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有答案)[共4页]

上传人:哈**** 文档编号:138070210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有答案)[共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有答案)[共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有答案)[共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有答案)[共4页]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有答案)[共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有答案)[共4页](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探究题1、某学校实验室的废液缸中收集了学生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后残留的废液。小红同学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麽物质?【做出猜想】小红认为废液中的溶质只有CaCl2。你认为还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HCl 。(填化学式)。【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实验与结论】(1)小红取少量残留废液和少量氯化钙溶液分别加入到两支试管中,并分别滴入无色酚酞试液作对比试验,结果两支试管中溶液均无色,于是小红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2)你认为小红的实验 不能 (填“能”或“不能”)证明他的猜想是正确的,理由是 酸性、中性物质都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 。

2、(3)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的试剂是 石蕊试剂 ,当加入该试剂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溶液显红色 。【拓展应用】(1)若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想要处理废液只得到CaCl2溶液,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 碳酸钙 ,反应完全后过滤。(2)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实验室的废液未经处理直接导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腐蚀管道,污染环境等等 。(写一条)2、某学习小组在探究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实验中,先用铝制易拉罐收集满一罐CO2气体,然后迅速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浓溶液,立即将易拉罐口封闭(不漏气),轻轻摇动易拉罐,发现易拉罐很快变瘪,但过一段时间后,易拉罐又重新鼓起来(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

3、化忽略不计)。【提出问题】易拉罐为什么先瘪后鼓?【分析猜想】易拉罐开始时变瘪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易拉罐重新鼓起的原因是易拉罐中又生成了气体A,其成分极有可能是CO2或 H2。【查阅资料】Na2CO3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只有在高温条件下才会分解;铝单质比较容易被酸、碱腐蚀。【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为了检验铝制易拉罐中重新生成的气体成分,小组又进行如下实验,并记录了相应的实验现象: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将易拉罐口打开,迅速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罐口。发出“噗”的一声,产生淡蓝色火焰,片刻后熄灭。说明罐中重新生成的气体A是 H2。取少量铝片于试管中,先加入适量的水,片刻后再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

4、液。先加水,没有明显变化,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说明铝是否与水直接反应:否 (填 “是”或“否”),铝能够与NaOH 溶液反应。取少量易拉罐中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原CO2气体被NaOH溶液吸收【实验结论】铝制易拉罐变瘪的原因是CO2被NaOH溶液吸收,铝制易拉罐重新鼓起的原因是铝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了气体。【反思评价】小组根据实验探究获得一条对金属铝化学性质的新认识: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放出氢气 。【拓展延伸】Al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了气体的同时还生成另一种书写形式类似于KMnO4的盐,请完成下列反应化学

5、方程式:2Al+2NaOH+2H2O= 2 (6)NaAlO2 +3A。当然,本实验只是初步探究,还有进一步探究的价值,有待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去深究。3、实验小组研究盐酸、氢氧化钙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图所示8个实验。(1)实验后某试管中为黄色溶液,该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_稀盐酸_,溶液变为无色。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_无色酚酞溶液_。(3)实验后某试管的底部有白色固体,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出现。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实验后某试管中只得到无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

6、Na2CO3溶液,无明显现象。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原无色溶液中的溶质是(写出所有可能)_Na2CO3_。4、下图装置可以完成多个简单实验,具有药品用量少、实验现象明显、尾气不外逸等优点。(1)若甲中吸有浓氨水,乙中吸有无色酚酞溶液,将甲、乙中的液体同时挤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分子是在不停运动的_。(2)若甲中吸有水,乙中吸有稀硫酸,烧杯中盛有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烧杯中盛有碳酸钠粉末。为了验证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应采取的实验操作是_先滴硫酸,反应一段时间后再滴加水_。(3)若先将甲中的液体挤出,观察到

