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的材料非常好的课件讲解学习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7931230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结构的材料非常好的课件讲解学习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钢结构的材料非常好的课件讲解学习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钢结构的材料非常好的课件讲解学习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钢结构的材料非常好的课件讲解学习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钢结构的材料非常好的课件讲解学习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结构的材料非常好的课件讲解学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结构的材料非常好的课件讲解学习(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章 钢结构的材料,主要内容:,重点:,钢材的基本性能及其影响因素,钢材的性能指标,疲劳破坏的概念和疲劳验算方法,在建筑钢结构工程和桥梁钢结构工程中,规范推荐的普通碳素结构钢是Q235,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是Q345、Q390和Q420。,1. 强度和变形指标:,2. 塑性性能指标:,钢材的塑性性能可用伸长率 和断面收缩率 衡量。,(2-1),试件被拉断时的绝对变形值与试件原标距之比的百分数。,试件拉断后,颈缩区的断面面积缩小值与原断面面积比值的百分比。,伸长率,断面收缩率,(2-2),4. 钢材的韧性:,冲击试验的试件一般采用带V形缺口的Charpy试件,尺寸为10mm10mm55mm。在一

2、种专门的夏比试验机上进行。当摆锤在一定高度落下试件被冲断后,摆锤所做的冲击功与试件缺口处净截面面积之比为冲击韧性,单位为J(焦耳)。,冲击试验,冲击韧性值越大,说明试件所代表的钢材断裂前吸收的能量越大,韧性越好,强度和塑性综合性能越优越。,我国钢材标准中将试验分为四档,即+20时的 ,0时的 ,-20时的 ,-40时的 。,5. 钢材的冷弯性能:,试验时按照规定的弯心直径在试验机上用冲头缓慢加压,使试件弯成180度,如果试件外面、里面和侧面均不出现裂纹或分层,即为合格。,冷弯试验,冷弯性能是判别钢材塑性变形能力及冶金质量的综合指标。,冷弯试验是鉴定钢材质量(主要是塑性和可焊性)的一种良好方法,

3、常作为静力拉伸试验和冲击试验的补充试验。,6. 钢材的可焊性:,焊缝及其附近金属的焊接安全可靠,不发生或者少发生焊接裂缝,其塑性和力学性能都不低于母材。,可焊性,低碳钢,低合金钢,当含碳量控制在0.12%-0.20%,含锰量小于0.7%,含硅量小于0.4%,含硫量和含磷量小于0.045% 时,具有较好的可焊性。,用碳当量CE衡量,(2-3),6. 钢材的可焊性:,焊缝及其附近金属的焊接安全可靠,不发生或者少发生焊接裂缝,其塑性和力学性能都不低于母材。,可焊性,低碳钢,低合金钢,当含碳量控制在0.12%-0.20%,含锰量小于0.7%,含硅量小于0.4%,含硫量和含磷量小于0.045% 时,具有

4、较好的可焊性。,用碳当量CE衡量,(2-3),当钢材的碳当量小于0.38%时其可焊性是好的,Q345钢属于这种情况。,7. 钢材沿厚度方向的性能:,由较厚钢板组成的焊接承重结构,在焊接过程中或者在厚度方向受拉作用时,常常会产生与厚度方向垂直(称为Z方向)的裂纹,出现层状撕裂。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采用“厚度方向性能钢板”是必要的。,现行国家标准厚度方向性能钢板(GB/T5313)把它分为Z15、Z25、Z35三个级别,这种钢板被严格控制含硫量和断面收缩率,三个级别钢板的含硫量分别不大于0.01%,0.007%和0.005%;单个试件的断面收缩率分别不小于10%,15%和25%,同时三个试件断面

5、收缩率的平均值也分别不小于15%。25%和35%。,钢材在单轴反复应力作用下的工作特性,可用应力-应变试验曲线表示。,当构件反复应力 ,即材料处于弹性阶段时,在反复应力作用下钢材的材性无变化,也不存在残余变形。,当钢材的反复应力 ,即材料处于弹塑性阶段时,重复应力和反复应力引起塑性变形的增长。,钢材在多次重复的循环应变作用下滞回环丰满而稳定 。这是钢材一种极好的性能,为钢结构在地震作用下耗能能力提供了保障。,对于接近理想弹塑性材料的钢材,按照能量理论(或第四强度理论),在三向应力作用下,有:,(2-4),由(2-4)式可见,当 、 、 为同号应力且数值接近时,即使他们都大于 ,折算应力仍小于

