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知识}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建设方案介绍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8125043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4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管理知识}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建设方案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生产管理知识}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建设方案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生产管理知识}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建设方案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生产管理知识}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建设方案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生产管理知识}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建设方案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管理知识}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建设方案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管理知识}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建设方案介绍(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建设方案一、建设基础学院建院以来,以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重视素质教育工程的建立与实施,始终按照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把包括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精神、职业能力及创新意识等全部内容在内的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技能水平、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院通过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素质学生工作队伍、科学和完善的学生工作制度与管理机制、软硬件配套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一定规模的大学生活动中心和心理咨询室等,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针对高职学生特点,学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素质教育活动,通过每年举办的“

2、成长、成才、成功”新生入学教育报告会、父母供我上大学,我上大学做什么专题教育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的优良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学院成立了各类学生社团,每年举办“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大学生科技社团节”、 各类技能大赛和知识讲座,定期开展“服务辽西北”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义工日”等活动,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夯实了坚实的基础。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倡导 “自强不息,开物成务”的校训精神,以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培养新型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重点,以“六大平台”建设和实施“五个训练模块”为途径,以创建国家示范高职学院为动力,充分

3、发挥课堂教学和各项教育活动载体的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素质教育的全过程,使学生在校期间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素养、技能水平、身体和心理素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全面提升,成为具有高尚情操、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优秀技能人才。三、建设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重点建设素质教育体系“六大平台”,使学院具有“良好的育人环境、良好的育人队伍、良好的育人机制、良好的育人工作措施”。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吃苦耐劳、感恩回报、自信自强、诚信敬业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课程平台建设加强政治理论课的建设,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开展各类素质教育活动有机结

4、合起来,2008年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成省级精品课、2009年建成国家级精品课。在学院所有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体现育人功能;拓展教学内容,开设“沈职院大讲堂”,使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有显著的提高。2队伍平台建设全力建设好辅导员、班导师、德育师、德育教授、小辅导员五支队伍, 在专兼职辅导员、班导师、小辅导员配备齐全的基础上,通过聘请100名“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创新意识强”的“校园名师”作为德育师,并聘请10名校外劳动模范、技术能手作为学院德育教授,加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力度,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有力保证。3基地平台建设通过确定与搭建10个“德育教育基地”、10个“社会实践基地”、一个“大

5、学生国际交流基地”等8大类130个院级素质教育基地,为开展学生养成教育和素质拓展提供强有力的依托,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重要作用。4素质拓展平台建设创建大学生素质教育网站,成立“阳光计算机软件公司”、“阳光连锁经营超市”等“大学生阳光创业公司”和“学生军乐团”、“大学生舞蹈队”等学生活动团体,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提供平台,通过开展适合学生特点的素质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校期间完成“八个一”目标,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5校园文化平台建设充分发挥校报、校园网、校园广播、校情展厅的作用,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自强不息、开物成务”的校训精神内涵,通过大学生素质教育网站、团委网站,宣传先进

6、人物事迹,弘扬“和谐、和睦、合作”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使我们的校园“草木能传情、墙壁会说话、环境能育人”。6考核评价平台建设建立学院、系(部)、辅导员、学生为一体的素质教育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辅导员考核管理办法,制定大学生素质教育学分实施细则、部门素质教育考核评价办法,形成科学、完善、长效的育人机制。四、建设内容素质教育体系建设共分“六大平台”建设。(一)课程平台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教学形式、讲授方法的改革力度,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08年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成省级精品课、2009年建成国家级精品课。 (1)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

7、学与思想教育活动相结合从2007年开始,结合德育课将素质教育活动制度化、常规化。做到每年都要在大一学生中开展“父母供我上大学,我上大学做什么”专题教育活动,使学生知道感恩、回报父母、回报社会;在大二学生中开展以做现代职业人为核心的“大学生修身工程”活动,使学生做到思想进取,学习勤奋,情趣高雅,行为文明,体魂健康,具有良好身心素质;在大三学生中开“我与祖国共荣,我与沈阳同飞”专题教育活动,教育学生以良好的职业素质面对就业选择,强化学生为地方经济服务意识,鼓励学生到辽宁西北和国家西部艰苦地区工作。(2)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公益劳动相结合要求所有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参加4周的公益服务工作,并作为德育课

8、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3)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至少三个假期参加义工服务、“三下乡”活动和社区志愿者等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4)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社会调研相结合。要求学生每学年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写出至少一篇符合要求的社会调研报告,经考核后,将其成绩记入学分。(5)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水平相结合。要求学生利用网络查找学习资料,利用电子信箱发送作业,制作PPT进行调研报告解读。(6)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制作PPT教学课件、召开电子班会,提高学生掌握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能力,培养

