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年级古诗词思想感情归纳(试卷)[汇编]

上传人:粗**** 文档编号:137988436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9.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9年级古诗词思想感情归纳(试卷)[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7—9年级古诗词思想感情归纳(试卷)[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7—9年级古诗词思想感情归纳(试卷)[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7—9年级古诗词思想感情归纳(试卷)[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7—9年级古诗词思想感情归纳(试卷)[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9年级古诗词思想感情归纳(试卷)[汇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 . 中考语文诗词赏析讲析 思想感情 诗歌分类及思想情感类型一: 我国诗歌可分为借景抒情诗、咏史怀古诗、伤春伤别诗、羁旅行役诗、山水田园诗、 托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赠友送别诗、闺怨诗、谈禅说理诗等多种类型。但同时,它们 又存在着交叉性,也就是说,鉴赏此类诗歌的方法也可以来鉴赏其它类诗歌。 鉴赏各类诗歌,要掌握一些宏观鉴赏要领: (1)借景抒情诗,要体会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把握 其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2)咏史怀古诗:要联系背景,领悟情感(感慨兴衰或寄托哀思或托古讽今)。 (3)伤春伤别诗:是借春光流逝,抒发年华易逝、壮志未酬的感慨,或表达对亲朋、 好友、爱

2、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4)羁旅行役诗:是流浪他乡的诗人通过耳闻目睹而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 家乡的憧憬。 (5)山水田园诗:是诗人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 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 向往。 (6)托物言志诗:是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 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志趣融于某种具体事物中,达到言志的目的。 (7)边塞征战诗:反映边疆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疆的战斗精神,或描写将士和亲 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或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 (8)赠友送别诗:通过景物渲染离别时凄凉氛围

3、,抒发依依惜别或勉励之情。 (9)闺怨诗:写闺房女子对丈夫久客不归的埋怨或对远在边地征戍的夫君的思念。 (10)谈禅说理诗:诗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诉之于诗句中,这类 诗往往有不食人间烟火之空灵境界。 (11)爱情诗:抒发或描写爱情的诗。 (12)爱国诗:抒发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的诗。 (13)乡愁诗:通常睹物思人,抒发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14)干谒诗:古代文人为了求得进身的机会,向达官贵人呈献诗文,展示自己的才 华与抱负,以求引荐而写的一种诗。 (15)酬答诗:为了酬报、报答别人所做的诗。 诗歌分类及思想感情类型二: 考试内容预测 (一)思想及感情 (1)概括诗歌的思想

4、感情(理解诗句大意、表达的观点、态度、主张、抒发的情感) (二)方法及作用 (2)分析诗歌中的形象(主要是托物言志的咏物诗) (3)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包括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4)分析课文中学过的典故、常识(如折柳) (三)景物及特点 (5)形容词揭示特点;命名景物画面;描绘画面 主要类型把握: 1、忧国伤时 揭示统治者的昏庸腐朽:杜牧泊秦淮 反映离乱的痛苦:杜甫春望 同情人民的疾苦: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观刈麦、卖炭翁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2、建功报国: 建功立业的渴望:曹操观沧海、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保家卫国的决心:李贺雁门太守行 报国无门的悲伤:韩

5、愈左迁至兰关示侄孙湘 山河沦丧的痛苦:文天祥过零丁洋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 大作、陆游诉衷情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记之、辛弃疾南乡子 登 京口北固亭有怀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思乡怀人: 羁族愁思: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王湾次北固山下、崔颢黄鹤楼 思亲念友:李商隐夜雨寄北 边关思乡: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王维使至塞上 闺中怀人:李商隐无题温庭筠 4、生活杂感: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陆游游 山西村、陶渊明归园田居 昔盛今衰的感慨: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借古讽今的情怀

