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技术操作常规 (待修订).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8027724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科技术操作常规 (待修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产科技术操作常规 (待修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产科技术操作常规 (待修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产科技术操作常规 (待修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产科技术操作常规 (待修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科技术操作常规 (待修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科技术操作常规 (待修订).doc(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产科手术技术操作常规一、四部触诊用以检查子宫大小、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及胎先露是否衔接。1、孕妇排尿后仰卧于检查台上,暴露出腹部,双腿略屈曲分开以使腹肌放松。2、检查者站与孕妇右侧,进行前3步手法时,检查者面向孕妇脸部,做第4步时,检查者面向孕妇足端。3、触诊方法:第1步手法:检查者两手置于宫底部,手测宫底高度,根据其高度估计胎儿大小与妊娠周期是否相符。然后以两手指腹相对交替轻推,判断在宫底部的胎儿部分,若为胎头则硬而圆且有浮球感,若为胎臀则柔软而宽且形态不规则。第2步手法:确定胎产式后,检查者两手掌分别置于腹部左右侧,轻轻深按进行检查。触到平坦饱满部分为胎背,并确定胎背向前、向侧方或向后。

2、触到可变形的高低不平部分为胎儿肢体,有时能感到胎儿肢体在活动。第3步手法:检查者右手拇指与其他4指分开,置于耻骨联合上方握住胎先露部,进一步检查是胎头或胎臀,左右推动以确定是否衔接。若胎先露部仍可以左右移动,表示尚未衔接入盆;若不能被推动,则已衔接。第4步手法:检查者左右手分别置于胎先露部的两侧,沿骨盆入口向下深按,进一步核实胎先露部的诊断是否正确,并确定胎先露部入盆程度。先露为胎头时,一手能顺利进入骨盆入口,另手则被胎头隆起部阻挡,该隆起部称胎头隆突。枕先露时,胎头隆突为额骨,与胎儿肢体同侧;面先露时,胎头隆突为枕骨,与胎背同侧。二、骨盆测量 骨盆大小及其形态对分娩有直接影响,是决定胎儿能否

3、顺利经阴道分娩的重要因素。产前检查时应作骨盆测量。骨盆测量分外测量和内测量两种:(一)骨盆内测量测量时孕妇取仰卧截石位。妊娠24-36周、阴道松软时测量为宜,过早测量阴道较紧,近预产期测量容易引起感染。1、对角径(DC):为骶岬上缘中点到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正常值为12.513cm,此值减去1.5-2cm为骨盆入口前后径的长度,称为真结合径,正常值为11cm。检查者将一手示、中指伸入阴道,用中指指尖触到骶岬上缘中点,示指上缘紧贴耻骨联合下缘,另一手示指标记此接触点,抽出阴道内的手指,测量其中指尖到此接触点的距离,即为对角径。测量时若中指指尖触不到骶岬上缘,表示对角径值12.5cm。但骨盆入口最

4、短前后径并不是对角径和真结合径,而是产科结合经,此值无法用手指直接测出,可通过对角径减去2.5cm左右间接得出,正常值为10cm,该数值取决于耻骨联合高度和倾斜度。2、坐骨棘间径:测量两侧坐骨棘间径的距离,正常值为10cm。方法是以一手的示、中指放入阴道内,触及两侧坐骨棘,估计其间距离。也可用中骨盆测量器,所得数值较精确。坐骨棘间径是中骨盆最短的径线,此径线过小会影响分娩过程中胎头的下降。3、坐骨切迹宽度:代表中骨盆后矢状径,其宽度是坐骨棘与骶骨下部间的距离,即骶棘韧带的宽度。将阴道内的示指置于韧带上移动,能容3横指(5.5-6cm)为正常,否则为中骨盆狭窄。(二) 骨盆外测量 产前检查应常规

5、行骨盆外测量,能间接判断骨盆大小及其形状,操作简便,用骨盆测量器测量以下径线:1、髂棘间径:孕妇取伸腿于仰卧位。测量两髂前上棘外缘距离,正常值为2326cm。2、髂嵴间径: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俩髂棘外缘最宽的距离,正常值为2328cm。3、骶耻外径:孕妇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测量第5 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的距离,正常值1820cm。第5 腰椎棘突下相当于米氏菱形窝的上角。此径线间接推测骨盆入口前后径长度,是骨盆外测量中最重要的径线。骶耻外径与骨质厚薄有关,骶耻外径值减去1/2尺桡周径值,即相当于骨盆入口前后径值。4、坐骨结节间径或称出口横径:孕妇取仰卧位,两腿向腹部弯曲,双手抱

