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污水主管网全覆盖工程DOC72页精品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7934874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DOC 页数:72 大小:168.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污水主管网全覆盖工程DOC72页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工程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污水主管网全覆盖工程DOC72页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工程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污水主管网全覆盖工程DOC72页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工程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污水主管网全覆盖工程DOC72页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工程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污水主管网全覆盖工程DOC72页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污水主管网全覆盖工程DOC72页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污水主管网全覆盖工程DOC72页精品(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编制说明3一、编制依据及范围3二、工程概况3三、工期目标及质量要求4第二章 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5一、工作井、接收井的施工5二、顶管施工11三、顶管施工工艺流程13第三章 质量管理体系和措施14一、质量保证体系和制度14二、技术措施15三、施工质量控制要点15第四章 确保安全生产的措施19一、安全管理目标19二、安全生产保证体系19三、安全生产保证措施19四、安全教育20五、安全生产管理原则21六、施工用电安全保证措施21七、机械安全保证措施22第五章 确保环境保护的措施23一、环境保护目标和指标23二、主要环境污染及其特征23三、环保工作内容24四、施工噪声、振动、废气物的控制措

2、施25第六章 确保工程进度的措施28一、组织措施28二、施工人员保证措施29三、技术措施29四、资金保证30第七章 确保资源保障的措施31一、资源保障措施31二、劳动力计划31第八章 技术负责人32一、技术负责人职能32二、项目总工岗位责任制32三、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岗位职责33第九章 施工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能35一、施工组织机构表35二、项目部成员主要职责35第十章 有必要说明的其他内容43一、施工现场平面布置43二、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45三、确保雨季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50四、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预案及抵抗风险的措施52五、对成品保护的管理措施62六、与发包人、监理及设计人的配合64附表

3、68附表一: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表68附表二:拟配备本工程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69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70附表四: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71附表五:施工平面布置图72第一章 编制说明一、编制依据及范围(一)、编制依据1、污水主管网全覆盖工程设计图;2、工程设计标准及遵循的规范规程;3、工程招标文件。(二)、编制范围污水主管网全覆盖工程设计图及遵循的各类规范。二、工程概况(一)、本工程为污水主管网全覆盖工程,一标段青年南路(人民南路济川路)污水接通工程:北起人民南路与青年路交叉口西北角,南至济川路以南约300米,该段顶管施工,分别由南北两端流向中间,汇至济川路污水提升泵站对面,向东接入济川路

4、污水提升泵站进水泵房,3号接收井以南段开挖施工,南端过中子河为牵引施工(详见附图),管径DN800,干管全长约1000m。本工程施工地点位于市青年南路(人民南路济川路)路段,由市市政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管理有限公司建设。(二)、本工程主要施工内容包括:青年南路(人民南路济川路)污水接通工程主要工程量表序号名称规格数量备注1钢筋混凝土管DN800750m顶管施工2钢筋混凝土管DN100050m顶管施工3PE实壁管DN60060m牵引施工4球墨铸铁管DN800180m开挖施工5圆形混凝土污水检查井1250mm10座06MS201-3/256污水混凝土闸槽井2300X18004座06MS201-3/

5、1177矩形工作井6500X45001座详结构图8圆形工作井66001座详结构图9矩形接收井5000X45003座详结构图三、工期目标及质量要求(一)、工期要求招标工期为120日历天,计划开工日期:2016年7月30日,计划竣工日期:2016年11月27日。开工日期自合同签订开工令发出起计算。(二)、质量要求本工程质量要求为合格。第二章 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一、工作井、接收井的施工本工程的顶管施工有工作井和接收井,施工采用沉井法。(一)、沉井施工法A、 基坑开挖a)、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基坑开挖位置和尺寸范围。b)、基坑开挖在有条件施工区可采用挖掘机施工,其他地区井位可采用人工开挖,根据井位处的土

