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安全)塔吊施工专项安全方案讲义精品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8077032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73.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安全)塔吊施工专项安全方案讲义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工程安全)塔吊施工专项安全方案讲义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工程安全)塔吊施工专项安全方案讲义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工程安全)塔吊施工专项安全方案讲义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工程安全)塔吊施工专项安全方案讲义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安全)塔吊施工专项安全方案讲义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安全)塔吊施工专项安全方案讲义精品(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主墩塔吊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目 录一、工程概况1二、编制依据3三、施工方案4四、危险性分析14五、施工计划15六、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6七、应急预案25八、附件:计算书34附件:主墩塔吊安全防护及安全操作示意图江苏省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主墩塔吊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工程地理位置与工程规模综述2、工程概况2.1、概述为方便主墩施工,分别在8#墩承台西侧,9#墩承台东侧分别设置一座塔吊,采用QTZ63塔吊。2.2、主要技术标准、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设计速度:40km/h。、桥梁荷载等级:城市-A级、人群荷载2.4KN/m2。、桥面宽度:1.5m人行道+3.0m非机动车道+0.25m隔离带

2、+0.25m护轮带+3*3.5m机动车道+0.5m双黄线+3*3.5m机动车道+0.25m护轮带+0.25m隔离带+3.0m非机动车道+1.5m人行道,桥梁总宽31.5m。、横坡设置: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由中心向两侧各2%横坡;人行道由外侧向中心设1%横坡。、桥位处河流通航净空:京杭运河为内河II级航道,通航净宽90m,通航净高7m。、桥位处通航水位:最高通航水位10.63m,最低通航水位8.33m。、地震烈度:桥位处地震动加速度峰值为0.1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55s,桥梁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地震基本烈度7度,桥梁按8度采取抗震措施。、环境类别:本项目桥梁按规范要求进行耐久性设计,根

3、据桥梁所处环境,上部结构按I类环境设计,下部基础按II类环境设计。3、工程自然条件3.1、地形、地貌桥址区地貌上属黄泛冲积平原,地貌类型简单,原始地形较为平坦,地面标高9.7-13.7m,两岸河堤12-14米标高,地面标高一般在9.7-11米之间,河底最深处高程约3.3m。3.2、气候、气象本项目地处暖温带鲁淮季风气候向亚热带气候过渡区,兼南北气候特征,具明显的季风环流特性,冬干冷,夏湿热,四季分明,由于地处两气候带的过渡带,冷暖气团经常交汇,导致气候多变。年平均气温13.5-14.7,1月平均气温-1.5-0.5,7月平均气温27-27.9,极端最低气温-21.5,极端最高气温39.5,年日

4、照时数2250-2445小时,无霜期200-213天。3.3、水文场区地表水发育,主要有京杭运河等河流。地下水为松散岩类空隙水,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及上更新统沉积物中。3.4、工程地质特征层素填土,粘土层,高程8.42-10.83,层厚2.41m。层粘土层,高程7.72-8.42,层厚0.7m。层粘土层,高程4.02-7.72,层厚3.7m。层粉质粘土层,高程2.52-4.02,层厚1.5m。层粘土层,高程-24.58-2.52,层厚27.1m。二、编制依据1、施工图设计及地质勘探资料2、实施性总体施工组织设计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及实施手册4、简明施工计算手册

5、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7、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质200987号文9、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2007年第1号令10、QTZ63(5610)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11、GB5144-2006 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12、GB/T5031-2008塔式起重机技术条件13、ZHDB 207063-2004塔式起重机试验导则14、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2010)15、国家质检总局140号令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规定16、国家质检总局92号令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三、施

6、工方案1、施工技术参数QTZ63独立式:21m高;塔吊自重 ;2、塔吊基础施工按照QTZ63厂家提供的塔吊基础图,采用C35钢筋砼,砼基础承载力不得低于0.12Mpa,基础长宽:5.5m5.5m,深1.6m,重量1135KN。塔吊基础基坑采用挖掘机挖土,在挖到离基底30cm左右时,采用人工挖土防止机械对基底扰动,挖到基底后进行基底承载力试验,满足要求后进行下一步施工。在钢筋在钢筋作业区集中下料、弯曲成型,运至现场绑扎。混凝土采用厂拌混凝土,采用滑槽入模,分层浇筑,分层厚度不得大于30cm。混凝土终凝后,先在顶面覆盖潮湿土工布,洒水养护。3、塔吊施工3.1、塔吊安装施工3.1.1、前期准备 熟读

