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蛇及蛇伤防治PPT

上传人:y****8 文档编号:138093793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9.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毒蛇及蛇伤防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毒蛇及蛇伤防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毒蛇及蛇伤防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毒蛇及蛇伤防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毒蛇及蛇伤防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毒蛇及蛇伤防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毒蛇及蛇伤防治PPT(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毒蛇及蛇伤防治,江山市人民医院,中国的毒蛇,目前已知我国产蛇类173种,其中毒蛇48种,按毒牙区分,有管牙类、前沟牙类和后沟牙类。,蛇的分布区: 指某种蛇或某类蛇类能存在的一个较大的范围。某种蛇只能在该种的分布区内具备它的生存所需条件的一定环境中才有。 华中地区(指长江中下游沿岸,向南达南岭山脉),在平原丘陵地区主要为蝮蛇、眼镜蛇及银环蛇,在山区主要为尖吻蝮及竹叶青等。浙江地区以蝮蛇最为常见。,蛇的生活,1、蛇的栖息环境及适应 2、蛇的运动 3、蛇的感觉 4、蛇的食性和吞食方法 5、蛇的活动规律 6、蛇的繁殖习性 7、蛇的生长、蜕皮和寿命,蛇的栖息环境及适应,1、穴居生活:该类蛇多是一些比较原

2、始和低等的中小型蛇类,可于晚上或阴暗天气到地面上来活动,都是无毒蛇。 2、地面生活:大多数蛇类都营地面生活,其特点是体型一般,腹鳞多较宽大,在地面上行动迅速。 3、树栖生活:大部分时间都栖居乔木或灌木上,体细长,尾亦长,适于缠绕,眼大,视觉发达。 4、淡水生活:大部分时间都在水域内活动及摄食。 5、海水生活:终生生活于海水中的主要是海蛇科前沟牙类毒蛇。,蛇的感觉,1、视觉:除少数树栖种类外,一般视觉不敏锐。 2、听觉和平衡:蛇没有外耳和鼓膜,不能接受空气传导的声波,但蛇有内耳,对于地表传导的振动如人或动物接近的脚步声极为敏感。 3、舌头、锄鼻器和嗅觉:舌头无味觉,有平衡功能,锄鼻器是一种嗅觉器

3、官,嗅觉功能特别发达,舌头是其产生嗅觉的必要助手。 4、颊窝:蝮亚科的蛇,如蝮蛇、尖吻蝮、烙铁头、竹叶青等,在头部两侧,鼻孔与眼之间各有一个凹陷,叫做“颊窝”,是一个“热测位器”,不仅能在一定距离内分辨出摄氏千分之几的温差,而且还能确定发射热射线物体的位置。具有颊窝的毒蛇,如尖吻蝮,夜间有扑火的习性。 5、皮肤也有一些神经末梢,感觉痛温觉等。,蛇的活动规律,1、季节活动:春末夏初于冬眠出蛰后的一段时间寻偶交配,并不摄食;摄食最频繁是在每年的7、8、9三个月,这段时间蛇最活跃;冬眠前一个月左右,摄食频率减少,此后即逐渐集中于冬眠场所,准备进入冬眠。 2、昼夜活动: (1)昼出活动:眼镜蛇、眼镜王

4、蛇等。 (2)夜出活动:金环蛇、银环蛇、烙铁头等多数毒蛇。 (3)晨昏活动:蝮蛇、五步蛇、竹叶青等。 3、湿度条件对蛇的活动有明显影响:如眼镜蛇多于晴天外出活动,尖吻蝮、烙铁头、竹叶青等则于阴天活动较多,天气闷热将雨或久雨之后骤晴,湿度较大,蛇多外出活动。,毒蛇与无毒蛇的区别,毒蛇区别于无毒蛇的主要特征毒器 毒器构成: 1、毒腺:毒蛇分泌毒液的器官。 2、毒牙:对被咬对象体内注入毒液的“工具”。 3、毒腺导管:输送毒液的管道。,毒蛇的毒器,毒蛇的毒牙,按形态分类: 沟牙 管牙 按其在上颌骨上着生的位置分类: 前毒牙:前沟牙、管牙 后毒牙:后沟牙,毒牙的类型,我国常见的几种毒蛇,尖吻蝮(五步蛇)

5、,通身棕褐色为主,头大,呈三角形,有颊窝,鼻子上翘(看上去像叼了个烟头),背面有一行约二十余个浅褐色方形大块斑。生活于1001300米的丛林峡谷中,常见于山溪边、岩石或杂草中等山区阴湿处。凶狠,主动袭击人。有扑火习性。,尖吻蝮(五步蛇),尖吻蝮(五步蛇),蝮蛇,通身棕褐色为主,头略呈三角形,有颊窝,背面有二行深色圆斑,左右交错,有的地方彼此相连续;或呈一行深色横斑。分布全国各地甚至生活于海拔4,000米的雪山上,平原、山区、丘陵都有。受惊时多逃跑,不主动袭击。,白眉蝮蛇,烙铁头,通身褐色为主,其间杂以黄绿或铁锈色斑。头大呈三角形,有颊窝,背脊有一行紫棕色粗大逗点状斑,有时前后连续呈波纹,短尾。

