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产业报告.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7990845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米产业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大米产业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大米产业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大米产业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大米产业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米产业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米产业报告.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米产业报告一、大米行业定义与分类1(一)大米行业定义1(二)大米行业主要产品分类1二、大米生产与分布情况1(一)南方稻谷集中产区1(二)北方稻谷分散区2三、大米行业政策环境分析2(一)免征农业税,提高农民积极性2(二)取消粮食出口退税,控制粮食出口2(三)完善农业补贴制度2(四)粮食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4四、大米行业产业链分析4五、大米行业发展状况分析5六、中国大米行业领先企业6七、中国大米行业五力竞争模型分析7(一)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7(二)购买商议价能力分析7(三)行业替代品威胁分析8(四)行业潜在进入者分析8(五)行业现有企业竞争分析8一、 大米行业定义与分类(一) 大米行业定义大米,

2、是指稻谷经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的成品。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国把大米行业归入农副食品加工业(国统局代码13)中的谷物磨制(C131),其统计4级码为C1310。(二) 大米行业主要产品分类中国的大米分籼米、粳米和糯米三类。籼米由籼型非糯性稻谷制成,米粒一般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根据籼米的收获季节,分为早籼米和晚籼米两种。粳米由粳性非型糯性稻谷制成,米粒一般呈椭圆形。根据粳米的收获季节,分为早粳米和晚粳米两种。糯米由糯性稻谷制成,乳白色,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粘性大,分为籼糯米和粳糯米两种:籼糯米由籼型糯性稻谷制成,米粒一般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粳米由粳性稻

3、谷制成,米粒一般呈椭圆形。二、 大米生产与分布情况水稻的分布广而不均,南方多而集中,北方少而分散。大致分为两大产区:(一) 南方稻谷集中产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水稻面积占全国的95%左右。按地区差异,又可分为三个区。1、华南双季籼稻区。包括南岭以南的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和台湾等五省区。该区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湿润区,水、热资源丰富,生长期长,复种指数大,是我国以籼稻为主的双季稻产区。海南等低纬度地区有三季稻的栽培。2、长江流域单、双季稻区。包括南岭以北、秦岭淮河以南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上海等省市和豫南、陕南等地区。该区地处亚热带,热量比较丰富,土壤

4、肥沃,降水丰沛,河网湖泊密布,灌溉方便,历年来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2/3左右,是我国最大的水稻产区。该区以长江三角洲、里下河平原、皖中平原、鄱阳湖平原、赣中丘陵、洞庭湖平原、湘中丘陵、江汉平原以及成都平原等最为集中。长江以南地区大多种植双季稻,长江以北地区大多实行单季稻与其他农作物轮作。籼稻和粳稻均有分布。3、云贵高原水稻区。本区地形复杂,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水稻品种也有垂直分布的特点,海拔2000米左右地区多种植籼稻,1500米左右地区是粳、籼稻交错区,1200米以下种植籼稻。本区以单季为主。(二) 北方稻谷分散区秦岭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是属单季粳稻分散区。稻谷播种面积占全国稻谷总播种面

5、积的5%左右。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主要分布在以下三个水源较充足的地区:东北地区水稻主要集中在吉林的延吉、松花江和辽河沿岸;华北主要集中于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及安徽北部的河流两岸及低洼地区;西北主要分布在汾渭平原、河套平原、银川平原和河西走廊、新疆的一些绿洲地区。北方分散产区的水稻以一季粳稻为主,稻米质量较好。三、 大米行业政策环境分析(一) 免征农业税,提高农民积极性为了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要求加大农业税减免的力度,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相继宣布全部免征农业税,2005年12月第十届全国人民

6、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二) 取消粮食出口退税,控制粮食出口为应对大量出口给国内粮食供应带来的压力,2007年12月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公布,从2008年12月20日起取消小麦、稻谷、大米、玉米、大豆等原粮及其制粉的出口退税,共涉及84个税则。根据公告,出口退税的具体执行时间,以出口货物报关单海关注明的出口日期为准。其中,2008年3月1日以后,无论新老合同一律按调整后的退税率执行。2010年6月,财政部又发布消息,自2010年7月15日起取消包括酒精、玉米淀粉等商品在内的出口退税。(三) 完善农业补贴制度从2004年开始,中国全面实行对种粮农民的全面

7、补贴。目前,中国的农业补贴政策主要包括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简称为四补贴。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种粮农民直接补贴190亿元、农资综合补贴756亿元、良种补贴198.5亿元、农机具购置补贴130亿元,对调动农民务农种粮积极性发挥了积极作用。2010年中央财政继续实行种粮农民补贴,补贴资金原则上要求发放到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具体由各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建立和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制度,根据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变动,遵循价补统筹、动态调整、只增不减的原则及时安排农资综合补贴资金,合理弥补种粮农民增加的农业生产资料成本。2011年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

8、贴,中央财政共安排粮食直补151亿元,农资综合补贴860亿元,两项补贴合计1011亿元。图表1:2010年大米行业主要政策法规动向出台时间相关政策政策要点及分析2010年产粮大县奖励政策2010年国家继续加大产粮大县奖励力度,进一步完善奖励办法,稳步提高粮食主产区财力水平,调动其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2010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重点拓展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大力开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对农民增加良种补贴,扩大马铃薯补贴范围,启动青稞良种补贴,实施花生良种补贴试点;紧开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基

