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教案最新.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7986127 上传时间:2020-07-13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秦论教案最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过秦论教案最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过秦论教案最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过秦论教案最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过秦论教案最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过秦论教案最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秦论教案最新.doc(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过秦论教案教学目标:1感受这篇史论铺张扬厉的气势与文风2了解文章的主题3贾谊怀才不遇的悲剧人生4文言词语的积累教学重点:1文言词语积累2秦朝灭亡的主要过失3铺张扬厉的文风教学难点:1贾谊怀才不遇的悲剧人生2作家深邃的思想穿透力3重点文言词语识记教学手段:1讲授法 课堂讨论法 练习法 朗读法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法2辅以必要的幻灯片配合教学需要课时预计:3课时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之一:几千年以来,“弱肉强食”在自然界似乎是一条法则,但在人类社会,这条法则常常被打破。两千多年前,当秦始皇做着千秋万代掌权的美梦的时候,一群疲惫的农民“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轻而易举地攻破秦国“金城千里”,导致

2、强大的秦王朝“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阐述了他的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过秦论。“过秦”就是“指出秦的过错”,那秦之过是什么呢?让我们来共同探讨。之二:三国演义正文开头为:“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一语道出了封建社会的兴衰变革。秦始皇打破战国割据状态,一统天下,他本以为子孙后代可以千代万代世世为帝王的,没想到到了秦二世就灭亡了。孰是孰非,历史上不少人评论,其中著名的一篇就是西汉文学家贾谊的过秦论。二、解题及作者1过秦论:过,(动词)指出秦的过失。论:古代的一种文体。本文是一篇史论。过秦论分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

3、2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政论家、文学家。年18岁以能诵诗书、善属文闻名于郡中,年20岁时,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但却因此受到守旧派的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后又贬为梁王太傅,后来梁王坠马而亡,贾谊认为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政论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为有名。另有辞赋等作品传之于世。(出示幻灯片)(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多岁时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

4、死时仅33岁。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文章,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十卷。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2时代背景:春秋以来,战乱频仍,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

5、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师):贾谊有很高的政治抱负,才华横溢,作为一个杰出知识分子的代表,他有着强烈的济世为民的使命感。然而时运不济,他的革新政治的主张触犯了贵族集团的利益,生事诬陷,被贬后,虽身居闲职,仍心系朝事。英年早逝,一颗璀璨的巨星从此长逝历史的天空,贾谊人生虽然短暂,但他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将永远浸润着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他的怀才不遇的悲剧人生引起后世文人的扼腕叹息。(师):请同学齐读这首诗。(生读):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

6、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幻灯片)(师):汉文帝在宣室(注:汉代未央宫里的一著名宫殿名,汉代皇帝经常在这里召见诸臣商议军国大事)里召见贾谊,贾谊的政治才华无与伦比。可惜文帝夜半虚席以待贾谊,不是向他去请教治国的策略,反而询问鬼神之事。其实,贾谊并没有得到统治者真正的重用。要求学生当堂背诵本诗。(师):王勃的“呜呼!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腾王阁序(幻灯片)说的也是贾谊怀才不遇的悲剧人生。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汨罗

7、步尘埃。毛泽东:咏贾谊(幻灯片)(师):所以,在封建专制时代,有抱负、有才华、具有完美人格的知识分子遭受莫名其妙的打击而郁郁不得志者,岂止贾谊一人呢!三、指导学生诵读课文,具体感受本文铺张扬厉、纵横椑阖的文风(放录音,学生跟读。)好,录音我们就先听到这里。四、(师):现在请大家大声朗读课文两遍,熟悉课文内容,把读不准的字词做出标记,对照注释或者当堂查字典解决下面是需要重点认识的字词:崤函(xio)、囊括(nng)、连衡(hng)、合从(zng)、陈轸(zhn)、召滑(sho)、翟景(zhi)、逡巡(qnxn)、镞(z)、流血漂橹(l)、鞭笞(ch)、藩篱(fnl)、隳(hu)、镝(d)、践华为

8、城(hu)、瓮牖绳枢(yu)、氓隶(mng)、倔起(ju)、阡陌(qinm)、赢粮景从(yng yng)、锄耰棘矜(yuqn)、銛(xin)、长铩(sh)、谪戍(zh)、度长絜大(duxi)、万乘(shng)、(幻灯片)注:关于“崤函”的“崤”的读音需要作点说明。人教版2003年版的语文课本注释读yo。而2006年版的语文注释读xio。前后注释为什么不一样呢?说文解字没有“崤”这个字,但是有“殽”这个字,许慎解释为“相杂错也,从殳肴声,胡茅切。”依据许慎注音,“殽”读yo。可以推断,“崤”、“殽”至少在东汉许慎时代两字是不通用的。1988年版词源第508页“崤”条,注音为“xio,胡茅切,平,

