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常见题型及解题方法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7933888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常见题型及解题方法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诗歌鉴赏常见题型及解题方法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诗歌鉴赏常见题型及解题方法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诗歌鉴赏常见题型及解题方法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诗歌鉴赏常见题型及解题方法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常见题型及解题方法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常见题型及解题方法课件(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歌鉴赏常见题型及解题方法 一、意境型题目的鉴赏评价 (一)提问方式 1、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意象)?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 2、前人评论这首诗的意象(意境)图的优或劣,你同意吗?为什么?请就全诗某一联赏析。 3、诗中某两联写了什么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或关系。 (二)答题步骤 描摹诗歌图景 概括意境特点 表达作者诗情。 解答提示: 描摹诗歌图景。即用自己的优美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象、意境描摹出来。这里应注意几点: 用自己的语言而非翻译。 描摹主要景物而非面面俱到。 语言应优美形象而非平铺直叙。,概括意境特点。即用一句简炼的话准确概括这些景物所

2、营造的情景氛围特点。这里应注意的是: 一句简炼的话。 概括意境特点时用一两个双音节的形容词即可。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怆、生机勃勃等。马致远秋思的意境特点就是萧瑟凄清。因此,意境就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意”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境”和谐的统一。 表达作者诗情。即根据这首诗情景氛围的特点,谈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可根据不同类别的诗确定作者诗情的倾向。 如: 送别诗: A离愁别绪,依依不舍; B情深意长,互为勉励; C别后思念,坦陈心志。 怀古诗: A抒物是人非,盛衰无常之感慨; B是古非今,借以劝谏当朝统治者。 C赞古人业绩,表缅怀之情,抒英雄迟暮之感慨; D渴望建功立业

3、,悲叹壮志难酬。,战争诗: A边塞征战的壮烈,山河沦丧的痛苦; B统者的穷兵黩武,百姓的和平向往; C怀才不遇,渴望建功立业; D对百姓离乱的忧愁,对民族命运的担忧。 思乡怀人诗: A征人厌战,向往团聚安宁的生活; B贬滴时,思乡怀人; C闺中怀人。 咏物诗:咏物言志,表赞美、仰慕、怜悯、哀伤之情。 写景诗:一切景语皆情语。抒已忧愁哀思、远大抱负、伤春悲秋、田园归隐等。这些诗的归类都可以看出诗情倾向,也是答主旨题的依据。 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答题时只注意了“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的正衬思维方式,而忽略了王夫之“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的反衬的思维方式。,(三)答题示例1 阅读宋

4、林景熙的诗溪亭,然后回答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表现其情感?(07广东卷)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答案参考:(描摹图景)诗人以清秋、落叶表明季节已入深秋,万物凋零,一片萧索;以日暮月初白、孤灯表明一天之中的时间变化,(概括意境特点)构成了冷情幽寂的氛围,(表达诗情)表现诗人心绪不宁、孤独寂寞之感。,二、形象型题目的鉴赏评价 (一)提问方式: 1、这首诗以什么为诗歌的主要意象(刻画了什么形象)? 2、运用什么手法刻画形象的?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 (二)答题步骤 塑造的什么形象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特征分析形象

5、意义 解答提示:塑造的什么形象。可用一句话概括形象的总体特征和意义。形象是由客观之“象”与主观之“意”共同构成的。它既指叙事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翁(包括作者)。如:豪放洒脱的形象,忧国忧民的形象,寄情山水、归隐田林的隐者形象,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爱恨情长的形象等。形象更多的也指即兴即景中的景和物。这些景和物已被人们赋予了特定的含义而成为具有审美意义的形象。如:梅花的傲霜斗雪、不畏权贵,大雁的春秋迁徙、游子怀乡,杨柳的缠绵悱恻、惜别怀远,流水的时光易逝、怀古思念等。,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时应注意: 分析景物形象要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来分析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借物抒

6、怀,托物言志的诗,往往在对事物形象的描绘中寄寓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人生理想,因此既要分析诗中所描绘的物的形象,也要分析诗中寄寓的思想感情,可从形象的色彩、指向、强度、虚实、动静等角度分析;分析人物形象,就要借助诗歌中人物的外貌、神态、举止的描写,体会作品主人翁鲜活的形象,进而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思想感情。 一定要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这里特别区分一下意象、意境和形象:意象侧重于融入作者主观情感的物象;意境侧重由一个或一个以上意象组成的环境氛围;形象可以由一个意象承担,如诗人笔下最先开放、傲霜斗雪的梅花常用来比喻敢为人先、不畏权贵的君子形象;形象也可由人物直接出场,如白居易卖炭翁;形象也可是从意境氛围中

7、感觉出来,如王维山居秋暝,我们通过山村月夜清幽明丽的景色的描写,窥见诗人闲适超逸的隐者形象;也可以通过诗中的抒情或议论分析出形象意义,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塑造了李白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形象。 总结形象意义。就是分析形象中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或蕴涵的哲理。可用一句话概括总述,也可以放到步骤一里合答。,(三)答题示例2 阅读宋刘一止小斋即事一诗回答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07全国卷III)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方。 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者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注释:刘一止:宋微宋宣和三年(1121)进士

8、,曾任监察御使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水会”而被罢官。局:指棋盘。 答案参考:(什么形象)托琴棋二物言志。(形象具体特征或个性特征)诗人以琴棋二物的“品”,来写自己的“志”;直方正、方有棱角。正因为自己方直之品不变,结果到头来“世愈疏”、“万事妨”,只落得小斋独处,无关乎国学的兴亡了。(总结形象意义)这些都抒发了作者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对世事讥讽的情怀。,三、“诗眼”型题目的鉴赏评价 (一)提问方式 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字是哪一个?为什么? 2、某个字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3、此诗某联某句中的哪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字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二)答题步骤 释该字表面义和句中义还

