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某市某汽车镇城市总体规划精品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8025740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66.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某市某汽车镇城市总体规划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城市规划)某市某汽车镇城市总体规划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城市规划)某市某汽车镇城市总体规划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城市规划)某市某汽车镇城市总体规划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城市规划)某市某汽车镇城市总体规划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某市某汽车镇城市总体规划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某市某汽车镇城市总体规划精品(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目名称:东莞市长安镇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3-2020)项目委托:东莞市长安镇人民政府长安镇总体规划领导小组成员:组 长:袁德和、梁荣业副 组 长:孙景森、陈卫江、刘仁根、李迅办公室主任:陈卫江(兼)办公室成员:范钟铭、黄林、周俊、麦锦彪、温兆鸣、蔡振强、蔡超华、张岳潮、莫东鸿等。各村成立规划修编小组,成员由各村主要领导担任。主编单位: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院 长: 刘仁根 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副 院 长: 朱荣远 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副 院 长: 王明昌 高级工程师 总规划师: 范钟铭 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项目主管总工)项目负责人: 黄 林 高级城市规划师 分院副总规划师周

2、 俊 城市规划师项目组成员: 邱晓燕 高级城市规划师葛永军 城市规划师王泽坚 高级城市规划师覃 原 高级工程师罗红波 城市规划师田长远 城市规划师王飞虎 城市规划师梁 峥 高级工程师陆 巍 高级工程师陈 郊 工程师陈晚莲 工程师 协编单位: 广东省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建设部城市交通工程技术中心、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所长安镇规划所:麦锦彪、温兆鸣、蔡振强、蔡超华、张岳潮、莫东鸿目 录第一章 总则4第二章 城镇发展目标与策略5第三章 城镇性质与规模6第四章 镇域土地利用区划7第一节 城镇空间分区7第二节 不准建设区7第五章 城镇总体布局规划9第六章 综合交通规划10第一节 对外交通规划1

3、0第二节 道路交通规划11第三节 公共交通规划12第七章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14第八章 居住用地规划16第九章 工业与仓储用地规划17第一节 工业用地规划17第二节 仓储用地规划17第十章 绿地系统与景观规划18第一节 绿地系统规划18第二节 景观规划20第十一章 城镇更新改造规划21第一节 城镇建设空间政策分区21第二节 城镇更新改造规划23第十二章 市政设施规划24第一节 给水工程规划24第二节 排水工程规划25第三节 电力工程规划25第四节 电信工程规划26第五节 燃气工程规划27第六节 环境保护规划28第七节 环境卫生规划29第十三章 城镇防灾规划30第一节 城镇抗震与消防设施布局30第

4、二节 城镇人防设施布局30第三节 城镇防洪工程规划31第十四章 近期建设规划31第一节 近期建设目标与规模31第二节 近期重点建设地区规划32第三节 近期土地供应计划33第四节 近期建设用地供应指引33第五节 重大设施项目与实施时序34第十五章 规划实施措施36第十六章 附则37附录 东莞市长安镇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38附表1 长安镇现状与规划(2010、2020年)用地汇总表46附表2 长安镇现状与规划(2010、2020年)用地平衡表46附表3 规划高速公路及城镇主次干路一览表47附表4 配建停车场指标48图纸目录01 区位图02 建设用地现状图(2003年)03 城镇土地利用区划图04

5、 空间结构示意图05 城镇建设空间政策分区图06 近期建设规划图(近期2003年2005年)07 用地布局规划图(中期2010年)08 用地布局规划图(远期2020年)09 城镇中心区控制范围示意图10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图11 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图12 公共设施及市政设施规划图13 居住用地规划图14 工业与仓储用地规划图15 生态及景观结构图16 绿地系统规划图17 环境保护及环境卫生规划图18 给水工程规划图(方案一)19 给水工程规划图(方案二)20 雨水工程规划图21 污水工程规划图22 电力工程规划图23 通信工程规划图24 燃气工程规划图25 城镇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图26 远景用地布局

6、示意图27 远景长安、虎门规划协调示意图第一章 总则第1条 本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 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5),以及东莞市长安镇实际情况制定。第2条 编制本规划的主要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建设部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4、建设部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5、广东省城镇规划指引GDPG-002, 广东省中心镇规划指引;6、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及2015年发展规划纲要;7、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及2015年发展规划纲要;8、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东莞市人民政府,1999年);9、东莞市城市总

7、体规划(2000年);10、东莞市村镇规划管理规定(2001年);11、长安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12、长安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13、长安镇各部门提供的相关资料、周边镇区相关规划资料;14、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第3条 规划区范围本次规划的规划区范围即长安镇行政区划范围,总面积98平方公里,远景规划协调区115平方公里。第4条 规划期限近期:2003年-2005年;中期:2006-2010年;远期:2011-2020年;远景:2020年之后。第5条 在规划区范围内进行的一切规划建设及土地利用,均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执行本规划。第6条 本规划

