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38105823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嘉兴市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浙江省嘉兴市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浙江省嘉兴市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浙江省嘉兴市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浙江省嘉兴市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嘉兴市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嘉兴市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嘉兴市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检测高一地理试题卷(2019.6)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卷、和答卷。试卷共 8页,有两大题、42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3请用蓝、黑墨水钢笔或圆珠笔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试卷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北京时间2019年4月10日21点,全球六地同步公布了世界首张黑洞照片。该黑洞距地球约0.53亿光年,其所属的天体系统为A. 地月系B. 太阳系C. 银河系D. 河外星系【答案】D【解析】

2、【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太阳至银河中心的距离大约是2.6万光年,银河系的直径大约10万光年;材料显示该黑洞距离地球约0.53亿光年,则其所属的天体系统在银河系之外,为河外星系。故答案为D。2.20世纪末,德国对鲁尔区进行综合治理规划。下列不属于该规划内容的是A.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B. 治理环境污染,美化生态环境C. 调整工业布局,钢铁企业东迁D. 关闭小型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答案】C【解析】【详解】20世纪末,德国对鲁尔区进行了综合治理规划,采取的措施有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调整工业布局,钢铁企业西迁,炼铁厂迁至荷兰;治理污染美化环境;关闭小型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故C不是该规划内

3、容,ABD正确。故选C。芒果原产于热带雨林地区。世界上最贵的芒果却产于日本,名为“太阳之子”。完成下面小题。3. 热带雨林地区大量种植芒果并进入国际市场,该芒果的种植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为A. 商品谷物农业B. 地中海式农业C. 热带种植园农业D. 水稻种植业4. 日本本土成功种植芒果,主要改良的自然因素是A. 降水B. 热量C. 光照D. 土壤【答案】3. C 4. B【解析】本题考查有关农业的区位因素的知识点,难度一般。解题时注意抓住芒果的生长习性,比较日本和热带雨林区的最大差别,推测主要的区位因素。【3题详解】芒果是热带地区水果,因此其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为热带种植园农业,C对;商品谷物农业

4、以种植小麦和玉米为主,地中海式农业以种植蔬菜、亚热带水果等为主;水稻种植业以种植水稻为主,ABD不对。故答案为C。【4题详解】根据材料,芒果属于热带地区水果,日本相对纬度较高,主要改良的自然因素是热量,B对;降水、光照、土壤都不是日本和热带雨林地区差异最大的因素,ACD不对。故答案为B。读我国关中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5. 城市甲所处的地质构造为A. 背斜B. 向斜C. 地堑D. 地垒6. 关于图示区域的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是A. 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 位于地势的第三阶梯C. 土壤类型为红壤D. 河流都为外流河【答案】5. C 6. D【解析】【5题详解】根据材料,城市甲位于渭河谷地,

5、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地质构造为地堑,C对。背斜、向斜是岩层褶皱形成,地垒是断层相对上升的岩体,而该地是断层相对下降的岩体,故ABD不对,答案选C。【6题详解】该地位于秦岭以北,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该地位于地势第二阶梯;土壤类型为黄土;河流注入太平洋,主要为外流河;故ABC不对,答案选D。【点睛】常见的地质构造有褶皱和断层;褶皱有背斜和向斜,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断层是有断裂并且有位移,上升的岩块为地垒,下降的岩块为地堑。2013年是太阳活动高峰年。下图为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拍摄到太阳表面巨大“亮斑”。完成下面小题。7. 下列关于该“亮斑”和它出现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

6、. 耀斑 色球层B. 黑子 光球层C. 太阳风 日冕层D. 耀斑 光球层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下一个太阳活动高峰年大约出现在2024年左右B. 太阳活动高峰年黑子数目明显增多C. 太阳活动会引起地球大气平流层中电离层的电磁扰动D. 太阳活动高峰年,全球农业倾向于增产【答案】7. A 8. 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有关太阳活动的知识点,属于基础性知识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并根据材料进行解答。【7题详解】根据图中显示,太阳大气中突然增大增亮的斑点为耀斑,耀斑位于色球层,A对,D不对;黑子在光球层上,温度较低,因此呈现黑色,B不对;太阳风是日冕层向外释放的带电粒子流,C不对。故答

7、案选A。【8题详解】太阳活动的周期大约是11年,2013年是太阳活动高峰年,则下一个太阳活动高峰年大约出现在2024年左右,A正确;太阳活动高峰年黑子数目会明显增多,B正确;平流层分布在对流层顶向上大约55千米的高度处,在60公里以上至1000公里的高度,这一层大气在太阳紫外线的作用下,大气成分开始电离,称作是电离层,C不对;太阳活动会改变地球上的气候,从而影响全球农业生产,统计数据表明,太阳活动高峰年,全球农业倾向于增产,D对。本题要求选择错误的,故答案选C。【点睛】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有黑子和耀斑。黑子主要在光球层,耀斑发生在色球层;两者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发生的周期大约是11年。羚羊峡谷

8、(图1)位于美国西部,该地年降水量少,但夏季多暴雨,水流急,造成山洪频发。峡谷两侧多为柔软的砂岩。图2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9. 羚羊峡谷的岩石和直接影响峡谷形成的作用是图2中的A. 甲和b(变质作用)B. 乙和a(变质作用)C. 丙和c(外力作用)D. 丁和d(外力作用)10. 下列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和羚羊峡谷相同的是A. 挪威峡湾B. 长江三角洲C. 我国西北雅丹地貌D.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答案】9. C 10. D【解析】本题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要求熟练掌握各类岩石之间的转化关系,并能根据材料进行推断分析。解答本题组要根据材料和图片分析羚羊峡谷的岩石类型和地貌形成的地质作