6、:杜牧赤壁 青春易逝、时光匆匆的情感: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晏殊浣溪沙一曲 精品文档 . 新词酒一杯 仕途失意的苦闷:李白行路难 借慰平生的喜悦:陶渊明饮酒 5、长亭送别 依依不舍的留念: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李白渡荆门送别、郑谷淮上与 有人别 情深意长的勉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坦陈心志的告白:杜甫望岳、王安石登飞来峰、龚自珍己亥杂诗 对别后生活的同情、愁苦(对前途的担忧):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课内古诗词思想感情归纳 七年级(上册) (1)杂诗王维【主题】以白描手法,描写向故乡来人询问家中情形的话,于平淡无 奇中

7、简洁而形象地抒发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2)夜雨寄北李商隐【主题】用诗写回信,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通过归期的问讯 和回答,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的孤寂之苦,以及对朋友的思念,对团聚的期盼之情。 (3)淮上与友人别郑谷【主题】这是一首握别诗,通过写春天里诗人与友人在扬州 的离别,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之情。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主题】通过对别离赴任友人的宽慰和劝勉,抒发了诗 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表达了对友情豁达(旷达)的态度。 (5)酬乐天扬州出逢席上见赠刘禹锡【主题】多处运用典故,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 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和进取精神

8、。 (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主题】诗人以形象的思维,通过对景 物的描写,借月抒怀,表达了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同情、牵挂、关切和思念的思想感情,同 时也抒发了对官场倾轧的罪恶。 (7)登飞来峰王安石(北宋)【主题】通过描写诗人登上飞来峰的所见、所感,表 现了诗人高瞻远瞩、不畏困难的心怀。 (8)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主题】本诗以“静”字贯之,通过描写清晨破山 寺后禅院的清幽脱俗(幽深寂静)的景致,流露出诗人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9)望岳杜甫(唐)【主题】本诗描写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10)观沧海曹操(东

9、汉)【主题】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 星辰,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全国,渴望建功立业的 伟大抱负。 (11)木兰诗南北朝民歌(郭茂倩乐府诗集)【主题】诗歌描绘了木兰这一爱国 和不慕功名利禄的巾帼英雄形象,同时也说明了女子如果有施展抱负的机会,她们的智慧、 胆略和才能并不比男子逊色这一道理。 (12)陌上桑东汉末年戏剧性的民间叙事诗(郭茂倩乐府诗集)【主题】本诗通 过对封建官吏妄想霸占农家采桑女罗敷的故事,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阶级矛盾,揭露了酷吏 的罪恶行径,塑造了一个美丽、睿智、不慕福贵、不畏权势的女性形象,歌颂了劳动人民 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精神精

10、神和聪明才智。 七年级(下册) (1)饮酒陶渊明(东晋)【主题】诗人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表现了诗人悠闲自 得的心境,抒发了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官场的鄙弃和厌恶。 (2)次北固山山下王湾(唐)【主题】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借长江风景的描写, 写出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乡思乡愁)。 (3)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唐)【主题】诗人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流露出诗人怀才 不遇、理想破灭、寂寞苦闷的情绪。(或“不能实现远大政治理想的悲凉感、压抑感和孤 独感”。) (4)雁门太守行李贺(唐)【主题】本诗描绘了敌兵压境,将士们奋勇杀敌的壮烈 场面,赞颂了将士们奋死抗敌、忠君报国的英雄气概

11、。 (5)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代)【主题】这首小令寄情于物,为我们描绘了一幅 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了天涯游子孤独凄凉(孤寂愁苦)以及思家念亲之情。 (6)迢迢牵牛星(南朝梁萧统编文选收录的古诗十九首的第十首) 【主题】 全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不得相见的故事,抒发了爱情遭到挫折而痛苦忧 伤的心情。(或“思妇盼望丈夫的愁苦心情”。) (7)渡荆门送别李白(唐)【主题】此诗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写诗人出蜀至荆门 时所见两岸如画的美景,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依依惜别之情。 (8)春望杜甫【主题】本诗先描绘了长安城一派残败的景象,移情于景,抒发了诗 人感时伤别、忧国忧民、思乡念亲的情感(忧国伤