9、原析句,描摹图景烘托意境,表达诗情 解答提示:释该字表面义和句中义有时可合一起答,也可融入到第二步骤里答。古人写诗讲究炼字,力争一字传神,为全诗增色甚至成为诗眼,关键在几类词上极下功夫。炼动词或非动词活用为动词。如“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不仅突出了山花火红的颜色,而且赋予了一种动态美。炼形容词。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人一种坚毅挺拔之美,浑圆之美。炼数量词。如“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说明梅花之少,暗中突出一个“早”字,炼虚词。如“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写出了戍边将士无一例外的思乡之情。词类活用。如“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绿”在句中是形容词

10、,活用为动词,道出了作者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抓住了这些词,就抓住了诗的关键。,还原析句,描摹图景。将关键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或想象,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分析字句、描摹图景,以品味炼字的精妙。动词,抓住它的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形容词,抓住它从形、声、光、色等方面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身临其境。数量词,抓住它意蕴深刻,虚化烘托增强表现力。词类活用,化腐朽为神奇,增强表现力、感染力。再如叠韵词,可增强韵律感和起强调作用;颜色词,既可表心情,也可增强描写的色彩感、画面感。还应注意某个炼字使用的修辞手法。诗中用的较多的是拟人、夸张和通感。从稍大点的角度入手,应注意,该字处于

11、写景句中,应抓住形象性、生动性;处在抒情句中,应从给定词上强化感情上入手;处在起始句、结尾句,应从结构上领起下文或总结上文入手。有的题目说某字词是全诗关键,为什么?应特别注意从该字词对突出主旨的作用和结构上的作用两方面考虑。 烘托意境,表达情感。用一句简炼的话总述即可。,(三)答题示例3 阅读王安石葛溪驿,回答问题。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07四川卷)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答案参考:(1、2点合答)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写诗人心烦意乱

12、。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托,使烦乱的心情更推进一层。尾联用衬托的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烘托意境、表达诗情)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四、语言特色型题目的鉴赏评价 (一)提问方式 1、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的语言艺术)。 (二)答题步骤 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具体分析语言特色表达怎样的诗情 解答提示:这类题不重在炼字运用的巧妙,也不是对某一两句采用何种手法做分析;而是重在对整首诗的语言风格的鉴赏。语言风格类的词语有:平淡、工丽、直率、委婉、自然、

13、清幽、雄奇、奔放、悲慨、洗练、沉郁、清新等等;语言特色类的词语有:行云流水、形神兼备、简洁洗练、浅显如话、平淡无奇、词藻华丽、雄健雄浑、低沉、苍劲、舒缓、悲凉、淋漓尽致等等;前者侧重对整首诗的语言评价,后者侧重对语言运用时特色上的整体评价。 准确点明语言特色。一般选择一两个词即可。所以必须牢记一些语言风格特色的术语。 具体分析语言特色。要结合诗中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注意即使在描摹图景,组织语言答案时也尽量要体现出这种特色。 表达怎样诗情,诗情也一定要体现分析的这种特色。,(三)答题示例4 读孟浩然的送杜十四之江南,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

14、一望断人肠。 答案参考:(点特色)该诗语言如行云流水,冲和而不平淡,情深而不直露。(析特色)首句点明“荆吴”比邻,先说宽慰话;次句写眼前景点,写出了诗人心中的茫然,前两句平和含蓄,情不外露。三句承上句的“渺茫”,十分自然;“何处泊”一问,含说不尽的殷切之意和关怀之情。结句恰如巨闸顿开,将惜别之情推上顶峰。(析诗情)款款深情,浓浓别意,尽在“天涯一望”之中,“断肠人”抒离情又不在露。言有尽而意无穷矣。,五、技巧型题目的鉴赏评价 (一)提问方式 1、这首诗运用了何种艺术表现手法(表现技巧),来抒发作者情感的?有什么作用? 2、前人说该诗中的某句某联有如何如何的效果,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试结合

15、全诗分析。 (二)答题步骤 指出何种手法怎样使用该手法该手法表达怎样诗情、主旨或艺术效果 解答提示:指出何种手法。首先应准确,其次应熟悉掌握一些表现方法。 如: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抒情手法分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后者又分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托物寓理(哲理诗)三类。,表现手法分A衬托:正衬、反衬,后者又分动静相衬,声寂相衬,乐哀相衬三种。B象征 C烘托 D白描 E虚实结合 F动静结合,化静为动 E点面、抑扬 正侧面结合 G起兴 H色彩渲染 I观察角度变化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夸张、双关、用典、反问,顶针、互文等。 怎样使用该手法,一定要结合诗句赏析。要特别注意:勿对

16、某个局部的修辞手法进行阐述,如果具体分析到某诗句时,可以谈及修辞手法的运用。一般应从整体上谈诗的某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该手法表达怎样诗情、主旨或艺术效果无须繁述。,(三)答题示例5 阅读清代徐兰出关一诗回答问题。“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07山东卷)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 关:指居庸关。旆(pei):旌旗。 答案参考:(何种手法)描写、对比、象征(借代),(怎样使用该手法,也可两点合起来答)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桃花”与“雪”分别指代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该手法表达怎样诗情、主旨或艺术效果)蕴含了思乡的情感。,六、主旨型题目的鉴赏评价 (一)提问方式 1、关于这首诗的主旨或内容,有人认为是这样,有人认为是那样,你的看法怎样?试简要说明理由。 2、这首诗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的沧桑。试结合有关诗句加以赏析。 (二)答题步骤: 析具体诗句写什么说表达什么情感或暗寓什么(答时可调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