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自考真题政治经济学(财)(20200618193253) .pdf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138087578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6.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7月自考真题政治经济学(财)(20200618193253)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1年7月自考真题政治经济学(财)(20200618193253)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1年7月自考真题政治经济学(财)(20200618193253)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7月自考真题政治经济学(财)(20200618193253) .pdf(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 年 7 月自考真题政治经济学(财)022 实施科教兴国 教育是基础 (六) 科教兴国和增强自主创新今年很有 可能考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成为最重要的变 革力量;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力量;科学技 术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2)科教兴国战略的内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根本途径是“教育与人才 培养” 科教兴国战略 是指全面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 科技和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 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 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加速实现国

2、家的繁荣昌盛。 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优先 发展的战略地位。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 略基点 ;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培养高 水平创新人才。 28,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07新改) (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就是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经济建 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 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

3、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 (3)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低投人、高产出,低消耗、少排 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生 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4)这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 大决策。 2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经济理论)(七)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 起基础性作用。 (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建立全国统一开

4、放的 市场体系 ;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 体系;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 ; 建立多层次的 社会保障 制度。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共性) 经济活动市场化企业经营自主化政府调节间接化经济运行法治 化。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自己的特征(个性) : 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共同富裕为目标;宏观调控能力可以较资本主义 国家更强。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我国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意义 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接轨; 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跨世纪经济发展战略。 30,完善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七) (1)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2)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 (3)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 (4)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5)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 (6)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7)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3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制度)(七)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 同发展。 (2)确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处在初级阶段; 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

6、” 建立和调整所有制结构的理论依据,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规律 我国生产力的总体落后、多层次和不平衡状况,要求有多种经济成分与之 相适应,才能促进生产力进步,否则只能束缚和阻碍经济的发展。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 本经济制度。 (3)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 制经济; 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 服务。 32,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七) (1)

7、公有制经济包括 国有经济 和集体经济 ,还包括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 分和集体成分。 国有控制行业:涉及国家安全;自然垄断;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支柱 产业和高新技术中的骨干企业。 (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 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起主导作 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3)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必须(两个毫不动摇,一个统一) 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进程中。 3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七) (1)含

8、义: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 度。 (2)确定这一分配制度的依据: (分配的是消费品) 生产资料 所有制性质决定 分配方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决定了必须实行这一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要求实行多 种分配方式 。 (3)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各种生产要素都参与了生产过程,都在生产过程中作出了贡献。 收入分配应该体现土地、 资本、知识产权等的价值, 鼓励各种生产要素投 入经济建设 把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4)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理顺分配关 系) 处理好不同分配

9、方式之间的关系,一是要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二是 要确立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正确处理好提倡奉献精神与落实分配政 策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依靠诚实劳动和 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反对平均主义与防止收入悬殊 在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社会公平。 3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八)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 治的本质要求。 (1)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 产阶级专政。 (2)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个制度) (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体,是我国

10、的根本政治制度。 三权分立不符合中国的国情。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 政党理论和统 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多党协商职能:参政议政、政 治协商、民主监督。 (3)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最高权利机关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共产党是执政党, 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合作的基础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长、互、肝、荣 。 政治协商制度是发扬民主, 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作用, 正确处理人民内 部矛盾的制度。 (4)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加强民族团结、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途径。 35,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08新增,关注) (1)基

11、层民主 是我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阶层人士,在城乡基层政 权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的民主权利,包括政 治民主、经济民主 、文化民主 、教育民主 等内容。 (多选注意) (2)加强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同 时,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 ,发展基层直接民主,有利于 提高全民的民主素养,为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创造条件。 (3)广大人民在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选举 、民主决 策、民主管理 和民主监督 的权利,对所在基层组织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实行民主自治,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 3

12、6,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八) (1)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民主 首先是指一种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建设的政治保证,也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紧迫性和长期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高度民主的差距还 很大,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具有紧迫性;同时民主政治建设受各方面制约,是 一个长期的过程。 (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 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 人民当家作主是

1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 三者统一于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中,它们是一个有机的 整体,不可分割。 (4)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08年新增)重点关注 政治体制 , 是指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和实现形式,主要是指党和国家的领导制 度、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等具体制度。 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必须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 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 发展道路, 同时既要积极,又要稳妥,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 进行。 (5)尊重和保障人权 (

14、07 年新加) 人权 ,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享有或应该享有 的基本权利 。 人权是具体的、相对的,不是抽象的、绝对的,跟一个国家的政治状况、 经济发展、历史传统、文化结构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关系。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 要求。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始终将维护国家主权和独 立、保障和发展人民的各项权利作为根本任务,并将生存权、发展权作为 首要人权 。 37,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八)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依法治国 :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 化、法律化。 (3)依法治国的意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基本保证 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4)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