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安全)人工挖孔桩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讲义doc41页)精品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7915829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714.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安全)人工挖孔桩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讲义doc41页)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工程安全)人工挖孔桩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讲义doc41页)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工程安全)人工挖孔桩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讲义doc41页)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工程安全)人工挖孔桩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讲义doc41页)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工程安全)人工挖孔桩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讲义doc41页)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安全)人工挖孔桩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讲义doc41页)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安全)人工挖孔桩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讲义doc41页)精品(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海十九路道路及配套工程 人工挖孔桩安全专项方案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述通海十九路道路及配套工程位于大竹林-礼嘉组团F标准分区,金渝大道以南,渝武高速以西,金州大道以北,是完善组团骨架路网结构重要的市政道路之一,其建设实施对于加强区域内外的交通联系具有重要的意义。通海十九路平面线形下穿轨道六号线,向南延伸与L9路西段、通海二十路、通海二十一路等相交,终点接横六路并形成十字交叉口,通海十九路全长约为2060m,主要设计技术指标如下:(1)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2)计算行车速度:30km/h(3)最小停车视距:30m(4)计算荷载:汽车:城-A级 人群:5KN/m2 路面设计轴载:BZZ-100

2、(5)地震设防烈度:6计算,7构造设防。本工程标准路幅宽度共有三种,分别为23.5m、24.5m与26m,双向4车道,道路纵向全长大部分为填方路基,设计桩号K0+420.950K0+508.050段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结构形式(通海十九路1#桥)下穿轨道6号线九曲河礼嘉高架区间左线ZHL27ZHL28号轴及右线HL27HL28号轴,下穿桥梁路幅分配为2.5m(人行道)+14.5m(车行道)+2.5m(人行道)=19.5m;桩号K1+740.000K1+845.100段采用30m+37m+3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结构形式(通海十九路2#桥)跨越现状河沟。通海十九路道路及配套工程根据施工现场

3、地质情况、周边环境以及设计图纸要求,1#桥梁工程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施工,2#桥梁工程采用机械成孔施工;故本方案主要针对1#桥梁人工挖孔桩工程施工安全进行阐述。建设单位:重庆北部新区土地整治储备中心代理业主:重庆渝高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厦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厦门高诚信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地勘单位:重庆市勘测院监测单位:广西华蓝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四川龙申建设有限公司二、通海十九路1#桥桥梁工程设计概况通海十九路1#桥下穿轨道六号线九曲河礼嘉高架区间左线ZHL27ZHL28号轴及右线HL27HL28号轴,桥梁全长87.1m,桥宽19.5m,设计荷载等级为城A级;

4、上部结构采用237.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箱梁断面采用单箱四室截面,箱梁顶宽19.5m,梁高2.0m,两侧翼缘悬挑2.5m;0#、1#桥台采用重力式桥台,基础采用桩基+承台的结构形式;1#桥墩采用独桩基础,桩基直径2.2m,桥墩直径1.6m。 根据1#桥平面布置、总体布置及典型横断面如图15所示。三、人工挖孔桩工程概况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条件,本工程1#桥梁工程桩基均为人工挖孔桩,桩基最小间距4.25m,由于采用对称、分段、跳桩人工开挖、距离大于5米,故对轨道六号线墩柱基本无影响(见评估报告)。采用流水作业,先对轨道墩柱进行保护、后对桥梁桩基施工、便道为先,保证施工畅通。1、本工程基础的人工

5、挖孔桩,桩基以弱风化基岩作为持力层,且嵌入中风化岩层的深度均不得小于2.5d(圆桩为桩基直径)。针对斜坡地形,桩基嵌岩起算点至斜坡面完整岩石的水平距离应大于5.0m,桩底处距边坡完整岩石距离不小于9m。1#桥桩基要求嵌岩深度范围内基岩饱和状态下的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不小于7.50MPa。2、材料:钢筋混凝土护壁混凝土采用C30,桩芯采用C30,级钢筋HPB300级,级钢筋HRB400级,桩身保护层厚度为60mm。4、人工挖孔桩参数表 序号部位桩基编号桩端持力层名称桩身直径D(mm)桩长(m)数量(根)10#桥台0a0j弱风化基岩13008.51021#桥墩1a弱风化基岩220013.9131b弱

6、风化基岩220015.2142桥台2a2j弱风化基岩13001410合计254.122四、施工地质条件、周边环境1、气象、水文气象:测区属亚热带气候区,具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温差大、多雾、冬暖春早、夏季酷热多旱、主体气候明显等特点,大气降水以降雨为主,雪雹少见。水文:拟建道路场地内无常年溪水、河流,分布有少量季节性水沟。2、地形地貌拟建道路地貌属构造剥蚀浅丘地貌,道路沿线大部分为原始地貌区,局部经人类活动改造形成施工区,地形总体较平缓,起伏较小,纵向总体坡角一般510。沿线地面高程226258m,地形相对切割深度一般1030m。3、 地层岩性通过对场地的地面地质调绘和综合分析已有区域地质成果,

