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行业)红色旅游项目可研报告精品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8031300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12.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行业)红色旅游项目可研报告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旅游行业)红色旅游项目可研报告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旅游行业)红色旅游项目可研报告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旅游行业)红色旅游项目可研报告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旅游行业)红色旅游项目可研报告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行业)红色旅游项目可研报告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行业)红色旅游项目可研报告精品(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鹤峰县屏山红色旅游建设项目第一章 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鹤峰屏山红色旅游项目1.1.2建设性质新建1.1.3拟建地点鹤峰县屏山村1.1.4建设单位湖北宝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熊家喜。1.1.5建设工期15个月。1.1.6项目总投资及融资方案该项目总投资996万元。其中申请国家预算内投资690万元,申请县级财政扶持150万元,企业自筹156万元。1.1.7规划建设内容规划占地面积40亩,搬迁农户3户。其中:恢复红军后方医院、枪炮局、被服厂原貌,占地面积1300;道路工程占地1000,红军烈士墓、碑和纪念亭50处,占地面积1000;通电、通水、污水处理、环卫厕所、停车场、园

2、林等占地面积23000。1.1.8项目经营及财务指标1、预计游客人数:2012年屏山红色旅游人次5万,往后旅游人次的增幅预计为20%,其中屏山红色旅游人次增幅预计为5%,本项目拟从2011年开始建设,2012年投入经营,经营成长期预计为5年,成熟期游客人数预计为6.7万人。2、预计销售收入:达产期人均消费270元,游览消费48.6元,年游览收入为326万元。3、预计销售成本:达产期年总成本为86万元,其中年固定成本为50万元,变动成本为36万元。4、预计销售税金:该项目达产年国家税收总额为47.2万元,其中增值税及附加7.2万元,所得税40万元。5、预计销售利润:该项目寿命期计算为10年,财务

3、静态盈利累计为1724万元,平均每年172.4万元,投资利润为24%;按5%的折现系数折现,累计净现值为80万元。6、投资回收期:该项目投资回收期为7.9年(含建设期)。7、财务内部报酬率:该项目的内部财务报酬率为8%1.2项目业主概况湖北宝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属股份制企业,注册资本1000万元。其中,熊家喜占80%,鹤峰县成坤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占10%,张斌占5%,夏国成占5%,熊家喜任董事长。办公地址:鹤峰县容美镇九峰大道111号。业务范围:房地产开发、旅游景区开发、汽车维修、建材经营。公司实力:该公司资力雄厚、机械设备齐全、人才素质较高、综合实力较强。公司下设办公室、投

4、资咨询部、工程项目部、财务部、资料统计部。公司现有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3人、高级经济师1人、经济师2人、统计师2人、助理工程师2人、会计师2人和专业技术人员等15人。公司不断开拓、求实、创新,始终坚持“诚信至上、铸造精品、回报社会、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原则,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加快发展。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企业会计准则 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8.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 9.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实行企业投

5、资项目备案制指导意见的通知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11.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 12.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 13.其它相关政策、法律及规范文件1.4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范围从政策、规划、需求、环境、技术、经济、投资、效益、风险等深入研制项目的建设背景,建设条件,建设规模及方案设计,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效益评价等。在此基础上形成拟建项目在经济、技术以及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与利用等方面是否可行。1.5研究结论及建议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和省、州产业政策,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的原则,对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产业升级、丰富红色旅游精品线内涵、保护和挖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满足

6、社会需求有重要意义,项目总体方案可行,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建议投资建设。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意义2.1项目建设背景2.1.1国民收入稳定增长 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比上年增长8.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5477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56958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142918亿元,增长8.9%。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6%,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8%,下降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6%,上升0.8个百分点。 2009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剔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

7、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实际增长9.8%。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1.0%,城镇为36.5%。按2009年农村贫困标准1196元测算,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3597万人。 图表:2009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 图表: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175元 2.1.2旅游产业稳定发展2008年,我国旅游业连续遭受金融危机和各种突发事件、不利因素的冲击,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我国旅游行业总体上保持了平稳发展。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1.30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08.43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1.4%和2.6%;国内

8、旅游人数17.12亿人次,收入8749.30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6.3%和12.6%;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4584.4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9%;旅游业总收入1.16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5.8%。2009年,我国旅游业总体保持较快增长,旅游总收入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初步统计全年旅游总收入约为1.2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其中,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快速增长,入境旅游市场逐步恢复,出境旅游市场平稳发展。同时,旅游投资规模大幅增长,企业经营业绩开始回升,旅游产业对经济社会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强。2010年上半年,我国旅游经济运行总体良好,增长动力比较充足,旅游消费保持旺盛,旅游市场较快增长,企

9、业经营效益明显好转。初步统计国内旅游人数10.97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8.6%;国内旅游收入6055亿元,增长20.6%。入境人数6550万人次,增长5.5%;旅游外汇收入215亿美元,增长14.5%。旅游总收入7500亿元,增长19%。2.1.3区域发展战略支持湖北正着力推进“两圈一带”发展战略(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长江经济带),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包括宜昌、神农架、荆州、恩施和襄樊、十堰、荆门、随州等8个市(州、林区),人口总量、版图面积分别占全省的50和70,鹤峰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支持发展生态文化、民俗文化发展的战略范畴。2.2项目建设意义2.2.1社会

