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行业)某某某煤矿地质规程精品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7933764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76.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冶金行业)某某某煤矿地质规程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冶金行业)某某某煤矿地质规程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冶金行业)某某某煤矿地质规程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冶金行业)某某某煤矿地质规程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冶金行业)某某某煤矿地质规程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冶金行业)某某某煤矿地质规程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冶金行业)某某某煤矿地质规程精品(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煤矿地质规程2013年2月2目 录第一章 总 则第二章 煤矿地质基础资料及类型划分第一节 煤矿地质基础资料第二节 煤矿地质类型划分第三章 煤矿地质补充调查与勘探第四章 煤矿地质观测与综合分析第一节 地质观测第二节 资料编录第三节 综合分析第五章 建矿阶段的地质工作第一节 开工前的地质工作第二节 施工中的地质工作第三节 建矿地质资料移交第六章 煤矿生产阶段的地质工作第一节 基本要求第二节 采区掘进的地质工作第三节 工作面掘进和回采的地质工作第四节 煤矿水平延深的地质工作第五节 露天矿的工程地质工作第七章 煤矿闭坑阶段的地质工作第八章 煤矿地质信息化工作第九章 附则附录一 建矿地质报告编写

2、提纲附录二 生产地质报告编写提纲附录三 地质说明书编写要求附录四 煤矿水平延深补充勘探设计编写提纲附录五 煤矿水平延深补充勘探地质报告编写提纲附录六 煤矿闭坑地质报告编写提纲第一章 总 则第1条 为了加强和规范煤矿地质工作,提高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的地质保障能力,有效预防煤矿事故,制定本规程。第2条 煤矿企业(矿井)、有关单位的煤矿地质工作,适用于本规程。第3条 煤矿地质工作是指从煤矿基本建设开始,直到闭坑为止的全部地质工作。第4条 煤矿地质工作应坚持“综合勘查、预测预报、保障安全”的原则。第5条 煤矿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一)研究煤矿地层、地质构造、煤层、煤质、瓦斯、水文地质、煤层顶底板、陷落柱、

3、地温、地应力和边坡稳定性等地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预先查明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各种地质因素,并做好相应的预测预报工作。(二)进行地质补充调查与勘探、地质观测、资料编录和综合分析,提供煤矿生产和建设各个阶段所需要的地质资料,解决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各种地质问题。(三)计算和核实煤矿煤炭资源/储量以及煤层瓦斯(煤层气)资源/储量,掌握资源/储量动态状况,为合理安排生产提供可靠依据。(四)调查、研究煤矿含煤地层中共(伴)生矿产的赋存情况和开采利用价值。第6条 煤矿企业(矿井)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具体负责煤矿地质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技术管理。第7条 煤矿企业(矿井)应当设立地测部门,配备所需的地质及相关专业技术

4、人员和仪器设备,建立健全煤矿地质工作各项规章制度。煤矿地质类型为复杂或极复杂的,除符合本条第一款规定外,还应配备地质副总工程师。地测部门负责人、地质副总工程师应由地质专业技术人员担任。第8条 煤矿企业(矿井)应定期对地质技术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煤矿地质工作质量。第9条 煤矿企业(矿井)应积极采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设备,认真开展煤矿地质研究,不断提高煤矿地质工作的技术水平。第二章 煤矿地质基础资料及类型划分第一节 煤矿地质基础资料第10条 煤矿必备的区域地质资料和图件1.矿区地质资料;2.矿区地质构造纲要图;3.矿区地形地质图;4.矿区地层综合柱状图;5.矿区主要地质剖面

5、图。第11条 煤矿必备的地质资料及图件1.地质勘探报告、建矿设计、建矿地质报告和生产地质报告;2.煤矿(井)地层综合柱状图;3.煤矿(井)地形地质图;4.煤矿(井)可采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计算图(急倾斜煤层加绘立面投影图);5.煤矿(井)地质剖面图;6.煤矿(井)水平地质切面图(适用于煤层倾角大于25的多煤层矿井);7.勘探钻孔柱状图;8.煤矿(井)瓦斯地质图;9.井上下对照图;10.采掘工程平面图;11.煤矿(井)煤岩层对比图;12.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相关图件。第12条 煤矿必备的地质资料台账1.钻孔成果台账;2.地质构造台账;3.瓦斯资料台账;4.井筒、石门见煤点台帐;5.工程地质资

