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市场报告)某某某年上半年房地产企业拿地策略分析报告12页精品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8085526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5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产市场报告)某某某年上半年房地产企业拿地策略分析报告12页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地产市场报告)某某某年上半年房地产企业拿地策略分析报告12页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地产市场报告)某某某年上半年房地产企业拿地策略分析报告12页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地产市场报告)某某某年上半年房地产企业拿地策略分析报告12页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地产市场报告)某某某年上半年房地产企业拿地策略分析报告12页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产市场报告)某某某年上半年房地产企业拿地策略分析报告12页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产市场报告)某某某年上半年房地产企业拿地策略分析报告12页精品(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上半年房地产企业拿地策略分析报告2010年上半年重点企业拿地表现1:重点企业拿地总量明显增多,新增土地储备相比09年有较大增长(1)排行榜:2010年1-6月万科、保利拿地总量高居全国前两名。2010年1-6月企业拿地金额排行榜数据来源:CREIS中指数据、2010年1-6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金额排行中,拿地金额超过200亿的企业有两家,其中万科以261.74亿居首,保利地产以205.91亿排名第二。拿地金额超过100亿有5家企业。其中中铁建凭借5-6月份的几次积极入市,最终以132.55亿的金额排名第三。中海、绿地分别支付127.88亿和112.18亿,排名4-5位。前十名中,非上

2、市企业有3家,分别是中铁建、绿地和证大房产。2010年1-6月企业拿地面积排行榜数据来源:CREIS中指数据、2010年1-6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面积排行中,万科仍然以1276.43万平米的新增土地面积居首,成为第一家超过1000万平米的企业。前7月新增土地面积超过500万平米的还有2家,分别是保利地产677.67万平米、世茂518.53万平米。前十名中,非上市企业有3家,分别是绿地、万达和中铁建。(2)2010年上半年多数重点企业拿地总量超09年的50%2010年企业拿地总量对比数据来源:CREIS中指数据、企业获取土地储备属于企业的发展战略,房地产企业会根据自己销售量、开工量和竣工量的现状

3、,同时结合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表现,综合考虑自己的拿地策略。2010年新政虽然影响了房地产市场,但对重点企业拿地策略的影响不大。但通过对比2010年上半年和2009年全年重点企业的拿地表现后发现:各企业拿地仍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表现各不相同。企业也没有做出明显的扩张或收缩趋势。2009-2010年拿地总面积对比数据来源:CREIS中指数据、通过对比2010年上半年和2009年全年企业拿地总面积,2010年万科、绿地、万达、和世茂4家企业在土地市场表现出积极扩张的态势,上半年拿地面积均超过2009年的一半,分别占比为92.72%、62.99%、81.50%和79.89%。而华侨城、中海、绿

4、城和龙湖则在拿地方面明显放缓,上半年新增土地面积分别仅占09年的16.09%、16.55%、39.71%和26.41%,拿地步伐明显放缓。另外,保利地产则延续了之前的积极拿地的风格,上半年新增土地面积达677.67万平米,接近09年的一半。2009-2010年拿地总金额对比数据来源:CREIS中指数据、对比2010年上半年和2009年全年拿地金额发现,上半年持重金进入土地市场的企业有万科、华侨城和万达,拿地金额均超过2009年的一半,分别占比86.87%、135.85%和75.30%,其中华侨城2010年因新增土地楼面地价远高于09年平均水平,因此新增面积相比09年大幅下滑。而绿城、世茂地产和

5、富力地产则表现谨慎,上半年用于获取土地的资金明显少于09年,仅占09年全年的39.66%、30.03%和24.78%。2:重点房企对未来市场更加谨慎,企业风险意识明显提高、支出更加理性(1)2010年重点企业拿地收入比普遍下降,万科逆势上涨2009-2010拿地收入比数据来源:CREIS中指数据、2009-2010年拿地收入对比数据来源:CREIS中指数据、支付新增土地出让金,是房地产企业的最大开支之一,因此通过对比房企期内拿地成本和销售收入,可以看出企业对未来的预期是否乐观。通过对比2010年上半年和2009年企业拿地成本与销售收入的比值发现,2010年企业拿地更加谨慎,几乎所有企业都在收入

6、承受范围内安排拿地策略。2009年金地、富力、碧桂园和保利香港拿地收入比均超过100%,而进入2010年,该比值超过100%仅剩下保利香港一家,重点企业均趋于理性,风险意识明显提高。(2)房地产新政出台后,重点房企拿地趋向谨慎、理性、科学2010年上半年品牌房企每月新增土地储备面积及金额数据来源:CREIS中指数据、从品牌房企2010年每个月的拿地情况看,2010年一季度,万科、中海地产、保利地产、绿城集团等品牌房企拿地热情高涨。但在2010年4月中旬房地产新政出台后,品牌房企拿地数量和金额都有所下降,拿地趋向谨慎。中海地产56月均没有拿地,万科拿地策略也出现明显调整,企业56月仅用43亿元新

