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行业)煤矿井下定位系统精品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8011372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3.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冶金行业)煤矿井下定位系统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冶金行业)煤矿井下定位系统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冶金行业)煤矿井下定位系统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冶金行业)煤矿井下定位系统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冶金行业)煤矿井下定位系统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冶金行业)煤矿井下定位系统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冶金行业)煤矿井下定位系统精品(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煤矿井下定位系统系统设计原理井下人员定位管理及搜救系统是由地面监控中心主计算机在系统软件支持下,通过数据传输接口和沿巷道铺设的通讯光/电缆,无间断、即时地对井下安装的无线数据采集器进行数据信息采集,无线数据采集器将自动采集有效识别距离内的标识卡的信息,并无间断、即时地通过传输网络将相关数据传送至地面中心站。数据信息经分析处理后,将井下人员(或机车等移动目标)动态分布在主计算机界面中得以实时反映,从而实现井下安全状态在井上数字化管理的目的。遵循“统一发卡、统一装备、统一管理”的原则,将标识卡视为“上岗证”或“坑道准入证”,按准许上岗人员实行“一人一卡”制。根据矿井监测需求,在井下坑道、峒室、作业

2、面等地点安装无线数据采集器,并通过电缆/光纤数据传输接口相互连接为井下高速工业以太网,从而构成完整通讯线路。煤矿生产单位输入工作人员相关信息后,向下井工作人员颁发并装备标识卡。系统数据库记录该标识卡相对应人员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所属班组、所属工种、职务、本人照片、有效期等基本信息。进入坑道的工作人员必须随身携带标识卡,当持卡人员经过设置识别系统的地点时被系统识别。系统将读取该卡号信息,通过系统传输网络,将持卡人通过的路段、时间等资料传输到地面监控中心进行数据管理,并可同时在地理信息大屏幕墙上出现提示信息,显示通过人员的姓名。如果感应的无线标识卡号无效或进入限制通道,系统将自动报警

3、,安全监控中心值班人员接到报警信号,立即执行相关安全工作管理程序。生产单位可根据生产计划,对该标识卡进行授权管理。授权范围包括:该员工可以准入的坑道或作业面。为防止无关人员和非法人员进入坑道或作业面,系统设置该卡准入坑道或作业面的时效管理模块及卡的失效、报失等。坑道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监控中心在第一时间内可以知道被困人员的基本情况,救险队使用移动式远距离识别装置,在10-30米的范围内方便探测遇险人员的位置,便于(进行安全高效的救护、救助工作)救护工作的安全和高效运作,便于事故救助工作的开展。系统可自动生成考勤作业的统计与管理等方面的报表资料,提高管理效益。1.3.2系统设计依据(1)GA/T7

4、5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2)MT209-1990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3)国家安监总局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管理系统标准(建议)稿1.4系统功能及特点1.4.1系统功能:20项卓越的功能特点,源自第三代BEST-RFID在井下人员定位跟踪系统的卓越性能发挥,确保了上海聚来井下人员定位跟踪系统与前两代系统相比较,堪称一个划时代的完善产品。1、精确时间定位 整套系统控制流和数据流不用轮巡,上百读头数据刷新以毫秒来计算,在定位传感器(2-512个)网络有效覆盖范围内,上位机软件真正做到“所见即所得”,即时读取和上传人员位置信息,没有时间延时,真正做到定位时间精确到秒。2、精确空

5、间定位: 在读头有效识别距离间隔下,卡片在各读头间可实现精确区域定位。在读头依次排列下,读头间隔为最小定位精度,读头间隔10-2000米以上可调。3、整体系统任一读头都能有效识别方向: 每个读头和卡片都有方向识别信息,整套系统内的任一读头都有判别卡片多方向性运动的能力,在三、四、五、六以上多分支巷道处,各分支单一读头,就能准确判断方向,成倍降低安装成本。4、卡片标签低电压报警。 卡片电池使用时间可达五年以上,在长期使用后,电池将要耗尽时,可自动提示更换卡片电池,这一重要功能,根本杜绝了SUPER-RFID产品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逐渐大量出现坏卡(缺电),而因其系统本身没有自检功能,造成的用户还要

