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安全)高挖深填施工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讲义精品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8086507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92 大小:288.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安全)高挖深填施工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讲义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工程安全)高挖深填施工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讲义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工程安全)高挖深填施工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讲义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工程安全)高挖深填施工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讲义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工程安全)高挖深填施工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讲义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安全)高挖深填施工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讲义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安全)高挖深填施工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讲义精品(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海十九路道路及配套工程 高挖深填施工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第一章 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大竹林-礼嘉组团位于重庆市北部片区,是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确定的重要组团之一,由大竹林、礼嘉、黄茅坪、悦来等地区组成,是以会展、商贸、都市旅游及科研教育为主导的发展区域。通海十九路道路及配套工程位于大竹林-礼嘉组团F标准分区,金渝大道以南,渝武高速以西,金州大道以北,起点接金通大道,终点接横六路,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道。道路的建设对于完善该片区的路网,以及加强区域内外的交通联系具有重要的意义。通海十九路道路及配套工程起点接金通大道,终点接横六路,全长约2.06km。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设计车速3

2、0km/h,标准路幅宽度26m,双向四车道。根据道路的平面、纵断面及横断面设计,为避免道路K0+420K0+510段路基回填对轨道墩柱产生偏压及K1+800段需跨越的河道,两段均采用桥梁的结构形式减少对轨道及行洪的影响,桥梁工程主要包含以下内容:通海十九路1#桥:237.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通海十九路2#桥:30m+37m+3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本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道路、桥梁结构、交通标志标线、排水、综合管网和照明等工作。其中土石方挖方约9.5万m3,填方约52.5万m3,清表1.1万m3,水田换填约4.0万m3,鱼塘抛石挤淤1.1万m3,渣土外运弃方约6万m3。需借土回填约49

3、万m3。项目造价约为66231114元,施工总工期为720日历天。参建单位:建设单位:重庆北部新区土地整治储备中心代理业主:重庆渝高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厦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地勘单位:重庆市勘测院、重庆江北地质工程勘察院监理单位:厦门高诚信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四川龙申建设有限公司二、工程地质条件 1、工程气象、水文气象:测区属亚热带气候区,具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温差大、多雾、冬暖春早、夏季酷热多旱、主体气候明显等特点,大气降水以降雨为主,雪雹少见。根据气象局提供的气象资料:常年平均气温18.3,最热月(8月),极端最高气温44.3(2006年8月15日),多年年平

4、均气温27.5,最冷月(1月),极端最低气温-1.8(1925年12月15日)。年平均相对湿度80%,年平均降雨量1185mm,多年最大年降雨量1990.0mm,多年最小年降雨量783.2mm,降雨主要集中在59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0%,且常有雷阵暴雨。多年平均蒸发量1138mm。春冬多雾,雾日最长达148天。因大气污染,时有酸雨、酸雾发生。常年风速较小,年平均风速1.1m/s,最大风速28.4m/s,以偏西北风为主。线路区气候全年可施工作业。水文:拟建道路场地内无常年溪水、河流,分布有少量季节性水沟。 2、地质构造(1)、K0+000K0+580段勘察区位于磁器口向斜东翼,岩层呈单斜产出,

5、岩层倾向280,岩层倾角812。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地应力条件简单,应力水平极低。区内无断层,地质构造简单。根据场地基岩露头地质测绘调查,基岩内裂隙发育程度为不发育,岩体呈块状结构。层面结合差,层面局部充填粘性土。主要发育有2组裂隙:裂隙J1:倾向195202,倾角7075,裂隙间距2.03.0m,裂面平直,局部有粘性土充填,延伸长度1.52.5m,属硬性结构面,结合差。裂隙J2:倾向110120,倾角6470,裂隙间距2.03.0m,裂面平直,局部有粘性土充填,延伸长度1.52.5m,属硬性结构面,结合差。基岩面起伏情况:拟建场区范围内基岩埋深0.010.4m,基岩面坡角08为主,总体较平缓,