6、紧双膝,测量两侧坐骨结节内侧缘的距离,正常值为8.5-9.5cm。也可用检查者的手拳概测,能容纳成人横置手拳则属正常。此径线直接测出骨盆出口的横径长度。若此径值8cm,应加测出口后矢状径。5、出口后矢状径:为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至骶骨尖端的长度。检查者戴有指套的右手食指伸入孕妇肛门向骶骨方向,拇指置于孕妇体外骶尾部,两指共同找到骶尾尖端,用骨盆出口测量器一端放于坐骨结节间径的中点,另一端放于骶骨尖端处,即可测量出口后矢状径,正常值为89cm。此值不小能弥补稍小的坐骨结节间径。出口后矢状径与坐骨结节间径之和15cm时,表示骨盆出口狭窄无明显。6、耻骨弓角度:两手拇指指尖斜着对拢放置于耻骨联合下缘,左

7、右拇指平放在耻骨降支下,测量所得的两拇指见得角度即为耻骨弓角度。正常值为90,小于80为不正常。此角度可反映骨盆出口横径宽度。三、正常分娩的操作接产前的准备(一)环境准备1.产房应常规每天空气消毒一次,每次接产结束产妇回病房后追加消毒一次或通风1020分钟。2.产包及有关器械应定期高压蒸汽灭菌消毒,标明消毒日期,夏季(5月1日至9月30日),消毒有效期为一周,冬季(10月1日至4月30日),消毒有效期为两周。3.有关急救设备和药品处于备用状态。4.保持室内温度在2628。(二)会阴冲洗及消毒1.会阴冲洗总原则(1)孕妇取膀胱截石位。(2)两遍肥皂水加一遍碘伏,肥皂水清洁时由外侧向中央,碘伏消毒

8、时由中央向外侧。(3)每次肥皂水后用温开水冲洗一遍(每次需用水500ml,水温3941)。(4)每一步骤操作时间要求不少于2分钟30秒,全过程共需7分钟。(5)每冲洗一人需无菌纱布5块,无菌钳3把,第3把无菌钳只能用于碘伏消毒。(6)碘伏消毒的范围不得超过肥皂水清洁的范围。(7)冲洗完成后,更换无菌会阴垫1张。(8)最后处理污物,按要求包好冲洗包。2.操作人员要求:操作前向孕妇做好解释工作并洗手戴口罩。 3.准备冲洗用物品(1)20的肥皂水,0.5碘伏,冲洗包,冲洗壶(内盛3941温开水1000ml)。(2)打开冲洗包,1号弯盘(或辅料罐)放纱布4块,内盛20肥皂水;2号弯盘(或辅料罐)放纱布

9、1块,内盛0.5碘伏。4.会阴冲洗具体步骤(1)第一遍肥皂水擦洗第一把无菌钳夹第一块肥皂水纱布。从阴阜(由上向下)对侧大腿根近侧大腿根对侧大腿上12近侧大腿上12会阴体对侧臀部近侧臀部,弃之。第一把无菌钳夹第二块肥皂水纱布(用第二把无菌钳传递)。从对侧小阴唇近侧小阴唇对侧大阴唇近侧大阴唇会阴体肛门,弃之。(2)第二遍肥皂水擦洗第二把无菌钳夹第三块肥皂水纱布,方法同第一遍肥皂水。第二把无菌钳夹第四块肥皂水纱布,方法同第一遍肥皂水。温开水冲洗:中间对侧近侧中间,将皂液冲净。(3)第三遍碘伏消毒 第三把无菌钳夹碘伏纱布一块:阴裂对侧小阴唇近侧小阴唇对侧大阴唇近侧大阴唇阴阜(由下向上)对侧大腿根近侧大

10、腿根对侧大腿上13近侧大腿上13会阴体对侧臀部近侧臀部肛门,弃之。(三)刷手1.剪短指甲,戴好口罩帽子(不许露出头发),着清洁刷手衣裤,衣袖挽到肘上4寸。2.用肥皂洗净双手及手臂至肘上3寸,手指朝上肘朝下,用清水冲净皂液,取无菌干毛巾从手到肘部擦干手臂(擦过肘部的毛巾不可再擦手部;两只手臂分别用两块毛巾)。3.用无菌刷子蘸0.5碘伏,由指尖向上依次刷至肘上3寸处,两臂交替刷洗,特别注意甲缘,甲沟,指蹼等处,共刷洗5分钟(中途可蘸碘伏或更换刷子)。4.取无菌干毛巾从手到肘部擦干手臂。(擦过肘部的毛巾不可再擦手部,两只手臂分别用两块毛巾)。5.刷手后,保持拱手姿势举于胸前,上不可超过肩部,下不可低

