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指导及例文分析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7931141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5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叙文写作指导及例文分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记叙文写作指导及例文分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记叙文写作指导及例文分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记叙文写作指导及例文分析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记叙文写作指导及例文分析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记叙文写作指导及例文分析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叙文写作指导及例文分析课件(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记叙文写作指导,一、什么是记叙文?,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状物为主要内容,以叙述、描写和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记叙文的分类,一、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应该注意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以及对细节的描写,考生应根据写作的要求,灵活掌握,突出重点。 二、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应该注意交待六要素,应该注意描写先后顺序以及记事的相对完整,注意把握好事情的开端、发展、高潮及结局。 三、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应该注意景物的主要特征,景物描写的层次,以及人与物的情感交融。,记叙文写作要点如下:,明确写作目的和叙述的中心思想,段落叙述始终围绕着主题而展开,避免空间的叙述和与主题无关的内容。 一篇好

2、叙述文需要直接或间接表达以下六个问题,即:when?该事发生的时间,where?该事发生的地点,who?人物角色是谁,what?发生的是什么事,why?该事发生的原因,以及how?事件的结果是如何造成的等等。,记叙文写作要点如下:, 一篇记叙文,无论长短如何都应该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事实,因此,在下笔时必须明确:该从何处开始叙述,该在何处结束叙述,以及应该提供何种事实才能使叙述完整。 安排好记叙文的写作顺序。,二、明确记叙文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这几个要素必须要在文章中有充分的体现,不论写人的记叙文,还是记事的记叙文,都要求写作时要注意利用好六个要素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

3、情感。,体现“记叙”性质,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以生活画面的再现唤起记忆,找回忽略的细节感,营造感性氛围,聚合情感,复苏写作的灵感。,积累动情点,留意我们身边发生的感人的故事,要留住情感的火花,这些积累便是作文的源头活水。,一、记叙文写作前必要的构思,.明确写作目的和叙述的中心思想,段落叙述始终围绕着主题而展开,避免空间的叙述和与主题无关的内容。 一篇好叙述文需要直接或间接表达以下六个问题,即:该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发生的事、该事发生的原因、以及事件的结果是如何造成的。最能突出中心的是哪个情节(必须详写)。 在下笔时必须明确:该从何处开始叙述,该在何处结束叙述,以及应该提供何种事实才能使叙

4、述完整。 安排好记叙文的叙述顺序。可以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等几种方式。(有助于曲折情节的营造),二、记叙文强调“把题目演绎成一个故事”,在写作时,要善于在一个宽泛的范围内,“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从大题目中找出一个小角度,演绎成一个小故事,从一人一事、一斑一点、一枝一叶落笔,大题小作(所谓“大题小作”就是找一个自己有话可说、有思考、有感悟的角度作为切入口),以细小的局部显示宏大的整体,透过平凡的现象挖掘不平凡的本质,在叙述描写中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但题目演绎成的故事不能见事不见人,不能言之无物,更不能平铺直叙。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曲折的情节是记叙文的生命。(时、空、人、物、叙

5、述方式的转变可迅速营造曲折情节),三、重视细节,“将思想蕴涵于描写之中”,要求学生写作时需通过场面的描写组接故事,并把故事的主旨揭示出来,即调动一切描述手段,细腻地表现人物活动或事情的发展过程,让它表达出鲜明的主题,而不是满足于线条式的过程交代,贴标签式的议论鉴定。那些只有故事框架、概括叙述和空洞议论而缺乏具体生动的描写的记叙文绝不是好的记叙文。 要让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鲜活起来,除了对人物与事件进行叙述以外,还必须进行细致深入的描写。描写人物常用的方法是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等等。,四、要设计线索,能纲举目张。,线索是记叙性作品中把全部材料贯串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脉络。有了线索

6、,文章就能纲举目张,浑然一体,更好地表现中心。 清楚的线索应该是有利于读者识别、发现的,如标题、穿插的抒情议论、反复出现的某个物体或词句等。 其设计方式可以是某个人物、某个事件、某种物体,可以是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转换,也可以是感情的变化,等等。应试时,我们可以根据中心表达的需要,灵活选择。,写好记叙文的几个方面:,3、拟好标题(新颖、生动、有文学性),4、安排好情节(曲折:时、空、人、物的转变),5、内容要具体(描写细节)感情真挚 详略得当,6、善于点题(议论抒情),2、选材鲜活,或以小见大,或典型,1、重视立意(深刻),我们易犯的毛病: 一、中心不明确、不深刻,甚至离题。(不会审题,人生社会

7、的思考不够) 二、欠缺真情实感,无动情点。(无精彩的细节描写) 三、平铺直叙。(无曲折变化的情节) 四、胡乱拼凑,乱引“故事”,常写“小时候”,一篇好的记叙文必须:,紧扣题眼 注重选材 突出中心 完整叙事 环境渲染 生动描写 详略得当,一波三折,写出波澜 “文似看山不喜平”,在描述情感时,要尽量展示情感的曲折和波澜。,这世界需要你 天阴沉沉的,不一会飘落下几滴细雨。开头的环境描写为人 物活动提供了背景,也让后面故事的发展合情合理。高考前 最后一次回家后返校的路上,我一直试图将那把头顶的伞推向 父亲的头上,可每次都被无情地推了回来,父亲的那半边身子 都湿透了。“被无情地推了回来”属细节描写,“推