6、局部较陡处25左右,岩土界面总体起伏较小。(2)、K0+580K2+064段拟建场地位于悦来向斜南东翼,岩层呈单斜产出,产状27513。岩层面结合程度很差,属软弱结构面。勘察区西侧基岩中可见2组构造裂隙,分别为:组裂隙:13582,裂隙宽23mm,产于砂岩层中,延伸26m,间距3m,无充填,裂面干燥、干净平直,结构面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 组裂隙:5085,裂隙宽12 mm,产于砂岩层中,延伸15m,间距一般1.53.0m,无充填,裂面干燥、干净平直,结构面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拟建场地内无断层及构造破碎带通过。未见次级褶皱,构造简单。 3、地层岩性(1)、K0+000K0+580段通过对

7、场地的地面地质调绘和综合分析已有区域地质成果,拟建场地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场地表层有第四系素填土 (Q4ml)、残坡积层粉质粘土(Q4el+dl),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的上沙溪庙组(J2s)的砂质泥岩与砂岩。现依据地层的新老关系对岩性特征作简要介绍: 1)、第四系全新统(Q4) 、素填土(Q4ml)杂色,主要由砂岩、砂质泥岩块(碎)石组成,局部见有少量建筑垃圾等。骨架颗粒粒径20500mm为主,局部最大可达1m以上,含量一般为2030%,在厚度较大的地段中下部块(碎)石含量显著增高,局部可达到7080%,粒径也有所增大,主要呈稍密状,局部存在架空现象。稍湿很湿(饱和),堆填年限5年左右;该层底部

8、与基岩接触地段,受地下水活动的影响,形成以软可塑状粘性土为主、厚度0.050.30m(局部可达0.5m以上)的软弱薄层;该层底部0.20.8m(局部可达1.5m以上)为与粉质粘土接触地段,呈灰黑色,含植物根系、有机质,受地下水活动的影响,其中粘性土呈软塑流塑状;钻探揭露厚度0.08.0m,主要出露在里程K0+400K0+480的六号线一期工程黄茅坪-礼嘉区间的施工区内。 、粉质粘土(Q4el+dl)褐色,灰褐色,未见包含物,切面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成层性差,可塑软塑状。在沟谷斜坡地段,该层顶部为耕殖土,富含有机质、植物根系,以褐色为主,厚度0.51.5m,呈可塑软塑状;

9、该层与基岩接触地段,一般呈软塑状。钻探揭露厚度0.010.4m,广泛分布于沿线沟谷及斜坡地段。 2)、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 、砂质泥岩:紫色、紫红、紫褐色,粉砂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含灰绿色团块及钙质、砂质。中等风化岩体较完整,为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IV级。 、砂岩:灰色、灰白色,局部呈褐黄色,中细粒结构,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含少量云母及粘土矿物,多为钙质胶结,局部为泥砂质胶结。中等风化岩体较完整,为较软岩较硬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IIIIV级。沿线沙溪庙组岩层的基岩强风化带厚约0.52.0m。基岩强风化带岩体破碎,风化裂隙发育,岩质软。岩

10、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2)、K0+580K2+064段 据钻探揭露,路段区内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素填土(Q4ml),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4el+dl)粉质粘土,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泥岩及砂岩。其特征由新至老,由上至下分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素填土(Q4ml ):素填土:杂色,稍湿,稍密,由粉质粘土及砂、粉砂质泥岩碎石组成。碎石粒径为2050mm,含量约20%。回填时间跨度较大,一般约一年十年以上。主要分布于拟建道路段右侧表层大部分地段。本次勘察钻探揭露厚度0.50m(ZK132)14.40m(ZK134)。 2)、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Q4el+dl )粉质粘土:灰