11、于腰部。正常分娩的接生程序:1.初产妇儿头拨露12cm,经产妇宫口开大34cm以上,根据进展情况进行会阴消毒,准备接生(取膀胱截石位或两腿屈膝);打开红外线暖箱;备好肩垫和新生儿抢救用品。2.接生者进行刷手,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3.铺产台:(1)在产台远端处将纱布及棉球分开放,将两个棉球用盐水浸濕并挤干放在小碗中备用(擦拭新生儿眼睛),用一把止血钳套好气门芯,按接产顺序摆好器械,将处理脐带用的物品放置在保暖台上。(2)在两腿屈膝内侧及产单中上端将产单折起,防止羊水外流。(3)腹部放置消毒巾一块,两侧大腿各铺治疗巾一块,会阴部一块,内垫纱布一块,用布巾钳固定。用一棉片堵住肛门,以防污染。(4)

12、右手用消毒巾保护会阴,左手协助胎头做好分娩机转,娩处胎儿时要注意力集中,速度不要太快。要求与产妇配合好,控制孕妇用力,胎头着冠后,在宫缩间歇,嘱产妇用力,缓慢的娩出胎头大径,防止产道的损伤。(5)胎头娩出后,胎肩娩出前,挤净其口腔,鼻腔粘液和羊水,当胎儿的前肩娩出后,为防止产后出血,此时可肌注缩宫素10U或稀释后静脉注射。待下次宫缩发动时,先后协助娩出胎儿的后肩及胎儿躯体。待胎儿全部娩出后,再次挤出其口腔鼻腔粘液,并用低压吸痰器或一次性吸痰管吸痰。羊水流净后,将集血器放在产妇臀下,以便收集阴道出血。6.新生儿处理:对新生儿进行快速评价及初步复苏;如有新生儿窒息按照新生儿复苏程序处理。7.脐带处

13、理(1)断脐:胎儿娩出后,待2-3分钟脐带血管停止搏动后再断脐。(2)脐带消毒:用碘酒、酒精消毒脐带至脐根以上5厘米腹部围绕脐轮直径5厘米的皮肤。(3)结扎脐带:在距脐根0.51cm处止血钳夹住脐带,于上方1cm处剪断脐带,同时检查脐血管(2根动脉、1根静脉)有无异常,用气门芯或脐带夹住脐带(或用丝线结扎),松开止血钳。(4)断端处理:用一块消毒棉片挤净脐带断端处淤血及粘液,随之把棉片围在脐轮周围,左手固定,右手用蘸有3%碘酒或高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20%)的棉签均匀涂擦脐带断端,进行血管烧灼消毒,切勿碰新生儿皮肤。待碘酒或高锰酸钾溶液稍干后,棉签及棉片扔于医疗垃圾桶内。(5)用小纱布裹好脐带

14、处,用油纱布擦净腰部胎脂,然后用脐带卷包扎脐带。8.擦拭新生儿皮肤的胎脂、羊水、血迹,同时检查新生儿有无畸形。9.测量新生儿体重,在新生儿病历上按新生儿脚印和母亲的指印,于母亲核对母亲姓名、新生儿性别、住院号,系脚条或腕带,然后将新生儿放在母亲胸前进行早接触、早吸吮,填写新生儿病历。10.胎盘剥离后,娩出胎盘: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牵引,不得硬牵,发现胎盘胎膜残留,应及时处理。将娩出的胎盘放入小盆内,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11.按常规进行软产道检查(原则:由外向内、由健侧向患侧依次检查),如有软产道裂伤进行修补、缝合。12.测量胎盘大小,脐带长度,并测量盆内出血量。13.清理产台,用碗盘将血及羊水

15、刮净,计出血量,将产包污物按照生活垃圾与医用垃圾分别放置。14.为产妇清洁会阴,盖好被子,清洁器械倒污物桶并清洁油布、地面。认真填写分娩记录及分娩登记等。四、会阴、阴道裂伤修补术(一)会阴、阴道裂伤按裂伤程度的轻重分为以下几度:1、度 会阴部皮肤及粘膜、阴唇系带、前庭黏膜等处有撕裂但未累及肌层者。2、度 除上述组织的撕裂外,还累及骨盆的肌肉和筋膜,如球海绵体肌,会阴深、浅横肌以及肛提肌等,如累及阴道后壁黏膜,可致后壁两侧沟向上撕裂,出血较多,缝合困难。但肛门括约肌全部或部分撕裂。3、度 指肛门括约肌全部或部分撕裂。4、度 裂伤累及直肠阴道膈、直肠壁及黏膜。(二)和度裂伤的修补术1、遵照一般护理原则。2、提供心理支持和鼓励,可使用利多卡因作局部浸润麻醉。必要时使用阴部神经阻滞麻醉。3、助手按摩子宫并在宫底加压。4、仔细检查阴道、会阴和宫颈、暴露会阴部裂伤。5、如果裂伤越过会阴部长且深、应查清有无 度和度裂伤。(1)放一手指进入肛门。(2)轻轻的上抬手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