7、拟建场地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场地表层有第四系素填土 (Q4ml)、残坡积层粉质粘土(Q4el+dl),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的上沙溪庙组(J2s)的砂质泥岩与砂岩。4、 水文地质条件沿线地下水富水性受地形地貌、岩性及裂隙发育程度控制。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雨补给,沿线大气降水丰沛,地下水补给条件良好。一般情况下,第四系松散层含孔隙水,砂岩含孔隙裂隙水(主要为裂隙水),砂质泥岩为相对隔水层。根据沿线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及水力特征沿线地下水可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和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5、 不良地质作用及特殊性岩土根据现场调查及勘察报告,施工范围内未发现断层、滑坡、泥石流、危岩和崩塌等不良地质作用

8、。施工区特殊性岩土主要为素填土。素填土(Q4ml)局部分布场地内施工区,钻探揭露最大厚度8.0m左右。6、 地震根据地震烈度区划图,拟建道路沿线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属第一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05g。五、施工要求及技术保证条件1、施工要求(1)安全要求:杜绝安全一般A类及以上事故,杜绝责任职工死亡事故,杜绝责任火灾爆炸事故,杜绝责任工程质量大及以上事故。确保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害。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工地。(2)质量要求:保证人工挖孔桩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达到100%,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在合理使用和正常维护条件下,工程结构的施工质量,满足不少于50年设计使用寿命期内正常

9、使用维护时的运营要求。(3)进度要求:挖孔桩开挖过程及流水作业顺序必须符合施工进度要求。(4)相应特种作业人员应坚持持证上岗。2、技术保证条件(1)组织施工技术人员阅读施工图,写出读图记录,并汇总施工图中存在的问题,以利在设计图纸会审交底会上解决;(2)准备本工程需用的施工验收规范及技术标准及其标准图集;(3)写出砼、砂浆配合比试配委托书,送原材料检验,进行砂浆、砼配合比试配工作;(4)提出原材料计划、半成品加工计划;(5)搞好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规划;(6)编制工程施工质量计划;(7)建立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制度;(8)施工仪器及通讯设备计划施工仪器及通讯设备采用计划如下表,施工前对施工仪器进行检验

10、校核。施工仪器及通讯设备明细表序号仪器名称单位数量用途及说明1全站仪台1施工定位放线2水平仪台1标高定位用3计算机台2施工管理用4打印机台1打印各种文件资料5照相机部2收集图片资料6摄像机部1收集影像资料7无线对讲机对6吊车指挥用8铝合金塔尺(5m)把1施工测量9钢卷尺(50m)把2施工测量10钢卷尺(5m)把6施工测量11垂球(5kg)个2施工测量12吊线坠(0.5kg)个5施工测量 六、危险源识别本工程主要危险源1、 坍塌2、高处坠落3、物体打击4、触电5、中毒、窒息6、机械伤害7、起重伤害事故8、火灾事故第二章、编制依据1、通海十九路道路及配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设计图纸、技术规范等。 2

11、、国家及有关部门颁布的现行设计规范,施工技术规程、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验收办法,以及在施工安全、工地保安、人员健康、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具体规定。3、我单位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及本单位进场之后收集的资料。 4、我司根据国家推荐标准GB/T19000-2000、GBT24001-1996、GB/T28001-2001建立的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5、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导则、规程、办法等,主要有: 通海十九路道路工程对重庆轨道交通六号线的影响评估报告;通海十九路道路及配套工程人工挖孔灌注桩可行性论证报告(2015年8月);重庆市勘测院提供的通海十

12、九路道路及配套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K0+000K0+580)(一阶段详勘)(2015年3月);通海十九路道路及配套工程轨道保护专项施工方案;通海十九路道路及配套工程对轨道交通六号线高架区间结构设施影响安全评估专家评审意见;通海十九路道路工程方案设计轨道交通保护设计专篇;重庆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建设项目轨道安全保护专项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重庆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管理办法(试行)(渝建发【2012】153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若干规定(建质200382号);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现场文明施工标准(渝建发2008169号

13、);重庆市建筑工人安全操作规程(DBJ50/T-155-201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工程测量规范(GB500026-2007);建筑结构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JGJ160-200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09);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14、80-2011)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JGJ88-2010);高处作业分级(GB3608-2008);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关于立即开展人工挖孔桩作业安全专项检查的通知(渝建安发201129号);城市轨道交通结构安全保护技术规范CJJ/T202-2013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若干规定(建质200382号);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T6441-1986);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29639-2013);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第三章、施工计划及准备一、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场地限制、人员及机械的配备情况,采用跳桩作业,安排5个作业组进行开挖;每天的进度指标控制如下:人工挖孔:1.0m/天孔;采用间隔开挖,预计工期70天。具体施工进度安排详见施工进度横道图。施工进度横道图序号项目名称施工天数工期5101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