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系统中计算机的应用练习题[汇编]

上传人:粗**** 文档编号:137987627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76.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的应用练习题[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的应用练习题[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的应用练习题[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的应用练习题[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的应用练习题[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的应用练习题[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系统中计算机的应用练习题[汇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练习一 一、名词解释 1.供应链管理 :通过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 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管理模式。P35。 2.数据库系统 (Data Base System ):以计算机系统为基础,以数据库方式管理大 量共享数据的综合系统。P72。 3.模型 :对现实世界事物特征的模拟和抽象就是这个事物的模型。P75。 4.企业业务流程重组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 ):对企业的流程进 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以求得企业的成本、 质量、服务和速度等关键 经营绩效指标有巨大的提高。P34。 5.企业资源计划 (Enter

2、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 ):根据计算机和网络技术 的发展趋势和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需要,描绘出一整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标准, 其实质是在 MRPII基础上,适应全球市场竞争供应链管理的需求,对企业资源全 面管理的思想。P29。 二、简答题 1.简述管理信息常用的分类方法。P9 管理信息的分类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两种: (1)按信息稳定性分类,将信息分为固定信息和流动信息两类。 (2)按决策层次分类,将管理信息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业务信息三类。 2.管理信息系统 MIS 有哪些特点 (1)在企业管理中全面使用计算机 (2)应用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 (3)采用决策模

3、型解决结构化的决策问题P17。 3.请列举出四种常用的Visual FoxPro的退出方法 。 (1)敲快捷键 Alt+F4组合键; (2)在系统主窗口的 “ 命令” 窗口中,输入命令QUIT,并敲回车键; (3)在主菜单中,打开 “ 文件” 下拉菜单,单击其中的 “ 退出” 选项; (4)在系统窗口中,单击标题栏右端的“ 退出” 按钮。P86。 4.简述实体型之间的三类联系。 实体型之间的联系可以分为三类: 1)一对一联系。当前实体集中的每一个实体,在另一个实体集中最多只能找到 一个可以与它相对应的实体; 反过来说, 在另一个实体集中的每一个实体,也只 能在当前实体集中最多找到一个能够与之相

4、对应的实体。那么这两个实体集之间 就存在着一对一的联系,并记做1:1。 2)一对多联系。当前实体集中的每一个实体,在另一个实体集中可以找到多个 可以与它相对应的实体; 反过来说, 在另一个实体集中的每一个实体,却只能在 当前实体集中找到一个能够与之相对应的实体。那么这两个实体集之间就存在着 一对多的联系,并记做l:n。 3)多对多联系。当前实体集中的每一个实体,在另一个实体集中可以找到多个 可以与它相对应的实体; 反过来说, 在另一个实体集中的每一个实体,也能够在 当前实体集中找到多个能够与之相对应的实体。那么这两个实体集之间就存在着 多对多的联系,并记做m:n。P77。 5.简述数据库系统的

5、特点 。 (1)数据结构化。 (2)数据共享。 (3)数据独立性。 (4)可控冗余度。 (5)统一的管理和控制。P73。 练习二 一、名词解释 1.原型 :首先由用户与系统分析设计人员合作,在短期内定义用户的基本需求, 开发出一个功能不十分完善、 实验性的、 简易的应用软件系统的基本框架,称之 为原型。P101。 2.系统的生命周期 :任何系统均有其发生, 发展,成熟,消亡或更新换代的过程, 这个过程称为系统的生命周期。P98。 3.诺兰模型 :在一个地区、一个行业乃至一个国家计算机应用发展的客观道路及 规律,即所谓诺兰模型。P115。 4.战略集合转移法 (Strategy Set Tran

6、sformation ,SST ):把组织的总战略看成一 个信息集合,由使命、目标、战略和其他战略变量组成。信息系统战略性规划过 程,就是将企业的战略集转化为MIS的战略集的过程。第一步是识别企业战略, 第二步是将企业的战略集转化为MIS的战略,在此基础上信息系统分析员可提出 MIS执行计划。118。 5.企业系统规划法 (Business System Planning, BSP):企业系统规划法的目标是 让信息系统战略表达出企业各个管理层次的需求,向整个企业提供一致性的信 息。采用 “ 自上而下 ” 的进行系统规划和 “ 自下而上 ” 的付诸实施的过程。P119。 二、简答题 1.系统开发

