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知识}施工现场临时用已改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8117433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管理知识}施工现场临时用已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生产管理知识}施工现场临时用已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生产管理知识}施工现场临时用已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生产管理知识}施工现场临时用已改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生产管理知识}施工现场临时用已改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管理知识}施工现场临时用已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管理知识}施工现场临时用已改(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工程概况:1.1工程名称、施工地点:工程名称:日照-仪征原油管道及配套工程施工地点: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日照输油首站1.2施工工期:计划开工日期:2011 年 3 月16 日计划竣工日期:2011年 6 月30 日2、主要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国石化1999安字467号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制度;施工企业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规范(QSHS0001.4-2000);石油化工建设工程安全施工规范 (GB50484-2008)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64-2005);HSE管理体系文件(QG/SJ25.002003、施工现场与周围环境及用电量计算3.1在建工程不得在

2、高、低压线下方施工。高、低压线路下方不得搭设作业棚、建造生活设施或架具,材料及其它杂物等。3.2在建工程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的边线之间必须保持安全操作距离。3.3施工现场开挖沟槽的边缘与地外电缆沟槽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5米。3.4在架设防护设施时,应有电器工程技术人员或专职安全人员负责监护。3.5 用电量计算工地临时供电包括施工及照明用电两个方面,其用电量计算按以下公式计算:P1.1(K1PC+ K2Pa+ K3Pb)公式中:P.计算用电量(kW),即供电设备总需要容量;PC.全部施工动力用电设备额定用电量之和。Pa-室内照明设备额定用电量之和。Pb-室外照明设备额定用电量之和K1-全

3、部施工用电设备同时使用系数,总数10 台以内时为0.75,1030 台时为0.7,30 台以上时为0.6。K2-室内照明设备同时使用系数,一般为0.8。K3-室外照明设备同时使用系数,一般为1.0。1.1-用电不均匀系数。3.6 变压器容量计算P01.05P/COS1.4PP0.变压器容量(KVA);1.05-功率损耗系数;COS-用电设备功率因素,一般工地为0.75。3.7 导线允许电流计算:Ii=1000P/(3)1/2Ui COS3.8 导线截面的电压降计算:EPL/CS7E-导线电压降()。P-各段线路负荷计算功率(kW).L-各段线路长度(m)。C-材料内部系数。S-导线截面通过以上

4、计算确定:变压器的型号和额定容量、临时用电线路导线的截面、用电设备的距离。 因现用地方的外电施工,用电量以实际的读表数为计标基准。4、接地与防雷4.1在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线路中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专用保护零线连接,专用保护零线应自工作接地线,配电室的零线或第一配线漏电保护器电源侧的零线引出。4.2当施工现场与外电线路使用同一供电系统时,电器设备应根据当地的要求作保护接零,或作保护接地。不得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零,另一部分保护接地。作防雷接地的电气设备必须同时作重复接地。同一以电器在设备的得复接地可使用同一个接地体,接地电阻应符合重复接地电阻值的要

5、求。4.3施工现场的电器系统严禁利用土地作相经或零线;保护零线不得装设开关或熔断器;保护零线不得单独敷设,不作它用,重复接地应与保护零线相连接。与电器设备相接的保护零线应为截面不过小于2.5平方毫米的绝缘多胶铜线,保护零线的统一标志绿与黄双色线,在任何情况下不准使用结、黄双色线作为荷载。4.4正常情况下,下列电器设备不带电的外露导电部分应作保护接零。4.4.1电机、电器、照明器具、手持电动工具的金属外壳。4.4.2电器设备传动装置的金属部件。4.4.3室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框架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围栏和金属门。4.4.4电力线路的金属保护管、敷线的钢索、金属操作平台等。4.4.5电屏与控制屏的

6、金属部件。4.4.6安装在电力线路杆上的开关,电容器导电器装置的金属外壳及支架。4.5保护零线每一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欧姆,在工作接地电阴允许达到10欧姆的电力系统中,所有重复接地连等值电阻应不大于10欧姆,电器设备应采用专用芯线体保护接零,此芯线严禁通过电流。4.6配电线路4.6.1架空线必须采用绝缘铜线或绝缘铝线;4.6.2架空线必须设在专用电杆上,严禁架在树木、脚手架上;4.6.3为满足机械强度要求,选用截面小于16平方毫米;4.6.4在同一个档距内每一层架空线的接头数不得超过该层导线条数的50%,且每一极导经只允许有一个接头,线路在电力线路距内不得有接头;4.7配电箱及开

