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口优化设计.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7931530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9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叉口优化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交叉口优化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交叉口优化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交叉口优化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交叉口优化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叉口优化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叉口优化设计.doc(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交叉口现状分析和改造方案摘要通过对xxx交叉口的道路、交通和控制现状,主要是对其机动车通行能力,行车延误,行车速度,信号周期,和高峰小时的交通需求等进行定量和定量的分析,寻找干扰机动车通行的原因,以得到xxx交叉口拥堵的根本原因,提出综合性的改造措施,相应的改造方案和有关效益评价。近期尚未进行路口立交改造,但交通矛盾特别突出,为此设计尝试从交通需求管理和运输供应改善两个方面着手,以求比较合理的改善该交叉口的拥堵现状,提高该路段的服务水平。关键词: 交通量 通行能力 延误 效益评价AbstractThis article tries to find out the main reason

2、why the motor vehicles travel through the arteria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running and controlling status of the intersection xxx, mainly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capacity, traffic delays, speed, signal cycles, and the peak-hour traffic of the road. Then we can get the roo

3、t causes of jams, the reasonable reform measures, the corresponding transformation program and the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As the recent intersection has not yet been optimized and the traffic contradictions are serious this article lays its emphasis on the improvement of traffic demand management

4、 and traffic supply management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service of the road in hence. Key word:traffic quantity traffic capacity delays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目录摘要iAbstractii目录iii一 文献综述11 课题来源12 目的及意义13 国内外基本研究情况24 关键理论和技术,技术指标25 完成课题的主要方案和措施3二 概述41 地理区位4三 交叉口现状分析51 路口道路和路口周围土地使用现状52 路口交通现状6(1) 交叉

5、口交通量现状分析6(2) 现状机动车行车速度93 路口控制现状10(1) 渠化措施和交通需求管理措施10(2) 通信号控制现状104 机动车通行能力和延误的计算方法11(1) 机动车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11(2) 延误的计算方法135 现状服务水平14(1) 服务水平概述14(2) xxx交叉路口服务水平的评价166 xxx交叉口拥堵的原因分析23() 城市发展的溢出23() 交通规划的不足24() 道路发展的滞后性24() 交叉口设置的不合理性27() 交叉口交通组织的不合理性28() 其它原因28四 平面交叉口线形设计和控制方法291 路口渠化292 信号控制的设计31() 信号控制方式选择

6、32() 相位方案设计33() 信号配时优化34五 改造方案设计361 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36() 对进口道进行适当的拓宽措施36() 设置左转待行区(左转超前候驶区)38() 设置公交专用道40() 交通设施改造422 信号控制优化设计(机动车)423 交通需求管理454 改造方案效益评价45() 技术评价45() 社会和环境评价525 结论和建议52致谢53附录54参考文献55一 文献综述1 课题来源城市道路交叉口是城市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道路上各类交通汇合、转换、通过的地点,是管理、组织道路各类交通的控制点。在整个道路网中,交叉口成为通行能力与交通安全上的瓶颈。据统计,在交叉

7、口上发生的交通事故占总交通事故的20%左右,有些国家甚至高达40%11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交叉口的进口道设置不合理,缺乏恰当的交通渠化设施,信号配置不合理。城市主干道沿线的大型交叉口,对存在拥堵的城市道路网,影响较大。Xx线(航空路大东门)多年来一直是联系武汉三镇中的汉口和武昌的交通动脉,xxx四路交叉路口是航大线向东延伸的一个较大的平面交叉口,它东接关山口,西至街道口,南至楚雄大道,北接东湖路,目前为平面渠化加信号控制,信号控制为四相位控制,路幅东西向(珞瑜路方向)为三块板形式,南北向(xxx南、北路方向)为一块板形式;红线宽度东西向为64米,南北向为22米。该交叉口高峰期间的机动车交

8、通量非常大,高峰期间延续的时间比较长,形成了每日长时间的交叉口拥堵,尤其在上下班车流高峰期间,一般直行和/或左转车辆需要等候三四个信号周期(每个周期平均3.5分钟)才能通过,节假日极端情况下几乎白天大部分时间四个进口道后面都能看到长长的车流排队。2 目的及意义通过对xxx交叉口的道路、交通和控制现状,主要是对其机动车通行能力,行车延误,行车速度,信号周期,和高峰小时的交通需求等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寻找干扰机动车通行的因素和拥堵的原因,提出综合性的改造措施和相应的改造方案,进行有关效益评价。3 国内外基本研究情况Xxx路口属于四路交叉十字路口,进口道的交通量在10007000pcu/h时,比较

9、适合采用信号灯控制。国外发达国家信号交叉口的研究设计已经比较成熟,有相关规范和手册,对于单个交叉口的信号控制设计,有美国的MUTCD(Manual on Uniform Traffic Control Devices) 其介绍了各种路口渠化措施及相应设施的尺寸、颜色和使用时注意的问题。还有日本的平面交叉路口的规范与设计。对于区域的信号控制设计,有澳大利亚开发的SCATS系统以及英国交通与道路研究所在TRANSYT系统的基础上研制的自适应控制系统SCOOT。15 国内也有一系列的规范和手册,比如上海市出版的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规划与设计规程,同济大学自行研制的TRANSTAR系统,天津大学研制开发