6、料台账;6.环境地质资料台账;7.储量动态台账;8.井田及周边老窖地质资料台账。第13条 矿区(煤矿)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编制相关地质报告、图件和台账。所有报告、图件和台账都应当数字化、信息化,内容真实可靠,并每半年对相关内容进行修改完善。图件的比例尺以满足工作需要为原则。第14条 煤矿企业(矿井)应建立地质资料档案室,并由专人负责管理;资料要齐全、完整,分类妥善保存并便于利用;应建立地质资料电子文档。第二节 煤矿地质类型划分第15条 井工矿应当根据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煤层稳定程度、瓦斯类型、水文地质类型、顶底板和其他开采地质条件进行类型划分。井工矿地质类型分为简单、中等、复杂和极复杂四种

7、类型(表2-1)。露天矿应当根据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煤层稳定性、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类型划分。露天矿地质类型划分为简单、中等和复杂三种类型(表2-2)。表2-1 井工矿地质类型划分 划分依据类 别简单中等复杂极复杂地质构造简单中等复杂极复杂煤层稳定程度稳定和较稳定煤层的储量占全矿井储量的80%以上,其中稳定煤层储量所占比例不小于40%稳定和较稳定煤层的储量占全矿井储量的60%80%稳定和较稳定煤层的储量占全矿井储量的 40%60%不稳定和极不稳定煤层的储量占全矿井储量的60%以上瓦斯类型瓦斯矿井,煤层瓦斯含量小于5m3/t 瓦斯矿井,煤层瓦斯含量大于5m3/t,且小于10 m3/t高瓦

8、斯矿井,煤层瓦斯含量大于10 m3/t突出矿井或按照突出矿井管理水文地质类型简单中等复杂极复杂其他开采地质条件顶底板煤层顶底板平整,顶板完整性好,裂隙不发育顶底板较平整,局部凹凸不平,顶板较完整、裂隙不很发育顶底板凹凸不平,顶板裂隙比较发育,岩性比较松软破碎顶底板凹凸不平,顶板岩性松软、破碎,裂隙发育倾角15以下15-3030-4545以上其他特殊地质因素一般不出现陷落柱、冲击地压、地热和沙窗等地质危害偶有陷落柱、冲击地压、地热和沙窗等地质危害常有较多陷落柱、冲击地压、地热和沙窗等地质危害煤层大面积遭受陷落柱、冲击地压、地热和沙窗等地质危害注:1. 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划分按本规程第16条执行。2

9、. 煤层稳定程度划分按本规程第17条执行。3.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按煤矿防治水规定执行。4. 按划分依据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确定井工矿地质类型。表2-2 露天矿地质类型划分划分依据类 别简单中等复杂地质构造简单中等复杂、极复杂煤层稳定性稳定较稳定不稳定、极不稳定工程地质条件以坚硬岩层为主,软弱结构层(面)不发育,有很少的软弱结构层(面)或层间距大于30m,含水性差,不影响边坡稳定坚硬岩与软岩互层,软弱结构层(面)发育,软弱结构层(面)多或层间距为1530m,含水性中等,对边坡稳定有一定影响坚硬岩与软岩互层,软弱结构层(面)极发育,软弱结构层(面)很多或层间距小于15m,含水性强或有井工矿开采破坏边

10、坡现象等,严重影响边坡稳定水文地质条件地形有利于地表水的自然排泄,露天煤矿附近无地表水体或距地表水体很远,地表水与地下水无水力联系地质构造简单,构造断裂对露天煤矿的充水作用甚微含水层不发育,不需要疏干边坡岩层岩性坚硬,软弱夹层不发育,地表水、地下水对边坡稳定基本无影响地形不利于地表水的自然排泄,露天煤矿附近有地表水体,但距地表水体较远,地表水与地下水联系不密切,含水层补给条件较差地质构造中等,煤层上部无松散含水层或松散含水层厚度不大含水层虽较发育,但易于疏干边坡岩层软弱夹层较发育,地表水、地下水对边坡稳定有一定影响地形不利于地表水的自然排泄露天煤矿附近有地表水体,地表水与地下水有水力联系地质构

