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保险)金融资产转移相关讲义精品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8086493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3.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保险)金融资产转移相关讲义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金融保险)金融资产转移相关讲义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金融保险)金融资产转移相关讲义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金融保险)金融资产转移相关讲义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金融保险)金融资产转移相关讲义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保险)金融资产转移相关讲义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保险)金融资产转移相关讲义精品(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五 章金融资产转移主要内容:本章共介绍四个考点:1.金融资产及其分类;2.金融资产转移的形式和作用;3.金融资产转移的类型;4.金融资产转移的会计。重点内容:金融资产转移的会计。考点一:金融资产及其分类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将金融资产分为四类: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会计处理:初始计量时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投资收益。2.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是债券投资,以摊余成本计量。3.贷款和应收款项;以摊余成本计量。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

2、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处置时“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要转到投资收益。【注意】四类金融资产第一类的交易费用计入投资收益的借方,其他三类交易费用计入入账价值;重分类有限制,第一类与后面的三类不能相互重分类。但是,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相互之间可以重分类。考点二:金融资产转移的定义、形式和作用一、金融资产转移的定义金融资产转移,是指企业(转出方)将金融资产让与或交付给该金融资产发行方以外的另一方(第三方,即转入方)。其中,金融资产既包括单项金融资产,也包括一组类似的金融资产;既包括单项金融资产(或一组类似金融资产)的一部分,也包括单项金融资产(或一组类似金融资产)整体。二、金融资产转移的

3、形式1.将收取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权利转移给另一方。按照转移的金融资产是整体还是部分,企业金融资产转移分为金融资产整体转移和金融资产部分转移。金融资产部分转移,包括下列三种情形:(1)将金融资产所产生现金流量中特定、可辨认部分转移,如企业将一组类似贷款的应收利息转移等。(2)将金融资产所产生全部现金流量的一定比例转移,如企业将一组类似贷款的本金和应收利息合计的一定比例转移等。(3)将金融资产所产生现金流量中特定、可辨认部分的一定比例转移,如企业将一组类似贷款的应收利息的一定比例转移等。2.将金融资产转移给另一方,但保留收取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权利(暂时的权利),并承担将收取的现金流量支付给最终收款

4、方的义务,同时满足下列条件:(1)从该金融资产收到对等的现金流量时,才有义务将其支付给最终收款方。企业发生短期垫付款,但有权全额收回该垫付款并按照市场上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计收利息的,视同满足本条件。(2)根据合同约定,不能出售该金融资产或作为担保物,但可以将其作为对最终收款方支付现金流量的保证。也就是说,企业不能出售该项金融资产,也不能以该项金融资产作为质押品对外进行担保,意味着转出方不再拥有出售或处置被转移金融资产的权利。(3)有义务将收取的现金流量及时支付给最终收款方。企业无权将该现金流量进行再投资,但按照合同约定在相邻两次支付间隔期内将所收到的现金流量进行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投资的除外。企业按

5、照合同约定进行再投资的,应当将投资收益按照合同约定支付给最终收款方。典型的业务为资产证券化。【例】甲商业银行将其贷款打包卖给信托公司,保留收取现金流量的权利。之后信托公司以贷款为基础发行证券(也称信托收益权凭证),出售给相关投资者(最终收款方为投资者);投资者为取得该证券所支付的价款,通过资金交割最后交付给甲银行。而甲银行收取的款项不是他自己的,其代为收取的投资者回报最终还是要支付给投资者。所以说甲银行将金融资产转移后仍保留收取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权利,并承担将收取的现金流量支付给最终收款方的义务。三、金融资产转移的作用1.盘活基础资产,提高资产流动性。2.多元化资产组合,提高风险管控水平。3.

6、拓宽收入来源渠道,增加盈利机会。4.强化专业分工与合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考点三:金融资产转移的类型一、应收账款保理(应收账款让售)保理是指卖方与保理商之间存在的一种合同关系。应收账款保理,是指企业(供货方或提供劳务方)将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形成的应收账款转移给商业银行,由商业银行为其提供贸易融资等相关服务。根据商业银行是否保留对企业(供货方或提供劳务方)的追索权,应收账款保理分为附追索权应收账款保理和不附追索权应收账款保理两种情形,其实质是应收账款质押取得借款和应收账款出售。在不附追索权应收账款保理方式下,企业一经转移应收账款,与该应收账款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立即发生转移,企业应当终止确

7、认应收账款,实际收到的金额与应收账款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例】某企业向A银行出售一项应收账款117万元,取得价款110万元,与该应收账款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已转移(不附追索权),则企业的处理是:借:银行存款110营业外支出7(出售损失)贷:应收账款117在附追索权应收账款保理方式下,企业因负有连带还款责任,这种责任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企业应当分析这一经济业务的实质。如果与该应收账款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已经发生转移,企业应当终止确认应收账款,实际收到的金额与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因应收账款保理而承担的连带还款责任,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

