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期末考试题目和答案[汇编]

上传人:粗**** 文档编号:137986201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7.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原理期末考试题目和答案[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管理学原理期末考试题目和答案[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管理学原理期末考试题目和答案[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管理学原理期末考试题目和答案[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管理学原理期末考试题目和答案[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学原理期末考试题目和答案[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原理期末考试题目和答案[汇编](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学原理总复习与综合复习 一、基本概念 1、管理 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 制,以便达到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 2、决策 是管理的基本要素。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都是管理的职能,而每项职能 都要求做出迅速且明确的决定,这些都是决策问题。 广义定义:人们为了实现目标,根据客观条件,通过调查和研究,在掌握大 量有关信息和经验的基础上, 借助一定的方法和手段, 从众多方案中选择一个最 满意或合理的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过程。 狭义的决策:为达到某个目标,从众多方案中选定一个满意方案的行为,也 就是通常所说的“决定” 、 “拍板” 、或“决断”。 3、保健因素 是

2、指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的因素,由于这类因素带有预防性,只起保持人的 积极性、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 4、控制 对组织各方面的活动给以监控,使组织实际运行状况与组织计划要求保持动 态适应的工作过程。 这项工作由管理人员来做, 并作为一项管理职能开展, 通常 称之为“管理控制”。 5、反馈控制 把组织系统运行的结果返送到组织系统的输入端,与组织预定的计划标准进 行比较,然后找出实际与计划之间的差异,并采取措施纠正这种差异的一种控制 方法。 6、管理幅度 管理幅度也称为管理宽度,指一个管理者直接管理下级人员的数目。 二、基本原理 1、决策的程序 要使决策有效就要遵循科学的决策程序,一般来说,决策的程序可

3、以分为一 下几个步骤: (1)识别机会或诊断问题:问题是决策的起点,任何管理组织的进步、发展 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 然后做出变革而实现的。 这里的问题是指应有的状况和实 际之间的差距。 (2)确定决策目标: 决策要求有明确而具体的决策目标。 (3)拟定备选方案: 决策的基本含义是抉择,这就要求至少有两个以上的可 行方案。可行性方案要具备3 个条件,能够保证决策目标的实现, 组织外部环境 和内部条件都有可行性,具有排他性。 (4)分析评选备选方案: 鉴定所有方案执行后可能产生的后果。要明智地评 价备选方案, 必须设法预测该方案执行后可能产生的后果,应尽量把所有可能都 估计到。 (5)决策方案的实

4、施和反馈:决策的正确与否以及实施效果如何,要以执行 结果来验证。 2、计划工作的步骤 (1) 估量机会:在开始制定计划之前, 首先要对企业所面临的环境进行分析。 (2)确定目标: 计划工作的第一步就是在估量机会的基础上,为组织及其下 属单位确定计划工作的目标,及组织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效果。 (3)确定前提条件: 计划的前提是计划制定时的假设条件,也就是计划的 预期环境。由于计划受到未来各种变动因素的影响,所以必须在制定计划时对它 们进行预测和假定。 (4)拟定备选计划: 要发挥创造性,拟定实现计划目标的各种方案,以便 寻求实现目标的最佳方案。 (5)评价备选方案: 有了备选方案之后,根据目

5、标和前提条件来权衡各种 因素,以此对各个方案进行评价。 (6)选择方案: 从备选方案中,根据组织目标选定一个最合理、最满意的方 案,并正式通过该方案。 (7)拟定派生计划: 派生计划是总计划下的分计划。总计划要靠派生计划 来保证,派生计划是总计划的基础。 (8)编制预算: 把计划转化为预算,使之数字化。预算实质上是资源的分配 计划。 3、组织工作的步骤 (1) 、确立组织目标: 通过手机及分析资料,进行设计前的评估,以确定组 织目标。 (2) 、划分业务工作: 根据组织的工作内容和性质,以及工作之间的联系,将 组织活动组合成具体的管理单位,并确定其业务范围和工作量。 (3) 、形成组织结构的基