6、,说明材料很难进入塑性状态。当平面或立体应力皆为拉应力时,材料处于脆性状态,破坏时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是指在连续反复荷载作用下,钢材或钢构件的应力低于极限强度,甚至低于屈服强度而发生的破坏。,疲劳破坏,疲劳破坏过程,应力比:,1. 基本概念:,其中, 为绝对值最小的应力, 为绝对值最大的应力,拉应力取正值,压应力取负值。,1. 基本概念:,应力幅:,应力幅 ;表示应力变化的幅度,总为正值。,应力循环中的最大拉应力,取正值;,应力循环中的最小拉应力或压应力,拉应力取正值,压应力取负值。,(2-9),焊接部位的疲劳强度主要与应力幅有关,而与应力比 、名义应力 、 及钢材的静力强度 的关系不是非常

7、密切。,注:,应力幅计算式(2-9)中的 、 ,与应力比 中的 、 的意义是不相同的。,1. 基本概念:,疲劳寿命和疲劳强度:,材料或构件发生疲劳破坏时,应力幅的大小和应力循环次数N有关。较小的N达到疲劳破坏所必须的 相对大些,这时的应力幅 称为对应循环次数N的疲劳强度。同样,对应 的应力循环次数N称为材料或构件的疲劳寿命。,疲劳强度极限:,当应力幅 小到一定程度时,无论应力循环多少次也不会发生疲劳破坏,这个应力幅 称为疲劳强度极限,简称疲劳极限。,2. 钢材的疲劳破坏:,影响钢材疲劳强度的因素:,反复荷载引起的应力种类(如拉应力、压应力、剪应力、复杂应力等),应力循环的形式和次数,钢材内部残

8、余应力的大小,钢材内部应力集中的程度,3. 钢结构的疲劳破坏及影响因素:,钢构件和钢结构的疲劳破坏时的截面特点:,光滑区(图中1区):,微观裂纹在连续反复作用应力下逐步扩展,裂纹两侧的材料时而相互挤压时而分离,形成光滑区;,粗糙区(图中2区):,裂纹在长期连续反复应力作用下日益扩展使构件截面被逐渐削弱,直至截面残余部分不足以抵抗破坏时,构件会突然断裂。表面呈颗粒状的粗糙区就是由撕裂作用而形成的 。,3. 钢结构的疲劳破坏及影响因素:,影响钢构件和结构疲劳强度的因素:,构件形状变化 (截面形状突变、截面削弱,构件表面凹凸不平等),构件内部存在的残余应力,应力集中:程度越严重,钢构件越容易发生疲劳

9、破坏,疲劳强度就越低。,钢构件产生应力集中的主要原因 :,构件在冷加工过程中的加工硬化会导致应力集中和韧性降低,4. 钢结构的疲劳验算:,对于直接承受动力荷载重复作用的钢结构构件,如吊车梁、桥梁等以及它们的连接,当实际应力循环次数n 5104次时,才需要进行疲劳计算。,钢构件和连接形式的分类:,常见的钢结构构件和连接形式,按应力集中程度的大小,由低至高分为8个类别。第1类为基本无应力集中影响的无连接处的主体金属,应力集中程度最弱。第8类则为应力集中程度最严重的角焊缝。第2至第7类是有不同程度应力集中的主体金属。(见附表9-1),4. 钢结构的疲劳验算:,容许应力幅的计算:,(2-10),参数C

10、、值,表2-2,4. 钢结构的疲劳验算:,常幅疲劳的验算:,永久荷载产生的应力值为不变值,不产生应力幅。应力幅只由重复作用的可变荷载产生,所以疲劳计算时,取重复作用的可变荷载标准值来计算应力幅。,(2-11),式中, 对焊接部位为应力幅: ,对非焊接部位为 计算应力幅: ,应力以拉为正,压为负;,常幅度疲劳的容许应力幅;先由附表9-1确定构件和连接的 类别,再由表2-2查取参数C、 ;见式(2-10)。,一般应选取受拉区应力集中较严重处进行疲劳强度验算。,4. 钢结构的疲劳验算:,变幅疲劳的验算:,(2-12),式中, 变幅疲劳的等效应力幅,按下式确定:,(1)已知设计应力谱:,对变幅疲劳,若

11、能预测结构使用寿命期间各种荷载的频率分布、应力幅水平以及频次分布总和所构成的设计应力谱,则可将其折算为等效常幅疲劳,按下式计算:,(2-13),4. 钢结构的疲劳验算:,变幅疲劳的验算:,(2)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和重级、中级工作制吊车桁架的疲劳计算 :,规范规定按照简化的常幅疲劳进行计算:,(2-15),式中,f 欠载效应的等效系数,见表2-3; 循环次数n为2106次的容许应力幅,见表2-4;也可按式 (2-10)计算。,影响因素,1. 化学成分的影响:,钢材的基本成份为Fe,碳钢中Fe含量占99,其余C、Si、Mn等为杂质元素,S、P、N、O为冶炼过程中不易除尽的有害元素。,碳(C):含C,