10、的城市交通控制系统TICS。4 关键理论和技术,技术指标本设计主要利用调查的交通量数据与根据相关规范计算的道路平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对比,信号交叉口信号周期的配置、交叉口各个进口道的行车速度、以及行车总延误,行人对机动车的干扰、公交车交通对普通机动车交通量的干扰,利用信号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设计理论、交叉口渠化理论、信号交叉口信号配时理论等等进行探讨和设计,提出了包括路口渠化、公交专用道和公交优先、左转待行区等改造方案,同时也充分考虑路口的交通需求状况,运用交通需求管理理论在行车高峰时刻考虑限制某些进口道的交通量等措施。最后利用效益评价指标对改造后的工程可行性进行相关论证。主要的技术指标为交通量、

11、延误时间、通行能力、交叉口的饱和度、信号周期、红灯时间等。5 完成课题的主要方案和措施在本课题中研究与设计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调查的相关数据分析交叉口现状,找出交叉口拥堵的主要原因2、根据拥堵原因,设计出合理的改造方案3、对选定的方案进行效益评价,确定该项目的工程可行性。4、本文各章节的内容如下:第一章为文献综述;第二章介绍xxx交叉口的地理区位;第三章主要对xxx交叉口现状交通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周围土地利用情况,路口交通现状,路口控制现状,现状服务水平以及交叉口拥堵的原因分析。第四章对平面交叉口线形设计和控制方法进行理论阐述。第五章主要为交叉口的改造方案设计,并进行相关效益评价。二 概

12、述1 地理区位航大线(航空路大东门)多年来一直是联系武汉三镇中汉口和武昌的交通动脉,xxx四路交叉路口是航大线向东延伸的一个比较大的平面交叉口,东西向为航大线方向的珞瑜路,是主要交通方向,路幅为三块板形式,路段机动车道为双向6车道,红线宽度为64米;南北向分别为卓道泉南路和北路方向,是次要交通方向,为一块板形式,路段机动车道为双向4车道,红线宽度为30米(见图2.1)。目前为平面渠化加信号控制,信号控制为四相位控制 。图2.1 xxx交叉口区位示意图(单位:m)珞瑜路为武昌地区最重要的城市主干道之一,机动车交通量大,机动车流中公共汽车占的比例高;xxx北路为沿湖景观路,路段部分只有四个车道,但

13、因为路面质量很好,吸引了大量的私人小汽车;xxx南路在四条进口道路中路况和线形最不理想,路面质量和两边环境比较差,但因为是连接南面另一条东西向主干线(雄楚大道)的必经之路之一,公共汽车的交通量很大,最近与其平行的另一条连接珞瑜路和雄楚大道的珞狮南路正在进行路面改造,因而经过xxx南路的机动车辆比往常又增加了不少。xxx交叉口高峰期间的机动车交通量非常大,据我们的调查,高峰小时交通流量有6802辆,高峰期间延续的时间比较长,主要集中在上下班的时间段内,形成了每日长时间的交叉口拥堵,尤其在上下班车流高峰期间,一般直行和/或左转车辆需要等候两三个信号周期(每个周期平均3.5分钟)才能通过,节假日极端

14、情况下白天大部分时间四个进口道后面都能看到长长的车流排队。武汉市政府以及相关交通部门从2003年开始就对该交叉口进行了相应的改造和控制,主要有进口道的渠化,交通管制,信号周期优化等等,但是效果都不是很理想。最近交通规划部门又规划在该交叉口修建一座三层立交,期望彻底改变xxx交叉路口长期拥堵的局面。三 交叉口现状分析1 路口道路和路口周围土地使用现状xxx路口为十字交叉口,但不是标准形式的十字路口,东进口和北进口之间的夹角约为75度而不是90度。东西向为主干道,路段上为双向6车道,进口道均为两条直行车道、一条专用左转车道、一条专用右转车道和一条非机动车道,右转车道主要以压缩进口车道和绿化带的宽度

15、来实现。西进口道将公共汽车站设置在非机动车道右边,公共汽车主要利用非机动车道进行右转,很多直行公交车也在非机动车道停留后再左转。南北方向为次干道,路段上双向4车道,南进口道为一条直行车道和一条专用左转车道,北进口道为一条直行车道和两条专用左转车道。南北向各有一条右转专用道,同非机动车共用一个车道。交叉口东、西、北三个方向的进口道路面为沥青路面,而南面进口道路面为水泥路面,路况比较差。北进口道进行了拓宽措施,增加一条车道以供左转。交叉口四个方向都具有安全岛,作为行人过街时的停留之地。xxx路口位于建成区,附近的建筑密度比较高,有学校、银行、酒楼、机关、旅馆、住宅区等等,紧邻路口造价比较高的建筑有xxx南路西面的酒店(5层),xxx北路和珞瑜路相交处的湖北省机械进出口公司大楼(5层),其他的主要为矮层商用建筑。而xxx北路东临东湖,几乎不可能进行再开发。2 路口交通现状(1) 交叉口交通量现状分析近2、3年来,随着珞瑜路和其南北平行道路两侧城市建设发展,卓道泉路口的交通量急剧增长,目前xxx交叉路口的机动车交通流量非常大,早高峰小时交通量为6802pcu/h表3.1 xxx路口的高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