6、本框架: 按组织设计要求, 决定组织的层次以及部门 结构,形成层次化的组织管理系统。 (4) 、确定职责和权限: 明确规定各层次。各部门以及每一职位的权限、责 任。一般用职位说明书或岗位职责等文件形式表达。 (5) 、设计组织的运作方式: 确定各项管理工作和业务开展的工作程序、工作 标准和管理方法,设计各类运行制度,规范各部门沟通与协调手段等。 (6) 、 人员配备:按职务、岗位及技能要求, 选择配备恰当的管理人员和员工。 (7) 、形成组织结构: 对组织设计进行审查、 评价及修改,并确定组织结构及 组织运作程序,颁布实施。 (8) 、调整组织结构: 根据组织运行情况及内外环境的变化,对组织结

7、构进 行调整,使之不断完善。 4、按照不同的标准沟通可以分成不同的种类 (1)按沟通的 组织系统 分类: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2)按沟通的 流动方向 分类:向上沟通,向下沟通,横向沟通 (3)按沟通的 方法 分类:书面沟通,口语沟通,非口语沟通,电子沟通 (4)按沟通 渠道 所形成的网络分类 :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5、组织设计应该遵守的原则 (1)目标向导原则: 要求在组织设计和组织形成的选择时必须有利于组织目标 的实现。 (2)统一指挥原则: 要求组织的各级机构以及个人必须服从一个上级的命令和 指挥。 (3)权责对等原则: 责权关系是组织构成要素的核心内容。 (4)适度管理幅度原则 :要求

8、组织的管理幅度设计必须适度,保证有效控制。 (5)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要求组织结构以及形式既要有相对的稳定 性,又必须随着组织内外条件的变化及业务运行的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6、控制工作的一般步骤 三、其他知识点 (一)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原理中,属于人员配备工作原理的是(C ) A、许诺原理B、目标统一原理C、责权利一致原理D、命令一致原理 2、管理控制工作的基本目的是(A ) A、维持现状B、打破现状C、改变现状D、实现创新 3、管理的主体是(D ) A、企业家B、全体员工C、高层管理者D、管理者 4、下列哪种组织结构又称为“斯隆模型” ( D ) A、多维立体结构B、矩阵结构

9、C、职性型D、事业部制 5、双因素理论中的双因素指的是(C ) A、人和物的因素B、信息与环境的因素C、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D、自然 因素和社会因素 6、管理的核心是(D ) A、决策B、领导C、激励D、处理好人际关系 7、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出现在(A ) A、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B、20 世纪 30 年代 C、20 世纪 40 年代D、20 世纪 60 年代 8、弗鲁姆提出的激励理论认为(A ) A、激励力 =期望值 *效价B、人是社会人 C、对一主管来说,最重要的需求是成就需求D、激励不是一种简单的因果关 系 9、组织结构设计中,划分管理层次的主要原因是(D ) A、组织高层领导的偏好

10、B、法律的规定 C、组织规模D、管理宽度的限制 10、从某种意义上讲,组织就是一个信息沟通网络,处在这个 信息网络中心的畅通负有责任的人是(D ) A、信息系统管理员B、高层管理者C 、一线员工D、主管人员 11、一般来说,组织越稳定,管理宽度应该(B ) A、越小B、越大C、无法判断D、无影响 12、管理人员与一般工作人员的根本区别在于(D) A、需要与他人配合完成B、需要从事具体的文 C、需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D、需要协调他人的努力以实现组织目标 13、某技术专家,原来从事专业工作,业务专精,绩效显着,近来被提拔到所在 科室负责人的岗位。 随着工作性质的改变, 他今后应当注意把自己的工作重点

11、调 整到( C ) A、放弃技术工作,全力以赴,抓好管理和领导工作。 B、重点仍以技术工作为主,以自身为榜样带动下级 C、以抓管理工作为主,同时参与部分技术工作,以增强与下级的沟通和理解。 D、加强调研,专心搞好专业创新。 14、在管理决策中, 许多管理人员认为只要选取满意的方案即可,而无需刻意追 求最优的方案。对于这种观点,你认为下面哪种解释最优说服力(D ) A、现实中不存在所谓最优的方案,所以选中的都是满意的方案 B、现实管理决策中常常由于时间太紧而来不及寻找最优方案 C、由于管理者对什么是最优决策无法达成共识,只有退而求其广 D、刻意追求最优方案,常常会由于代价太高而最终得不偿失 15