7、的方式有哪些 (1)由本企业自行开发 (2)委托开发 (3)企业与软件公司合作开发 (4)购买应用软件产品 2.生命周期法的主要优缺点是什么 (1)生命周期法的主要优点是: 1)强调系统的整体性、全局性 2)严格区分工作阶段 (2)生命周期法的主要缺点是: 1)难以准确定义用户需求 2)开发周期长,难以适应环境变化P100。 3.系统开发的特点有哪些 (1)复杂性高 (2)集体的创造性活动 (3)质量要求高 (4)产品是无形的 (5)历史短,经验不足P92 。 4.系统规划的目的是什么 (1)保证信息系统开发符合企业总的战略目标,使系统能真正成为提高企业竞 争力的有力工具。 (2)保证信息系统

8、满足企业各部门对信息的需求。 (3)为领导对系统开发决策提供依据。 (4)明确系统开发的优先顺序。P112。 5.初步调查的内容有哪些 (1)企业和环境概况 (2)信息处理状况 (3)开展系统开发的资源情况 (4)企业领导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对系统目标和范围的看法,对系统开发工作 的态度。 P121 。 练习三 一、名词解释 1.数据字典 :给数据流程图中每个成分,包括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 存储、处理功能、外部项等,进行定义和说明的工具。P142。 2.功能分析 :对数据流程图中处理过程的功能作详细的说明。P145 3.结构化语言 :结构化语言是用于描述逻辑判断的一种规范化的语言,它使

9、用的 词汇主要有动词、 名词和保留字三种, 而任何处理逻辑都可以表示为顺序、选择 和循环三种结构。 P148 。 4.模块凝聚 :模块凝聚是用以衡量一个模块内部自身功能的内在联系是否紧密的 指标,也是衡量模块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准。P160。 5.用户的视图 :在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中,用户的局部概念模式是全局概念模 式的子集,叫做用户模式、外模式,它是从用户的观点看到的数据库,所以也叫 做用户的视图。 P192 。 二、简答题 1.简述现状调查参加人员和常用的调查方法。 现行系统详细调查参加人员有项目组或系统分析组成员和富有经验的管理人员。 调查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如召开调查会、个别交谈、发调查表

10、收集书面意见、调 查人员直接参加业务实践、 请管理人员给项目组介绍情况, 查阅企业的有关资料 等。 P125。 2.模块的耦合有哪几种类型 模块间的信息联系方式, 称为模块的耦合,它是衡量模块间结构性能的重要指标。 耦合有三种类型: (1)数据耦合。两个模块间通过调用关系传递被处理的数据称为数据耦合。 (2)控制耦合。两个模块间通过调用关系,不仅传递数据,还传递对运行过程 有影响的控制信号。下层模块执行校验功能, 校验结果的控制信号传回上层模块, 以控制其他模块的运行。如数据正确,调用正常处理模块;如数据异常,或遇到 文件尾等不同情况时, 调用不同处理模块, 这种耦合使一个模块的执行直接影响

11、到接受该控制信号的模块的运行。这对于系统的修改工作是不利的,特别是对自 下向上传递的控制信号, 影响面更大。 因此,应当尽量将这种耦合减少到最低限 度。 (3)非法耦合。一个模块与另一个模块内部发生联系,即一个模块中的某些内 容在另一模块中以某种方式被引用,称为非法耦合。例如,不经过调用关系,直 接使用或修改另一模块中的数据,将控制选择指向另一模块中的某一标号(节、 过程) 等。 P161。 三、应用题 1.某地区电话收费标准为: (1)市内电话:每分钟元; (2)长途电话: A 区间每分钟元, B区间每分钟元,夜间及节假日A、B 区间话 费减半。 要求:用决策树表达此项处理逻辑。 正确答案:

