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设计)万兆铜缆系统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检测技术白皮书精品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7987876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2.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设计)万兆铜缆系统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检测技术白皮书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工程设计)万兆铜缆系统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检测技术白皮书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工程设计)万兆铜缆系统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检测技术白皮书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工程设计)万兆铜缆系统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检测技术白皮书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工程设计)万兆铜缆系统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检测技术白皮书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设计)万兆铜缆系统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检测技术白皮书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设计)万兆铜缆系统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检测技术白皮书精品(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万兆铜缆系统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检测技术白皮书万兆铜缆系统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检测技术白皮书目 录1前言41.1编写目的及适用范围41.2参考标准及资料51.3术语及缩写语52布线标准62.1ANSI/TIA568 -C标准概述62.1.1ANSI/TIA-568-C.0:通用标准:用户建筑物通用布线标准62.1.2ANSI/TIA-568-C.1:商业场所布线标准:商业楼宇电信布线标准82.1.3ANSI/TIA-568-C.2:元器件标准:平衡双绞线和连接硬件标准82.1.4ANSI/TIA-568-C.3元器件标准:光纤布线和连接硬件标准92.2ISO/IEC 11801102.3性能参数表11

2、2.3.1TIA Cat.6A Channel112.3.2TIA Cat.6A Perm.Link112.3.3ISO 11801 Channel Class F122.3.4ISO11801 PL Class F122.3.5ISO 11801 Channel Class Fa122.3.6ISO 11801 PL2 Class Fa132.3.7ISO 11801 PL3 Class Fa132.3.8ISO 11801 Channel Class Ea142.3.9ISO 11801 PL2 Class Ea142.3.10ISO 11801 PL3 Class Ea143应用标准16

3、3.1802.3an标准简介163.1.110Gbps以太网概述163.1.210GBASE-T概述163.1.310GBASE-T的运行方式173.1.4干扰源问题183.1.5外部串扰的缓解办法(IEEE802.3an Annex55B)193.2数据中心应用193.2.1应用发展193.2.2接口发展204Cat.6A布线系统设计与施工234.1Cat6A一般布线系统施工工艺注意事项234.1.1捆扎234.1.2线缆弯曲半径234.1.3管道填充率244.2Cat.6A线径参考245Cat.6A测试265.1测试仪表选择265.2测试连接模型265.3FLUKE测试方法275.3.1单

4、对线之间外部近端串扰(ANEXT)的测试295.3.2单对线之间外部远端串扰(AFEXT)的测试295.3.3综合外部近端串扰(PSANEXT)测试305.3.4外部串扰(AXT)的测试对象选择建议325.3.5测试指标325.4IDEAL公司的仪表测试方法335.4.1A型方式:335.4.2B型方式:345.4.3C型方式:345.4.4测试与数据处理过程355.5不合格测试分析与排故366热点问题376.1万兆以太网选择光缆还是铜缆?376.2万兆以太网选用Cat.6 还是 Cat.6A?376.3Cat6A屏蔽与非屏蔽优劣对比?386.4如果布线测试通过,仍然网络出现异常,如何测试?3

5、91 前言铜缆的发展与以太网的技术发展密切相关。以太网技术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70年代,时至今日以太网占据了全球局域网市场的9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将近四十年的时间里,以太网网络速度从最初的10Mbps, 发展到今天的10Gbps,甚至40Gbps和100Gbps,并且继续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和演变。网络速度的发展要求更高性能的布线系统,2008年2月,TIA和ISO相继发布了Cat.6A/Class EA布线标准。为了满足未来数据中心及网络主干更高的传输速率要求,IEEE于2006年成立了以太网高速研究工作小组(HSSG), 着手开发比10G以太网更快的网络技术, 2008年1月IEEE又成立

6、了802.3ba工作组,同时负责40G以太网和100G以太网两个标准的制定,40G以太网主要应用于数据中心高速率存储,100G以太网主要应用于网络主干,40G/100G以太网正式的标准在2010年6月已经正式发布。根据网络设备芯片厂商Intel和Broadcom的以太网市场分析报告,由于网络传输速率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太网的更新换代周期正在不断缩短,从100M以太网过渡到1G以太网大约需要10年的时间,从1G以太网过渡到10G以太网大约需要6年的时间。预计到2015年大部分的数据中心将会采用10G以太网,2019年大部分的数据中心将会采用40G以太网。1.1 编写目的及适用范围随着万兆布线技术的

7、逐步普及和在工程中被得到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多的设计人员和工程人员希望了解万兆布线系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概念、系统的设计与产品的选用、施工技术与施工要点、验收内容与测试方法等方面的内容。这本白皮书将以此为目标,阐述铜缆的发展。本白皮书将面向以下人群: 从事系统规划和决策的系统分析管理人员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和综合布线系统的销售人员 设计院的布线工程设计师 系统集成商中的设计、施工人员 咨询公司与审图公司中的技术人员 工程监理及技术监督部门的主管人员 布线厂商中的部分技术人员1.2 参考标准及资料 ISO/IEC 11801-2008 TIA 568-C IEEE 802.3系列标准 各参编单位产品资