7、说明书,以便正确迅速架设塔机,达到可顶升加节的位置。立塔时需用一台35t汽车吊。合理安排塔机安装人员,妥善协调各种安装和组装步骤,来往通道及组装现场之间的关系,将使用汽车吊的时间减至最少。 塔吊安装示意图见附图一。3.1.2、立塔要求 、塔机安装工作应在塔机最高处风速不大于8m/s时进行。 、必须遵循立塔程序。 、注意吊点的选择,根据吊装部件选用长度适当、质量可靠的吊具。 、塔机各部件所有可拆的销轴,塔身连接螺栓、螺母均是专用特制零件。 、必须安装并使用保护和安全措施,如扶梯、平台、护栏等。 、必须根据起重臂长,正确确定配重数量,在安装起重臂之前,必须先在平衡臂安装一块2.3t的平衡重,但严禁

8、超过此数量。 、装好起重臂后,平衡臂上未装够规定的平衡重前,严禁起重臂吊载。 、标准节的安装不得任意交换方位,否则无法进行。 、塔机在施工现场的安装位置,必须保证塔机的最大旋转部分如吊臂、吊钩等离输电线5m以上的安全距离。 、准备辅助吊装设备、枕木、索具、绳扣等常用工具。 、塔机安装场地的参考尺寸,详见附图。 、顶升前,应将小车开到规定的顶升平衡位置,起重臂转到引进横梁的正前方,然后用回转制动器将塔机的回转锁紧。 、顶升过程中,严禁旋转起重臂或开动小车使吊钩起升和放下。 、标准节起升(或放下时),必须尽可能靠近塔身。3.1.3、接电源及试运转 当整机按前面的步骤安装完毕后,检查塔身的垂直度,允

9、差为1/1000,再按电路图的要求接通所有电路的电源,试开动各机构进行运转。检查各机构运转是否正确,同时检查各处钢丝绳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是否与结构件有摩擦,所有不正常情况均应予以排除。 3.1.4、顶升 3.1.4.1顶升前的准备 按液压泵站要求给其油箱加油。 清理好各个标准节,在标准节连接处涂上黄油,将待顶升加高用的标准节在顶升位置时的吊臂下排成一排,这样能使塔机在整个顶升加节过程中不用回转机构,能使顶升加节过程所用时间最短。先装4节加强标准节后,再装普通标准节,顺序绝不能颠倒。 放松电缆长度略大于总的顶升高度,并紧固好电缆。 将吊臂旋转至顶升套架前方,平衡臂处于套架的后方(顶升油矩正好

10、位于平衡下方)。 在引进平台上准备好引进滚轮,套架平台上准备好塔身高强螺栓。 3.1.4.2、 顶升前塔机的配平。 塔机配平前,必须先将小车运行到参考位置,并吊起一节标准节或其它重物,然后拆除下支座四个支脚与标准节的连接螺栓; 将液压顶升系统操纵杆推至顶升方向,使套架顶升至下支座支脚刚刚脱离塔身的主弦杆的位置; 通过检验下支座支脚与塔身主弦杆是否在一条垂直线上,并观察套架8个导轮与塔身主弦杆间隙是否基本相同,检查塔机是否平衡。略微调速小车的配平位置,直至平衡。使得塔机上部重心落在顶升油缸梁的位置上。 起重臂小车的配平位置,可用布条系在该处的斜腹杆上作为标志,但要注意,这个标志的位置随起重臂长度

