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侯列传 导学案.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8011191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淮阴侯列传 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淮阴侯列传 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淮阴侯列传 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淮阴侯列传 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淮阴侯列传 导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淮阴侯列传 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淮阴侯列传 导学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淮阴侯列传导学案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与含义以及文言句式宾语前置句等相关文言常识 2、把握史记叙述历史事件时采用的起伏跌宕的叙事特色 3、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激发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力 4、让学生能站在现代人的角度看待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提出独到的见解 教学重点: 1、复习巩固并积累文言常识 2、体会叙事的跌宕起伏的行文特色 教学难点: 1、体会叙事的跌宕起伏的行文特色 2、体会司马迁借助淮阴侯列传要表达的深层含义 一、介绍韩信: 汉初军事家。淮阴(今属江苏)人。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始投项梁,继随项羽,后从刘邦。汉高祖元年(前206),经丞相萧何力荐,始为大将,协

2、助刘邦制定了还定三秦以夺天下的方略。 楚汉战争期间,韩信率兵数万,开辟北方战场。破魏之战,针对魏军部署,佯作正面渡河之势,暗从侧后偷渡,攻其不备,俘获魏王豹。井陉之战,背水为阵,使将士死地求生,人自为战,大破赵军。淮水之战,借助河水,分割楚军,将齐、楚联军各个击灭。四年二月,被封为齐王。参与指挥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决战,击灭楚军。韩信熟谙兵法,战功卓著,为汉王朝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其用兵之道,为后世兵家所推崇。刘邦虽用韩信而心存疑忌,故在项羽败亡后,即夺其兵权,徙为楚王,继又黜为淮阴侯。吕后知刘邦疑忌韩信,乃与萧何定计,于汉高祖十一年正月诱韩信至长乐宫,以谋反罪名杀之。韩信著有兵书三篇,已失

3、传。三、诵读课文,正音正字,并且根据文意,划分文章结构。 (一)、容易读错的字: 陈豨 蒯通 商贾 诸母漂 盗跖 阏与 井陉 樵苏 若虽长大 (二)、通假字 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 晨炊蓐食 不能死,出我袴下 于是信孰视之, 俯出袴下,蒲伏。 (三)、文章结构 1-3 早年屈辱 4-7 井陉之战 8 被贬之后 9-10 谋反被诛 11 史官论赞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积累1-3段重点字词和语言现象。 2、了解韩信早年的经历及性格特征。预学案一、熟读课文1-3节及课后阅读与探讨二、基础知识(一)注音 商贾 ( ) 晨炊蓐( )食 漂( )染 自食 ( ) (二)短语翻译 1.贫无行 2. 治

4、生商贾 3. 晨炊蓐食 4. 饭信 5. 不能自食 6. 孰视 (三)词类活用1.亭长妻患之 2.晨炊蓐食 3. 饭信 4. 众辱之探究案难句疏解 1、文章开始的三小节写了韩信早年生活的三个小故事。请同学们找到每个故事中的关键词,用四个字概括每个小故事。 2、说说这三个小故事说明了韩信早年生活的境况是怎样的?请仔细阅读“怒绝亭长”、“漂母饭信”、“胯下受辱”这三个小故事,找到每个故事中的关键词,分析其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个性?补充三个故事的结局:(韩信被封为楚王)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及下乡南昌亭长,赐百钱,曰:“公,小人也,为德不卒。”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楚中尉。告诸将相曰:“

5、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 检测案翻译1、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2、众辱之曰:“ 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於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蒲伏。3、自读第1-3段,整理文言知识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积累4-7段重点字词和语言现象。 2、体会韩信井陉之战中所体现的卓越才干与胆识。预学案二、基础知识(一)字音井陉 ( ) 樵苏后爨( )( ) 辎重( ) 间道萆山 ( )( ) 传飧( ) 前行( ) 泜水( ) 戏下( )(二)短语解释1.去国远斗 2. 樵苏后爨,师不宿饱 3. 绝其辎重 4. 深沟高垒 5. 空壁逐我 6. 传飧 7. 背水陈

6、 8. 走水上军 (三)词类活用1. 欲东下井陉击赵 2.议欲下赵 3. 深沟高垒 4. 未至三十里,止舍 5. 恐吾至阻险而还 6. 鼓行出井陉口 7. 水上军开入之 8.师事之探究案三、展示成果、探究应用1、先研究文本P138中“阅读与探讨”部分的“萧何追韩信”“登坛拜将”,提问:这是从正面还是侧面写韩信的卓越才能? 2、47节是写与赵国之间的一场战争,给这场战争取一个名称,并且说说是从正面还是侧面表现韩信的军事才能。 3、问题探究: (1)韩信能取得井陉口这场战斗胜利有哪些主要原因? (2)作者在描写井陉之战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检测案翻译 1. 原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

7、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2. 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今如此避而不击,後有大者,何以加之!自读第4-7段,整理文言知识第三课时一、学习目标:1、积累8-10段重点字词和语言现象。 2、把握韩信悲剧产生的根源。预学案基础知识(一)注音鞅鞅 ( ) 陈豨 ( ) 挈其手 ( ) 蒯通 ( ) 跖之狗 ( )(二)短语解释1. 不朝从 2. 居常鞅鞅 3. 辟左右 4. 怒而自将 5. 弟举兵 6. 强入贺 7. 且喜且怜之 8. 纲绝而维弛 9. 秦失其鹿 (三)词类活用1. 羞与绛、灌等列 2. 如我能将几何 3. 辟左右 4. 夜诈诏赦诸官徒奴 5. 英俊乌集 6. 锐精持锋探究案问题探究:

8、 1、韩信墓前有对联曰:“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联中“一知己”和“两妇人”分别指代什么人? 2、有人说韩信是被吕后等设计陷害死的;也有人认为他造反证据确凿,咎由自取;还有人认为他是被逼上梁山。对此你怎么看?请认真研读课文,收集有关资料,说说你的看法。 检测案翻译1. 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2. 秦之纲绝而维弛,山东大扰,异姓并起,英俊乌集。自读第8-10段,整理文言知识第四课时一、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与含义以及文言句式宾语前置句等相关文言常识。 2、把握史记叙述历史事件时采用的起伏跌宕的叙事特色 。3、体会司马迁借助淮阴侯列传要表达的深层含义,对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提出独到的见解 。预学案一、熟读课文第11段并完成全文知识梳理二、基础知识(一)翻译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於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後世血食矣。(二)整理全文通假字(三)整理一词多义现象探究案研读文本11节 1、问题探讨:这段“太史公曰”包含了哪些内容,其中“天下已集,乃谋叛逆”有什么言外之意? 2、思考:韩信为什么会被杀害? 检测案1、熟读课文,复习巩固2、完成同步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