6、质情况放边坡,基坑底标高根据现场情况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确定。c)、基坑底部沿四周轮廓线外1.5米开挖2%坡度的排水沟,沟内铺满3040cm的碎石,形成滤水盲沟,四角设置集水坑,集水坑比排水沟低400以上,坑内放置滤网及潜水泵抽水。B、 砂垫层砂垫层选用级配较好的中粗砂,分层撒水夯实,每层层厚控制在200300。砂垫层厚度由公式计算确定:H(N/-b)2tg其中:H为砂垫层厚度; N为沉井单位长度重量; 为下卧层极限承载力,根据各沉井的地质资料确定; b为素混凝土垫层宽度; 为砂垫层扩散角,一般取22.545。C、 机制砖砌筑砂垫层施工结束后在井壁及底梁下部位置浇注C15素混凝土垫层并在刃角斜面

7、部位用M5.0水泥砂浆MU10机制砖砌筑砖模。并在表面铺设一毡两油。D、 模板工程模板采用定型钢模和木模板配合使用。主要根据各点井位的实际情况和施工需要而定。E、 钢筋工程、设计施工图和国家规范编制出钢筋加工清单,按清单进行来料加工、制作;、加工好的钢筋必须进行清理、分类,并按施工组织设计划分点堆放整齐,并挂牌标识;、进场的钢筋原材料必须有钢材保证书、试验报告,并批量做好原材料试验,经现场技术部门及监理单位认可后方可使用,进场成型钢筋的质量检测资料齐全。施工点较为分散,钢筋相对集中制作,半成品运到现场绑扎。F、 混凝土浇注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运输车运输至现场。浇注混凝土时应确保基坑内无积水。

8、、混凝土浇注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检查预留孔、预留插筋、预埋件位置、标高。、沉井采用分节浇注,一次下沉。沉井接高时下节混凝土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方可浇注上节并且一次到位,梁底应一次浇注完毕,不得分缝。、分节接缝处按施工缝处理,采用凸式节,突宽度为200,高为200,并在浇注前清洗干净;、沉井浇注过程中,混凝土应保持同步均匀上升,并密切注意观察,若发现不均匀下降,应及时调整,严防井壁断裂;、沉井直壁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以上,刃角斜面的模板应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方可拆模;a)混凝土浇注前必须将各预埋套管、预埋件,预埋钢筋准确就位,不得遗漏;b)混凝土浇注后专人养护。G、

9、 沉井采用一次整体下沉,根据土层及周围环境采用排水或不排水施工,施工通过计算确定下沉系数、根据土层及周围建筑物情况采用排水或不排水法施工,土层中有流砂、软土或建筑物较近时采用不排水下沉施工;、开始施工时应将井内的混凝土残渣、木版等杂物清除出井,井壁、隔墙等部位的对拉螺栓割除,并做抗渗处理;、砖模及素混凝土垫层拆除。拆模应注意分段、对称、同步,加强观测,密切注意沉井下沉是否均匀;、井壁上所有预留孔用钢板封堵,钢板厚度:孔径小于等于1000时采用8;大于1000时采用10,并对进水口用粘土和机制砖填筑;、对井体和封底素混凝土接触部位风镐凿毛。以保证素混凝土与井体连接较好;、计算下沉系数K:K=G/

10、(Rf+Rf)其中:G为井身重量及施工荷载; Rf为井壁摩擦力:Rf为刃角踏面反力。K值应不小于1015,偏小则应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布设测量控制系统。在沉井四角设立下沉标尺及坐标控制点,在沉井下沉影响范围外布设相应坐标及高程控制点。对重要建筑物旁设沉降观测点,防止沉井下降对周围建筑物造成影响。、取土下沉。、排水法施工:取土下沉采用人工取土,卷扬机垂直外运。取土时应先挖锅底,后掏刃角,对称取土,均匀下降。发现偏移,及时纠正,井内取土不得堆放在基坑周围;、不排水施工:采用水力冲土,泥浆汞吸浆的取土方式。取土高差不得大于50cm。在下沉时遇到涌水冒砂时,将采用内外水压平衡,潜水员水下冲泥取土,以

