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RFID在轨道交通首都机场线自动售检票系统中的试点应用精品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7915887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3.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运输)RFID在轨道交通首都机场线自动售检票系统中的试点应用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交通运输)RFID在轨道交通首都机场线自动售检票系统中的试点应用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交通运输)RFID在轨道交通首都机场线自动售检票系统中的试点应用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交通运输)RFID在轨道交通首都机场线自动售检票系统中的试点应用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交通运输)RFID在轨道交通首都机场线自动售检票系统中的试点应用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通运输)RFID在轨道交通首都机场线自动售检票系统中的试点应用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运输)RFID在轨道交通首都机场线自动售检票系统中的试点应用精品(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RFID在轨道交通首都机场线自动售检票系统中的试点应用 摘要: 由中国软件公司承建,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进行建设管理的首都机场自动售检票系统(AFC),全面应用了RFID技术,已于2008年7月19日开通运营,并承担了奥运期间重要的交通运输任务,运行近4个月已累计运送旅客300多万人,票款收入7000万元,即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也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其中,RFID技术在系统票箱、钱箱、部件的管理、流通领域等的成功应用,为日后RFID技术更广 关键词: 产业分类:电子标签 行业分类:交通 一、试点项目-首都机场线AFC系统介绍 由中国软件公司承建,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进行

2、建设管理的首都机场自动售检票系统(AFC),全面应用了RFID技术,已于2008年7月19日开通运营,并承担了奥运期间重要的交通运输任务,运行近4个月已累计运送旅客300多万人,票款收入7000万元,即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也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其中,RFID技术在系统票箱、钱箱、部件的管理、流通领域等的成功应用,为日后RFID技术更广泛的应用于轨道交通行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胡锦涛、习近平先后视察机场线AFC设备) 二、试点工程用户方和实施方简介 2.1试点工程用户方简介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是经市委、市政府批准,由市国资委出资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根据市政府赋予的职责和与业主签

3、订的相关合同契约,公司主要承担轨道交通新建线路的建设管理,组织初步设计、施工设计、采购招标;组织轨道交通新建线路的土建结构、建筑装修、设备安装工程及相应市政配套工程的实施;组织轨道交通新建线路的系统设计、调试、开通、验收、直至交付运营全过程的管理。 近年来公司先后完成了地铁13号线、八通线、5号线、10号线、奥运支线、机场线的建设,现北京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200公里。目前,公司正担负着地铁4号线、6号线一期、7号线、8号线二期、9号线、10号线二期、14号线、大兴线、亦庄线等多条新线的建设管理任务。 2.2试点工程实施方介绍 试点企业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软件、中软,股票代

4、码:600536SH),是国有控股的大型高科技上市软件企业,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 公司注册资金1.61亿元,总资产24.4亿元。公司位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占地384亩,工作及配套环境近11万平方米。拥有包括中软国际(HK8216)、中标软件等在内的三十余家控参股公司和分支机构。 公司现有员工7000余人,中软是原国家计委批准的三大软件基地中的北方软件基地,国家火炬计划北京软件产业基地中的中软软件园,国家863成果产业化基地,国家重点软件企业,通过了科技部和中科院组织的“双高认证”,并首批通过了全国“软件企业”认证和国家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一级资质认证及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

5、认证,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及CMM3、CMMI5级评估,银行信用等级AAA级。 在轨道交通领域方面,公司成立面向轨道交通的专业机构,下设轨道交通通信事业部和AFC事业部,专门从事轨道交通解决方案的研究,轨道交通行业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 伴随国家轨道交通的快速建设,中软的AFC业务收入2008年达1.2亿,2009年合同额达到近4亿元,而这一数字在未来几年还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 1.3公司在RFID领域情况 2006年,公司加入中国RFID产业联盟,成为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发挥中软在轨道交通领域的行业优势,我们专注于RFID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创新,为此,公司已经于2006年底向国家金

6、卡办和中国RFID联盟分别申请首都机场地铁线作为RFID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试点,申请得到国家金卡办和中国RFID联盟的审核同意。 试点开展分成了2个阶段:第一阶段是RFID技术在地铁AFC系统中的基础应用,即把RFID引入到AFC设备、系统、管理、运营中,实现RFID技术在AFC系统中的一个典型应用。第一阶段的工作随着北京地铁首都机场线今年7月19日的开通已经基本完成。 第二阶段主要立足于RFID技术的创新应用,这个阶段的目标是通过RFID技术,把手机SIM卡的电子钱包应用与AFC系统中一卡通储值票应用结合起来,形成更为方便广大乘客的具备更多高科技含量的手机电子车票系统。 试点项目启动后

7、,CEC和国家金卡办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制定了国产化和自主化的基本策略并从专家、技术支撑等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秉从国家和政府的要求,严格的贯彻,从而保证了全部的研究成果都具备了自主知识产权,而这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在北京地铁首都机场线AFC系统项目中快速得到了产业化应用转换,直接投入到了国民经济建设中。 目前,我公司作为北京地铁首都机场线和13号线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应用软件提供商和系统集成商,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应用开发人才,曾获得国家创新基金的支持,同时在实施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过程中对RFID应用方面已经积累了许多的实践经验,并且以此为平台不断进行着有关RFID方面