12、 答案解析: 请参看教材 P145决策树这一节的知识。 2.根据数据计算的数据流图 画出以转换为中心的控制结构图。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请参看教材P163的 6.1.4 节。 练习四 一、名词解释 1.黑盒法 :黑盒法又称为功能测试,在完全不考虑程序的内部结构和特性的情况 下,测试软件的外部特征。 从程序的输入和输出特性上测试其是否满足设定的功 能。P286。 2.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最大特征是强调构成事物的每一个对 象,描述的是每个对象的属性与方法。而对于响应每个事件的程序,一般不再独 立构成一个文件,而被封装在每个具体的对象之中。P265。 3.顺序结构 :顺序结构就是

13、按照程序语句行的自然顺序,一条语句接一条语句地 执行程序。顺序结构十分简单,它只是一种编写和执行程序的协议、规则,并不 需要用专门的结构语句来支持。P253 4.处理过程设计 :对控制结构图中,每一个模块内部的处理过程,进行具体的描 述。P242。 5.系统设计说明书 :又称为系统设计报告,是系统设计的最后成果,也是新系统 的物理模型和系统实施的依据。P246 。 二、简答题 1.试述系统设计说明书编写的基本要求和其主要内容。 编写系统说明书的要求是:全面、清楚、准确、详细地阐明系统实施过程中的 具体方法、技术、手段及环境要求。 系统设计说明书的内容应当包含七个方面。 (1)控制结构图及每一模

14、块的详细说明; (2)数据库设计说明; (3)计算机和网络系统配置说明; (4)代码设计说明; (5)用户界面设计说明; (6)计算机处理过程说明; (7)实施费用估计。P246。 2.简述 3 种以上的输出方式 。 从当前的技术水平来看,可选择的输出方式有:屏幕显示、打印机输出、转向输 出、中间文件输出、网络发布、语音输出。P235。 3.常见的输入数据校验方法有哪几种 常见的输入数据校验方法有: (l)静态校验、就是利用人工目测的方式检查错误。这种方式效率不高,查出 率会因人而异,一般不超过80%。 (2)重复校验。对于同一组数据,由不同人员重复输入;然后由计算机比较检 查一致性,叫做重复

15、校验。重复校验可以将出错率降到%以下。 (3)界限校验。事先制定数据的取值范围,由计算机系统校验数据是否超出了 界限。 (4)逻辑校验。校验数据的逻辑合理性。 (5)平衡校验。由计算机来校验一组相关数据之间是否平衡,比如总计数应当 等于各小计数之和。 (6)匹配校验。以业务代码与存储文件代码比较,若不匹配则有数据错误。该 工作一般由计算机和人工共同完成。 (7)存在校验。有些信息在输入文件中必须存在,如果找不到,就可以判定是 数据错误。该工作可以用计算机来完成。P223。 4.系统测试的目的是什么测试中可能发现的错误的分为哪些类 应用软件系统测试的目的是努力发现软件中的错误,并改正错误。 测试

16、中可能发现的错误按其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类: (1)功能错误。由于处理功能说明不够完整或不够确切,致使编程时对功能有 误解而产生的错误。 (2)系统错误。指与外部接口错误、子程序调用错误、参数使用错误等。 (3)过程错误。主要指算术运算错误、逻辑错误等。 (4)数据错误。指数据结构、实体、属性错误,参数与控制数据混淆等。 (5)编程错误。指语法错误、程序逻辑错误、编程书写错误等。P284。 5.程序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程序设计的任务,就是根据系统设计说明书中关于模块的详细描述和处理过程的 描述,选择合适的计算机语言来编制程序的工作。P251。 练习五 一、名词解释 1.信息中心 :计算机化的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因此,计算机管理 信息系统建立以后, 就必须要由人和组织来管理,这个组织称之为信息中心。 信 息中心是负责对企业的信息资源进行规划、配置、协调、控制和管理的机构。其 管理的基本方式有集中式与分散式两种。P295及 P297 。 2.安全性 :应保护管理信息系统不受来自系统外部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的破坏,防 止非法使用者对系统资源,特别是信息的非法使用而采取的安全和保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