10、意义1、对丰富革命传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鹤峰是红四军的诞生地,是湘鄂工农武装割据的发源地和战略后方。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鹤峰6万多人口有2.5万人参加革命,其中3000多人牺牲了宝贵的生命。解放后,有685人被追认为烈士。贺龙元帅创建的屏山红军后方医院,是湘鄂边革命根据地最大的红军伤病员的救治中心;贺龙元帅在容美东街设立的枪炮局、被服厂是湘鄂边革命根据地红军后勤保障中心,对保存和壮大红四军实力、策应中央红军西出北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红色典故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宝贵财富。2、对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当年,屏山红军后方医院,遭到敌人的反复偷袭,许多红军将士牺牲在那里,被医护

11、人员掩埋,现场悲壮;红军后方医院使成百上千红军战士重返前线,贡献伟大;枪炮局、被服厂源源不断的为前线提供后勤保障,功在千秋。但是,这些文物,有的被为被自然浸渍(屏山烈士墓),有的在文革中被损毁(枪炮局、被服厂),这些红色遗址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修复这些遗址,对丰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远历史意义。2.2.2经济意义1、对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生态文化建设、民俗文化建设、红色文化建设等,鹤峰不仅生态文化、民俗文化历史厚重,且红色文化源远流长,湘鄂边革命烈士陵园被列为全国30条精品景线景点之一,完善和配套以湘鄂边革命烈士陵园为核心的红

12、色旅游文化景观,形成与生态文化、民俗文化互动发展,对丰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内涵,促进生态文化、民俗文化升级,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的战略支点,具有深远意义。2、对培育壮大县域经济具有重要意义。鹤峰经济已经进入第二产业主导发展的历史阶段。2009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0.8:35.6:33.6,往后要着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产业,以期形成第三产业大于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大于第一产业的良性结构,打造具有国家级红色旅游精品景线、景点,可以提升生态、民俗旅游人气,带动第三产业全面发展,拉动产业结构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3、对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建设业主,是一家开发房地产、旅游物

13、流的综合类企业,已经建成的躲避峡自然风景区(屏山入口)和屏山民俗风情园,经济效益处在释放阶段,通过对屏山红色景点的旅游开发,其游客人数可望成几何级数增长。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3.1 项目地区条件3.1.1 项目地区自然条件(1)地理位置。鹤峰县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东南角,地处东径10945至11038,北纬2938至3014之间。东毗湖南省石门县,南邻湖南省桑植县,西接湖北省来凤县、宣恩县,北抵湖北省巴东县、建始县,东北与湖北省五峰县相连,西北与湖北省恩施市接壤。县城距省会武汉市603公里,距自治州首府恩施市176公里。境内东西长85公里,南北宽67公里,版图面积2872

14、平方公里。(2)地形地质。鹤峰县地处中国地形第二级阶梯云贵高原东部的延伸部分,是武陵山脉石门支脉上的一个山区县,境内地形地貌具有典型的山地特征。境内地质结构较为简单,地形复杂,地貌千姿百态。山高谷峡,切割深,高差大,海拔最低的江口194米,最高的牛池2096.3米,平均海拔1147米,平均切割深784米,平均地面坡度24.1度。在全县土地总面积中,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占17.6%;海拔800-1200米的二高山,占42.8%;1200米以上的高山,占39.6%。(3)水文概况。县境内溪河遍布,流域面积大。年平均径流深1223毫米,径流总量35.3亿立方米,每平方公里径流量为122.3万立方

15、米,四季分配不均。据鹤峰县水文站实测溇水河洪枯比为23331。最大径流深高达1980毫米,最小径流深只有656毫米。(4)气候概况。鹤峰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春季天气复杂多变,阴晴不定;夏季多雨湿热;秋季凉爽;冬季较为干燥寒冷。从低山到高山依次表现出低热中暖高湿寒的气候特点,垂直差异十分明显。平均年降雨量1734.9,蒸发量1028.5,无霜期296天,平均温度15.8,日照时数1216.4h,10的积温4892,干旱日数87天。(5)土壤概况。境内土壤呈典型地带性分布和地域性分布,土壤类型复杂,种类众多,地带性土壤垂直分布规律明显,微域土壤千变万化,星罗棋布,点辍于各个生物气候带中,且多数土壤深厚肥沃,酸碱度适中,质地良好,适宜多种林木生长。共有10个土类,23个亚类,65个土属,169个土种。其中林业用地土壤8个土类,16个亚类,29个土属,87个土种,在8个林业用地土类中,分布最广的是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4个地带性土类。(6)森林植被。鹤峰地处鄂西山区,地形地貌高低起伏,微域气候及土壤种类多样,植物资料丰富多彩,种类繁多,共有171种,645属,1264种。全县林业用地344.98亩,人均占有林业用地15.8亩,全县活立木蓄积448.34万立方米,人均蓄积20.5立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