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科学说课课件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苏教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37927143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科学说课课件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苏教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四年级下科学说课课件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苏教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四年级下科学说课课件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苏教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四年级下科学说课课件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苏教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四年级下科学说课课件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苏教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科学说课课件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苏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科学说课课件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苏教(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 -说课设计,苏教版 小学科学 四年级 下册,目 录:,三、教法、学法,四、教学过程,一、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五、板书设计,本课依据课程标准中关于“力的作用和表现,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力”的要求,在前一课了解了力有大小和方向、力对物体的运动和形状的影响之后,从本节课开始指导学生认识一些具体的力。本课的学习内容就是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弹力,教材按照从观察现象到认识事物的性质,从实验探究到实际应用的线索编排而成。,一、教材分析:,本课所在的第四单元与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一起,完成了科学课程标准中物质世界“运动与力”的学习,并为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的学习储备基本的力学知识。,一、

2、教材分析,第一部分,发现物体的弹性并按弹性大小给物体排序。 第二部分,探究拉力与弹簧的拉伸长度的关系。 第三部分,研讨弹性的应用。,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三、说教法、学法:,本课以新课标理念作指导,构建“准备学具观察讨论实践探究汇报拓展”的教学模式。,【教法】,【学法】:,教师 (组织、引导、合作),自主探究,分析归纳,分组讨论,学生 (主体),激,放,探,导,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形状会发生改变,那么物体的形状改变之后又有着怎样的奥秘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动手玩一玩、动脑想一想来发现其中的奥秘。,活动一:,想办法改变这些物体的形状,再去掉所用的力。边

3、做边想,你发现了什么?,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去掉外力后,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做弹性。,海绵 橡皮筋 尺子 橡皮泥,活动二:,学生做弹币实验。,这是一种看不见的形变产生的力。,想一想,说一说: 1、为什么中间硬币没有动而前面的硬币会被弹出去? 2、实验说明了什么?,活动三:,1,3,2,4,把下面的物体按弹性的大小排序,从大到小排列,弹性最大的排1。,活动四:,这种能使物体恢复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叫做弹力。,玩橡皮筋,橡皮泥,活动五:,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注意事项: 只测量弹簧的长度,不能将钩子测量进去。 要等弹簧挂稳后再测。,我们的发现与结论 :,钩码越多(拉力越大),弹簧拉伸的越长。,在弹簧的弹性范围内,,想一想: 如果挂100个、1000个钩码,弹簧会拉伸多长?,联系实际,强化认识,联系实际,强化认识,联系实际,强化认识,联系实际,强化认识,总结拓展,激励创新,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