7、气球明显鼓起,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再将乙中的液体挤出,气球又明显鼓起。请将下表中的试剂补充完整。滴管甲烧杯滴管乙烧杯试剂H2O氢氧化钠固体稀盐酸Mg气球鼓起是因为装置内气压增大,两次气压增大的原因依次是_瓶内温度升高,导致气压增大,第二次是由氢气生成,导致气压增大_。5、小军同学在学习酸碱盐有关知识时,对一些沉淀物质的颜色产生了兴趣。老师告诉他氢氧化铜是蓝色、氢氧化铁是红褐色,让他自己探究氢氧化亚铁的颜色。下面请你和他一起探究。查阅资料(1)铁有两种氢氧化物,它们可以分别由相对应的可溶性盐与碱溶液反应而制得。(2)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立即被氧化。(3)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提出

8、猜想氢氧化亚铁是浅绿色。实验过程在2支试管里分别加入少量FeCl3和FeSO4溶液,然后滴入NaOH溶液,观察现象。请补充完成下表:FeCl3溶液Fe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的现象生成红褐色沉淀先生成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沉淀。化学方程式 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复分解 反应。FeSO4+2NaOH = Fe(OH)2+Na2SO44Fe(OH)2 + O2+ 2H2O = 4Fe(OH)3(完成并配平此方程)学习交流(1)氢氧化亚铁是白 色而不是浅绿色。(2)小军联系到CO2与C的反应,认为FeCl3溶液可以转化为FeCl2溶液。你认为小军的理由是铁元素有+2、+3两种化合价

9、,而+2价是处在0价和+3价之间 。6、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过氧化钠(Na2O2)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于是他们做了以下探究实验。实验1:向包有过氧化钠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请你对脱脂棉燃烧的原因进行分析 反应放出的热量使温度达到了脱脂棉的着火点 。实验2:向盛有过氧化钠粉末的试管中加入水,充分反应后,取试管中的少量溶液放入另一小试管中加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过一会儿,红色又褪去了。【提出问题】溶液为什么先变红,过一会儿红色又褪去了呢?【猜想】甲同学认为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猜想不正确,理由是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10、不足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 。【查阅资料】滴加酚酞呈现红色的溶液遇到H2 O2时,H2 O2可以破坏酚酞的结构,使酚酞在碱性溶液中不再显红色;酚酞在稀碱性溶液中稳定显红色,而在浓氢氧化钠溶液中显红色后又褪色。【猜想】猜想A:可能是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H2 O2,使红色褪去; 猜想B: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太大,使红色褪去。【实验探究】请你将下列实验方案填写完整。猜想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取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溶液放入试管中,加适量的MnO2后,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 木条复燃 猜想 A正确B取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溶液放入试管中, 加入大量水稀释,然后滴加酚酞溶液 。 溶液变红,但很快又褪去

11、 猜想 B错误【得出结论】根据实验分析,过氧化钠与水反应除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外,还存在另一反应,则另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7、小强在回家的途中经过一鱼塘边时,发现养鱼师傅向鱼塘中撒一种微黄色的固体,鱼塘中顿时产生大量气泡,经咨询得知,这种固体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钙(CaO2),请你与小强共同探究。(1)为研究鱼塘中大量气泡是何种气体所致,小强使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 氧气 。由此可知养鱼师傅向鱼塘中撒过氧化钙的目的是 增加鱼塘里面的含氧量 ,仪器a的名称是 烧杯 。(2)根据质量

12、守恒定律,小强认为过氧化钙与过量水反应还应产生某种含有钙元素的产物。开始小强假设该产物为CaO,但通过思考他很快否定了原先的假设,并重新假设生成的含钙产物为Ca(OH)2。请解释小强否定原假设建立新假设的理由: 氧化钙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小强的新假设,并填入下表空格中:实验步骤可能出现的现象结论往实验后的溶液里面通入二氧化碳有白色沉淀生成CaO2与H2O反应有Ca(OH)2生成CaO2与H2O反应无Ca(OH)2生成(3)小强通过实验证明了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确有氢氧化钙生成,请写出过氧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小强在实验时观察到烧杯中有气泡产生,由此他还得出了什么结论过氧化钙与水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