8、的规定在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如果与该应收账款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没有转移,其实质是企业以应收账款为质押取得银行借款,企业不应终止确认应收账款,实际收到的金额应当确认为一项负债。【例】甲公司向A银行出售一项应收账款117万元,取得价款110万元,与该应收账款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没有转移(附追索权),则甲公司的处理是:借:银行存款110短期借款利息调整7贷:短期借款成本117实际工作中,也可以这样写分录:借:银行存款110财务费用7贷:短期借款117【注意】附追索权的应收账款保理方式下,不代表一定不能终止确认。如上例,假设甲公司应收乙公司账款,乙公司的财务状况非常好,不存在还款困难,此时甲公司

9、出售应收账款的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可以终止确认。二、应收票据贴现和背书转让(一)应收票据贴现应收票据贴现,是指企业以未到期应收票据,通过背书手续向商业银行融通资金,商业银行按照贴现率自票据价值中扣除贴现日至到期日的贴现息后,将余额兑付给企业的筹资行为。不带息应收票据的票据价值即为其面值,带息应收票据的票据价值等于票据到期时的本金和利息之和。我国票据分为两种: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附追索权不能终止确认;银行承兑汇票,开户银行附追索权终止确认。(二)应收票据背书转让企业将持有的应收票据背书转让以取得所需物资,与该应收票据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通常已经发生转移,贴现企业应当终止确认

10、应收票据,应收票据账面价值与应计入物资成本金额之间的差额,应当收付货币资金。企业(背书人)因背书转让应收票据而承担的连带还款责任,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在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三、金融资产证券化(一)金融资产证券化的种类按照被证券化的金融资产(即基础资产)的不同,金融资产证券化可以分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BS)和资产支持证券化(ABS)两大类。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的基础资产是住房抵押贷款,后者的基础资产是除住房抵押贷款以外的其他金融资产。1960年美国商业银行将贷款大量贷给客户,商业银行以贷款为基础发行债券,盘活资金。手写板演示:A银行若直接贷款给C企业,要受到一定限制。假设按规定现在A

11、银行不能再贷款给C企业,那么以下情况就有了产生的基础:A银行代B信托公司出售理财产品,B信托公司将理财产品的出售价款贷给C企业,最终实现了A银行贷款给C企业的目的。利益关系:B信托公司发理财产品时,会约定一定的收益率(4%5%)。B信托公司将款项贷给C企业时,会收取6%8%的报酬,则6%8%与4%5%的金额之差,在A银行与B信托公司间进行分配。(二)金融资产证券化的业务流程金融资产证券化的基本业务流程是:发起机构将可证券化的金融资产(基础资产)转移给特定目的主体(特殊目的实体),由特定目的主体以基础资产产生的现金流量为支持发行资产支持证券。(三)金融资产证券化的参与主体1.发起机构2.特定目的

12、主体3.受托机构4.信用增级机构(内部信用增级、外部信用增级)5.信用评级机构6.承销机构(通常为银行等)7.资金保管机构(发起机构和服务机构不能成为同一资产证券化交易的资金保管机构)8.服务机构(四)金融资产证券化的风险管理考点四:金融资产转移的会计处理本考点主要讲解两个大的问题,第一是金融资产转移的确认,第二是金融资产转移的计量。本考点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本章的难点,建议大家一定要认真掌握。一、金融资产转移的确认金融资产转移的核心问题是要不要对金融资产做终止确认的处理,要不要将金融资产转移方注销掉该资产。(一)终止确认的金融资产转移满足下列两个条件之一的金融资产转移损失,即可以终止确认转移的金

13、融资产。1.企业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转入方的,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企业在判断是否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转入方时,应当比较转移前后该金融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净现值及时间分布的波动使其面临的风险。如果企业面临的风险因金融资产转移发生实质性改变,表明企业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转入方。比如:企业将持有至到期投资或者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甚至是贷款全部卖掉,已经收到全部价款,转移资产与企业再无关系,此时是最典型的转移所有的风险和报酬,此时是采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进行核算,即处置金融资产。2.企业既

14、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但放弃了对该金融资产控制的,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说白了就是“金融资产转移了但是仍与转移方有一定的联系,即转移方还保留了一部分”,“放弃了对该金融资产控制”是说实质重于形式,实质上已经放弃了控制权,尽管还与转出方有一定的联系,也是要终止确认该转移的金融资产的。判断是否已放弃对所转移金融资产的控制,应当重点关注转入方出售所转移金融资产的能力。如果转入方能够单独将转入的金融资产整体出售给与其不存在关联方关系的第三方,且没有额外条件对此项出售加以限制,说明转入方有出售该金融资产的实际能力,同时表明企业(转出方)已放弃对该金融资产的控制,从而应当终止确认所转移的金融资产。转入方是否能够将转入的金融资产整体出售给与其不存在关联方关系的第三方,应当关注该金融资产是否存在活跃市场。如果不存在活跃市场,即使合同约定转入方有权处置该金融资产,也不表明转入方有实际能力,不能判断转出方已放弃了对所转移金融资产的控制。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表明企业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转入方,应当终止确认所转移的金融资产:(1)企业以不附追索权方式出售金融资产。(2)企业将金融资产出售,同时与买入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