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设计)工程测量施工测量方案设计精品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8007706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0.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设计)工程测量施工测量方案设计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工程设计)工程测量施工测量方案设计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工程设计)工程测量施工测量方案设计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工程设计)工程测量施工测量方案设计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工程设计)工程测量施工测量方案设计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设计)工程测量施工测量方案设计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设计)工程测量施工测量方案设计精品(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高层建筑测量方案设计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方案设计实 习 内 容: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方案设计专 业 班 级: 工程测量#班 学 生 姓 名: 指 导 教 师: 老师实 习 时 间: 2010-12-202010-12-24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目录一章 工程概况二章 设计依据1平面控制测量2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3 导线网的设计规范4 水平角观测主要技术要求5 三角形网测量主要技术要求6 高程控制测量主要技术要求三章 设计过程 施工方法过程1 测量准备2 建筑物定位和内控制网测设2.1建立施工控制网2.2 将测量坐标系转化为施工坐标系2.3 主轴线测设3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四章

2、安全质量控制措施五章 经济预算一章 工程概况 上海中心大厦效果图上海中心大厦,位于浦东的陆家嘴功能区,占地3万多平方米,所处地块东至东泰路,南依银城南路,北靠花园石桥路,西临银城中路。 其建筑设计方案由美国建筑设计事务所完成,主体建筑结构高度为580米,总高度632米,是目前中国国内规划中的第一高楼。 “上海中心”总投入将达148亿元,预计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时地下部分封顶,2012年结构封顶且部分投入运营,2014年竣工交付使用。英文名称:Shanghai Tower。 上海中心建设地点:陆家嘴金融中心区Z3-2地块。 开工时间:2008年11月29日。 建筑层数:127层。 竣工时间:2

3、014年。 建筑造价:148亿元。 占地面积;2.03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未知。 建筑高度:632米。 第二章 设计依据1 平面控制测量1.1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可采用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导线及导线网、三角形网等形式。1.2 平面控制网精度等级的划分: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导线及导线网依次为三、四等和一、二、三级,三角形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1.3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应遵循下列原则:1首级控制网的布设,应因地制宜,且适当考虑发展。当与国家坐标系统联测时,应同时考虑联测方案。2首级控制网的等级,应根据工程规模、控制网的用途和精度要求合理选择。3加密控制网,可

4、越级布设或同等级扩展。1.4 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应在满足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不大于2.5cm/km 的要求下,作下列选择:1采用统一的高斯正形投影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2采用高斯正形投影3带,投影面为测区抵偿高程面或测区平均高程面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或任意带,投影面为1985 国家高程基准面平面直角坐标系统。3. 小测区或有特殊精度要求的控制网,可采用独立坐标系统;4在已有平面控制网的地区,可沿用原有的坐标系统;5厂区内可采用建筑坐标系统。2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2.1 各等级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3.1的规定。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km)测角中误差

5、测距中误差mm测距相对中误差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级仪器2级仪器6级仪器三等1431.82.01/1500005103.6n1/55000四等91.52.5181/80000465n1/35000一级40.55151/300002410n1/15000二级2.40.258151/140001316n1/10000三级1.20.112151/70001224n1/5000注:1 表中n 为测站数;2 当测区测图的最大比例尺为1:1000 时,一、二、三级导线的平均边长及总长可适当放长,但最大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长度的2 倍;3 测角的1、2、6级仪器分别包括全站仪、电子经纬仪

6、和光学经纬仪,在本规范的后续引用中均采用此形式。2.2 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数,但不得超过表3.3.1相应等级导线长度和平均边长算得的边数;当导线长度小于表3.3.1 规定长度的1/3 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2.3 导线网中,结点与结点、结点与高级点之间的导线长度不应大于表3.3.1 中相应等级规定长度的0.7倍。3 导线网的设计规范1 导线网用作测区的首级控制时,应布设成环形网或多边形网,宜联测2个已知方向。2 加密网可采用单一附合导线或多结点导线网形式;3 导线宜布设成直伸形状,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4 网内不同线路上的点也不宜相距过近。4 水平角观测技术

7、要求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等级仪器型号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误差()半测回归零差()一测回内2C 互差()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四等及以上1级仪器16962级仪器38139一级及以下2级仪器-1218126级仪器-18-24注:1 全站仪、电子经纬仪水平角观测时不受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之差指标的限制;2 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3的范围时,该方向2C 互差可按相邻测回同方向进行比较,其值应满足表中一测回内2C 互差的限值。3 观测的方向数不多于3个时,可不归零;4 观测的方向数多于6个时,可进行分组观测。分组观测应包括两个共同方向(其中一个为共同零方向)。其两组观测角之差,不应大于同等级