12、时、念家悲己、反对战争、渴望和平、 期盼亲人团聚)。 (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边塞诗人)【主题】本诗以白雪为线索,描绘 了一幅风雪送友图,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10)西江月辛弃疾(南宋豪放派词人)【主题】本词描绘了月夜乡村的温馨画面, 表达了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以及对农村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反映出词人当时怡 然自得、淡泊潇洒的心态。 八年级(上册)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主题】本诗通过描写诗人本身的凄惨境况,表现了天 精品文档 . 下寒士的痛苦,借以暴露但是人民大众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渴望人民安 居乐业)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愿望。 (2)过故

13、人庄孟浩然(唐)【主题】叙述了诗人到农家做客受到热情款待的经过, 描绘了恬静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老朋友之间诚挚的友谊,也流露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3)游山西村陆游(南宋)【主题】诗中生动地描写出一幅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 对淳朴的农村生活习俗流溢着喜悦、挚爱之情(留恋农村生活)。 (4)渔家傲范仲淹(北宋)【主题】描绘了边塞秋天的凄凉、将士生活的艰苦,表 现了词人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思想和思念故乡的矛盾心情。(其意悲壮苍凉) (5)浣溪沙苏轼(北宋)【主题】这首词上片表现词人面对清新春景的愉快心情, 下片进而由寺前西流溪水,联想到人生也可老当益壮、奋发进取,全词充满积极乐观的情 绪。 (6)观

14、刈麦白居易(唐)【主题】本诗通过写诗人目睹农民在夏收时那种辛勤劳碌 而又痛苦的生活情景,反映了沉重的赋税给劳动人民造成的极大痛苦,寄托了诗人对劳动 人民的深切同情和怜悯。 (7)赤壁杜牧(唐)【主题】怀古咏史之作,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了诗人英 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情。 (8)过零丁洋文天祥(南宋)【主题】表现了诗人崇高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 死观,体现了他为祖国、为民族而视死如归、坚贞不屈的大义大勇的精神。 (9)己亥杂诗龚自珍(清)【主题】诗人以含蓄隽永的笔调,抒发了诗人辞官归家 (离京)的离愁,但也表达了诗人不畏惧挫折,不甘心沉沦,始终都要对社会、为国家效 力的眷恋深情和献身精神

15、。 (10)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元)【主题】作者通过描写潼关险要壮观的地势, 触景生情,流露出对当政者的不满和对劳苦百姓的同情。 八年级(下册) (1)采薇(诗经小雅)【主题】这是一首描写戍边士卒生活的诗,寓情于景, 借景抒情,抒写了兵士们戍边作战的艰苦生活及其思乡之情。 (2)十五从军征叙事诗(乐府诗集)【主题】描绘了一个在外征战的老兵返乡 途中与到家之后的种种场景,揭示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 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的怨恨和同情之情。 (3)诉衷情陆游(南宋)【主题】本词通过今昔对比,多处运用典故,回顾当年从 军的英雄气概,反映了一位爱国志士的坎坷经历和

16、不幸遭遇,表达作者壮志未酬、报国无 门(“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悲愤之情。 (4)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南宋)【主题】表达了词人对被金军占领 的广大中原地区的怀念,并希望有像孙权那样有雄才胆略的皇帝来领带抗金斗争,收复失 地,统一中国。(“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5)朝天子咏喇叭王磐(明)【主题】这首散曲借物咏怀,讽刺和揭露了明代宦 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的痛恨情绪。 (6)归园田居陶渊明(东晋)【主题】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辞官归隐的辛勤劳作生活, 表现了诗人归隐田园、宁静淡泊的心境,以及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愿。 (7)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唐)【主题】本诗描写了洞庭湖波澜壮阔的景色, 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人引荐、积极入仕的愿望。 (8)终南别业王维(唐)【主题】本诗展现了诗人隐居终南山时悠闲于山水、自得 其乐的闲适的情趣。 (9)渔家傲李清照(南宋)【主题】这首词写的是梦境,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写出 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感受,隐寓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10)长相思纳兰性德(清)【主题】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