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评论 (3).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8001273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雀评论 (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孔雀评论 (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孔雀评论 (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孔雀评论 (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孔雀评论 (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孔雀评论 (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雀评论 (3).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轮 回 中 的 涅 磐兼论杨丽萍新作孔雀中的意象作者:邓晨霞轮 回近来,莫言凭借小说生死疲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百年诺奖中国第一人,霎时间,生死轮回也似乎成为了文学评论的热门语汇。十月,走进剧场观赏了杨丽萍表演生涯的收官之作孔雀,整个过程,色彩斑斓的画面呈现不断冲击着我的眼球,而曲终人散之后,夜阑人静之时,细细品来,生死轮回这个热门词汇又再一次的跃入了我的脑海。孔雀舞剧服装华丽,舞剧的舞蹈动作语汇并不复杂,没有太多的技巧,明白易懂。从结构安排上看,分为春、夏、秋、冬四幕,按顺序展开,平铺直陈,没有复杂的调度。然而,整剧颇为耐人寻味的是一个人扮演的时钟,贯穿整个剧目始终,在四季交替的衬托下,营

2、造出一种时间轮回的感觉。有情众生,六道轮回,前世来生,缘起缘灭,不同的际遇造就了许多的不同风景,而一路走来,永恒不变的,或许也只有永不停顿的时间转动,春夏秋冬的四季轮回。舞剧的故事起源于春,一个万物复苏,天地肇始的季节,象征着万物众生的缘起。绿意盎然中,一个孔雀精灵的诞生了,一身洁白的孔雀衣裙,如水波一样灵动、柔软的手臂,轻柔妙曼的旋转,带着前世的果,踏入了此生的轮回。本幕的舞蹈再一次演绎了二十多年前杨丽萍的成名作雀之灵,同样的舞蹈在不同的环境、时间、空间的再一次表演,从某种角度来讲也是对其自身的一种全新的演绎,而这相隔二十多年的重新演绎,岂不也正是杨丽萍的孔雀精灵的又一次轮回?而对于作为观众

3、的我们,却也在不自禁地期待这重新轮回的孔雀精灵又将带来什么新的感悟。挣 扎 杨丽萍出道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团,那是一个全民信奉小乘佛教的傣族居住的地方。孔雀,是那个热带雨林常见的飞禽,因此这一形象一再成为她作品中的主角也就不难理解了。从1979年主演的大型民族舞剧孔雀公主到1986年创作并表演的独舞雀之灵再到现在的舞剧孔雀,孔雀的形象一直伴随着她的成长,成为了她的一个符号。孔雀是她多年后的又一部关于孔雀作品,集成和凝聚了她这二十多年来对舞蹈、对艺术、对生活的所思、所想。剧中的第二幕,雄孔雀嘎雅和雌孔雀萨朵如约般地相遇并相爱了,剧中用直白的动作结合多媒体的视觉设计,为我们展现了一段

4、热烈而又缠绵、奔放而又细腻的,极具视觉冲击力的雀之恋。写实传神、不炫技巧是本段舞蹈给人印象最深刻之处。近观这些年舞蹈编创,高抬腿、高技术,高难度托举比比皆是,接近杂技,有的编导甚至认为没有这些技术就觉得舞蹈无趣。可在孔雀的双人舞中,没有半点技术的炫耀,有的只是通过大量手与头部的模仿鸟类亲昵的动作,在情深意浓时踢后腿将大大的裙尾摆起来,形似孔雀开屏,逼真地模拟出孔雀的各种体态及神态。为了写实,本剧还利用了口技来表现鸟雀的鸣叫,营造出百鸟争鸣的和谐美景,在精美的服装及舞美的配合下,为观众直观地展现了一个二情缱绻、男欢女爱的孔雀二“人”世界。成长的历程总是伴随磨难挣扎,正当人们期待浪漫可以天长地久,

5、爱情可以海枯石烂之际,乌鸦路斑出现了。一段具有现代风格张扬炫技的独舞,让我们感受到它的不怀好意。乌鸦的黑和孔雀的蓝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乌鸦路斑复杂而激烈大幅度的动作也和孔雀们的简单动作有了强烈的比较。如果说春带给我们的是抽象、写意的孔雀,那夏天的孔雀更多是现代和具象的,从雀之灵到雀之恋,本剧在动作表现上由空灵到具象,这些如生活口语化般的舞蹈语汇,让我想起皮娜包希的舞蹈剧场,将一个个的生活场景在夸张和重复中展现给观众,让他们在熟知的事件中体验、揣摩和反思。孔雀的精灵在这一个轮回开始接近人间,使得舞剧具有强烈的现代意味。 毋需赘述,乌鸦的象征意义太过强烈了,它的出现必定意味着不和谐、不美好及磨难。

6、秋天,本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然而,所有的收获未必都是美好的。佛教中讲求缘生缘灭,因果报应,众生在此规律前一律平等,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因此,当今生前世的孽缘终于形成业报之时,嘎雅和萨朵的这个秋天注定是哀伤的。萨朵失去了自由,嘎雅在用美丽的羽毛交换萨朵自由的同时他自己的生命也消亡了,而最有收获的路斑在得到一切后,却也郁郁寡欢。本幕的一段男子双人舞在不断的跌倒、爬起的动作之间相互冲撞,使之动作幅度与力度更具有视觉冲击力,这似乎强调了嘎雅与路斑令人绝望的情感告白。从鸟笼中走出重获自由的萨朵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失去羽毛的嘎雅停止呼吸。而它自己也褪却了一身的羽毛,因为此刻的她已不是关进鸟笼前的萨朵,是