12、使强度,塑性、韧性、可焊性,应控制在0.22%,焊接结构应控制在0.20%。,锰(Mn): 锰是有益元素,它能显著提高钢材强度但不过多降低塑性和冲击韧性。锰是弱脱氧剂。但是锰可使钢材的可焊性降低,故含量有限制。,硅(Si):硅是有益元素,也是强脱氧剂。硅能使钢材的粒度变细,控制适量时可提高强度而不显著影响塑性、韧性、冷弯性能及可焊性。硅的含量过量时则会恶化可焊性及抗锈蚀性。,钒(V)、铌(Nb)、钛(Ti): 钒、铌、钛都能使钢材晶粒细化。我国的低合金钢都含有这三种元素,既可提高钢材强度,又保持良好的塑性、韧性。,1. 化学成分的影响:,铝(Al)、铬(Cr)、镍(Ni) 铝是强脱氧剂,用铝进

13、行补充脱氧,不仅进一步减少钢中的有害氧化物,而且能细化晶粒。铬和镍是提高钢材强度的合金元素,用于Q390钢和Q420钢。,硫(S): 硫是有害元素,当热加工及焊接使温度达8001000时,可能出现裂纹,称为热脆。硫还能降低钢的冲击韧性,同时影响疲劳性能与抗锈蚀性能。一般不得超过0.0450.05%。,磷(P) 磷是有害元素,它在低温下使钢变脆,这种现象称为冷脆,其含量应限制在0.045%以内。,氧(O)、氮(N): 氧和氮也是有害杂质,氧能使钢热脆,其作用比硫剧烈,氮能使钢冷脆,与磷相似。,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高强度钢的化学成分分别见附录1附表1-1和附表1-2。,2. 冶金缺陷的影响:,是指钢

14、中化学成分的不一致和不均匀性。,常见的冶金缺陷有偏析、非金属夹杂、气孔、裂纹及分层等。,是指钢中含有的硫化物与氧化物等杂质 。,是浇注钢锭时,由氧化铁与碳作用所生成的一氧化碳气体不能充分逸出而形成的。,这些缺陷都将影响钢材的力学性能 。,偏析,非金属夹杂,气孔,3. 钢材硬化的影响:,是指冷拉、冷弯、冲孔、机械剪切等冷加工使钢材产生很大塑性变形,从而提高了钢的屈服点,同时降低了钢的塑性和韧性。也称为应变硬化 。,冷作硬化,是指氮和碳,随着时间的增长逐渐从纯铁中析出,形成自由碳化物和氮化物,对纯铁体的塑性变形起遏制作用,从而使钢材的强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俗称老化 。,时效硬化,硬化的结果总是

15、要降低钢材的塑性和韧性,因此一般不利用硬化所提高的强度, 同时要保证硬化后钢材抗脆断的能力。,4. 温度的影响:,正温范围内( 0以上):,总的趋势是:温度升高,钢材强度降低,应变增大;反之,温度降低,钢材强度会略有增加,塑性和韧性却会降低而使钢材变脆(见图2-16) 。,T200时,钢材性能没有很大变化;,T在250 左右,钢材的强度反而略有提高,同时塑性和韧性均下降,材料有转脆的倾向,钢材表面氧化膜呈现蓝色,称为蓝脆现象。,4. 温度的影响:,正温范围内( 0以上):,T在260 320时,在应力持续不变的情况下,钢材以很缓慢的速度继续变形,此种现象称为徐变现象。,T在430 540之间强

16、度急剧下降,600时强度很低不能承担荷载。,4. 温度的影响:,正温降到负温时( 特别是0以下):,接近或达到负温度范围内时,钢材强度虽有提高,但其塑性和韧性降低,材料逐渐变脆,这种性质称为低温冷脆。,低温冷脆,由图2-17可见,随着温度的降低冲击韧性值迅速下降,材料将由塑性破坏转变为脆性破坏。这一转变是在一个温度区间T1T2内完成的,此温度区称为钢材的脆性转变温度区,在此区内曲线的反弯点T0所对应的温度称为转变温度。,5. 应力集中的影响:,在钢构件中经常存在着截面改变、孔洞、槽口、凹角以及钢材内部缺陷等。此时,构件中的应力分布将不再保持均匀,而是在某些区域产生局部高峰应力,在另外一些区域则应力降低,形成所谓应力集中现象(见图2-18 )。,应力集中,应力集中造成双向或三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