7、关箱4.7.1配电箱、应装设在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不得装设在有严重损伤作用的瓦斯烟气及其它有害介质中。不得装在易受外界固体物撞击、强烈振动、液体浸溅及热源烘烤的场所;配电箱、开关箱应采用标准铁壳箱(合格);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端正、牢固、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坚固的支架上;4.7.2配电箱、开关箱内的工作零线通过接线端与板连接,并应与保护零线接线端子板分设;配电箱、开关臬内的连接采用绝缘导线,接头不得松动,不得有外露带电部分;配电箱应配锁,配电箱和开关箱应由专人负责;配电箱、开关箱必须防雨、防尘;4.7.3所有配电箱、开关箱应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和维修,维修人员必须是专业电工。检查、维修时

8、必须按规定穿、载绝缘鞋、手套,必须使用电工绝缘工具。5、安全用电措施5.1组织措施5.1.2组成安全用电领导小组,抓现场施工安全用电。按期组织全体职工,特别是电工、电焊工进行电器设备安全用电教育,学习规程;5.1.3培训二名身体健康,熟悉安全用电操作规程和能进行触电急救,并有电工操作上岗证和电工证的电工负责现场维护,处理正常用电具体事宜;5.1.4每月定期验收一次,检查三次,发现问题及时责成有关人员整改,建立罚款制度。5.2技术措施5.2.1施工用电严格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64-88。所有用电设备,除所保护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的道端处设置漏电保护装置,并根据规定设防雷装置;

9、5.2.2施工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不能有损破,不把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混用,架设线路应符合规定要求,不把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混用,架设线路应符合规定要求,接近脚手架4米内的高压线路和塔吊工作范围内的高压线路,都要按安全规定搭设防护架或确保安全的其他措施;5.2.3现场用电设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达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各设备设专项开关单独控制,各开关箱必须有锁,由专人管理,各开关箱要有用电、停电标牌,禁止非电工人员随意乱动,作业完毕应及时切断电源。对漏电保护器要经常进行测定,若按钮或绝缘程度达不到要示应立即替换。以免因绝缘损坏而造成伤亡事故。5.3电器防火措施5.3.1严格执行施工安全用电规

10、则和建设部安全达标标准;5.3.2建立防火责任制,防火责任制要落实到人,并设两名专职人员负责监督、管理;5.3.3要突出重点部位进行防火管理,并设置警告标志牌,制定防火管理制度,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学习。加强防火宣传教育,提高广大职工的防范意识;5.3.4加强焊割作业管理,组织电焊工进行施工规范学习,压力容器要有防火措施,乙炔瓶放在操作地点的上风,四周设围栏,悬挂“严禁烟火”标志。发现乙炔瓶因着火燃烧,要将其朝安全方向推倒,用砂扑灭火种;5.3.5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与专用零线连接;6、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措施6.1安全组负责审查机械设备有关安全措施、制度、设备,并组织重大安全活动,进行安全教育工作,监

11、督安全措施的执行,组织技术交底培训;6.2电焊机要坚持“三不烧、一回检、一申请”制度,电焊机应单独设开关,焊接处不能有易燃物品,操作时设专人看火;6.3各种临时用电设备均实行“一机一闸”,现场电工负责对现场用电线路设施的检查的维护保养;6.4坚持特殊工种持证上岗。要参加本工中安全操作规程培训,严禁违章。7、使用与维护7.1 所有开关箱门应配锁,专人负责,开关箱应标明用途所控设备。7.2 配箱、开关箱每月检查维修一次,必须由专业电工进行。电工必须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和使用绝缘工具。7.3电操作过程: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停电操作过程:开关箱-分配电箱-总配电箱(特殊情况除外)。7.4 施工现

12、场停电1h 以上时,应切断电源,锁好开关箱。7.5 配电箱、开关箱内不得放置任何杂物,并应保持清洁。7.6 熔断器的熔体(保险丝)更换时,严禁用不符合规格的熔体或其他金属裸线代替。8、防火安全措施本工程的消防工作必须列入现场的重要议日程,加强领导,健全组织,严格制度。各项工作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要建立现场防火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贯彻实施上级有关规定,统筹施工现场、生活区、料场、仓库等消防安全工作,明确各级防火责任,定期与不定期开展防火检查,整治隐患。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建立分工、分片场容管理责任制。严禁乱放材料,消防交通道路必须保证随时畅通。消火栓要有明显标志,周围5米内不得堆放材料。要设置足够的轻便消防器材,并严加管理,严禁非电工操作。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