6、重复投入相当的人力和设备进行考勤和卡片管理,使定位系统形同虚设的现象。BEST-RFID出现低电压提示后,电池仍能正常使用一月以上。5、系统杜绝第二代RFID产品不可避免的乱码现象,确保数据和卡片识别真正万无一失: 0.13um加CAN+内置协议的独特芯片集成创新技术,从本质上超越了第二代RFID技术的性能。从设计结构和技术协议上保证了BEST-RFID产品不会出现任何乱码现象。6、不轮巡,无延时:真正标准CAN技术+井下工业以太网平台,真正意义上及时井下人员动态显示: 系统从芯片设计起就定制为CAN+工业以太网结构,不论定位传感器有多少(2-512个)都不用系统轮巡,数据再没有延时。 真正任

7、一时间查询并显示井下某个地点的人数、分布情况及身份。 查询一个或多个人员现在的井下实际位置、活动轨迹。 有实际意义(精确到秒,而不是数分钟以上的轮巡)的记录有关人员在任一地点的到/离时间和总工作时间等一系列信息,可以督促和落实重要巡查人员(如:瓦斯检测人员)是否按时、到点的进行实地查看,或进行各项数据的检测和处理,从根本上尽量杜绝因人为因素而造成的相关事故。7、光纤、电缆传输方式自由选择: 依照井下实际情况和客户要求,可自由选择CAN和TCP/IP接口协议,搭入已建或在建、新建光纤井下以太网或电缆直铺方式。8、真正即时准确、丰富的人员下井考勤能力: 可精确到毫秒级的对出入井人员进行统计,实现下

8、井人员考勤记录,建立并打印人员出入井的各种信息报表(如:下井时间报表、出勤月报表、加班报表、缺勤报表等等),方便管理人员的查询与管理。9、可靠、有效的紧急呼救能力: 每张定位卡片上自带专门设计、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功能型专利保护的紧急呼救装置。当井下人员遇险时,持卡人员方便有效地向地面机房、搜救人员呼救。监控机房可第一时间根据呼救报警,结合有效手段,对井下求救和灾害信息进行辨别处置,必要时向井下发出广播信息。搜救人员使用手持探测设备可以查找遇险人员。11、可选井下小区广播,即时对特定或矿山范围内的紧急情况进行通知: 在监控机房和管理人员对井下紧急情况进行有效判别后,可以通能过系统的小区广播

9、选件对井下特定范围或全部进行广播通知。有效告知和疏散井下人员。12、真正井下无卡人员禁入功能: 无持卡人员的定位和管理,是实施井下人员位置管理后的一个难点。上海聚来设计有专用的无卡人员禁入传感器和禁入装置,做为系统的可选择设备,起到百密无一疏的管理效能。13、大容量、超高超识别技术: 单一读头同时可识别8000张以上卡片,远远超出第二代RFID技术的200张的极限。14、卡片安装自如方便,不受使用位置的限制: 根据客户需要,提供各种安装方式,帽卡、胸卡、腰卡、矿帽、矿灯电池上,准确无误识别,确保根据管理需要自如安装,不受第二代的产品只能装在矿帽上、在腰部就加大发射功率对使用人体造成职业损害的缺

10、陷限制,。15、信息多点共享: 系统中心站及网络终端可以局域网方式联网运行,使网上所有终端在使用权限范围内实现信息多点共享,供多个矿井各部门及领导同时在不同地点共享监测信息、系统综合分析信息、查询各类数据报表。16、丰富的地图功能: 具有放大、缩小、移动、标尺测距、视野控制、中心移动、土层控制、地图打印等功能,支持多种图形格式。鼠标和键盘均可操作,全面支持实时多任务。17、禁区或设备故障报警功能:对于指定的禁区,如果有非授权人员进入,实时声音报警,并显示进入禁区的人数及身份。系统同时拥有自检功能,当系统部分设备发生故障时,上位机软件能及时反应,并初步判断故障原因,能输出和打印相关信息报表。18