8、了回 来”突出了父亲对“我”的爱。而“无情地”则是“我”内心,的感受,用在此处好处很多,一是为下文“我”和父亲之间存在的误会作铺垫,正是有了那由来已久的误会,才使“我”有这种感受;二是此处的“抑”为后面的“扬”蓄势,使得文章波澜起伏,曲折有致。细节描写、铺垫、抑扬是记叙文常用的写作技巧。,“这次回去,事事都要注意安全, 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一向沉默寡 言,整天“黑”着脸的父亲打破了沉 寂。我十分惊诧,“我”惊诧的不 仅是父亲打破了沉寂、父亲的话语, 更多的是父亲的关心。父亲关心的是“我”的安全和健康,语言描写凸显人物的内心世界。眼睛不由得向他瞥了一眼,却看见他嘴唇颤抖着,嘴角扬起慈祥却又陌生

9、的笑容,我赶紧把头转向一侧。“慈祥”是爱自然流露的表现;“陌生”是自己很少见到父亲笑容的真实体现,两个看似矛盾的词语真实地展示了作者的感受,同时又为后面那个“真实”的父亲作铺垫。,印象中的父亲总是那样严肃,可怕。过渡自然,转入对父 亲的回忆。前面“无情”的感受、 “惊诧”的心理、“陌生” 的印象在这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释疑。前有悬念,后有解惑,作 文布局前呼后应,步步为营。的确,我们家很穷,生活的重担 与儿女成长的压力将父亲压得喘不过气来。他也逐渐养成了一副 急躁的脾气。进一步交代父亲可怕的原因,使情节向纵深发 展。年幼的我和姐姐整天闯祸,使原本急躁的父亲变得更加急 躁,于是左一个右一个夹在腿上

10、,一个个鞋印落在了一双娇嫩的 屁股上。“夹在腿上”“鞋印落在了一双娇嫩的屁股上”生动 形象地写出了父亲的“可怕”。而我意识到“在我的世界里, 你早已淡化”。欲扬先抑,这是记叙文常用的表现手法。,“不要紧张,放轻松,不要给自己太多压力假设你真的不成器,我和你妈永远都是你的依靠,记着回家。”第二次写父亲的话语,虽然不多,但温暖质朴,充满了关爱和牵挂。父亲的话把我“拉”了回来。听到这,我的心里忽然起了波浪,一阵凉风吹来,我瑟瑟地抖了一下,而父亲立马将我搂在怀里。我分明感受到那久违的温暖,一颗雨滴砸在我脸上,更砸在我心里。前面是“把头转向一侧”,到这里允许父亲“搂”,说明“我”心灵的冰层开始融化,体现

11、了故事的发展。,“这世界里,我不需要他。”我极力地回忆那个“真实”的父亲:就算小时候我考了全班第二,拿着试卷给他看,他会将试卷搓成一团,说:“有本事就考第一。”六月的烈日下,他把那把锋利的镰刀给我:“今天割完这半亩小麦,割不完就别回家吃饭” 一个“搓”的动作,一句强硬霸道的话语,写出了过去那个父亲的“无情”。 ,不知不觉中,我们到了校门口。“我到了,你早点回去吧!”一路沉默的我终于开了口。“我再送送你吧!”父亲的手紧紧握住背带,我默默地低下头却看见父亲那双破布鞋早已湿透,裤腿也湿了一大截。雨越下越大,“不用了,就两步,你回去吧!”我口气中略显强硬。原本强硬的父亲却“软弱”了下来,他手慢慢地松下

12、背包,我把行李接了过来,而父亲趁机把那把伞塞给了我:“这几天都有雨,注意多穿点衣服,别感冒。”我转身离去,而父亲仍旧默默地站在门口,踮着脚尖张望着儿子那越走越远的身影,“别忘了,多给家里打电话,,记住,注意身体” 牵挂、叮咛,将父爱诠释得淋漓尽致。父亲的话语从前到后贯穿全文,推动着情节的发展。淡漠的我眼角流出了一颗晶莹的泪珠,伴着雨滴,滑下脸庞,砸在湿漉漉的地上,碎成几瓣:原来,父亲是那样的爱我。滑下的泪珠是心灵冰层融解的再现,是徜徉在父爱中的幸福。对不起,父亲!我明白,无论什么时候,对我而言,这个世界需要你,我的父亲!,父爱是手纹里的河,流淌着父亲对孩子无言的爱。无论何时何地,这世界需要你那早已不再年轻的父亲。“这个世界需要你”是对父亲的呼唤,是全文感情的升华。由不需要到需要,行文曲折而有波澜。层层铺垫,由惊诧到流泪,情感层层深化。一句直白的话,营造出全文的动情点。点题可谓水到渠成,毫无牵强之感。,上面的例文这世界需要你, 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作者用父亲的话 贯穿全文,展开情节,并在中间穿插细 节描写,将过去对父亲的不理解与今天 对父亲的感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冲击。一个是眼前的“有 情”的父亲,一个是过去的“无情”的父亲。一边叙述当前, 一边回忆久远,“花开两朵”,并列推进,足见这位考生叙述 的功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