12、、种庄稼需要水,但某地区近年老是不下雨,怎么办一种办法是灌溉,以补充 不下雨的不足, 另一办法是改种耐旱作物, 使所种作物与环境相适应。 这两种措 施分别是 ( A ) A、纠正偏差和调整计划B、调整计划和纠正偏差C、前馈 控制和反馈控制D、反馈控制和前馈控制 16、管理的性质不包括(C ) A、二重性B、科学性C 、理论性D、艺术性 17、人们常说,身体是“三分治七分养” ,对于这件事(D ) A、现场控制比反馈更重要B、反馈控制比前馈控制更重要 C、反馈控制比现场控制更重要D、前馈控制比反馈控制更重要 18、打电话请供应商来换一台同目前用坏的机器一样的设备,这是设备的简单替 换问题,需要的

13、管理技能主要是(B ) A、概念技能和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和技术技能C 、技术技能 D、人际技能 19、差别计件工资制是(A )的内容之一 A、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B、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C、韦伯的行政管理理论D、现代管理理论 20、没有一个固定的信息中心,成员之间总是互相传递信息的是(C ) A、园型沟通B、Y型沟通C、全通道型沟通D、轮形沟通 21、根据计划的明确性,可以将计划分为(C ) A、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B、战略性计划和战术性计划 C、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D、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 22、 ( C )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反映有预计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预 算。

14、A、金额预算B、投资预算C、财务预算D、成本预算 23、目标的制定要有一定的高度和难度,着体现了目标的(D ) A、差异性B、层次性C、时间性D、先进性 24、某企业制造并销售单一成品,固定成本总额为60 万元,产品售价为每件30 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0 元,该企业的盈亏平衡时的产量为(C)- F/(p-v) A、3000 B、2000 C 、30000 D、20000 25、按照决策的主体,可以将决策分为(B ) A、长期决策和短期决策B、个体决策和群体决策 C、程序化和非程序化决策D、确定型、风险型和不确定型决策 26、下列关于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描述正确的是(A ) A、管理幅度与管理层

15、次共同决定组织规模 B、为了保证管理效果,管理幅度越大越好 C、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管理规模成正比 D、管理幅度越窄。管理层次就越多,组织结构就呈扁平型 27、如何留住人才、 减少人才的流失、 发挥人才优势, 这体现的是领导艺术中的 ( C ) A、授权艺术B、决策艺术C、用人艺术D、创新艺术 28、对应试者进行全面的考核和考察,避免以偏概全, 这是指人员招聘和选拔原 则中的(A ) A、全面考核原则B、公开招聘原则C、择优录取原则D、公平竞争原 则 29、一个企业的精神文化是指( C ) A、厂容厂貌B、职工风貌C、 沉淀于企业职工心里的意识形态 D、产品形象 30、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16、是(D )的典型代表 A、领导特质理论B、领导行为理论C、领导周期理论D、领导权变理 论 二、多项选择题 1、扁平结构的优点是( B、C、D) A、易于横向协调B、管理费用低 C、缩短了上下级之间的距离D 信息纵向流动快 E、严密监督下级 2、下列属于运用前馈控制的是(B、C、D) A、企业根据现有产品销售不畅的情况下,决定改变产品结构 B、猎人把瞄准点定在飞奔的野兔的前方 C、根据虫情预报,农业公司做好农药储备 D、汽车驾驶员在上坡时,为了保持一定的车速,提前踩加速器 E、瞄准靶心射击 3、董事会的主要职能有( A、B、D) A、挑选总经理B、决定利润分配C、制定预算 D、决定公司目标E、执行日常决策 4、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管理的(A、B) A、科学性B、艺术性C、自然属性D、社会属性E、实践性 5、最常用的综合控制方法是(B、C、D、E) A、收支预算B、投资回收率C、损益控制 D、总预算E、企业自我审核 6、管理者的角色包括( A、B、D) A、信息传递角色B、人际关系角色C、领导者角色D、决策制定角色 7、目标的作用有( A、B、C 、D) A、导向作用B、激励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