9、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2在所有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体现育人功能在日常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使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融为一体,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效果。要在课程教学中坚持“三个同时”,即:布置教学任务的同时将素质教育的任务同时布置、检查教学任务完成情况的同时检查育人工作完成情况、总结教学效果的同时总结育人成果,在教师中形成“教书育人”的良好局面。3拓展课堂空间和内容将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拓展教学内容,开设“沈职院大讲堂”, 同时,结合学生实际,开展每学期读一本好书、写一篇学习心得等活动。通过聘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定期举办各类学术讲座,改善人文教育环境,丰富校园文化,拓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10、途径。(二)队伍平台1辅导员队伍建设建立一支规模适度、结构优化、质量较高的辅导员队伍。严格按照辅导员与学生1:200的比例选配辅导员,增加辅导员队伍中党员的比例,重点解决辅导员队伍年龄老化、结构不合理问题。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管理考核,把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纳入辅导员工作重要日程之中,并作为其工作的一项重要考核内容。2班导师队伍建设从2007年秋季开始, 学院为全院学生班级每班配备一名“思想素质好、专业能力强”的教学骨干作为班导师,班导师在学院的领导下,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班导师重点在专业课学习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同时,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督促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3德育师队伍建设从

11、2007级新生入学开始,学院正式启动“百名名师进班级”工程。名师是以政治素质高、学识水平高、职称学历高、业务能力强、奉献精神强、创新意识强为名。要在全院范围内遴选包括院级领导、中层干部、副教授职称以上职称、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在内的100名校园名师作为2007级新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德育师,为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有力保证。4德育教授队伍建设聘请劳动模范、专家学者、技术能手作为学院德育教授,如全国劳动模范尉风英、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五朵金花”之一的王英杰等优秀人物。开阔学生的视野,多角度、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5小辅导员队伍建设在高年级学生中培养和选拔一批综合素质好的学生干部作为小辅

12、导员,做到新生每班配备一名小辅导员,协助专职辅导员做好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使他们成为专职辅导员的得力助手。学院将选送部分小辅导员毕业后支援辽西北、每年保送部分小辅导员专升本到沈阳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暨“辽宁省辅导员师资培训班”学习,使小辅导员队伍成为学院专职辅导员队伍的后备力量。(三)基地平台1国防教育基地为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和树立良好的作风和行为,将在铁岭和本溪建立三个“国防教育基地”,为新生进行为期三周的军训,开展舍务管理训练。由军训教官对学生进行内务整理规范教育,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充分利用专题讲座、图片展览、影片对学生开展国防教育,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学生自我磨

13、练、艰苦奋斗、刻苦学习的自觉性。2德育教育基地确定“九一八”纪念馆、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抚顺雷锋纪念馆、黎明航天发电机集团公司等十个德育教育基地,每学期定期组织大学生参观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3社会实践基地结合高职教育特点,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绥中电厂、辽西北农村、社区敬老院等建立十个社会实践基地,利用假期组织指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送教下乡、扶困助贫、义工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服务社会、振兴地方经济的责任意识。 4技能实训基地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包括沈阳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在内的100个技能实训基地,为学生创造实习条件,培养学生

14、的实际操作能力。所有专业的学生,每个学期至少要保证两周以上时间到企业进行认知实习、生产实习和专项实习(毕业设计时间除外),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5素质拓展基地结合专业特点在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棋盘山等地建立三个学生素质拓展基地,利用“315”消费者权益日、世界环保日、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奥运会等活动担任青年志愿者对学生进行素质拓展训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综合协调能力。6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基地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基地主要包括以资助贫困学生为主的阳光助学超市;为缓解学生心理压力而建立的心理咨询室、团体心理辅导室、音乐理疗吧;对学生未来职业进行指导及规划并实现全程化跟踪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研究室。

15、在已建成阳光助学超市、心理咨询室的基础上,将重点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室和音乐理疗吧、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研究室建设,为学生健康发展提供一个全方位的绿色通道。7大学生对外国际交流基地在辽宁沿海地区建立一个大学生对外国际交流基地,重点实现本校优秀学生干部集中培训、辽宁中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学生之间开展校际交流、中日和中韩学生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三大功能,发挥示范院校在全国、特别是在辽宁地区的引领辐射作用。8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基地积极参与学院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基地建设,在学院内重点建立学生航模、车模实训室,通过科技产品策划制作活动,培养和锻炼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四)校园文化平台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校报、校园网、校园广播、校情展厅的建设,充分发挥大学生在环境育人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教育活动,弘扬“自强不息、开物成务”的校训精神及“和谐、和睦、合作”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1树立“自强不息”的精神(1)举办“成长、成才、成功”新生入学教育报告会。邀请学院历届优秀毕业生代表回母校现身说法,贴近学生发展目标,讲述他们成长、成才、成功的经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树立进取的目标。(2)在全院范围内开展“自强之星”评选活动。在学生中树立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优秀大学生典型人物,并将评出的优秀学生组成演讲团,进行先进事迹报告宣讲,从而达到提高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