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行业)机械管理员培训习题集精品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8088341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86.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行业)机械管理员培训习题集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机械行业)机械管理员培训习题集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机械行业)机械管理员培训习题集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机械行业)机械管理员培训习题集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机械行业)机械管理员培训习题集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行业)机械管理员培训习题集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行业)机械管理员培训习题集精品(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械管理员培训习题集(2010.11)目 录第一部分 法律法规 1第二部分 专业基础知识 7第三部分 施工临时用电10第四部分 塔式起重机14第五部分 施工升降机18第六部分 中小型机械22第七部分 机械设备管理25第八部分 简答题27第一部分 法律法规一、判断题:1、从事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活动的单位应当依法取得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相应资质和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并在其资质许可范围内承揽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2、施工总承包企业自行安装、拆卸的建筑起重机械,应当组建本企业的专业安拆队伍。()3、建筑起重机械使用单位与租赁单位应当在签订的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合同中明确双方的安全

2、生产责任。()4、建筑起重机械使用单位与安装单位应当在签订的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合同中明确双方的安全生产责任。()5、建筑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应当在验收合格之日起30日内到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建设主管部门办理使用登记。()6、建筑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应当在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前7个工作日内告知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建设主管部门,同时按规定提交经施工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审核的有关资料。()7、塔式起重机安拆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每台塔机至少配备安装拆卸工5名和安装技术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是否配备由安装单位决定。()8、施工升降机安拆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每台至少配备安装拆卸工2名。()9、建筑起重机械的安拆必

3、须严格按照安拆方案执行。凡必须改动方案的,应当告知安装单位技术负责人后执行。()10、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方案必须由使用单位编制,并经使用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报施工总承包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审核后实施。()11、根据DBJ13-89-2007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报废规程,塔式起重机的最大起重量在610t(不含10t)的。使用年限不得超过 12 年。()12、根据DBJ13-89-2007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报废规程,SC型施工升降机使用年限不得超过8年。()13、建筑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应当对在用的建筑起重机械及其安全保护装置、吊具、索具等进行经常性和定期的检查、维护和保养,并做好记

4、录。()14、施工总承包企业现场应配备满足工程需要的设备管理人员。()15、建筑起重机械没有完整安全技术档案的,出租单位或者自购建筑起重机械的使用单位应当予以报废,并向原备案机关办理注销手续。()16、建筑起重机械报废后产权单位应当及时办理报废注销。报废的设备允许整体出让。()17、施工现场有多台塔式起重机作业时,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当组织制定防止多台塔式起重机作业相互碰撞的安全措施.()18、按照省厅有关文件的要求,建筑施工机械承租方应当从取得“行业确认书”的建机租赁企业承租建筑施工机械。()19、我国执行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是“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 ()20、我国境内的各类

5、企业应当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缴纳工伤保险费。()21、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都称为高处作业。()22、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23、作业人员进入新的岗位或者新的施工现场前,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24、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可以扣压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件。()25、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二、单选题1、建筑起重机械在首次出租安装前,产权单位(指出租单位或使用单位自购的),应当到本单位工商注册所在地 B 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办理备案。A.镇 B. 县

6、C.市 D.省2、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建筑起重机械二级专业承包资质和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可以承揽 B 塔式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A.800KNm B. 1000KNm C. 1250KNm D.所有型号3、建筑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和 C 应当在签订的建筑起重机械租赁合同中明确双方的安全生产责任。A.总承包单位 B.安装单位 C.租赁单位 D.工程监理单位4、建筑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应当在建筑起重机械安装过程中指定专职设备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 A 。A.现场监督检查 B.现场指导 C.现场指挥 D.经常巡查5、建筑起重机械在 B 前应当经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检测合

7、格。A.自检前 B.验收前 C.验收后 D.使用前6、安装单位应当在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前 B 工作日内通过书面形式、传真或者计算机信息系统告知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同时按规定提交经施工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审核的有关资料。A.1个 B.2个 C.3个 D.4个7、建筑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在 A 对建筑起重机械的检查、维护、保养另有约定的, 从其约定。A.建筑起重机械租赁合同中 B.建筑起重机械安装合同中C.口头协议中 D、转包协议中8、有一级施工总承包资质的企业, C 对外承担任何型号的建筑起重机械的安装。A.可以 B.经单位领导同意后 C.不能 D.经委托单位同意后9、

8、从事安装、使用、日常检查、维护保养的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每台塔机安装至少配备安装拆卸工 D 名。A.2 B.3 C.4 D.510、从事安装、使用、日常检查、维护保养的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每台施工升降机至少配备安装拆卸工 B 名.A.2 B.3 C.4 D.511、从事安装、使用、日常检查、维护保养的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4台以上(含4台)建筑起重机械必须设置 A 名以上维修工组成维修班,指定负责人。A.2 B.3 C.4 D.512、施工总承包企业现场应配备满足工程需要的设备管理人员。建筑起重机械13台,应有 A 名设备专管人员。A.1 B.2 C.3 D.413、施工总承包企业现场应配

9、备满足工程需要的设备管理人员。建筑起重机械45台,应配备 A 名专职设备管理人员。A.1 B.2 C.3 D.414、施工总承包企业现场应配备满足工程需要的设备管理人员。6台以上,应至少配备 B 名专职设备管理人员。A.1 B.2 C.3 D.415、用人单位对于首次取得建筑施工特种作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应当在其上岗前安排不少于 C 个月的实习操作。A.1 B.2 C.3 D.416、用人单位应按规定组织特种作业人员参加年度安全教育培训或继续教育,培训时间不少于 C 小时。A.8 B.12 C.24 D.3217、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有效期两年。有效期满需要延期的,应当于期满前 C 个月内向原考

10、核发证机关申请办理延期复核,复核合格的,资格证书有效期延期2年。A.1 B.2 C.3 D.418、根据DBJ13-89-2007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报废规程,塔式起重机主要金属结构件同一部位修复次数不得超过 B 次。否则。该构件应及时报废。A.1 B.2 C.3 D.419、根据DBJ13-89-2007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报废规程,塔式起重机最大起重量在6t以下的。使用年限不得超过 A 年。A.10 B.12 C.15 D.2020、根据DBJ13-89-2007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报废规程,塔式起重机最大起重量在10t以上的。使用年限不得超过 C 年。A.1

11、0 B.12 C.15 D.2021、根据DBJ13-89-2007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报废规程,SS型施工升降机使用年限不得超过 A 年。A.5 B.8 C.10 D.1222、施工升降机标准接立管壁厚最大减少量为出厂厚度的 C 时,应予报废或按立管壁厚规格降级使用。A.15% B.20% C.25% D、30%23、建筑起重机械报废后产权单位应当及时到 A 办理报废注销。报废的设备不得重新使用或拼装使用,应当对报废的钢结构件按照废钢铁处理。A.原特种设备登记部门 B.工程所在地C.企业所在地 D.区级以上建设主管部门24、发现出租单位、自购建筑起重机械的使用单位,未按照规定办理备

12、案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予以警告,并处以 B 罚款:A.5000元以下 B.5000元10000元C.10000元20000元 D.5000元30000元25、发现安装单位未按照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及安全操作规程组织安装、拆卸作业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予以警告,并处以 D 罚款。A.5000元以下 B.5000元10000元C.10000元20000元 D.5000元30000元26、发现使用单位未指定专职设备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检查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予以警告,并处以 D 罚款。A.5000元以下 B.5000元10000元C.10000元2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