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市第三十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4月线上学习效果检测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38026164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市第三十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4月线上学习效果检测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市第三十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4月线上学习效果检测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市第三十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4月线上学习效果检测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市第三十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4月线上学习效果检测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市第三十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4月线上学习效果检测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市第三十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4月线上学习效果检测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市第三十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4月线上学习效果检测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时间:95分钟 满分;120分一、基础检测(72分,每题2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C)A田园将芜胡*不归?B曷*不委心任去留?C胡*为乎遑遑欲何之?D奚*惆怅而独悲?C.胡,什么 其他选项是“为什么”。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A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寻,不久。B悟已往之不谏* 谏,劝止,挽回。 C三径就*荒 就,已经。D请息交以绝游* 游,交往。C. 就,将要。3、 下列句子中“之”字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D)A 知来者之可追B恨晨光之熹微C感吾生之行休D胡为乎遑遑欲何之D动词,到.去。其他选项为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4、 下

2、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D)A问征夫以前路B农人告余以春及,C将有事于西畴D遂见用于小邑。D被动句,其他选项为状语后置句。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A时长史郑译、司马刘昉并以奢纵被疏* 疏,疏远。B令崔仲方监之,仲方辞*父在山东。 辞,辞别。C上欲成其美,听*解仆射 听,允许。D时论嘉*其有让 嘉,赞美。B辞,推辞,拒绝。6、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 )A三军,我国古代指上、中、下或左、中、右或步、车、骑三军,与现代陆、海、空三军的实质意义不同,亦可用于对军队的统称。B幸,文中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幸”有“召幸”与“近幸”之分,前者特指皇帝对嫔妃的召见,后

3、者则多指帝王对臣下而言。C禳,指消除灾邪。祈禳是佛教最富特色的法术,祷告神明以求平息灾祸,福庆延长。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欲用禳星术延长自己的寿命,意外失败。D纳言,古代官职名,职责是宣达帝命。史书记载:“纳言,喉舌之官,听下言纳於上,受上言宣於下,必以信。”C不是佛教,是道教。7、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A.其莳也若子:栽种时要像你一样细心B.非有能硕茂之也:并不是有能使它长得高大茂盛的办法C.见长人者好烦其令:看见那些官吏喜欢不断地发号施令D.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我们这些小百姓停止吃早、晚饭去慰劳那些小吏A.其莳也若子:栽种时要像对待子女一样细心8、 下列句子中不属于郭橐驼种树的“窍

4、门”的一项是( D )A 其本欲舒B勿动勿虑,去不复顾C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D摇其本以观其疏密D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这个是“他植者”的做法9、下列句子中“尔”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A官命促尔耕 你 B君尔妾亦然 这样C无他,但手熟尔 罢了D非死则徙尔 你D非死则徙尔 句末语气词10、下列各句中的“且”,其意义为“况且”的一项是(A )A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B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C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D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答案:A. 解析B将近C并且D尚且11、下列文化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A.博士,我国古代学官名。古代常指在学术上精通一经或一艺、从事教学的官职。B

5、.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论语五部儒家经典的合称。C谷梁传,儒家经典之一,与左传公羊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D父忧,古代父亲去世的婉辞。我国古代有为去世的父亲或母亲守丧三年的传统。B.论语改为春秋阅读这首宋诗,完成第12题。漫 郎 陈与义漫郎功业大悠然,拄笏看山了十年。黑白半头明镜里,丹青千树恶风前。星霜屡费惊人句,天地元须使鬼钱。踏破九州无一事,只今分付结跏禅。注漫郎:指唐代道家学者元结,借指放浪形骸不守世俗检束的文人。拄笏看山:比喻在官有高致。元:本来。跏禅:佛教中修禅者的坐法。1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本诗首联借用典故,表达出自己做官十年间放浪形骸,不拘世俗的形象特点

6、。B颔联写透过镜子看到朋友已双鬓斑白,既有对朋友的同情也暗示自己的一事无成。C颈联前句用“星霜”写岁月变幻,用“惊人句”写诗人有才华,表现了诗人的愤慨之情。D尾联将自己过去壮志难酬与现在只好坐跏修禅进行了对比,悲愤之情寓于其中。B 颔联写诗人透过镜子看到自己已双鬓斑白,从而暗示自己一事无成的无奈感慨13、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知识不正确的一项是(D)A.苏轼,北宋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卒谥文忠。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作品集。B.苏轼是北宋文坛成就最高的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开创了豪放一派的词风,在诗歌、书法、绘画、音乐等多方面都有很高造诣。C.苏轼在散文方面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