7、增土地规划建筑面积210万平方米,56月拿地面积与拿地金额占上半年的比例分别为20.1%和17.1%。3:2010上半年,重点房企加大二三线城市土地储备力度2010年4月房地产新政出台后,土地市场渐趋理性,土地溢价明显下降。但是,2010上半年,多数品牌房企拿地金额接近或超过2009年企业拿地金额的50%,企业的投资热情不减。从拿地区域分布看,由于一线城市楼面地价有所提升,而二三线城市楼面地价变化相对较小,品牌房企加大了在二三线城市土地储备力度,拿地面积占企业新增土地储备均接近或超过7成。房企应根据自身的资金实力,制定有效地拿地策略,为持续健康发展蓄力。20092010上半年品牌房企在一线及二

8、三线城市拿地楼面均价数据来源:CREIS中指数据、从拿地楼面均价看,重点房企2010上半年在一线城市的拿地成本较2009年均有提高,其中,保利地产、绿城房产2010年上半年在一线城市的拿地成本较2009年提高了100%以上;相比一线城市,重点房企在二三线城市拿地的楼面均价比较稳定,万科、保利地产、绿城房产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企业通过不同区域、不同产品的有效组合,降低了拿地成本,其中万科、保利、龙湖地产在2009和2010上半年拿地的平均楼面地价均低于3000元/平方米。20092010上半年品牌房企二三线城市新增土地储备比例数据来源:CREIS中指数据、从重点房企拿地趋势看,受一线城市拿地

9、成本较高、销售价格处于高位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加强二三线城市的土地储备成为主流,万科2009年共新增项目45个,其中37个位于二三线城市,二三线城市拿地面积占新增土地建筑面积比重从2009年的89.36%增加至2010年上半年的94.71%,保利地产从2009年的86.50%增加至2010年上半年的91.46%,华润置地2010年上半年新增土地储备更是全部来自二三线城市。中海地产、龙湖地产受产品定位的影响,尽管2010年上半年在二三线拿地面积占比与2009年相比略有下降,但仍然达到80%左右。可见,重点房企对布局二三线城市非常重视,将二三线城市作为企业业绩增长的新支点。房地产新政前后,品牌房企在

10、一线、二三线城市拿地金额比例数据来源:CREIS中指数据、房地产新政出台后,品牌房企拿地策略的另一个特征是更加科学。从拿地区域分布看,2010年13月,万科一线城市的拿地金额占比为21.2%,46月一线城市拿地金额占比下降至17%;绿城房产13月一线城市拿地金额占比为24%,4-6月新增地块皆位于二三线城市;中海13月拿地金额达到134亿元,其中一线城市占比为56.1%,4月份以后除在香港和澳门新增两幅地块外,未在内地拿地。四大房企土地储备去化速度分析(1)万科:土地储备可供使用年限创新高,下半年拿地将更加从容。数据来源:CREIS中指数据、数据来源:CREIS中指数据、万科在年初就声明自己不

11、捂盘、不囤地、不拿地王。但2009年土地市场上的低落表现使得万科的土地储备明显趋紧,因此2010年上半年万科再次迎头赶上,土地储备总量也增加到3201万平米。按照万科的销售速度算,可供销售的年限已经达到4.02年,按照竣工速度算,万科的可供开发的年限也达到6.35年,均创出历史新高。从这点我们可以预计,下半年万科的拿地压力明显减小,这将使得万科在拿地策略方面更加从容。(2)保利地产:销售增长推动拿地需求,保利地产积极的拿地步伐短期难以放缓。数据来源:CREIS中指数据、数据来源:CREIS中指数据、保利地产09年在土地市场上表现颇为抢眼,进入2010年后,保利并没有放缓拿地的步伐。从保利土地储

12、备的可供销售年限看,该周期近四年来始终维持在7年左右,而可供开发年限也始终维持在10年左右。即便是大幅扩张一年半以后,这两个值也没有出现明显的增长。因此可以判断,在销售增长的推动下,保利地产的拿地步伐短期难以放缓。(3)金地集团:可供销售存量土地日益减少,金地正在面临存货短缺的挑战。数据来源:CREIS中指数据、数据来源:CREIS中指数据、金地集团2010年的每月销售业绩均低迷不振,销售已经开始受到存货不足的影响。对比近四年金地的土地储备,可供销售的年限从9.19年一路跌至6.09年,土地储备的增长速度明显落后于销售增长的速度。为此,金地集团有意调整了开工竣工速度,因此可供开发年限仍维持在1

13、1.99年,但已经明显制约到了金地的销售增长。因此,只有尽快补充土地储备总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金地的存货危机。(4)中国海外:土地储备增长远落后于销售增长,可供销售年限一路下滑,被动拿地的压力增大。数据来源:CREIS中指数据、数据来源:CREIS中指数据、中海地产近4年的土地储备总量始终维持在2500-3000万平米之间,但销售却一路提高。按照测算,2010年中海地产土地储备可供销售的年限为5.13年,比2007年的10.97年下跌接近一半。土地储备的增速明显赶不上销售的速度,中海地产也将面临越来越大的被动拿地压力。注:标红的数据为估算数据。其中土地储备为中房指数的监测数据,竣工面积和销售面积均为09年基础上按20%的增速计算所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