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药品管理)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精品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8088629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112 大小:187.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药品管理)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医疗药品管理)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医疗药品管理)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医疗药品管理)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医疗药品管理)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疗药品管理)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药品管理)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精品(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概述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治疗腹腔感染的指导意见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临床肝移植细菌感染的预防与治疗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胃肠外科感染的治疗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防治烧伤后感染的指导意见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肝脏外科感染的防治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胆道系统感染的抗菌药物防治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四肢及软组织感染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急

2、性胰腺炎感染的防治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临床肾移植患者感染的预防及治疗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XII 神经外科感染的防治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胰肾联合移植术后感染的防治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XIV 手术后抗生素相关性肠炎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小肠移植术后感染的防治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 外科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骨和关节感染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临床心脏移植感染的预防与治疗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沁尿系

3、统感染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外科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防治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手术后肺炎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胰肠联合移植后感染的防治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XX心胸大血管外科感染的防治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等三个技术文件的通知包括: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4、的通知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的预防应用指南【中文标题】 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制订者】 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撰写协作组【发布日期】 2003【出处】 中华外科杂志 2003年6月第41卷第6期【中文正文】 概述 一、外科感染常见病原菌 关于我国外科感染病原菌构成的报告不多。根据有限的资料,最常见的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全部分离菌的15.0%19.0%左右,三者合计,占了全部病原菌的50.0%以上。其他比较常见的细菌是肠杆菌属、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不动杆菌和克雷伯菌属。总的说来,革兰阴性杆菌仍占优势,约占60.0%65.0%

5、;革兰阳性球菌约占30.0%35.0%(所占份额近十余年缓慢增加);其余是真菌。不同种类的外科感染,病原菌构成有所不同,参见表1。表1外科病人感染的常见病原菌感染种类常见病原菌一般软组织感染疖、痈、蜂窝织炎、乳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道杆菌丹毒、淋巴管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软组织混合感染(坏死性筋膜厌氧消化链球菌、葡萄球菌、链球炎、糖尿病足、咬伤感染等)菌、肠道杆菌、厌氧类杆菌梭菌性肌肉坏死及峰窝织炎厌氧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破伤风厌氧破伤风梭状芽胞杆菌感染种类常见病原菌烧伤创面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肠道杆菌骨髓炎血行性葡萄球菌、链球菌人工关节或胸骨劈开术后金黄色葡萄球

6、菌、表皮葡萄球菌骨折复位及内固定术后肠道杆菌、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慢性骨髓炎(死骨形成)金黄色葡萄球菌、肠道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化脓性关节炎(手术或注射后)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道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脑脓肿原发性或源自邻近感染链球菌、厌氧类杆菌、肠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创伤或手术后金黄色葡萄球菌、肠道杆菌脑膜炎、脑室炎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道杆菌脓胸需氧链球菌、厌氧链球菌、葡萄球菌、肠道杆菌、厌氧类杆菌肝脓肿阿米巴性无菌生长血行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胆源性肠道杆菌、厌氧类杆菌、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胆囊炎,胆管炎肠道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厌氧类杆菌胰腺感染肠道杆菌、铜绿

7、假单胞菌、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类杆菌脾脓肿血行性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腹腔源性肠道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肠球菌严重免疫低下念球菌、结核杆菌腹、盆腔脓肿肠道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肠球菌、厌氧类杆菌原发性腹膜炎肠道杆菌、链球菌、肠球菌手术后切口感染头、颈、四肢手术金黄色葡萄球菌肠、腹、盆腔手术肠道杆厌氧类杆菌手术后肺部感染大肠杆菌、克雷伯肺炎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厌氧类杆菌、真菌静脉导管感染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真菌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金黄色葡萄球菌伪膜性肠炎厌氧难辨梭状

8、芽胞杆菌注:指肠道杆菌科细菌,包括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肠杆菌属等二、外科感染常见病原菌的耐药状况 综合大城市大医院近5年的监测结果,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耐药率,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为84.0%97.0%,对哌拉西林为45%75%,对头孢唑啉为0.3%2.0%,对万古霉素为0。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对绝大多数抗生素耐药,对亚胺培南也有10.0%56.0%耐药,只有对万古霉素仍全部敏感。肠球菌24.0% 29.0%对青霉素类耐药,对头孢菌素基本全部耐药,对庆大霉素63.0%92.0%耐药,对万古霉素耐药者也有2.0%9.

