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内容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7925254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DOC 页数:159 大小:2.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159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159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159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159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1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内容(1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精品文档最新版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目 录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三)1第1课时 观察物体(1)2第2课时 观察物体(2)4第二单元 因数和倍数6第1课时 认识因数和倍数7第2课时 一个数因数的求法和一个数倍数的求法9第3课时 2、5的倍数的特征11第4课时 3的倍数的特征13第5课时 练习课15第6课时 质数和合数17第7课时 数的奇偶性19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21第1课时 长方体的认识22第2课时 正方体的认识24第3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概念及计算26第4课时 练习课128第5课时 练习课230第6课时 体积和体积单位32第7课时 长方体和

2、正方体的体积计算34第8课时 练习课36第9课时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37第10课时 容积和容积单位39第11课时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41第12课时 整理和复习43第13课时 综合与实践 探索图形46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49第1课时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50第2课时 分数与除法53第3课时 分数与除数的关系的应用56第4课时 真分数和假分数58第5课时 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61第6课时 分数的基本性质63第7课时 分数的基本性质练习课67第8课时 最大公因数70第9课时 最大公因数解决问题73第10课时 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意义75第11课时 约分练习课77第12课时 最小公倍数79第13课时

3、最小公倍数解决问题82第14课时 通分84第15课时 通分练习课87第16课时 小数化成分数90第17课时 分数化成小数92第18课时 整理与复习94第五单元 图形的运动(三)97第1课时 旋转的特征98第2课时 方格纸上的图形旋转变换100第3课时 欣赏与设计102第六单元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04第1课时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106第2课时 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108第3课时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练习111第4课时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112第5课时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练习课115第6课时 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117第7课时 分数的简便计算120第8课时 解决问题121第9课时 打电话123第七单

4、元 折线统计图127第1课时 单式折线统计图128第2课时 复式折线统计图131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找次品133第1课时 简单的找次品问题134第2课时 稍复杂的找次品问题137第九单元 总复习139第1课时 总复习因数与倍数139第2课时 总复习分数的性质和意义141第3课时 总复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43第4课时 总复习空间与图形145第5课时 总复习观察物体与统计147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三)【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2.通过观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

5、察到的立体图形。3.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4.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重点难点】1.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2.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教学指导】1.准备好必要的教具和学具。由于本单元有大量的观察和画图等活动。所以,除教具外,最好每个学生都准备一套相应的学具。老师可以结合实际,指导学生自制学具。并要求每位学生要备好直尺等画图工具。2.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

6、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因此,老师要切实组织好教学的每一个步骤,使活动有目的、有秩序的开展,要让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进行观察和操作。注意不要让老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活动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课时安排】建议共分为2课时:【知识结构】第1课时 观察物体(1)学习内容: 教材第2页例1,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4、5题学习目标:1.结

7、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使学生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2.学生能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4.在活动中培养数学学习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习惯。教学重点: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教学难点: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教具运用:课件,小正方体积木教学过程:【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都喜欢玩积木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搭积木的游戏。请用手中的4块积木搭一个你喜欢的形状。谁来展示一下你的摆法?生展示不

8、同的摆法。师:通过刚才的游戏,老师发现同学们越来越喜欢动脑筋了,大家探索出了这么多有趣的摆法。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这一节课希望大家积极动手动脑,我们来继续探索观察物体中的奥秘,好吗?(板书课题)【新课讲授】 1.出示教材第2页例1(1)师:看同学们刚才学得真好,我又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玩积木的机会(出示课件):现在有四块积木,如果我想摆出从正面看是这一形状(如图), 应该怎样摆?有几种摆法?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巡视指导。师:刚才老师发现好多小组都在积极尝试多种不同的摆放方法,这种探索精神非常好,有谁愿意到讲台上,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小组集体的智慧成果?生摆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

9、生摆师:电脑出示六种基本摆法,同时指出在这六种方法的基础上再进行移动,就延伸出了多种摆法。(2)如果再加一个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你可以怎样摆?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展示成果。(3)同学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种摆法,你们能尝试着找到一个如何摆放的规律吗?可以讨论。生讨论交流得出:先照图用三个小正方体摆好从正面看到的基本形状,然后余下的一个正方体可以摆在原来物体的前边或后边,都可让正视图保持不变。如果摆在前边,从正面能看到这个正方体,它必须与原来物体里的正方体对齐着摆;如果摆在后边,从正面不能看到这个正方体,它既可以与原来物体里的正方体对齐着摆,也可以不对

10、齐着摆。【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4、5题。【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你学会了吗?你还有什么收获呢?【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1)第2课时 观察物体(2)学习内容:教材第2页例2。教材第34页练习一第3、6、7题学习目标: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2.能根据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3.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

11、、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学习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直观和有条理的思考,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能根据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来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教具运用:课件,小正方体积木教学过程:【复习导入】给出一个实物图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让同学画不同的摆放方法,引导学习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新课讲授】 (1)屏幕出示教材第2页例2。(2)师:这是一个用3个小正方体搭出的立体图形,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所画下的形状 。同学们,你能不能用小正方体搭出这个立体图形?(3)学生小组合作操作。(4)各组展示本组搭好的作品。(5)师:请说一

12、说你搭过程中的想法和做法。生:略。(6)师:可以先根据正面图形搭出符合正面的立体图形,再根据上面观察到的图形搭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最后根据左面图形确定最后的立体图形。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只有唯一的一种情况。【课堂作业】1.完成教材第2页“做一做”。2. 完成教材第34页练习一第3、6、7题。【课堂小结】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2)先摆出符合正面的立体图形,再摆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最后确定立体图形。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只有唯一的一

13、种情况。第二单元 因数和倍数一、教材分析通过四年多的数学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整数知识(包括整数的认识、整数四则运算),本单元让学生在前面所学的整数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整数的性质。本单元涉及到的因数、倍数、质数、合数以及第四单元中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都属于初等数论的基本内容。本单元的知识作为数论知识的初步,一直是小学数学教材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得一些有关整数的知识,另一方面,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3、能根据2、5、

14、3的倍数的特征判断哪些数是2、5、3的倍数,能根据质数和合数的特点正确判断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4、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三、教学重难点:1、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5、3的倍数的特征。2、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能根据质数和合数的特点正确判断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3、能根据2、5、3的倍数的特征判断哪些数是2、5、3的倍数。四、教学措施:1.本单元的知识属于数论的初步知识,概念比较多,并且有些比较抽象,概念的前后联系又很紧密,部分学生学习时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在教学课堂知识的同时,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2.加强对概念间相互关系的梳理,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概念,避免死记硬背。3.引导学生多进行探究性学习,能发现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五、课时划分 共6课时1、因数和倍数2课时2、2 3 5的倍数的特征3课时3、质数和因数2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