9、因和生物新品种,在科学评估、依法管理基础上,推进转基因新品种产业化。2010年2月、2010年7月最低收购价政策2010年继续在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适当提高最低收购价水平。当市场价格明显高于最低收购价较多时,中央和地方储备粮可暂缓轮入,并按管理权限报批后适当延长轮换空库期。2010年农业补贴制度2010年国家继续实行种粮农民补贴,补贴资金原则上要求发放到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具体由各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建立和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制度,根据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变动,遵循“价补统筹、动态调整、只增不减”的原则及时安排农资综合补贴资金,合理弥补种粮农民增加的农业生产资料成本。

10、2010年7月取消粮食出口退税政策在取消小麦、稻谷、大米、玉米、大豆等原粮及其制粉出口退税的基础上,进一步取消包括酒精、玉米淀粉等商品在内的出口退税。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四) 粮食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200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417号)决定,2004年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积极稳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明确转换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一般情况下,粮食收购价格由市场供求形成,国家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实行宏观调控。要充分发挥价格的导向作用,当粮食供求发生重大变化时,为保证市场供应、保护农民利益,必要时可由国务院决定对短缺的重点粮食品种,在粮食主产区

11、实行最低收购价格。2010年2月31日,为引导市场粮价平稳上升,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发展,国家决定2010年继续在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适当提高最低收购价水平。经报请国务院批准,2010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每50公斤93元、97元、105元,比2009年分别提高3元、5元、10元,提高幅度分别为3.3%、5.4%、10.5%。为进一步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增加农民种粮收入,国家决定从新粮上市起适当提高主产区2011年生产的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水平。每50公斤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稻、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提高到102

12、元、107元、128元,比2010年提高9元、10元、23元,提价幅度分别为9.7%、10.3%和21.9%。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将有利于补偿粮食生产成本增加,促进农民种粮收益稳步增长,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四、 大米行业产业链分析大米行业下游消费主要表现在口粮和工业食品加工等方面。首先,口粮年均消费量超过1亿吨,约占稻米销量的85%。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习惯和饮食结构不断调整,消费形式也将日益多元化,人均大米口粮消费总体呈稳中有降格局。但由于北方大米消费群体有扩大趋势,加之大米在酿酒以及食品等方面用量却不断提升,且饲料需求增长强劲,大米需求总量仍然稳中有升。大

13、米的上游产业链有化肥行业、农业机械行业和农用运输车辆行业等,这些行业对大米行业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国民经济中许多行业都与大米行业相关,国民经济各方面的发展都会影响大米行业的发展,因此,大米行业的发展依赖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图表2:大米行业产业链示意图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五、 大米行业发展状况分析由于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大幅下降,大米的产量已出现下滑,进而导致大米进口量猛增。根据中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初步估算,2013年大米产量下降0.7%,至2.028亿吨,全年中国进口大米约224万吨。中国大米对外依赖的增加将对行业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未来国内加大大米供应是必然趋势。长期以来,国内稻米加工行业都

14、被打着“散、乱、差”的标签,留给很多人的印象是中国大米品质不如同处亚洲的日本、泰国。相较于定位清晰,产量稳定的泰国大米,国产大米定位模糊、推广手段雷同、销售渠道单一、产品质量难控、市场竞争混乱等现象,使众多的大米企业一直在“价格战”的泥潭里苦苦厮杀。据了解,国产大米除了在品质上不被信赖的原因外,国内大米市场依然是散装大米的天下,没有形成堪称强势的大米品牌也是国产米缺乏竞争力的主要原因。高端市场上严重缺位,导致一些区域性品牌逐渐没落或被淘汰出局。目前我国稻谷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率低,产业链不完整,缺乏深度开发利用,副产品附加值低,是导致整个稻米加工企业经济效益不高的主要原因。稻米加工行业进入门槛

15、低,目前处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产能严重分散,哪家的市场占有率都很难超过1%,这个行业不容易形成知名品牌。公开数据显示,去年我国规模以上大米加工企业达8500多家,年加工处理稻谷能力为2.43亿吨,大米产量超1亿吨。以行业的“四大家族”为例,中粮水稻年加工能力突破400万吨,加上北大荒目前约300万吨、益海嘉里240万吨、华润五丰过百万吨大米加工能力,四家粮油生产商的大米加工能力突破千万吨,但仍然只占到整个稻谷加工市场的4%左右。在进口低价大米的冲击下,本就利润微薄的国内大米加工企业步履维艰。目前国内大米加工行业存在各环节分离、加工技术粗放、副产品循环利用率低等问题,导致大米加工长期处在初级水平。比如水稻加工成大米,米糠虽然也会榨油,但精炼米糠毛油的技术落后,精炼等级低、得率低、成本高、有效营养成分流失多。而国外的粮食加工产业链更长、综合利用程度更高、浪费少,粮食综合加工增值高。有资料统计,我国农产品的加工增值只有1.2 倍,而发达国家的增值则可以达到24倍。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在册大米企业8500多个,生产大米1亿多吨,实现销售收入4000多亿元,但利润还不足5亿元,米企利润“薄如刀片”。低门槛让很多散户进入到大米加工环节,但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获得利润的重要手段不是卖米,而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