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知识}试生产方案样本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8122957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90.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管理知识}试生产方案样本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生产管理知识}试生产方案样本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生产管理知识}试生产方案样本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生产管理知识}试生产方案样本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生产管理知识}试生产方案样本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管理知识}试生产方案样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管理知识}试生产方案样本(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吨/年焦化装置项目试生产方案有限公司年月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为了保证试车的顺利进行,防止在试车过程中突发性重大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并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地控制处理危害源,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以达到尽可能避免和减轻突发事故对设备财产、特别是人员的伤害程度,提高预防水平的目的,特制定吨/年焦化装置试生产方案一、 建设项目概况:由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吨/年焦化装置项目工程建设、安装工作已近尾声,即将进入开车前的准备和投料试车阶段。以下是建设项目过程中的施工概况:项目图纸的设计时间:06年

2、12月-08年10月项目土建的时间:08年4月-08年8月项目设备的安装时间:08年8月-08年12月项目管道的安装时间:08年9月-09年4月项目的投料试车时间:09年7月4日-09年8月4日二、 本项目生产、储存的危险化学品品种和设计能力 1、危险化学品品种:1.1硫化氢1.1.1硫化氢主要分布区域:加氢生产装置及压缩机区1.1.2 硫化氢的理化特性:(Hydrogen sulfide)CAS:7783-06-4,分子式H2-S,为无色、有“臭皮蛋”气味的有毒气体,分子量34.08,熔点:82.9,沸点:61.8,相对密度(空气=1):1.19,饱和蒸气压:2026.5kPa(25.5),

3、临界温度:100.4,临界压力:9.01MPa,爆炸下限:4.3%,爆炸上限45.5%,引燃温度:260,最小点火能:0.077mJ,最大爆炸压力:0.490Mpa,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浓硝酸、发烟硝酸或其它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发生爆炸。硫化氢比空气重,能在较底处扩散至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迅速引着回燃。另外,它易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类和石油溶剂以及原油中。 1.1.3硫化氢的毒害特点 1 硫化氢是强烈的神经毒物,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吸入,而且经人体的黏膜吸收比皮肤吸收造成的中毒来的更快。硫化氢对黏膜的局部刺激作用是由接触湿润黏膜后分解形成的硫化钠以及本

4、身的酸性所引起。由于人的中枢神经对缺氧最敏感,因而首先受到损害的就是人的中枢神经。人若吸入硫化氢70150毫克/立方米/12小时,出现呼吸道及眼刺激症状:流泪、眼痛、畏光、视物模糊和流涕、咳嗽、咽喉灼热,吸25分钟后嗅觉疲劳,不再闻到臭气,变得麻木;若吸入毫克/立方米/1小时,68分钟出现眼急性刺激症状,稍长时间接触引起肺水肿。吸入760毫克/立方米/1560分钟,发生肺水肿、支气管炎、肺炎,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晕倒、乏力、意识模糊等症状;若吸入1000毫克/立方米/数秒之内,很快出现急性中毒,突然昏迷,导致呼吸、心跳骤停,发生闪电型死亡。高浓度接触眼结膜会发生水肿和角膜溃疡。而低浓度

5、长期接触,会引起神经衰弱综合症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硫化氢对粘膜的局部刺激作用系由接触湿润粘膜后分解形成的硫化钠以及本身的酸性所引起。对机体的全身作用为硫化氢与机体的细胞色素氧化酶及这类酶中的二硫键(-S-S-)作用后,影响细胞色素氧化过程,阻断细胞内呼吸,导致全身性缺氧,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最敏感,因而首先受到损害。硫化氢作用于血红蛋白,产生硫化血红蛋白而引起化学窒息,是主要的发病机理。急性中毒早期,实验观察脑组织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即受到抑制,谷胱甘肽含量增高。中毒者应立即移至空气新鲜处吸氧。眼损伤用生理盐水或1-2%的NaHCO3液冲洗。防护需佩戴防毒面具,眼镜及防护服。不同浓度硫化

6、氢对人的毒害作用浓 度(毫克/立方米)接触时间出现症状0.035嗅觉阈0.4感明显臭气30-40引起症状的阈浓度70-1501-2小时呼吸道及眼刺激症状。吸2-5分钟后嗅觉疲劳,臭味消失。3001小时6-8分钟出现眼急性刺激症状,时间稍长引起肺水肿76015-60分钟发生肺水肿及肺炎、头痛、头昏、步态不稳、恶心、呕吐。1000数秒钟很快出现急性中毒,呼吸加快后呼吸麻痹而死亡。1.2石脑油装置生产的石脑油作为石脑油调和组分或化工轻油销售。粗石脑油密度(20)0.73g/m3,硫含量500 PPm。石脑油是一种易燃易爆有臭味的液体,属于麻酸性毒物。在常温下极易挥发。石脑油主要为烷烃的C4C6成份,

7、是无色或浅黄色液体,不溶于水,可溶于多数有机溶剂,其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能引起燃烧爆炸,其蒸气比空气重,能沿地面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起回燃。爆炸极限(V%)1.47.6,闪点28,自燃点510530,火灾危险类别甲B。1.3焦化柴油柴油为淡黄色透明液体,主要成分为C13C24的烃类组成的混合物,有刺激性气味,燃烧性能好,无腐蚀性。根据成分的不同,有石蜡级柴油、环烷基柴油、环烷芳烃级柴油等;柴油硫含量小于200PPm,不作为成品销售。柴油闪点65,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自燃点350380,火灾危险类别丙