8、的研究。 三、市场与应用前景 3.1国内轨道交通AFC行业快速发展 拥有广大的用户群:国内市场据调查显示: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乘坐地铁作为日常的出行方式,而自动售检票系统就是地铁与乘客最直接的接口。 AFC系统的广泛应用:“十一五”期间,全国特大城市的地铁和轻轨通车里程将超过1500公里,总规划里程超过5000公里。其中的自动售检票系统,因其是满足大流量、复杂换乘、按里程计费的核心系统,越来越受到业主的重视。 3.2RFID在AFC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快速增长的RFID市场:有关专家预测,RFID市场规模将由2004年的12亿元人民币,飙升至2009年50.6亿元人民币,并将以年平均增长率33.2%

9、的速度迅速成长。 RFID技术在地铁应用广泛: 票务管理方面:RFID票卡的使用;RFID电子标签对票箱的自动管理与控制;手机RFID支付应用; 机车管理方面:行车安全监控;车号自动识别管理;货物管理方面: 行李货品的分拣、监控; 资金管理方面:RFID电子标签对钱箱的自动管理与控制;电子钱包、自动结算系统的应用、车辆道路交通自动收费管理等。 四、首都机场地铁线RFID试点目标及情况 4.1宗旨及目标 (1)试点宗旨 以北京国际机场地铁线的试点RFID应用为切入点,开发生产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设备,借助本试点项目的影响力更大范围推广,打破行业内大量依赖国外技术甚至核心技术被国外垄断的局面;

10、以管理创新,降本增效为目标:一方面立足当前,规范RFID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标准,另一方面考虑长远,逐步积累、深入分析有价数据,为今后的智能轨道管理和服务奠定基础。 基于RFID在手机的应用,创新、示范手机刷卡等业务。 (2)试点目标 标准及规范:制定中国自己的RFID在AFC系统的行业应用标准和规范,改变目前技术受制于国外的局面。具体包括:接口标准规范、设备规格规范、数据交换规范、应用扩展规范等等; 自主化和国产化:研制通用的基于RFID技术的AFC专业产品,通过自主化和国产化的设备及模块生产,达到降本增效、高国产化率的目标; 技术推广:通过现有技术平台的整合,制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技术含

11、量、高质量的产品,创新车辆智能调度、站点辅助规划、手机刷卡等业务,并以北京为中心,向全国逐步推广成套的AFC系统,打破国外厂商独占国内市场的局面。 4.2实施计划 分两个阶段完成试点项目: 第一阶段:2006年10月-2008年7月 主要任务:系统设计、设计评审、系统开发、设备试制、设备定型批量生产等; 第二阶段:2008年10月-2010年12月 主要任务:实现RFID技术在AFC系统从底端到高端的全面应用,完成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不论是面向乘客还是面向运营管理和革命性突破; 4.3第一阶段已完成技术研发内容和取得的知识产权情况 RFID单程票的应用 RFID一卡通储值票的应用 RFID票

12、箱的票卡物流管理 RFID硬币钱箱现金管理系统 RFID纸币钱箱现金管理系统 目前已取得软件著作权三项及各种专利两项,且产权 完全归公司所有 4.4第一阶段已完成业务推广情况 目前,我们开发的RFID地铁应用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北京国际机场线AFC系统和北京13号线AFC系统。 在整个项目实施工程中,公司共取得“密钥管理系统软件”和“AFC系统软件”三项软件著作权认证及自动售票机、半自动售票机、自动查询机的自主研发、生产能力。整个AFC的软、硬件生产平台已经基本搭建完成,且有专门的测试团队保证系统质量。 作为为数不多的拥有两条成功项目实施经验,且同时以系统集成商和设备供应商双重身份出现的中软AF

13、C,在国内AFC领域无疑已经成为AFC行业的领军企业。在未来的业务发展中,我们将继续发挥领军优势,结合公司AFC系统项目,逐步展开FRID技术在地铁AFC中的应用,促进RFID技术的发展。 4.5第二阶段研发内容和目标 研发内容 基于业务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系统 地铁运营决策分析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分析系统 客流及乘客行为分析系统 手机与地铁设备交互业务射频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行业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和研究 项目目标 接口标准规范、设备规格规范、数据交换规范、应用扩展规范等相关规范标准的提出和完善 实现基于RFID技术在AFC系统中的更广泛的应用 取得基于RFID技术在AFC系统中自主知识

14、产权和自主产品 5.6对于项目长期性的考虑 跨行业的业务推广与应用:引导RFID在轨道交通应用从目前的单点、单业务向行业的、长期的、跨领域的方向发展 RFID技术的地铁AFC应用,将带动相关产业,如公交IC卡业务、银行业务、手机空中支付业务、NFC业务等的极大发展和广泛应用,这又将进一步促进RFID地铁应用技术的推广。 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促进了轨道交通内部数据的交换和流通,有利于交通管理部门的统一管理和调度,成为实现智能交通管理的基础。 针对采集的丰富的数据信息进行挖掘与分析,为其他管理部门开展智能轨道交通客流分析、运营组织计划、车辆调度、路网规划等一些列重大应用奠定基础。 中软内部相关行业的相互补充 中软AFC事业部与铁路调度、通信传输系统等多个领域的相互依托,公司在将在轨道交通领域的技术、业务上形成一条龙服务,使轨道交通成为中软未来发展的主要业务增长点。 从北京走向全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