9、肴韵,匣。”未标出有yo音,且词条有“崤山、崤谷、崤函、崤陵”四条。商务印书馆第5版的现代汉语词典1496页注释:“崤:Xio 崤山,山名,在河南。”也未见有yo音。既然这些字(词)典都注为xio,我们应该按xio音来处理比较合理,看来,2006年版的课本改读xio音是有一定道理的。(幻灯片)五、(师):分组朗读课文,体会赋体的句式特点,领会本文铺张扬厉的文风诸如: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之属为之谋;之徒通其意;之伦制其兵。追亡逐北,浮尸百万,流血漂橹;

10、因利趁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六、指导学习课文第一段1(师):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一段,思考课文第一段主要叙述的内容?(生甲):主要叙述秦国的野心。(生乙):主要叙述商鞅变法,富国强兵。(生丙):主要叙述秦国的优势。(师):刚才三位同学分别从不同视角回答了这个问题,很好。但不够全面,谁能总结一下他们三位的发言?(生丁):秦国的崛起(幻灯片)2(师):对!概括的很准确。那么,请大家思考:秦国凭借哪些优势在诸侯之中崛起?(生甲):地利优势: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幻灯片)(师):崤山、函谷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

11、秦国安全生存且能够发展经济、军事的地理上的天然屏障(外因)。(生乙):秦孝公的深谋远虑与雄才大略: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幻灯片)(师):思考:这句话里哪一字很传神?(生丙):我认为是“窥”字。说明秦孝公有野心,具有政治上的远见卓识,但不敢光明正大地看,说明他此时尚有惧怕之心。(师):他惧怕什么呢?(生丙):怕周天子。(师笑):战国时代,周天子已经失去往日振臂一呼,响者百应的局面了。也就是开始衰落了,何惧之有?(生丁):惧怕其他诸侯国的威势。(师笑):为什么惧怕其他诸侯国的威势?(生丁):害怕其他诸侯国不答应。(师笑):这恰恰说明了什么?(生丁):

12、说明秦国打不过其他诸侯国。(师):对呀,说明此时秦国国力尚不足以与周天子为代表的中央政府和天下诸侯相抗衡,力量还不足够强大。所以,只能偷“窥”以周天子为代表的天下,但他已经开始觊觎王室,说明它有野心,可谓一字千斤(内因)。(师):秦国还凭借什么呢?(生甲):人才优势:任用商鞅变法图强,在诸侯之中率先崛起。(师):商鞅变法是战国时代以及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变法之一,他开启后代的革除弊政、变法图强的先例,如宋代王安石变法、晚清的戊戌变法等。商鞅变法从四个方面对秦国进行改革:商鞅变法内容(幻灯片)内 立法度: 政治上健全法律制度,有章可循;务 耕 织: 经济上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夯实基础;修守战之具:

13、军事上积极备战,走强兵之路; 外 连横而斗诸侯: 外交上采取连横策略,让诸侯互相猜忌,发动战争,消耗实力。所以,商鞅在秦国全方位实行变法,对外采取消耗诸侯实力的战略,秦国无论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在诸侯之中均占优势,扩大地盘,壮大力量。结果 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幻灯片)补充:秦孝公二十二年(前340年),商鞅伐魏,魏使公子卬为将而击之。商鞅遗书公子卬,愿与为好会而罢兵。会盟既已,商鞅虏公子卬而袭夺其军。其后十年间,魏屡败于秦,魏王恐,乃使使割西河之地献于秦以和。(史记秦本纪)可以看出,秦国从一开始,就使用诈术来达到自己的目的。3(师):所以,秦国崛起的关键天时:周室衰微,群雄割据争霸

14、地利: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人和:君臣固守,商君佐之(幻灯片)4(师):请解释下列字词的含义与句式特点: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内立法度 务耕织外连横而斗诸侯(幻灯片)5(师):请大家尝试背诵第一段内容。(齐背与个别背诵相结合)七、指导学习课文第二段1(师):现在请大家朗读第二段。要求:读出那种纵横捭阖、铺张扬厉的气势,体会战国纵横家的文风。(学生集体齐读)(师):哪位同学朗读一下第二段。(指名学生朗读)重点指导朗读以下句式:(幻灯片)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之属为之谋;之徒通其意

15、;之伦制其兵。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浮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趁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2(师):惠文、武、昭襄三位君王为秦国都做了些什么?(生甲):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师):“蒙”是什么意思?(生):承受。(师):“因”呢?(生):沿袭。(师):你们怎么知道“因”的意思的呢?(生):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上第二条义项。(师笑):同学们的学习主动性很好,学习方法也不错。所以,学习不但要思考,还要善于借助工具书。(师):“南”、“西”、“东”、“北”都是方位名次做动词,“向南、向西、向东、向北”的意思。(师):惠文、武、昭襄三位君王为秦国都做的事情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吗?(生乙):延袭孝公政策,积极主动出击,略地扩疆,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