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型基金投资技巧.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7926515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股票型基金投资技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股票型基金投资技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股票型基金投资技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股票型基金投资技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股票型基金投资技巧.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股票型基金投资技巧 股票型基金是市场中常见的基金品种,也是投资者常用的理财工具,主要配置股票等权益类资产,按照股票型基金管理办法股票型基金必须将60%以上基金资产主动投资于股票资产。那么,股票型基金的投资技巧有哪些呢?下面jy135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股票型基金的投资技巧,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股票型基金的投资技巧 和股票相比,股票价格在每一交易日内始终处于变动之中;股票型基金净值的计算每天只进行1次,因此每一交易日股票型基金只有一个价格,股票价格会由于投资者买卖股票数量的大小和强弱的对比而受到影响;股票型基金份额净值不会由于买卖数量或申购赎回数量的多少而受到影响。 投资者挑选股票型基金,从宏

2、观方面可以主要考察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和选股择时能力等三方面的表现 第一,盈利能力 投资者选择股票型基金时,看盈利能力是最直接的,一般考虑基金的阶段收益率和超越市场平均水准的超额收益率。基金的阶段收益率反映了基金在这一阶段的收益情况,是基金业绩的最直接体现,但这个业绩受很多短期因素影响,有较多偶然成分。评价收益率还需要考虑基金获得超越市场平均水准的超额收益率,常用詹森指数等作为衡量指标,詹森指数衡量基金获得超越市场平均水准的超额收益能力可以作为阶段收益率的补充,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全面地判断基金的盈利能力。 第二,抗风险能力 投资者选择股票型基金时还应关注基金的抗风险能力,这主要通过该基金的亏损频

3、率和平均亏损幅度来比较。不同的亏损频率和亏损的幅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基金经理的操作风格,只有将亏损频率和亏损幅度较好平衡的基金才能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帮助投资者实现长期持续的投资回报 第三,选股择时能力 一般而言,股票型基金的管理团队应该坚持价值投资的理念。分享国民经济和资本市场的成长是股票型基金的价值所在,股票型基金的业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金经理是否能够通过主动投资管理实现基金资产增值,考察股票型基金的选股就显得尤为重要。衡量基金经理选股能力的常用指标有组合平均市盈率、组合平均市净率、组合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等,只有持仓组合的组合平均市盈率、组合平均市净率、组合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处于较合理的

4、水平,基金资产才有较好的增值前景。 对投资者来说,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和选股择时能力三个方面都很重要,但实际中往往难以兼顾,如何全面评价该基金的整体表现,给各方面赋予合理的权重,涉及到较复杂的统计和动态优化的技术,广大普通投资者往往难以做到,不过可以参考市场中专业的基金研究机构的结果。在具体的操作中,投资者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考察挑选: 第一、业绩稳定增长的优先 目前,基金产品众多,配置资产的品种也千差万别。尽管下跌较多的股票反弹的力度也会大,但这样的股票品种持续上涨的概率值得考究。相反,下跌幅度不大而反弹力度较大的股票品种,才是基金配置的重点。这也是抗跌基金的一个显著标志。因此,以净值排行榜选

5、基金也要注意这一现象。 第二、理性看待大盘。 基金作为一种专家理财产品,其主要职能是起到分散投资的目的。大盘反弹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指标股的反弹,并非能够带动所有股票的上涨,也就难以促进所有基金净值的增长。因此,单纯依照大盘的表现购买股票型基金的理解也是不全面的。 第三、看准通胀率。 目前,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仅为2.25%,而4%左右的通货膨胀率,使投资者深切地感受到不投资也是风险,而存在银行更是存在财富损失的担忧。可以说,从中长期布局股票型基金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会在短期内消除的通货膨胀,造就了在任何时点购买股票型基金的必要性。因此,每次市场的大幅度下跌,可能都会构成投资者低成本购买股票型基金的机

6、会。 第四,避免基金投资同质化,回避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作能力不足风险的有效措施是配置指数型基金。 指数型基金作为一种被动的投资品种,主要是复制证券市场上的成份股。只要投资者长期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对上市公司未来业绩增长充满信心,低成本购买指数型基金是一项不错的投资选择。尤其是目前市场经过持续性下跌后,股票的估值已经较低,投资指数型基金,未来的投资回报值得期待。 第五,被套时不悲观。 尽管还不能对证券市场后市的表现作出预测,但投资者高位购买的基金,在基金持仓不变的情况下,投资成本已经很低。可以通过适度的补仓摊低持有基金的购买成本,从而提高基金的投资收益,不失为一种主动解套的措施。另还可尝试巧用基金转换,在基金转换方面应讲究时机。部分投资者在不同基金间频繁转换或者盲目跟风转换,不仅不能节省费用反而降低了基金获利和避险的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