9、5%。大肠杆菌和克雷伯菌属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80.0%95.0%,对哌拉西林为28.0%53.0%,对头孢他啶为2.0%12.0%,对其他头孢三代为11.5%27.0%,对亚胺培南为02.0%,对庆大霉素为29.0%42.0%,对阿米卡星为2.9%17.0%,对环丙沙星分别为44.0%65.0%和8.2%22.0%。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的耐药率为20.0%36.0%,对头孢哌酮为16.0%19.5%,对头孢他啶为2.0%15.0%,对头孢吡肟为5.3%10.0%,对亚胺培南为4.0% 14.0%,对庆大霉素为35.0% 56.0%,对阿米卡星为10.0% 26. 7%,对环丙沙星为5.0%

10、31.0%。 细菌对抗菌药的耐药性在不同地区、不同医院可有较大差异。外科医生在选择药物时,应主要参考本地区、本医院的监测结果。 三、外科感染的抗生素经验治疗 急性外科感染的抗菌治疗一般都是在尚未获得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的情况下开始,属经验性用药,即根据感染的部位、性质,估计是哪一类细菌引起,以及该类细菌可能对哪些抗菌药敏感的基础上,选择恰当药物,合理制定用药方案。杀菌作用呈时间依赖性的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用药间隔时间不能太长,对中度感染,宜每8 h给药一次,对重度感染,应每6 h甚至4 h给药一次。杀菌作用呈浓度依赖性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由于其同时具有较长的抗菌后

11、效应,集中给药更为合理,前者宜将全天剂量一次投予,后者宜分2次静脉滴入。重症感染病人的经验治疗,要贯彻“重拳出击,全面覆盖”的方针,即突破用药逐步升级的框框,选用强有力的广谱抗生素作为起始治疗,迅速控制最常引起外科感染的葡萄球菌、肠道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阻止病情恶化。通常选用对细菌覆盖率高的抗菌药物,包括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如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添加-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广谱青霉素(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或头孢菌素(头孢哌酮/舒巴坦)、氨基糖苷类的阿米卡星、喹诺酮类的环丙沙星,以及碳青霉烯类的亚胺培南或美洛培南;大多还需联合用药。 四、外

12、科感染的抗生素目标治疗 一旦获得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染试验结果,就要重新审视原有用药方案,进行目标(针对性)治疗,但要避免盲目根据检验报告对号入座。表2列出了针对不同的细菌抗生素选择。表2针对不同细菌和真菌的抗菌药物选择细菌或真菌首选二线或次选其他选择MSSA和MSCNS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头孢一代、万古霉素加-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混合制剂、氟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MRSA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夫西地酸、利福霉素MRCNS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加用利福霉素化脓性链球菌青霉素苯唑西林、氧唑西林、一代头孢大环内酯类(地红、甲红、罗红、阿奇霉素)消化链球菌青霉素克林霉素大环内酯类、强力霉素、万古霉素粪肠球菌青霉素、氨苄

13、、替考拉宁;可加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氨基糖苷类利奈唑烷(linezolid)屎肠球菌青霉素、氨苄、氯霉素;可加氨基糖苷类大剂量氨苄西林(300 mgkg-1d-1),替考拉宁利奈唑烷、链阳菌素(linezolid),替考拉宁加庆大霉素大肠杆菌广谱青霉素,头孢二、三代氨基糖苷类、加-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混合制剂、氟喹诺酮类氨曲南、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三代头孢、氟喹诺酮类、四代头孢(头孢吡肟)氨基糖苷类、加-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混合制剂、四代头孢(头孢吡肟)氨曲南、碳青霉烯类肠杆菌(产气杆菌、阴沟杆菌)抗绿脓-内酰胺类*加氨基糖苷类;四代头孢(头孢吡肟)加-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混合制剂、环丙沙星碳青霉烯类枸橼酸杆菌氟喹诺酮类抗绿脓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烯类不动杆菌头孢他啶+氟喹诺酮、阿米卡星+氟喹诺酮替卡/克拉维酸、碳青霉烯类沙雷菌三头代孢、氟喹诺酮氨曲南、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烯类替卡/克拉维酸、哌拉/他唑巴坦铜绿假单胞菌抗绿脓-内酰胺类*、妥布、阿米卡星、四代头孢环丙沙星、氨曲南、碳青霉烯类替卡/克拉维酸+抗绿脓氨基糖苷类*、或加用利福霉素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氟喹诺酮(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替卡/克拉维酸、头孢哌酮/舒巴坦;或加氨曲南诺环素脆弱类杆菌甲硝唑克林霉素头孢西丁、头孢美他醇、加-内酰胺酶抑制剂的青霉素类、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