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设计)十个全覆盖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精品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7918829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DOC 页数:100 大小:135.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设计)十个全覆盖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工程设计)十个全覆盖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工程设计)十个全覆盖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工程设计)十个全覆盖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工程设计)十个全覆盖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设计)十个全覆盖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设计)十个全覆盖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精品(10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工组织设计目录一、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二、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三、质量保证措施和创优计划; 四、施工总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五、施工安全措施计划; 六、文明施工措施计划; 七、施工场地治安保卫管理计划; 八、施工环保措施计划; 九、冬季和雨季施工方案;十、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十一、承包人自行施工范围内拟分包的非主体和非关键性工作、材料计划和劳动力计划; 十二、成品保护和工程保修工作的管理措施和承诺; 十三、任何可能的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预案以及抵抗风险的措施; 十四、对总包管理的认识以及对专业分包工程的配合、协调、管理、服务方案; 十五、与发包人、监理及设计人的配合; 十六、招标文件规定

2、的其他内容。一、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XXXX工程项目。工程地址:XXXXX。工程工期:本工程计划计划于XXX年XX月XX日,XXX年XX月XX日竣工,计划工期共计XXX日历天。工程内容:XXX绿化工程。主要内容包括栽种樟子松、垂榆、丁香、国槐等。(二)编制说明、依据、原则1、编制说明根据党的十八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明确指出要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力度,它对合理布局生产力、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有利于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农民生活的改善和农村可持续发展。项目的建设既是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

3、,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农村率先实现现代化、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因此根据这一路线和方针政策,我们对呼和浩特市金河镇“十个全覆盖”工程项目的绿化工程施工的布局、特点、设计风格、要求及施工组织设计内容,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分析,并作出了详细的安排。编制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目的是为该工程施工提供完整的纲领文件,用以指导施工人员科学地组织施工确保以优质、高效、文明、安全以及合理地完成该工程的建设任务。2、编制依据【1】建设工程招标文件。【2】技术规范(1)园林基本术语(CJJ/T 91-2002);(2)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 50563-2010);(3)园林绿化工程规范手册;

4、(4)城市景观规划设计规范(CJJ/T 48-99);(5)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 82-99);(6)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等级标准(DG/TJ08-702-2005);(7)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 3、编制原则遵循招标文件和施工规范的原则,在编制过程中严格按设计要求,执行现行有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技术标准,科学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4、主要工程指标【1】质量目标:合格【2】工期目标:施工总工期212历天【3】安全文明施工目标:无重大安全事故,轻伤负伤率控制在1以内,进场人员安全教育率100%二、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一)施工放线的施工方案为

5、了保证本工程的平面位置和几何尺寸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并达到合格标准,对平面及高程控制如下:由项目经理组织负责平面坐标及高程传递,项目施工人员负责施工现场平面、道路、广场地形及地形标高测量,项目部技术质量部门负责平面坐标及高程的设控验收。1、测量方案测量人员在与业主方、规划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交验水准点和坐标基准点后,对在本施工范围内的桩位进行必要的保护,并及时做好导线复测,导线点的加密,水准点的复测和加密等测量工作;对所交导线点,水准点进行现场拴桩。在附近固定物上做好拴桩标记,并填写拴桩记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有关桩位砌筑保护,并立标牌注明,注意保护字样。2、施工测量技术要求【1】工程施工测量

6、依据及相关标准、规范、规程:(1)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图纸;(2)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01-21-95);(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0);(4)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GHI002-95);(5)工程测量成果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标准(YB9008-98)(6)对业主提供的控制点进行复核测量,符合精度要求后再进行工程的施工测量。(7)场区内按施工情况需要增设水准点,测量精度按不低于二级水准测量精度进行测量。【2】测量主要仪器设备经纬仪、水准仪、测量标杆、水准标尺、小线等。(详见附表二拟配备本工程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3】施工测量成果的检查和检测为了确保设计的等高线位置和标高,

7、必须有严格的检查和检测制度,施工控制测量成果,自检和驻地监理审批,向监理工程师提出检测申请。检测均按照规定的同等级精度作业要求进行,及时提出成果报告,一般检测差应小于2倍中误差。3、施工测量措施【1】控制网的测量:用全站仪对组成控制网的各点间测量,均采用四个测回。【2】数据处理:控制网所测得的数据进行平差计算,求得边与角的中误差,满足测量精度要求后方可使用。【3】桩点保护:控制网中所设置的各点均采用混凝土包顶端带十字的16以上螺丝钢,露出混凝土高度不大于15mm,以免变弯而影响测量精度。【4】施工过程中边桩测量: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控制桩置镜精确测量区中线及边线,同时埋设护桩的恢复。施工边桩要定

8、期进行复核测量,消除开挖沉降或土方填筑对其带来的负面影响。【5】测量管理措施:开工前对测量人员进行测量知识、测量规范,测量仪器使用等方面进行培训,测量人员应认真理解图纸,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得到书面答复才能按图进行测量放样。【6】现场及地形高程测量根据业主提供的高程控制点,用水准仪引测高程,并将高程测设标注到绘制的测设图上,用以计算土方工程量。【7】平面定位对于曲线形道路在场内可做出圆心的情况下,可先测出中心位置,钉立中心桩,沿中心桩根据图纸设计半径画弧,定出道路中心线,如场内有构筑物阻挡,无法钉立中心桩的情况下,先测设道路中心线两交点坐标并钉立控制桩,连接两点做直线,找出中心点,将经纬仪置于中