6、主要分布在南方,丘陵及山区较多,多于傍晚活动。,烙铁头,竹叶青/白唇竹叶青,通身绿色为主,体侧多有一条白色或红白各半的纵线,头大呈三角形,有颊窝,尾后端焦红色。分布我国南部,长江流域,常盘曲在山溪边树木、石块上或山区竹木上;白唇竹叶青多分布于平原丘陵区灌木杂草丛中。昼夜活动,夜间活动频繁。受惊时逃跑。,竹叶青,白唇竹叶青,眼镜蛇,通身黑或黑褐色为主,前半身可竖起,颈可膨扁。颈背有白色眼镜样斑纹。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平原、丘陵及山区都有,多于白天活动。性情凶猛,能长时间对峙,喷射毒液,但不主动袭击人。,眼镜蛇,银环蛇,背面黑色,有许多白横纹(黑白相间,白纹较黑纹细窄)。分布长江以南,生活于平原、

7、丘陵地区或低山水域附近,多于夜间活动。受惊时逃跑,但离它太近时会张口咬人,银环蛇,金环蛇,通身具有黑黄相间的宽大环纹环绕周身,两环纹宽度几乎相等。分布于南岭山系以南,生活在湿热地带的平原或山地、池塘边、溪沟、和住宅附近。性温和,行动缓慢,不主动袭人。,金环蛇,金环蛇,蛇毒的毒性成分及其毒理作用,蛇毒是一种成分非常复杂,至少含有1015种物质的混合物。其有毒成分主要是蛋白和多肽类,约占干毒的85%90%。各种蛇毒中含有多种有毒成分:神经毒素、血循毒素、各种酶等。 各种蛇毒的毒性成分、毒性作用各不相同,但同一种蛇毒,其毒性成分及毒理作用可有许多共同点。,神经毒素及其致病机理,神经毒素主要存在于银环

8、蛇、金环蛇和海蛇的毒液中,眼镜蛇、蝮蛇亦含有此毒素。 银环蛇神经毒素的致病作用是对机体产生神经肌肉阻滞作用而表现出骨骼肌丧失运动功能的各种麻痹症。,神经毒类中毒表现主要为对神经系统的损害。局部可无什么特殊表现。中毒过程特点是,通常要经过一段潜伏期,一般约在咬伤后14小时左右才出现全身中毒症状,但一旦发作,就急剧发展,并难以控制。严重者昏迷,呼吸停止,但此时心跳及血压尚好,若坚持人工呼吸,便有抢救希望。,血循毒素及其致病机理,血循毒素主要存在于五步蛇、竹叶青等蛇的毒液中,眼镜蛇、蝮蛇亦含有此毒素。 血循毒素包括心脏毒素、凝血毒素、出血毒素等。,心脏毒素的毒性作用: 1、对心肌和其它横纹肌的直接毒

9、害作用。 2、对细胞的破坏作用(细胞毒)。 3、对微循环的损害作用(使微血管内皮受损)。 4、对平滑肌的毒性作用(先兴奋后抑制的作用,非直接)。,凝血毒素的作用机制: 1、直接激活因子。 2、直接使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类似凝血酶样作用)。 3、激活凝血酶原作用。,出血毒素的毒性作用: 与凝血毒素的作用机制相反,能损伤小静脉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细胞间粘合质而引起出血。,血循环毒类中毒表现复杂,主要是血液循环系统的损害。中毒特点是潜伏期短,病势发展快,局部坏死溃烂,伤口大量出血,甚至七窍流血。固有“五步致死”的说法,但实际上只要及时抢救,数小时之内送往就近医院,仍可以治愈。,混合毒类,蝮蛇、眼

10、镜蛇、眼镜王蛇等属于此类。 中毒表现既有神经毒,又有血循环毒。中毒特点主要是呼吸麻痹和循环衰竭,所以即使进行人工呼吸也难以抢救。其中以眼镜王蛇咬伤引起死亡的危险性比较大,死亡大多发生在咬伤后几分钟到2小时内。闽北有一个村,因为知道抓眼镜蛇能致富,全村男女都上山抓蛇,因此每年都有被眼镜王蛇咬死的人。被眼镜蛇咬伤若处理及时、救治得当,度过48小时危险期,一般均能治愈。,蛇毒中的酶及其致病机理,1、卵磷脂酶A2 溶血卵磷脂(强烈溶血作用) 2、蛋白水解酶:损害血管壁内皮细胞。 3、透明质酸酶:溶解细胞与纤维间质。 4、其它酶:三磷酸腺苷酶、核糖核酸酶等。,蛇伤的诊断,蛇伤的临床诊断 蛇伤的鉴别诊断,