8、料1.3 术语及缩写语英文缩写英文名称中文名称或解释Cat.6AAMENDMENT Cat.6增强六类(简称6A类或Ea级)NEXTNear-End Crosstalk近端串扰AXT或ANEXTAlien NEXT外部串扰PSANEXTPower Sum Alien NEXT综合外部串扰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2 布线标准2.1 ANSI/TIA568 -C标准概述ANSI/TIA-568电信标准集包含了对平衡双绞线和光缆的要求,以此作为北美BICSI(建筑业咨询服务国

9、际组织)的电信配线手册(TDMM)中所述的最佳设计、安装和维护实践的理论基础。ANSI/TIA-568-C标准包括了568 C.0,568 - C.1,568 - C.2和568 - C.3四份标准文件,并包含151个表格和121幅插图,它是至今为止最新的TIA电信布线规范。2009年初颁布。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要求其下属委员会每5年对其持有的标准进行重申,修订或撤销工作。因此,ANSI/TIA-568标准自1991年发布至今,已经历了3次修编。这也保证了TIA标准的内容是最新的,信息集中,减少或消除重复的文本。新标准的一个重大决定是将组成上一版ANSI/TIA-568-B标准的三个文

10、件拆分成四个文件。这一决定源于需要一份通用的标准,用于当特定场所(如商用建筑物、数据中心、住宅或工厂)的标准不适用时满足通用的布线需求。这份通用的文本可用于一些以前不支持的环境如机场或体育场的非办公区域,也可以作为适用于所有特殊场所的通用要求的知识库和部件标准。新的ANSI/TIA-568-C标准包含下列主要文件: ANSI/TIA-568-C.0, “通用建筑物电信布线”,2009年出版;ANSI/TIA-568-C.1, “商业建筑电信布线标准”,2009年出版;ANSI/TIA-568-C.2, “平衡双绞线电信布线和部件标准”,2009年出版;ANSI/TIA-568-C.3, “光缆

11、布线部件标准”, 2008年出版,在2008年10月发表勘误表;ANSI/TIA-568-C文件的主要跟新和修改包括: 2.1.1 ANSI/TIA-568-C.0:通用标准:用户建筑物通用布线标准ANSI/TIA-568-C.0是一个通用的技术文档,适用于不同的环境,比如商业建筑物,医疗或者工业环境。主要的内容更新如下: 定义了新的通用术语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比如新增了设备插座(EO),分布点A(DA),分布点B(DB),分布点C(DC) 认可Cat.6A类作为传输介质 增加了了光纤链路测试和性能要求 F/UTP屏蔽以及UTP非屏蔽平衡双绞线缆最小安装弯曲半径统一调整为4倍线缆外径, 平衡双绞

12、线跳线弯曲半径被改为1倍线缆外径,以适应较大的线缆直径 对布线所处的环境根据MICE(机械,侵入,气候化学,电磁)进行分类,以区分不同的环境,以采取不同的布线措施 ANSI/TIA-568-C.0与ANSI/TIA-568-C.1通用术语比较ANSI/TIA-568-C.0 通用术语ANSI/TIA-568-C.1商业环境术语分布点 C (DC)主跳接 (MC)分布点 B (DB)中间跳接(IC)分布点 A(DA)水平跳接(HC)设备插座 (EO)电信插座 (TO)布线子系统3(cabling system3)室外主干布线(Backbone Cabling)布线子系统2(cabling syt

13、em2)室内主干布线(Backbone Cabling)布线子系统1(cabling sytem1)水平布线 (Horizontal Cabling)ANSI/TIA-568-C.0布线系统结构2.1.2 ANSI/TIA-568-C.1:商业场所布线标准:商业楼宇电信布线标准ANSI/TIA-568-C.1主要关注商业办公楼环境,主要的内容更新如下 认可Cat.6A类作为传输介质 主干布线推荐使用850nm 激光优化的 50/125m 多模光纤 认可的传输介质中删除了Cat.5类, 150 欧姆STP屏蔽双绞线, 50 欧姆及 75欧姆同轴电缆ANSI/TIA-568-C.1布线系统结构2.

14、1.3 ANSI/TIA-568-C.2:元器件标准:平衡双绞线和连接硬件标准ANSI/TIA-568-C.2主要的内容更新如下: Cat. 5e 布线建议用于100MH以下的应用 参考附录保留了Category 5 信道性能指标 平衡双绞线信道及永久链路性能要求加入到本文件 所有类别的传输性能参数方程式在一个单独的表中列出 引入了耦合衰减(Coupling Attenuation)参数,耦合衰减是表征屏蔽电缆的共模电流产生的辐射峰值功率 定义了所有类别连接硬件的实验室测试方法 定义了Cat.6A类系统信道、永久链路及元器件标准性能参数要求信道测试模型永久链路测试模型2.1.4 ANSI/TIA-568-C.3元器件标准:光纤布线和连接硬件标准ANSI/TIA-568-C.3主要的内容更新如下: ISO 光纤命名种类(OM1,OM2,OM3,OM4,OS1,OS2等等)被加入进来 加入了连接器应力释放、外壳、适配器颜色等方面的建议,不同的颜色便于区分不同的光纤类型 6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