9、用类型;要根据物质循环图推断甲乙丙丁代表的岩石类型和abcd的含义。【9题详解】根据材料,羚羊峡谷的岩石是砂岩,属于沉积岩;看右图中的物质循环图,根据重熔再生的箭头指向,甲为岩浆,乙为岩浆岩,AB不对;丁经过重熔再生作用直接转化为岩浆,则判断丁为变质岩,d为变质作用,D不对;丙为沉积岩,指向丙的c代表外力作用,因此羚羊峡谷岩石属于丙类岩石,羚羊峡谷的形成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属于外力作用c,C对。故答案为C。【10题详解】根据材料,该地夏季多暴雨,水流急,山洪频发,且峡谷两侧多为柔软的砂岩,推测羚羊峡谷的形成是由于流水侵蚀作用。挪威峡湾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长江三角洲是流水堆积地貌,雅丹地貌是风力侵

10、蚀地貌,ABC不对;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是流水侵蚀地貌,D正确。故答案为D。波浪能是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读我国沿海局部海域波浪能密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1. 波浪能的最终来源为A. 太阳辐射B. 天体引力C. 海底地震D. 地球内部12. 下列选项中影响图中海岸线南北差异的主要外力作用为A. 流水侵蚀B. 海浪侵蚀C. 风力侵蚀D. 冰川侵蚀【答案】11. A 12. B【解析】本题考查有关波浪能的知识点。第1题,解题时要注意区别波浪、潮汐、海啸等基本概念,明确这些要素和太阳辐射、天体引力和地震之间的关系。第2题要注意抓住材料中的“海岸线南北差异”,并且要会判读等深线。【11

11、题详解】波浪能是由风吹动海水形成,风能根本来源于太阳辐射能,因此波浪能最终来自于太阳辐射能,A对,D不对;天体引力形成潮汐能,与波浪能不同,B不对;该地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不能形成海洋平时表层的波浪,C不对。故答案为A。【12题详解】从图中看,等深线北侧稀疏,南侧密集,说明海岸线北侧坡度缓,南侧坡度陡;观察图中波浪能分布南部较大,北部较小,说明南部海浪大于北;由此推测南北部受到海浪侵蚀作用差异导致海岸线差异,B对。流水侵蚀主要指陆地上的河川径流等,不会导致海岸线明显南北差异,A不对;风力侵蚀对海岸线影响较小,主要是风推动海浪侵蚀海岸线,C不对;该地纬度较低,受冰川侵蚀作用不明显,D不对。

12、故答案选B。读某时刻地面天气形势图。完成下面小题。13.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甲地风速大于丁地B. 乙地盛行上升气流C. 丙地气温高于甲地D. 丁地风向为东北风14. 四地中正经历降水过程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13. D 14. C【解析】【13题详解】甲地等压线比丁地稀疏甲地风力小于丁地,A不对;乙地位于高气压中心,高压盛行下沉气流,B不对;丙地纬度高于甲地,则甲地温度高于丙地,C不对;根据丁地的等压线判断其风向为东北风,D对。故答案为D。【14题详解】根据图中等压线判断,甲处气压值较高,下沉气流,无降水,A不对;乙和丁位于高气压系统的控制范围之内,无降水,BD不对;

13、丙位于低压系统范围,位于锋面附近则乙正经历着降水,C对。故答案为C。读世界局部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15. 关于洋流甲的描述正确的是A. 有降温减湿作用B. 流向为自南向北C. 流经海域为世界四大渔场之一D. 其形成是常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16. 乙海域位于A. 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消亡边界B.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C. 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生长边界D. 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生长边界【答案】15. A 16. A【解析】【15题详解】甲洋流为加那利寒流,降温减湿作用,A对;流向为自北向南流,B不对;世界四大渔场是秘鲁渔场、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等,不分布在此处,C不对;其形成是受到

14、陆地形状和东北信风离岸风影响,D不对。故答案为A。【16题详解】乙海域位于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A对;BCD不对。【点睛】世界四大渔场是秘鲁渔场、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秘鲁渔场分布在南美洲的西海岸秘鲁沿岸;北海渔场分布在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冰洋南下冷水交汇处;北海道渔场分布在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处;纽芬兰渔场分布在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下图为某半球某季节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7. 有关气压带、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甲风带为东南信风带B. 乙气压带是热力因素形成的C. 丙风带的风向为西南风D. 丁气压带控制下多对流雨天气18. 此季节

15、A. 是北半球夏季B. 东亚盛行东北风C. 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D. 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答案】17. C 18. D【解析】【17题详解】甲位于北半球信风带,为东北信风带,A不对;乙是副热带高气压带,是高空气流堆积下沉形成,是动力因素形成,B不对;丙风带是北半球盛行西风带,为西南风,C对;丁位于副极地低气压带,为极锋影响,多锋面雨,D不对。故答案C。【18题详解】从图中看,整个气压带风带向南移,为北半球冬季,A不对;北半球冬季,东亚盛行西北风,B不对;冬季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C不对;北印度洋呈逆时针运动,D对。故答案为D。【点睛】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对称分布,信风带北半球为东北信风,南半球为东南信风;西风带北半球纬西南风,南半球为西北风;极地东风带北半球为东北风,南半球为东南风。下表是上海市20122017年户籍人口(在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和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