8、强制性内容指文本中黑体字条文。强制性内容是对城市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违反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进行建设的,属严重影响城市总体规划的行为,应依法进行查处。第7条 本规划由东莞市长安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第二章 城镇发展目标与策略第8条 城镇发展总目标通过布局调整、结构优化、社区改造、功能强化、生态控制和特色培育,实现城镇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快速协调发展,把长安镇建设成为城镇文明和生态文明有机结合的现代化中等工业城市。第9条 经济产业发展策略1、构筑长安镇在珠江三角洲城镇群中的区域协调关系;2、通过电子产业的专业化、规模化、效益化推进工业化进程;3、围绕主导产业建立完善的科研教育人才网络

9、;4、以强化城镇功能为宗旨,建立完善的城镇基础设施网络;5、通过生态保护、旧村改造双管齐下,塑造长安新形象;6、深入挖掘和培育城镇特色要素,构筑城镇发展特色。未来5年内,确定长安镇三大主导产业为:以电子工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制造业,以五金、时装、玩具等为主的传统制造业,以商品贸易为主的商贸服务业。确定未来10-20年内,长安镇两大主导产业为以电子工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制造业和以服务业为主的商贸服务业。第10条 人口社会发展策略引导提高村镇城镇化质量,促进加快外来人口本地化进程,构筑稳定的社会人口结构。第11条 城镇空间发展策略1、存量的管理与整合:调整、归并现状零散的工业用地,整合集中成若干工业基

10、地,并统一配套生活居住设施;改造更新旧村及老工业基地,构建城镇空间格局。2、增量的拓展与引导:高标准建设长安城镇中心服务区;统一规划、建设南部沿海片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滨海新区。第三章 城镇性质与规模第12条 城镇性质近中期(20032010年):珠三角综合性的加工制造业基地;中远期、远景(20102020年及之后):珠三角核心圈层中的地区级中心城镇。第13条 城镇职能长安镇从地域分工上充当深港等中心城市的加工制造业基地、生活居住基地及休闲旅游基地。第14条 城镇人口规模1、规划总人口:近期(2005年)78万人;中期(2010年)86万人;远期(2020年)100万人。2、设施配套人口规模

11、2005年、2010年和2020年市政设施配套人口规模分别为78万人、86万人和100万人;公共设施配套人口规模分别为44万人、65万人和86万人。第15条 规划期末城镇化水平100。第16条 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 近期(2005年):控制在50平方公里以内;中期(2010年):控制在57.6平方公里以内;远期(2020年):控制在70平方公里以内。第四章 镇域土地利用区划第一节 城镇空间分区第17条 不准建设区城镇不准建设区域包括五点梅水库、马尾水库的水源保护区、莲花山郊野公园、北部山区和东西两侧山体,面积约30平方公里。第18条 非农建设区(城镇建设区)规划至2010年,非农建设区为长安海

12、堤以北扣除不准建设区之外的陆域范围,面积57.5平方公里。规划至2020年,非农建设区还包括海堤以南农业围垦区,总面积69.2平方公里。第19条 控制发展区规划至2010年,控制发展区为长安海堤以南的农业围垦区用地,面积约8平方公里。第二节 不准建设区第20条 基本农田保护区严格按照东莞市长安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保护规划区内基本农田。2010年前城镇建设原则上不得占用基本农田。第21条 规划至2010年,因区域性高速公路、重要的城市主干道、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占用基本农田保护用地,必须在镇区范围内达到占补平衡。第22条 规划至2020年,因城市建设需要占用长安海堤以南基本农田保护用地,必须严格按

13、照法定程序组织上报审批。第23条 生态敏感区生态敏感区为镇域内河流与规划保留的自然山地,是影响城镇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敏感地区。应保持其现状土地使用性质,严格限制城镇建设占用该区域用地。鼓励集体与个人造林育林。第24条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确定水资源保护区。以水库为水源的一级保护区范围为水库全部水域及周边水源涵养区。水源保护区水质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控制,水资源陆域保护区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格管理。镇域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为五点梅、马尾水库水源保护区,面积约4.78平方公里。第25条 水源保护区内禁止毁林开荒、毁林种果。现有果园应

14、全部退果还林,通过育林改造,采取树木自然生长(不松土、不施肥),并种植对水源保护有较高价值的乔木、灌林、草地等建设水源涵养林。第26条 穿过水源保护区内的道路禁止运输剧毒物品的车辆通过;运输酸液、碱液、毒性液体、有机溶剂、油类、农药、化肥以及其他可能污染水源的物质,必须采取防溢、防渗、防漏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第27条 水源保护区范围用地为禁止开发地区,禁止新建、改建、扩建居民住宅、办公楼、厂房等建筑物以及其他与水工程和保护水源无关的项目、设施。第28条 环城绿带根据广东省中心镇规划指引确定环城绿带,控制宽度为100300米以上。第29条 特别管治区特别管治区为长安镇水源保护区、环城绿带内应异地置换的建设用地。特别管治区共三处,总面积为28.1公顷。第30条 控制整合特别管治区内现状建设行为,近期保留符合环保要求、截污设施完善、建筑质量较好、规模成片的村民住宅用地和工业用地。这些用地应限制其新建、改建与扩建,并逐步减少该用地的建筑总量,直至完全异地置换。第五章 城镇总体布局规划第31条 总体布局原则1、集约利用土地,用地功能明确,结构清晰。2、突出长安作为滨海、临山城镇的特点,创造良好的城镇景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