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市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转移问题研究.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8000674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银川市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转移问题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宁夏银川市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转移问题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宁夏银川市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转移问题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宁夏银川市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转移问题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宁夏银川市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转移问题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夏银川市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转移问题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银川市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转移问题研究.doc(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夏银川市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转移问题研究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实践与展望 城市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经途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城市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截至2008年底,我国的城镇人口突破6亿,城镇人口比重达到45.7%。与200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了1.48亿,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了9.46%,年均提高3.78%。银川市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近几年来,随着“大银川”战略与“两个最适宜工程”的启动,宁夏银川市的城市化速度在加快,人口转移的规模日趋加大。人口转移中既有大量的被征地农转非人员由农村进入城市,也有大量的干部及其

2、随迁子女自区内各市县进入了宁夏银川市,还有大量的农民工自区内市县和外省市进入银打工,更有大量的外来人员来银川投资、置业、经商。这样一支数量庞大的人口群体向银川转移,既成为推动宁夏银川市城市发展和经济的繁荣的巨大动力,加快了宁夏银川市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就业、住房、子女教育、交通、社会保障、城市管理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如何引导农民工、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外来人口的有序转移,如何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缓解日趋增多的人口转移所带来的就业、住房、教育、交通、社保、城市管理等压力,就成为银川市党委、政府亟待解决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 一、宁夏银川市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转移现状及特点 伴随着西部大

3、开发进程的深入与“两个最适宜”工程的推进,银川市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其地域性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交通、运输、物流、信息中心的作用日趋突出与显现,城市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据统计2000年,宁夏银川市总人口为126.46万,2007年底人口总数已经增加到148.79万, 银川统计年鉴2007第78页,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8月版。7年间人口净增加22.33万,其中自然增长7.18万 根据银川统计年鉴2007第80页银川市人口自然变动计算。,年均1.03万,其余的15.15万全部为迁移增长,迁移增长年均为2.16万人口。同期,宁夏银川市的城镇人口由2000年的65.07万,增加到

4、2007年的94.90万,7年城镇人口净增加了29.83万,年均增加4.26万。如果再加上各种前来银川的农民工、经商、投资、置业的流动人口,宁夏银川市的总入口将超过170万。因此,在研究银川市人口城镇化问题时,必须对人口转移的范围进行界定。 1.银川市城市化进程中人口转移范围的界定 人口转移,通常也称为人口移动,是泛指各类人口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其工作、生活、学习及其居住地点由甲地到乙地的迁移与变动。广义的人口转移,包括人口在空间地域的各种流动、迁移现象,即人们不论出于何种动机或原因,定期或不定期、时间长或短、距离远或近、暂时或永久性的移居于某地。狭义的人口转移,特指人口因工作、学习、生活其居住

5、地点由农村迁移到城市、由省内迁移到省外、由国内迁移到国外半年以上的一种移动现象。本文所研究的人口转移,特指在银川城市化进程中因各种原因由银川农村迁入城市、由外市县或外省市迁入银川、以及外市县、外省区来银川打工、投资、置业、经商居住半年以上的各类人员。具体来说,银川市人口转移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宁夏银川市三区两县一市的被征地农转非人员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西部大开发号角的吹响和银川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银川市城市周边的土地不断的被征用,越来越多的农民部分或完全的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为了解决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银川市党委和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将人均土地不足0.5亩的失地全部办理

6、了农转非。自1982年至2008年,银川市累计有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在15万人左右。这部分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已经完全属于银川市的城市人口,他们的就业、社保、养老、子女上学等问题,已经全部纳入了银川市的规划范围之内,他们能否在城市内安居乐业?他们能否享受到应有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能否与其他市民一样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对银川市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各民族的团结、以及城市化进程影响极大。银川市的人口转移,首先必须包括这部分人口。(2)因工作调动干部、教师、医生及家属子女迁入银川的各类户籍人口 随着银川市作为地域性中心城市以及大银川的建设,区内各市县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尤其是长期在基层担任局长、副局长

7、、县长、副县长、书记、副书记、人大主任、副主任、政协主席副主席、市长、副市长等科级、处级、地市级干部,随着年龄与业绩的增加,大都陆续调入银川相关单位和自治区各厅局工作。同时,随着银川一、二、九中、育才、六盘山中学以及区医院、市医院的扩建,各地市县一大批优秀的教师、医生、科技人员等,也越来越多的调入银川。这些调入银川的干部、教师、医生、科级人员等,他们的子女必然跟随其父母迁入银川读书上学。据公安部门统计,近年来这部分迁入人口每年都在2万以上,占银川市每年增长人口的2/3以上,他们的迁入是银川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因素。银川市的人口转移,同样必须包括这部分人口。 (3)外地离退休人员来银川购房居住养老的

8、人口 随着银川“两个最适宜”工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外市县、外省区以及宁夏周边的陕北、甘肃、内蒙古,许多离退休人员前来银川购房居住养老。与西安、兰州、呼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比较而言,银川城市规模不大、人口数量不多、空气清新、环境污染少、土地平坦开阔、交通运输发达、购物坐车方便、物价水平不高、冬不冷夏不热、四季气候宜人、城市干净整洁、小区环境优雅,购物可与香港争妍,居住可与苏杭媲美。银川真可以说是居家养老的好地方。正是看准了银川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宁夏各市县的离退休者,周边陕西、甘肃、内蒙古的许多离退休者,相当一部分都来银川购房居住养老。当然,其中相当一部分离退休者,他们的子女都在银川工作