8、A,爆炸极限(V%)1.54.5。引燃温度257,沸点200370,熔点-18,闪点55,相对密度(水)=0.87三、 试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及对策焦化的原料是减压渣油;焦化的产品是液化气、焦化汽油、焦化柴油、蜡油和副产品石油焦,此外装置还使用氮气作为吹扫置换气源。所以在试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事故有:有毒气体泄漏,如硫化氢气体;易燃易爆气体泄漏,如干气;温度压力超高;中毒窒息;有毒气体泄漏中毒窒息事故处理:1、H2SH2S是刺激性很大的气体,有明显的类似于臭鸡蛋的气味, 主要存在于脱硫化氢汽提塔、加氢酸性水、非净化瓦斯、加氢循环氢中。这些气体或液体排空时,H2S便会泄放出来,因此,在

9、检修设备、采样、仪表放空、泵放空等操作时,都应采取预防措施,以避免吸入该气体。在操作时,必须戴上防H2S的防毒面具,站在上风口作业,并有监护人。当有含H2S物料的设备泄漏时,应首先戴上防H2S的防毒面具,然后才能去现场处理事故,作业时也要尽量站在上风口,如泄漏量较大或泄漏H2S浓度较大时,还要及时通知消防队和下风向相邻单位。 H2S中毒急救措施:1、发现中毒者,抢救人员首先佩戴好防毒面具,将中毒者迅速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2、解开中毒者的衣扣、裤带等紧身衣服,如天气寒冷,应立即用棉被、棉衣等保温,如果中毒者停止呼吸,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口对鼻)。3、立即打电话给消防队,消防人员到现场后

10、,根据中毒者的情况进行输氧或人工呼吸或立即送医院。4、眼睛受害的,给中毒者戴上暗色眼镜或移居暗处。2、窒息如空气中的氧由其正常浓度21%下降至15%,则会使人体肌肉功能减弱,氧浓度进一步下降至10%时,人已失去判断能力,并很快疲劳,若在106%的范围内,人即虚脱。所以在设备内作业时要分析氧气是否充足,即氧浓度20%,特别是在用氮气吹扫过的设备中作业时要戴上防毒面具。窒息的急救措施为。四、 采取的安全措施4.1、备有防护用具用品等安全设施(如防毒面罩、胶手套、便携式硫化氢报警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消防器材完好)并使其处于良好和备用状态;4.2、设有备用排毒设备,并处于完好待开状态;4.3、备有急

11、用的阀门、备品备件、生料带等;4.4、应急救援装备设施名称数量存放地点保管人备注防毒面罩5个主控室各班班长胶手套20个主控室各班班长便携式硫化氢报警器4个主控室各班班长正压式空气呼吸器3个主控室各班班长45、应急救援贮备物资物资名称规格数量贮存地点用途除臭剂2吨大污水处理防酸性气体泄漏及作污水处理用46、应急救援贮备药品急救药品名称规格数量存放地点创可贴1大盒急救药箱胶带6盒急救药箱湿润烧伤膏40g3盒急救药箱吡哌酸片0.25g12片9板急救药箱五、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5.0装置主要危险目标 加热炉进料泵、加热炉出口至四通阀、分馏塔入口、蜡油个换热器事故发生的途径:(1)管线跑、冒、滴、漏(2)

12、工艺失控(3)操作失误(4)腐蚀(5)置换不彻底(6)压力超高(7)明火(8)超温(9)物质泄漏潜在危害:(1)火灾、爆炸(2)高温烫伤(3)高处伤害(4)中毒窒息(5)化学灼伤(6)触电(7)噪声污染汽轮机、富气压缩机减压渣油 自二储运罐区来液化气 去液化气罐区石脑油 去一储运罐区焦化柴油 至加氢车间或一储运蜡油 至二储运罐区 污油 至工厂罐区不合格油 至工厂罐区含硫气体 至硫磺装置事故发生的途径:(1)管线跑、冒、滴、漏(2)工艺失控(3)操作失误(4)腐蚀(5)置换不彻底(6)压力超高(7)明火(8)超温(9)物质泄漏潜在危害:(1)火灾、爆炸(2)高温烫伤(3)高处伤害(4)中毒窒息(

13、5)化学灼伤(6)触电(7)噪声污染焦化干气 至加氢或燃料气管网天然气 自装置外来事故发生的途径:(1)管线跑、冒、滴、漏(2)工艺失控(3)操作失误(4)腐蚀(5)置换不彻底(6)压力超高(7)明火(8)超温(9)物质泄漏潜在危害:(1)火灾、爆炸(2)高温烫伤(3)高处伤害(4)中毒窒息(5)化学灼伤.1、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事故发生后,公司分部应成立应急救援小组,由主任、安全员、技术员、班组长及维修和机动部门组成。其职责为:.2、发生事故时,由领导小组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5.3、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5.4、向上级汇报和向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

14、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求援请求。5.5、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的经验教训。 6其分工为:组长:组织指挥车间的应急救援工作。成员:负责必要的通讯联络、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运输工作,及受伤、中毒人员的抢救。5.6应急救援措施:5.6.2应急措施5.6.3发现严重泄漏情况后,应迅速通知有关部门,查明泄漏部位和原因,下达应急救援预案处置的命令,同时通知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和各救援队伍迅速赶至事故现场。5.6.4救援队伍到达后,救援人员配备好氧气呼吸器,首先检查现场有无中毒和受伤人员,以最快速度将中毒或受伤人员救离现场,严重者尽快送到医院抢救。5.6.5抢险抢修队在指挥下,迅速进行抢修设备,控制事故以防扩大。5.7、救援措施.7.1、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水冲洗至少20分钟,或就医。5.7.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20分钟,就医。5.7.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就医。5.8、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的处置程序和有关规定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