11、褐色、可塑状、刀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本次勘察钻探揭露厚度0.30m(ZK41)6.60m(ZK65)。 3)、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 泥岩:紫红色,砂、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局部含砂质条带或团块。本次勘察揭露最大厚度22.00m(ZK57)。为线路区的主要岩性,分布于整个场区。 砂岩:灰白色,褐色,中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矿物成份以长石、石英为主,云母次之,钙泥质胶结,局部地段含泥质较重。本次勘察揭露最大厚度11.20m(ZK25)。为线路区的主要岩性,分布于整个场区。 4、水文地质条件(1)、K0+000K0+580段沿线地下水富水性

12、受地形地貌、岩性及裂隙发育程度控制。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雨补给,沿线大气降水丰沛,地下水补给条件良好。一般情况下,第四系松散层含孔隙水,砂岩含孔隙裂隙水(主要为裂隙水),砂质泥岩为相对隔水层。根据沿线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及水力特征沿线地下水可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和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 1)、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主要分布在残坡积层和人工填土层中,多为局部性上层滞水,水量小,动态幅度大,水质成分由含水介质的性质决定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受季节、气候影响大。拟建场地总体地形为北高南底,原始沟谷呈北东-南西向,大气降水等易沿岩土界面由北东向南西排出场地,因此该段道路范围内地下水

13、补、径、排相对简单,仅在里程K0+000K0+320段地势低洼的地带出露松散层地下水。通过钻孔水位观测,场地内地下水埋深较浅,场地土层中无统一地下水位,分布不连续,水位浮动较大。 2)、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包括风化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风化裂隙水分布在浅表基岩强风化带中,为局部性上层滞水或小区域潜水,水量小,受季节性影响大;构造裂隙水分布于基岩构造裂隙中,以层间裂隙水或脉状裂隙水形式储存。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地势低洼的基岩中,局部裂隙贯通段较发育,而地势较高区段基岩因其排泄条件较好,一般不含地下水。(2)、K0+580K2+064段拟建场地处于斜坡地带,现状地形总体为东高西低,场

14、地地形有利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排泄。场区内人工填土为透水层,粉质粘土和泥岩为隔水层,砂岩裂隙不发育,为弱透水层,泥岩为相对隔水层。地下水赋存条件差,主要为雨季第四系土层暂时性少量上层滞水或赋存有少量基岩风化裂隙水。根据地下水的赋存特征,线路穿过地区地下水,按含水岩组可分为松散层类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两大类。场区为构造剥蚀浅丘地貌,处于斜坡地带,现状地形总体为东高西低,地形坡度角147。场地地形有利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排泄。场地内地下水的主要来源为大气降水,大气降水大部形成的地表水多顺坡向南地势低洼处排泄,局部向下渗透,在土层内形成孔隙潜水;局部孔隙潜水向基岩面径流,赋存于基岩风化裂隙中,形成基岩裂

15、隙水。施工区范围内地下水贫乏,分布的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九曲河地表水补给,分布无规律,水量变化大。地下水与地表水及土对混凝土、砼中钢筋为微腐蚀性,土对钢结构为微腐蚀性。 5、不良地质作用及特殊性岩土 根据现场调查及勘察报告:人工填土、耕土结构松散,均匀性差,未完成自重固结,在进行路基施工时应对厚度较薄的人工填土层及耕土层进行清除,对较厚的人工填土应进行强夯加固处理,以处理后的人工地基作为路基持力层;施工范围内未发现断层、滑坡、泥石流、危岩和崩塌等不良地质作用。施工区特殊性岩土主要为素填土。素填土(Q4ml)局部分布场地内施工区,钻探揭露最大厚度8.0m左右。K1+120K1+340m为渝武高速道路边坡,施工边坡现状处于整体稳定状态,未见变形迹象,场区现状稳定。 6、地震效应及岩土体参数值(1)、素填土剪切波速为105m/s,土的类型属软弱土;粉质粘土剪切波速为184m/s,土的类型属中软土;强风化基岩剪切波速447m/s,土的类型属坚硬土;中风化基岩剪切波速大于800m/s,为稳定岩石。(2)、岩质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根据室内岩块单轴抗压强度统计概率值结合公路桥函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