11、保证安全。不排水施工时,井内水位必须高于井外水位一米。、当沉井下沉至设计标高以上1米时,适当减慢下沉速度,每天不大于0.3米,锅底开挖深度应减少,刃角下掏土应慎重,防止突沉荷超沉事故发生;、在井周灌砂及刷沥青漆等减摩措施后,沉井可顺利下沉到位。H、 沉井的偏斜、扭转和监测、在沉井下沉过程中,如果因土质变化等原因,发生较大倾斜时,将采取如下纠偏技术措施:a)挖出沉井较高一侧的刃角下土体,而另一侧的刃角下的土体不挖。b)在井体上压钢锭,钢锭重量根据具体情况,经计算确定。c)在沉井较高一侧的井外壁插入数根1#管子,由此压入膨润土泥浆和压缩空气,使该侧镜外壁摩擦阻力减小。、沉井偏移:即沉井轴线产生位移

12、现象,此时应首先加强测量资料的效核,然后控制沉井不再向偏移方向倾斜,在刃角高的一侧加强取土,低的一侧少取土或不取土。、沉井下沉过快:即沉井下沉速率超过挖土速度,出现异常情况,则应控制底梁等处取土,井外塌方及时回填并夯实,以增大侧面阻力,同时保证井内水位。、监测:在沉井施工中,利用监控指导施工是非常必要的,依靠监控核数据是不断反馈可避免盲目施工、冒险施工。根据本工程的规模核环境检测的要求,施工监控包括三项内容:沉井下沉深度和井体偏移量;降水水位变化;井体隆起。在施工中,由于地质条件、荷载条件、材料性质、施工条件和外界等其他因素的复杂影响,很难单纯从理论上预测工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故必须对现场进行

13、必要的监控。(二)、沉井下沉中的偏斜和扭转监控a)在沉井拆模后,在三个仪器监测站相对应处井壁上弹出纵横间距为20cm的墨线,引测三个基准点至基坑外侧加以保护,并测量、记录下沉前的各项原始数据,作为以后监测中的原始依据,以便进行分析对比。从而控制沉井下沉过程中井体的偏斜、扭转量。b)井体下沉开挖施工过程中,在基坑周围设置三个监测站。c)各监测站架设一台经纬仪,以井壁上的纵向墨线为依据进行井体扭转量的监测,通过测量取得的数据与原始值进行对比分析,以控制井壁的扭转量。一旦扭转临近或超过规范允许值,就必须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d)沉井下沉的高差控制,在监测站采用水准仪,以井壁上的横向墨线为依据进行监测。

14、通过测量取得的数据与原始值进行对比分析,并绘制沉降速率图表,有效的掌握沉井在不同土质中的下沉速率,要求井体高差控制在10cm之内。一旦发现高差值超过控制量,必须立即采取先校正偏斜然后分层开挖。做到各施工区同步开挖,使井体能均匀下沉。E)沉井下沉至设计标高,需密切注意沉降观测,在8小时内下沉量应不大于10mm,方可认为沉井基本趋于稳定。f)各观测点对沉井进行全过程观测、位移监测,每半小时施测一次,汇总数据,分析取得的数据。g)对周围的道路、地表、电线杆和建筑物的监测时拟在坑外四周地面时设置5、6个测点。在每座井的临近构筑物上设置10个测点。每天监测2次。(三)、监测点的安装a)沉降、位移观测点安装时须注意对其保护。b)地下水位观测点设在基坑旁,可安装一段带滤孔的PVC塑料管,固定并加盖。(四)、监测频率、工作a)监测工作由专业人员实施,从挖土开始至地下结构施工完毕。各监测内容的初始值的获得,其测值次数不少于3次,具体每日监测次数按实际施工状况再定。b)监测人员分析每次的监测数据及累计数据变化规律,特别是在沉井施工过程中,根据基坑开挖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判断。C)每个施工阶段提供监测阶段报告,监测工程结束后二周内提供监测总结报告。I、 沉井封底1)检查井施工沉井下沉至设计标高,应立即进行素混凝土封底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