11、不同而改变,事后应将该标志取掉。操纵液压系统使套架下降,连接好下支座和塔身标准节间的连接螺栓。 3.1.5、顶升加节 3.1.5.1 、顶升前的准备工作 、将一节加强标准节或普通标准节(统称标准节)吊至顶升套架引进横梁的正上方,在标准节下端装上四只引进滚轮,缓慢落下吊钩,使装在标准节上的引进滚轮比较合适地落在引进横梁上,然后摘下吊钩。 、将小车开至顶升平衡位置。 、使用回转机构上的回转制动器,将塔机上部机构处于制动状态,并不允许有回转运动。 、卸下塔身顶部与下支座连接的8个高强螺栓。 3.1.5.2、顶升作业 、将顶升横梁定在标准节踏步的圆弧槽内(要设专人负责观察顶升横梁两端销轴都必须放入圆弧

12、槽内),开动液压系统使活塞杆伸出,将顶升套架及其以上部分顶起,顶起略超过半节标准节高度后,使顶升套架的爬爪搁在标准节的上一级踏步上。确认两个爬爪准确地挂在踏步顶端后,将油缸活塞全部缩回,提起顶升横梁,重新使顶升横梁顶在标准节上的上一级踏步上。再次伸出油缸,将塔机上部结构再顶起略超过半节标准节高度,此时塔身上方恰好能有装入一个标准节的空间,将顶升套架引进横梁的标准节引至塔身正上方,稍微缩回油缸,将新引进的标准节落在塔身顶部,并对正,卸下引进滚轮,用8件M30的高强度螺栓(每根高强螺栓必须由两个螺母)将上下标准节连接牢靠(预紧力矩不小于1800kNm)。 再次缩回油缸,降下支座落在新的塔身顶部上,

13、并对正,用8件M30的高强度螺栓将下支座与塔身连接牢靠,每根高强度螺栓必须有两个螺母,即完成一节标准节的加节工作,若连续加几节标准节,则可按照以上步骤重复几次即可。为使下支座顺利的落在塔身顶部,并对准连接螺栓孔。在缩回油缸之前,可在下支座四角的螺栓孔内从上往下插入四根(每角一根)导向杆,将下支座落下。 3.1.5.3、顶升过程的注意事项: 、塔机最高处风速大于8m/s时,不得进行顶升作业。 、顶升过程中必须保证起重臂与引入标准节方向一致,并利用回转机构制动器将吊臂制动住,小车必需停在规定的顶升配平位置。 、若要连续加几节标准节,则每加完一节后,用塔机自身起吊下一节标准节前,塔身各主弦杆和下支座

14、必须有8个M30的螺栓连接,唯有在这种情况下,允许这8根螺栓每根只用一个螺母。 、所加标准节上的踏步,必须与已有标准节对正。 、在下支座与塔身没有用M30螺栓连接好之前,严禁吊臂回转、小车变幅和吊装作业。 、在顶升过程中,若液压顶升系统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止顶升,将下支座落在塔身顶部,并用8件M30高强螺栓将下支座与塔身连接牢靠后,再排除液压系统的故障。 3.1.5.4、塔机加节达到所需工作高度(但不超过独立高度)后,应旋转起重臂至不同的高度,检查塔身各接头处,基础地脚螺栓的拧紧问题(哪一根主弦杆位于平衡臂正下方时就把这根弦杆从下到上的所有螺母拧紧,上述连接处均为双螺母防松)。 3.2、投入使用

15、前的检查工作 塔机投入使用前的工作,是为了保证塔机能正确操纵,并在安全条件下运行。这些工作主要是:对塔机部件的检查及调试各安全装置。 3.2.1、部件检查 为了检查架设工作的正确性和保证安全动转,应对塔机各部件进行一系列试运转和检查工作。 、各部件之间的紧固连接状况检查; 、检查支承平台及护栏的安装情况; 、检查钢丝绳穿绕是否正确,及其不能与塔机机构和结构进行摩擦; 、检查电缆通行状况; 、检查平衡臂配重的固定状况; 、检查平台上有无杂物,防止塔机运转时下坠伤人; 、检查各润滑面和润滑点。 3.2.2、安全装置调试 塔机安全装置主要包括:行程限位器和荷载限制器。行程限位器有:起升高度限位器、回转限位器、幅度限位器。荷载限制器有:起重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此外还包括风速仪。 3.2.3、立塔后检查项目表3-1立塔后检查项目序号检查项目检查内容1底架检查地脚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