7、苏”,在词坛上与辛弃疾合称“苏辛”。D.苏轼被后人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石钟山记、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是他的主要代表作品。解析:“文起八代之衰”是苏东坡对韩愈的赞誉14、下列各项加点字的用法与“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中“鸣”的用法一致的是(C)A.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B.晋军*函陵,秦军氾南C.寂寥无人,凄神寒*骨D.渔人甚异*之解析:“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中的“鸣”是使动用法,A是名词作状语B是名词作动词C是使动用法D是意动用法15、下列句子,是宾语前置的一项是(B)A.余固笑而不信也B.古之人不余欺也C.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D.马之千里者解析:A无特殊用法B宾语前置C判断句D定语后置1

8、6、对“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C)A.余下齐安的船,要去临汝,并且大儿子苏迈将要去饶州的德兴县去做县尉 B.我从齐安坐船去临汝,大儿子迈苏要去饶州的德兴县C.我从齐安坐船去临汝,大儿子苏迈要赶到饶州的德兴县当县尉D.余下的船从临安出发,并且大儿子苏迈要去饶州的德兴县17、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A.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尤,更加B.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适,到C.汝识*之乎 识,记得D.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殆,几乎解析:D殆,大概18、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A. 车驾,指天子出巡时乘坐的马车,后亦用为天子的代称。B.

9、国记,按照国家建立的顺序记述多国史实或事件的史书。C. 郡县,秦朝统一后行郡县制,郡以下置县,官员由中央任免。D. 太守,是秦朝至汉朝时期对郡守的尊称,是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解析:B. 国记,按时间顺序记述一国史实或事件的史书。19、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 自京师乘*风雪(冒着)B. 半山居*雾若带然(居住)C. 道皆砌石为磴*(石级) D.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弥漫)B. 居(停留)20、下列“以”解释不同类的一项是:(D )A.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B.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C.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D. 余始循以入(登泰山记)D

10、. 以:连词21、纪年、月、日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A)A.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B. 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C.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D. 在丁卯三月之望A年号纪年,B和C是纪日,D是纪年22、选出对“僻不当道,皆不及往。”翻译正确的一项是:(D)A. 偏僻不在路上的人,都没有来得及去看。B. 处在偏僻的不靠路边的游人,都没有来得及去。C. 偏僻不挡住路的石刻,都来不及去观看。D. 偏僻而不在路旁的石刻,都来不及去观看。此句中心词是“石刻”;当:“在地方”23、划加点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A.悬*知兵势(揣测)B.令游骑邀*其汴人(拦截)C.亦不遑*食(空闲)D.杀

11、戮殆*尽(危险)D.殆(几乎)2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B)A.云中,古郡名,秦时置郡,治所在云中县。有时泛指边关。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持节云中”一句中,“云中”指的是云中郡。B.舍,舍本义是简易的居所,给人临时歇息所用。古代行军一宿或六十里为一舍。也可用作谦辞。C.未,古人根据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总结出十二时辰计时法,“晡”对应的是十五时至十七时。D.配飨,最早太庙只是供奉皇帝先祖及历代皇帝的地方,后来在皇帝的批准下,功臣的神位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称为配飨。B一舍三十里25.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引以

12、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它的旁边,指水边) 所*以*游目骋怀(用来)B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借指音乐) 不知老之*将至( 取消句子独立性)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交往 ) 或取*诸*怀抱(从中取得)D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导致) 未尝不临*文嗟悼(面对)解析D致,思想情趣。26下列句子中“一”都作数词用的一项是( A )A悟言一室之内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C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D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解析A.(B、把看做一样/ 一边;C、一样/一起; D

13、、副词多么/数词一27下面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B )A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散文佳作,又是名帖,流传久远。B序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著作的前言,兰亭集序是朋友之间互相唱和的赠言。C魏晋时期在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王羲之书写的乐毅论黄庭经等楷书作品被称为“书之圣”,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行书第一”。D书法艺术是我国特有的艺术,在我国书法史上,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书法大家,有并称“二王”的王羲之、王献之,有“颜筋柳骨”之称的颜真卿、柳公权等。解析B兰亭集序是诗集的序言,不是赠序。28指出下面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D )A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B未尝不临文嗟悼C齐彭殇为妄作 D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解析D“悟”通“晤”。29下列划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B )A如此,则关右之民息*肩*矣。 休养生息B笼罩之事,仆病*未能也。 生病 C中*外*咸以为灵州乃必争之地。 朝廷内外的人 D准后为谓所倾,始伏*沆言。 信服 解析B.不满,怨恨30.下列文化常识解释错误的一项( C )A 礼部主管典礼、科举、学校等事务,最高长官为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