9、心桩开始旋转,按视线方向,从仪器处量取放样图所给定道路中心距离,依次定出曲线上各控制点,使曲线平滑。【8】高程测量在道路变坡点处,增设高程控制桩,其它同平面定位。技术要点:根据道路铺装设计平面图,采用水准仪精确放样,编制施工测量、放样表及中线交点及转交点桩位的设置,沿边线每隔3-5米(变坡、转弯和超高点)在路肩部位挖一个50-100厘米的横槽,槽底深度为路槽槽底标高。考虑到路槽土开挖后压实可能下沉,故开挖深度应较设计深度有所减少,一般路槽减少开槽量为5-10厘米,根据路槽土质情况适宜高整即可。【9】轴线控制根据建设方提供的坐标控制点,依据图纸设计方格网上坐标在施工区域范围内测设纵、横两道主控制

10、线,设置控制桩,并用混凝土加以保护定位。用石灰粉在施工工域放出道路、地形的轮廓线。【10】土方高程控制根据设计高程和测设标高,计算出挖土深度,以及地形堆筑高度,并定期用水准仪或全站仪对土方标高进行复测,以达到设计高程。(二)地形调整的施工方案1、土方平衡及调配施工准备主要机具:挖掘机、自卸汽车、翻斗车等、铁锹、手推车、平碾、蛙式打夯机、钢尺等。2、土方开挖及平整【1】作业条件(1)土方开挖及平整前,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杂物清除和处理完毕。(2)在机械施工无法作业的部位和修整边坡坡度,地形精细修整等,均应配备人工进行。(3)根据挖方、堆方工程量,选用施工机械,以发挥施工机械的最高效能

11、。(4)保留树木应做防护,如用草绳包扎、设置护栏等。(5)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后,才能作为施工控制的基准点。(6)施工区域运行路线的布置,应根据作业区域工程的大小、机械性能、运距和地形起伏等情况加以确定。(7)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并合理安排开挖、推平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高压线下应有专人负责。(8)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9)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和卸车设施等应事先经过检查,必要时进行加固或加宽等准备工作。【2】操作流程(1)确定开挖、推土顺序和边坡-分段分层开挖、推土-修边清理。(2)开挖应从上到下分层分段依

12、次进行,随时做好一定坡势,以利排水,并应做好支撑准备,以防塌陷。【3】成品保护(1)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桩点、桩木等运土、推土时不得撞碰,并应经常测其平位置,水平标高和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定位标准桩和标准水准点边应定期复测和检查是否正确。(2)土方开挖、推土时,应防止邻近物、道路、管线等发生下沉和变形,必要时应与设计或建设单位协商,采取防护措施。并在施工中进行沉降或移位观测。(3)施工中,如发现有文物或古墓等,应妥善保护,并应及时报请当地有关部门处理,方可继续施工;如发现有测量用的永久性标桩或地质、地震部门设置的长期观测点等,应加以保护,在设有地上或地下管线、电缆的地段进行施工时,应

13、事先取得有关管理部门的书面同意,施工中应采取措施,以防止损坏管线,造成严重事故。3、机械回填土【1】工艺流程:(1)基底地坪的清整-检验土质-分层铺土-机械碾压密实-检验密实度-修整验收。(2)填土前,应将基土上的洞穴或基底表面上的树根、垃圾等杂物都处理完毕,清除干净。(3)检验土质:检验回填土料的种类、粒径,有无杂物,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土料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回填土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4)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的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的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但每层厚度不超过60cm。(5)碾压机械压实填方时

14、,应控制行驶速度,本工程拟采用碾压机械分层碾压,分层厚度不大于60cm,并随碾压随找平。(6)碾压时,轮(夯)迹应相互搭接,防止漏压或漏夯。长宽比较大时,填土应分段进行,每层接缝处应作成斜坡形,碾迹重叠0.5-1.0m左右,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应小于1m。(7)填方超出基底表面时,应保证边缘部位的压实质量。运土后,如设计不要求边坡修整,宜将填方边缘宽填0.5m,如设计要求边坡修平拍实,宽填可为0.2m。(8)在机械施工碾压不到的填土部位,应配合人工推土填充,用蛙式或柴油打夯机分层夯打密实。(9)回填土方每层压实后,应按规范进行取样检验,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压实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

15、10)填方全部完成后,表面应进行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夯实。【2】质量标准(1)基底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2)回填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3)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压密实,取样测定压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度,其合格率不应小于90%,不合格的干土质量密度的最低值与设计值的差,不应大于0.08g/cm3,且不应集中,环刀取样的方法及数量应符合规定。【3】成品保护(1)施工时,对定位标准桩、轴线控制桩、标准水准点及桩木等,填运土方时不得碰撞,并应定期复测检查这些标准桩点是否正确。(2)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要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铺填超厚,严禁用汽车直接将土倒入基坑(槽)内,但大型地坪与堆山工程不受限制。(3)基础的现浇混凝土应达到一定强度,不致因回填土而受破坏时,方可回填土方。【4】应注意的质量通病(1)未按要求测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