长素分布均匀,因此D组苗不发生弯曲生长,D符合题意。13取某XY决定型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后,转移至普通培养基

15、中直至完成减数分裂(不考虑染色体片段交换和实验误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可能有1条Y染色体带有3H标记B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可能有2条Y染色体带有3H标记C可能有4个精细胞含有3H标记染色体D可能有6个精细胞含有3H标记染色体13B 【解析】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一个次级精母细胞有0或1或2条Y染色体,但由于起始染色体中只有一条链带标记,所以即便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两条Y染色体也只有一条带有3H标记,故A正确,B错误;由于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有标记的DNA分子将随机分配到细胞的两极,因此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具有放射性的精细胞可能是2、3、4个,因此两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至少有4个精细胞含有3H标记染色体,C正确;根据C选项的分析可知,若同时考虑两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8个精细胞中,则可能有6个精细胞含有3H标记染色体,D正确。14某同学观察马蛔虫(2n=4)细胞分裂过程时,绘制了以下三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1中结构1只出现在有丝分裂过程中B图2表示的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C图1与图2细胞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