8、测角中误差的2倍。分组观测的最后结果,应按等权分组观测进行测站平差。5 各测回间应配置度盘,按工程测量规范附录C 执行。6 水平角的观测值应取各测回的平均数作为测站成果。5 三角形网测量技术要求角形网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注: 当测区测图的最大比例尺为1:1000 时,一、二级的边长可适当放长,但最大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的2 倍。等级平均边长(km)测角中误差()测 边 相对中误差最弱长相对中误差测回数三角形最大闭合差()1级仪器2级仪器6级仪器二等911/2500001/12000012-3.5三等4.51.81/1500001/7000069-7四等22.51/1000001/4000046-

9、9一级151/400001/20000-2415二级0.5101/200001/10000-12306 高程控制测量主要技术要求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m)路线长度(km)水准仪型号水准尺观测次数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与已知点联测附合或环线平地(mm)山地(mm)二等2DS1因 瓦往返各一次往返各一次4L三等650DS1因 瓦往返各一次往一次12L4NDS3双面往返各一次四等1016DS3双面往返各一次往一次20L6N五等15DS3双面往返各一次往一次30L第三章 设计过程,施工方法1 测量准备3.1熟悉设计图纸,仔细校核各图纸之间的尺寸关系。测设前需要下列图纸:总

10、平面图、建筑平面图、基础平面图等。3.2 现场踏勘。全面了解现场情况,并对业主给定的现场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查看和必要的检核。3.3 制定测设方案。根据设计要求、定位条件、现场地形和施工方案等因素,制定测设方案,包括测设方法、测设数据计算和检核、测设误差分析和调整、绘制测设略图等。3.4 对参加测量的人员进行初步的分工并进行测量技术交底,并对所需使用的仪器进行重新的检验。3.5设备配置编号设备名称精度指标数量用途1DJD2-2PG电子经纬仪24台施工放样2DS3水准仪3mm4台标高控制350m钢尺1mm4把施工放样4激光铅锤仪2mm2台内控点竖向传递5双面塔尺1mm8把标高控制所有仪器、

11、设备都有有效的鉴定证书,仪器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定期对其进行检查、保养,并做好记录。2 建筑物定位和内控制网测设 2.1 建立施工控制网在勘测设计阶段布设的控制网主要是为测图服务,控制点的点位是根据地形条件确定的,并未考虑待建建筑物的总体布置,因而在点位的分布于密度方面都不能满足放样的要求。故需建立比测图控制网高的施工控制网。2.1.1施工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及要求 1. 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2. 轴线控制网的布设根据总平面图、基础结构平面图等进行布设。 3. 控制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点。 4. 控制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需要时

12、用钢管进行围护,涂上红油漆作好警示标识;此次设计以大楼的主要轴线作为坐标轴建立局部坐标系,坐标轴与大楼主轴线方向一致,坐标原点设置在总平面图的西南角上,纵轴记为A轴,横轴记为B轴,用A,B坐标标定大楼的位置。2.1.2 施工区高程控制网的布设1.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应至少布设三个水准控制点,建立高程控制网。在本工程的四周拟布设三个高程控制点;2.水准点应布设在通视良好的位置,距离基坑边线不小于15米;3. 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准网的精度;4.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是根据甲方提供的场区水准基点BM1、BM2、BM3,测设一条三等附合水准路线,联测出场区所布设施工水准控制

13、点高程,经平差计算后的结果作为本工程的高程控制网。2.2 将测量坐标系转化为施工坐标系 以一脚点P为例,其在施工坐标系中的坐标为(Ap,Bp),该点在测量坐标系的坐标为(xp,yp),用如下坐标转换公式将测量坐标系转化为施工坐标系 Ap =(xp-x0)cos+(yp -y0)sin Bp =-(xp-x0)sin+(yp -y0)cos2.3 主轴线测设2.3.1如下图 CMAOB ND先测设主轴线AOB,其方法与建筑基线测设方法相同,但AOB与180的差,应在5之内。A,O,B 3个主点测设好后,如图3-8所示,将全站仪安置在O点,瞄准A点,分别向左、向右旋转90,测设另一主轴COD,用混泥土桩在地上定出其概况位置C和D。然后精确测出AOC和AOD,分别算出他们与90只差1和2,利用公式l=L*/计算出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