11、、灾后急救信息: 一旦发生各类事故,上位机上立即能显示出事故地点的人员数量、人员信息,人员位置等信息,并结合矿井地图,能够使救灾人员快速判断并确定事故应急预案,大大提高抢险效率和救护效果。19、后备电力: 系统产品的坑道壁挂式设计,保证系统在恶劣环境下能连续运转,并提供断电后较长时间的供电电源,采用多组后备电池,能提供长达2-4小时断电保护。20、基站应急功能: 井下人员跟踪定位基站与地面中心站失去联系时,基站仍能独立工作,自动存储人员监测数据。1.4.2性能特点1、超低的功耗,超高的灵敏性能:0.13um的芯片制造工艺,造就了卓越BEST-RFID的性能。真正的超低功耗,是第二代RFID产品

12、的十分之一以下,在同样发身射功率条件下,有效传感距离超过第二代RFID产品一倍以上。真正的超高灵敏度,同样的-10db,有效识别距离是第二代RFID的一倍以上。独特的超小型高性能天线设计,可以满足任何场地和空间应用需要。2、强大的系统处理能力:采用G-W算法优化系统数据处理能力;高度自动化,自动监测、统计、分析信息,整个过程无需人为干涉;基于GIS技术的地理信息显示、查询系统;完善的数据分析能力;通讯距离远,可达40公里以上。3、卓越的识别性能:高度的识别可靠性,100%的前端识别率;识别距离远(识别距离方便可调,可达1-180米以上);极高的防冲突性(每个检测点可最多同时识别8000个卡片)

13、;高度的识别稳定性(误码率小于10的-9次方,达到一亿分之1);快速的识别速度(最快可达到200公里/小时的识别速度)。4、现场优势:全套系统本安型结构设计,ABS抗静电外壳。彻底防潮结构设计,最恶劣井下环境也能长时间稳定工作。环境适应性:高抗干扰性,对井下干扰源、周界环境无特殊要求;安装方便性:传感器一体化结构设计,无需外接天线或地感;运行可靠性:内部电路高度集成化,器件故障率最小化。读头、卡片有自动自检复位结构,能长年运行不虚报、漏报。5、电气特性:超低功耗,无线标签在不更换电池的情况下可连续正常工作5年;方便性、安全性,标签无须外接矿灯电源,无须充电、无须更换电池;无辐射,对人体和环境无

14、任何影响,更安全更健康。所有设备均适合井下使用,具备防水、防震、防腐、防潮、阻燃等等功能。正常工作环境条件:温度-40-85,相对湿度40%-70%,大气压力80kpa-106kpa抗电磁干扰:10V/m0.11000MHzAM调幅电磁波1.5系统硬件及软件1.5.1系统硬件特点1、超级集成,全双工无线传输: 0.13um工艺,造就了超低功耗、超高灵敏度、超远距离传输、超高速度识别、超大容易识别、超低误乱率。同时,也轻易地实现了无线传输的高速度和高带宽,带宽达到4M,在全双工状态下轻松实现语音和图象传输。2、工控频段 由于采用无线的传输介质,无线传感器网络克服了许多传统有线网络传输信息的弊病。

15、在一些物理障碍和特殊环境下,有线网络是不可能实现的。另一方面,与传统的公网无线通讯相比,2.4G工控频段无线通讯无需无线电管制委员会批准,不需缴纳频谱占用费用。3、超低功耗 卡片标识器件在技术上采用了合理休眠模式,具有收发信息功耗低等特点,确保能在电池支持下持续工作长达5年左右。同时,整体结构的低功耗设计既保证了设备的有效运转,又减少了应用实施的复杂性和成本。4、设备体积小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单元是硬币大小的智能计算传感设备。现代集成电路技术的集成度和产品性使得上海聚来无线传感设备的体积在不断地小,而它的功能却越来越强大。微小的体积不但使得在特殊环境下的应用成为可能,也大大降低了安装和维护的要求与成本。5、网络容量大 一个传感网络可以容纳多达六万五千的微型智能传感器件和大量的接入点。大容量保证了网络强大的数据采集能力。同时,网络的高冗余性保证了整个网络在个别节点停止工作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正常运转。6、精密、可靠 无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