11、蛇伤的临床诊断,1、病史询问:是否毒蛇咬伤、何时何地点咬伤、局部症状、全身症状等 2、体格检查:局部检查、全身情况 3、实验室检查:,蛇伤的鉴别诊断,1、毒蛇咬伤与无毒蛇咬伤的鉴别 2、有关蛇伤的误诊问题 3、各种不同毒蛇咬伤的临床症状,毒蛇咬伤与无毒蛇咬伤的鉴别,1、牙痕 2、局部症状 3、全身症状,蛇伤的鉴别,局部症状,毒蛇:伤口有麻木或剧痛感,并逐渐加剧。伤肢迅速肿胀(金环蛇、银环蛇除外),伤口出血少许或出血不止,甚至出现水泡、血泡和瘀点、瘀斑,并可形成溃疡、坏死。患肢淋巴结肿大。 无毒蛇:伤口无麻木感,虽有疼痛,但数分钟后疼痛逐渐减轻或消失。伤口周围不肿或轻度肿胀。无水泡、血泡和瘀点、

12、瘀斑。一般无溃疡、坏死现象。无淋巴结肿大。,全身症状,毒蛇:头昏、眼花、胸闷、心悸、畏寒,甚至出现昏迷、抽搐等症。严重时可发生休克,心脏、肾脏等机能衰竭,呼吸肌麻痹等危重症。 无毒蛇:除有时可因患者精神过度紧张、恐惧,而发生精神性虚脱外,无其他全身中毒症状。,蛇伤的误诊问题,某些毒虫咬伤:蜈蚣、黄蜂等。 荆棘刺伤皮肤。 某些神经毒蛇咬伤(如银环蛇等),伤后无明显局部症状,全身中毒症状出现较晚而被忽视。,蛇伤的治疗,局部处理; 病因治疗; 蛇伤合并症、后遗症的处理; 毒蛇咬伤危重病人的抢救。,局部处理,毒蛇咬伤的局部处理,是指咬伤后,在短时间内采取的紧急措施。其正确与否常影响到病人的预后。 处理

13、时要情绪镇定,动作迅速、准确。不要惊慌失措和奔跑,除尽可能做到自救外,立即去附近医疗单位治疗。 局部处理总的原则是尽快排除毒液和阻止或减缓蛇毒的吸收。,1、肢体早期结扎(最好在伤后25分钟内完成): 视伤口情况超过一个关节结扎;结扎的松紧度以能阻断淋巴和静脉回流,不妨碍动脉血流为宜,若紧扎(阻止动静脉血流),则应每隔1520分钟放松12分钟,以免肢体坏死。在应用有效的蛇药30分钟后或注射抗蛇毒血清后可去掉结扎。,2、冲洗伤口:反复冲洗伤口以洗去周围粘附的毒液。 3、创口火灼法:特殊情况没有冲洗条件时。 4、清创排毒:在经过冲洗处理后,可进一步行扩创清洗,针刺或刀刺“八邪”穴、“八风”穴行挤压放

14、血排毒等,也可用吸奶器、拔火罐对准伤口抽吸毒液,必要时直接用口吸吮。 注意:五步蛇咬伤一般不作刀刺排毒,以防出血不止。,5、局部封闭疗法: 局部应用普鲁卡因、地塞米松及对抗蛇毒制剂:胰蛋白酶、糜蛋白酶、依地酸钙钠等。 6、局部外敷草药,病因治疗,一、中医对蛇伤的分型与辨证论治 二、西医对蛇伤的治疗 1、抗蛇毒血清的临床应用; 2、对症治疗,抗蛇毒血清的临床应用,1、应用时间:蛇伤后24小时内均可使用,用得越早疗效越好。 2、使用剂量:一般常规用量是一支,严重者可加大至常规用量的2 4倍。蝮蛇抗毒血清6000u/支,对竹叶青也有一定疗效。 蛇伤后24小时后的患者,尽管症状十分严重,也只宜应用常规

15、剂量。 3、过敏反应的处理:过敏试验,方法是取0.1ml蛇毒血清加1.9ml等渗盐水,在前臂掌侧皮内注射0.1ml,经20分钟后观察反应。,对症治疗,1、补液、增加热量; 2、抗感染: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应慎用或不用; 3、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适用于眼镜蛇、五步蛇、蝮蛇等蛇伤; 4、镇痛; 5、维生素类应用:维生素C、维生素B1,对蛇伤病人具有支持作用,可常规使用。,蛇伤的护理,1、蛇伤的病人往往心情紧张,或烦躁不安,医务人员和家属应加强护理,做好思想工作,关心病人。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Bp、P、R,如发现病人有胸闷、气急、脉搏快弱、面色苍白、少尿、血尿或无尿等情况,应及时组织抢救。 3、急性中毒期应卧床休息,加强营养,补充维生素等,多饮茶或糖开水,加速毒素排泄。 4、急性中毒期应置患肢于低位,注意创口清洁,防止感染,保持湿敷和引流的通畅。 5、恢复期应鼓励病人多活动患肢,促使肢体早日恢复功能。,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处理,并发感染 组织坏死 伤口溃疡 肢体功能障碍 并发破伤风 气性坏疽,毒蛇咬伤危重病人的抢救,呼吸麻痹 蛇伤中毒性休克 急性肾功能衰竭 心衰或循环骤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