11、造复杂,或煤层上部被较厚的松散含水层覆盖含水层发育,不易疏干边坡岩层软弱夹层发育,地表水、地下水对露天开采和边坡稳定有很大影响注:1. 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划分按本规程第16条执行。2. 煤层稳定性划分按本规程第17条执行。3. 按划分依据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确定露天矿地质类型。第16条 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划分以断层、褶皱和岩浆岩侵入等因素为主。(一)简单构造。含煤地层沿走向、倾向的产状变化不大,断层稀少,没有或很少受岩浆岩的影响,不影响采区的合理划分和采面的连续推进。主要包括:1.产状接近水平,很少有缓波状起伏;2.缓倾斜至倾斜的简单单斜、向斜或背斜;3.为数不多和方向单一的宽缓褶皱。(二)中等构造

12、。含煤地层沿走向、倾向的产状有一定变化,断层较发育,有时局部受岩浆岩的一定影响,对采区的合理划分和采面的连续推采有一定影响。主要包括:1.产状平缓,沿走向和倾向均发育宽缓褶皱,或伴有一定数量的断层;2.简单单斜、向斜或背斜,伴有较多断层,或局部有小规模的褶曲及倒转;3.急倾斜或倒转的单斜、向斜和背斜;或为形态简单的褶皱,伴有稀少断层。(三)复杂构造。含煤地层沿走向、倾向的产状变化很大,断层发育,有时受岩浆岩的严重影响,影响采区的合理划分,只能划分出部分正规采区。主要包括:1.受几组断层严重破坏的断块构造;2.在单斜、向斜或背斜的基础上,次一级褶曲和断层均很发育;3.紧密褶皱,伴有一定数量的断层

13、。(四)极复杂构造。含煤地层的产状变化极大,断层极发育,有时受岩浆岩的严重破坏,很难划分出正规采区。主要包括:1.紧密褶皱、断层密集;2.形态复杂特殊的褶皱,断层发育;3.断层发育,受岩浆岩的严重破坏。第17条 煤层稳定性以煤层变化规律和可采性划分。(一)稳定煤层。煤层厚度变化很小,变化规律明显,结构简单至较简单;煤类单一,煤质变化很小。全区可采或大部分可采。(二)较稳定煤层。煤层厚度有一定变化,但规律性较明显,结构简单至复杂;有两个煤类,煤质变化中等。全区可采或大部分可采。可采范围内厚度及煤质变化不大。(三)不稳定煤层。煤层厚度变化较大,无明显规律,结构复杂至极复杂;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煤类,煤

14、质变化大。包括:1.煤层厚度变化很大,具突然增厚、变薄现象,全区可采或大部分可采;2.煤层呈串珠状、藕节状,一般连续,局部可采,可采边界不规则;3.难以进行分层对比,但可进行层组对比的复煤层。(四)极不稳定煤层。煤层厚度变化极大,呈透镜状、鸡窝状,一般不连续,很难找出规律,可采块段零星分布;或无法进行煤分层对比,且层组对比也有困难的复煤层;煤质变化很大,且无明显规律。第18条 煤矿投产后,应在1年内进行地质类型划分,编写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并由煤矿企业总工程师组织审定,报当地煤矿监管监察和行业管理部门备案。第19条 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的主要内容(一)煤矿位置、范围及四邻关系,自然地理等情况;(二)以往地质工作及质量评述;(三)区域地层及煤矿地层;(四)地质构造特征及复杂程度评定;(五)煤层分布特征及稳定性评定;(六)煤层瓦斯赋存规律及矿井瓦斯等级;(七)水文地质条件及类型;(八)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及类型;(九)煤层顶底板、陷落柱及其他开采地质条件评述;(十)煤矿地质类型划分;(十一)煤矿地质工作建议;(十二)附相关地质图件。第20条 一个煤矿原则上只评定划分一个地质类型,但在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煤层稳定程度、瓦斯类型、水文地质类型和工程地质条件等有明显分区规律时,可分区、分煤层划分地质类型。第21条 煤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