9、。这部分人口在近年银川的购房大军中,大约占20%左右。银川市的人口转移,也应该包括这部分外地来银居住养老的离退休人员。 (4)外地来银打工的流动人口 外地来银川打工的流动人口包括两种人:一种是户口在外地,本人及其家属子女在银川居住已经超过半年以上的人口;另一种是户口在外地,本人及其家属子女在银川居住还不满半年,但已经离开户籍地半年以上的人。他们因各种原因,离开了家乡,来到银川务工经商、或在建筑工地、工厂企业、或摆地摊买蔬菜水果、或在商城宾馆酒店服务、或开修理修焊部,他们大都居住在城乡结合部,或者在近郊找个面积小、价格低的出租房。他们大都未取得银川户籍,只是暂住人口,因此,他们属于典型的流动人口

10、。从1998-2004年的统计资料可以看出,银川市流动人口的数量较大,其中以2007年的流动人口最多,累计达到15.9万人。随着银川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的加快以及城市人口准入政策的放宽,银川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口流入银川。银川市的人口转移,必须包括这部分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 (5)外地来银投资置业经商人员 银川市从2003年开始施行进一步放宽银川市城市人口准入的10项政策,以吸引各方人士来银川投资置业、定居生活、参加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步伐。同时银川市的区域现代化中心城市效应已经逐渐彰显,经济软硬环境的创新,大银川辐射力明显增强,这为大批投资、置业、经商、创业者提供了良

11、好的发展空间,吸引了越来越多外省市的企业家前来银川投资创业。这其中浙江、山东、福建、陕西来银川投资置业、安家落户创业者居多。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有1000多家浙江、600多家山东、500多家陕西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来银川投资发展,前后总投资额达50多亿,年上缴利税7000多万元,创造10000多个就业岗位。其中,仅从陕北来的客商在银川购房置业者就已经达3000多户,总投资约15亿元。同时,他们还投资建材、汽配、餐饮、房地产、农副产品流通等多个行业,投资额超过5亿元,银川市的几个工业园区都有浙江与陕西人的企业入驻。目前,浙江籍、陕西籍在宁工作、兴办企业和从事各种服务的人员在银川的外地人员中所占

12、比例最高、数量最多。他们成立了宁夏浙江商会、宁夏山东商会、宁夏陕西商会,宁夏福建商会等,这为浙江、山东、福建和陕西人在银川投资置业构筑了平台,必将在扩大投资、拉动内需、共谋发展上起到积极作用。 姬恒飞:魅力银川吸引“老陕”N.银川晚报,2004-11-11。 2、宁夏银川市城市化进程中人口转移的必然性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银川市人口转移中,大量的被征地农转非人员迁入了城市,大量的外市县干部、教师、医生、科技人员调入了银川,大量的外省市流动人口自发地来到银川打工,大量的投资、置业、经商人员来银川创业,这不是偶然的,而是银川经济发展快、市民生活水平高、农民生活水平低、农村生产力发展慢以及大银川发

13、展建设的吸引力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果。具体来说: (1)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失地农民的日趋增多,成为银川市城市化进程中人口转移的首要因素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趋势。城市的拓展必然建立在对城市周边农村土地的征用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必然伴随着城市街道的拓宽延长、城市楼群的增多、城市人口的大幅度增加。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银川实施“大银川战略”以来,银川市区的面积由原来的不到30平方公里扩大到目前的近300平方公里,扩大了整整10倍之多。九十年代只有罗家庄一个高新技术开发区,而目前又增加了兴庆区工业园、贺兰德胜工业园、永宁望远工业园和宁东重化工能源基地。随着银川

14、市行政中心的搬迁、银川一、二、九中的搬迁、六盘山中学、育才中学、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宁夏司法警官学院、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的迁建,随着各类开发区、工业园以及一个个住宅小区的建成,银川市周边大片的土地被征用,据统计自1982年至2008年,银川市累计征用市郊农民的土地近20万亩。大量的原本生活在农村,世世代代依靠种地为生的农民,离开了土地,变成了失地农民。在政府的统一安置之下,失地农民集体迁入城市,实现了由农业户口向非农业户口的转换,变成了城市市民。据统计,据统计,自1982年到2008年,银川市因征地实现农转非的农民大约在15万左右。截至到2008年底,宁夏城市化率达455,而银川市的城市化率达

15、到6443%,高出全区近20个百分点。银川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大量的实现了农转非,成为银川市人口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与特征。 (2)宁夏及周边省区农村地少人多的矛盾,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银川市转移的第一推动力 我国是个人口大国,但同时又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尤其是土地资源严重不足,全国13.4亿人口,19.5亿亩耕地,人均耕地不到1.5亩。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方面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征用;另一方面,人口不断的增加,使人均耕地越来越少。宁夏与全国的情况大同小异,尽管人均耕地高于全国水平,但南部山区、中部干旱带总计占全区土地面积的70%以上。南部山区、中部干旱带,严重缺水

16、,生态环境脆弱,劳动生产率低,土地产出少,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同时,由于宁夏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宽松的人口政策使得宁夏农村人口、特别是南部山区与中部干旱带人口严重超载。随着人口规模的不断增大,这种人口的过快增长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使得人地关系的矛盾日趋加剧。为了缓解人地之间的紧张关系,中部干旱带与南部山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都选择外出打工。而作为自古以来就有“天下黄河富宁夏”的银川,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有大量的清真餐厅与清真寺这些适合于回族人口生存的环境条件,银川必然成为中部干旱带、南部山区以及周边自然环境恶劣的陕西、甘肃、内蒙古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首选之地。“到银川去生存,到银川去挣钱”也就成为南部山区、中部干旱带以及周边自然环境恶劣省区农民的必然选择。据不完全调查,在银川市劳务市场,南部山区及中部干旱带的农民工大约占60%左右,陕西、山西、甘肃、内蒙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