7、经历了磨难、痛苦与挣扎后重生的孔雀。 剧情行至此处,已经是一个悲剧的格局,而事实上,悲剧往往比喜剧更贴近现实,更接近人们的生活。人生际遇,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很多时候人们自己也无从把握,因此也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就整体艺术表现而言,秋的哀伤与夏的欢喜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爱渲染得越热烈,哀伤衬托得越深沉,巨大的反差给观众的情绪造成了一种强烈的落差,具有极强的艺术震撼力。涅 磐 冬,是本剧的最后一幕,也是整个舞剧的高潮及点睛之处,其设计编排值得玩味。该幕中,给人印象最深刻就是白和静,群舞演员从头到脚的白色,由舞台边侧动作缓缓走出,同样的动作停顿,同样的动作走进舞台,静得不由使人屏住呼吸。缓缓流动

8、的画面,纷纷而出的白色,像漫天飞舞的雪花、不管如何眷恋这随风而动的自由,最终都将化入泥土,归于沉寂。雌雀萨朵褪却一身美丽的羽毛,一身的洁白,仿佛褪却了所有繁华和喧嚣,褪却了一切的欲望,远离尘世,一无所有。萨朵一段安静的几乎没有动作的舞蹈,静静地扭动着最后升上天空,有如凤凰涅磐却不壮烈,像一缕青烟或清风轻盈的飘飞,使人的思绪也随着她的轻盈漫想,真可谓是质本洁来还洁去。 同样是描写悲剧式的爱情故事,这一幕不禁使人联想到了梁祝中的化蝶,祝英台的惊世一跃,造就了一段永恒的爱情经典,虽是死亡,却获得了永生;虽是毁灭,却成为了永恒。看到最后痴痴缠缠,相伴而飞的蝴蝶,给人的感觉却不是悲,而是异常的祥和宁静。

9、生命形式虽然不同,但其精神实质却得到了圆满。 而反观本剧,给出的却是一种宗教般的感悟,观后使人不禁想起的就是涅磐二字了,其意义已经远不只是对爱情的思考。佛教中的涅磐,各派解读虽有不同,但一般来说指的是达到了一种解脱无烦恼的境界,“诸法实相即为涅”,即已感悟了世间万物本质的一种状态。 世间往往充满了痛苦和磨难,为了能摆脱它们的束缚达到解脱的境界,人们常常会探究这些苦痛和磨难产生的原因,对此,小乘佛教中讲的“四颠倒”中谈到:“颠倒总有四种:一于无常执常颠倒,二于诸苦执乐颠倒,三于不净执净颠倒,四于无我执我颠倒。”由此观之,本剧雄雀嘎雅和雌雀萨朵的爱情悲剧,岂不正是想在无常中执有常(永恒的爱情),于

10、诸苦中执永乐(爱情的欢娱)而掉入痛苦渊薮一个真实写照?而以此故事为载体的舞剧,笔者以为,想透过故事传达的也不应仅仅是对爱情的思考,更多的是关于人性的寓言,折射出编者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世间之苦虽给众生带来烦恼,但同时也会促进人们去思考苦难,反思自身,为到达涅的状态提供了动力,因此通往涅槃的道路往往是曲折的。然而,通往涅槃的道路又是光明的,因为在通向涅槃的道路上拯救我们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佛教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从实相上来看,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从本性上看,人人都是于涅槃不增、处轮回不减的,而世间的我们却在不断地彷徨、苦闷、挣扎,是后天的垢染使我们迷失了自性,陷入了无明。在我

11、看来,剧中的神明便代表着众生与生俱来的“佛性”,从时间上来看,他始终做着类似活动雕塑的造型,存在于舞台之上,贯穿于舞剧中孔雀们的喜怒哀乐之中,也伴随着孔雀萨朵从迷失走向觉悟。在孔雀萨朵徐徐升天之时,本舞剧似乎也告诉人们涅槃不是宿命,它的到来不能靠等待。神明亦非救世主,人们必须通过不断地自我挣扎、修炼。寻找到自己的“神明”,才能摆脱无明,得到解脱。 轮涅本无别,万法皆为空,这本是佛教对轮涅间关系的体悟,但实际上,生命每一次的轮回中,人们的挣扎、修炼,莫不是奔忙在迷与觉的路途中,莫不是在寻找迷失的赤子之心,寻找藏于虚幻中的真我。纵然此生迷妄太深,不能明心见性,但所幸还有生生不息的轮回,每个轮回中的善缘,终将结成善果,使我们息妄见真,到达圆满,因此,觉悟路上的每一次轮回都是涅槃,涅槃后的新生又意味着一个新的轮回。曲终结尾,看着褪却羽毛,浑身洁白的萨朵,缓缓飞升而去,忽然想到金陵十二曲中的尾曲:“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或许也正是本剧想要传达的对于生命的思考和感悟,而作为编导和领衔主演杨丽萍也在她的孔雀作品中不断的轮回,为了舞蹈艺术至美的、至纯的追求,在轮涅之间重生,让我们期待美丽的孔雀精灵下一次的轮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